西安扇子哥街頭畫鼠年年畫,說起傳統年俗文化扇子哥兩眼放光

2020-12-28 清水雷鳴

1月21日,臘月二十七,西安書院門,西安扇子哥席地而坐,畫鼠年年畫,遊客和市民被扇子哥筆下活靈活現,寓意深厚的鼠年年畫吸引,紛紛用手機拍攝著扇子哥和他的鼠年年畫。

說起自己筆下的傳統年俗文化,扇子哥兩眼放光。「這個『福』字是咱們的象形文字,咱們是農耕民族,在我們的傳統農耕文化裡,一個人,有口飯吃,有田種,有衣穿,就是福。兩隻老鼠,中間是個金元寶,是招財進寶的意思,我畫一個如意代表吉祥如意。」

扇子哥向圍觀者展示他的鼠年年畫。他說:「我畫五隻老鼠,寓意五福臨門。」

和扇子的價一樣,一幅鼠年年畫也是50元。有人賣扇子哥的年畫,想掃碼付款,扇子哥說自己不會現代的收款方式,只會收現金。

遊客在拍攝扇子哥的鼠年年畫。

40多歲的扇子哥,原名李壯,字「演莊」,美院科班畢業,因在書院門畫扇子成為網紅,扇子哥說自己從來沒有發過自己畫扇子的照片視頻,都是別人拍後傳到網上的,自己是被網紅。他每天下午5點多到書院門,坐在路邊作畫一直到晚上11點,每天只畫5把扇子,每把扇子只賣50元。快過年了,為了畫鼠年年畫,扇子哥上午就坐在書院門開始畫畫,他說前兩天畫了不少老鼠免費贈送給大家,就是想上傳統的年俗文化代代相傳。

相關焦點

  • 在西安 「鼠」不盡的年味等你來
    城牆燈展到新春廟會傳統年俗文化煥發活力「年」需要的是儀式感,從掛春聯到看燈會,至今已有三十餘載的西安城牆新春燈會,已經成為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向外展示西安的一張靚麗名片。去年是第二次來中國過年的德國遊客斯文意猶未盡地說,體驗了吹糖人,買了剪紙畫,吃了羊肉泡,2020年要再來西安逛廟會、鬧春節。以多元的民俗文化活動慶祝新年的到來,凡是來過「西安年」的人,都會在點滴中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 定製扇子作品集合
    ————————————————————畫完第一把扇子,貌似覺得可以繼續再畫著玩一下,於是在這把「歷史悠久」的銀色扇子上,繼續畫了一個劍道的背影。好歹是劍道老師給的扇子,拿人手短,就得拍一下馬屁的。————————————————————然後這把扇子是我一個在上海認識10年以上的好朋友來定製的。一個超級高端的文藝搖滾lady,我選了櫻吹雪給她。因為她實在有點厲害,茶道花道料理一個不落。
  • 夢幻西遊:渡哥第一扇子空降蘇堤,魚總腰帶熔煉成了雙極限
    渡哥第一扇子空降蘇堤昨日,渡哥的第一扇子號正式空降蘇堤春曉。至此,渡哥的2個神器扇子號在蘇堤集結完畢,未來可期。可以看到,渡哥和爆總都在陣中。魚總衣服熔煉+50防禦熔煉狂魔魚總,又開始瘋狂的表演了。這件衣服本來熔煉了36防禦,減3點屬性,已經非常極致了。但是魚總一點都不滿足,繼續熔起。防禦熔到了50,可是屬性減了18,看來要還原重頭再來了。
  • 中國扇子文化!
    未出閣時,父親黃承彥送給她一把扇子,扇子上就有「明」和「亮」兩個字。黃承彥對女兒說,她未來的夫婿名字就有這兩個字。果不其然,黃月英嫁給了諸葛亮,在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出山,黃月英便把這把扇子送給諸葛亮。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
  • 夢幻西遊:魚總100萬秒喜狼扇子,文哥出售1073神佑刀
    魚總100萬秒喜狼扇子昨日,姑蘇城傳來重磅消息:魚總100萬拿下喜狼扇子。至此,魚總在姑蘇城坐擁3個核心號,姑蘇城慢慢變成了「魚皇城」。文哥出售1073神佑刀由於渡哥的加盟,文哥大唐號的第一神佑刀坐上了板凳。近日,萍兒正在出售這把武器,看來文哥是準備將其出手了。
  • 李修建 | 扇子的生活美學意蘊
    在傳統社會,扇子與中國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烈日炎炎似火燒,熱得受不了,一扇在手,誠能招風納涼,驅熱降暑。每逢夏日,上自王公,下至黎庶,扇子為必備之物。所謂「涼友招清風」,以「涼友」稱呼扇子,著實親切雅致而得其肯綮。古代中國人最具審美情思,即令普通器物,亦加意營造,使其具有審美色彩,顯出藝術心靈。所以,除了實用,扇子又有禮儀、審美、身份認同、文化表徵等多重功能。
  • 小畫「大家」 有位畫扇子的姑娘叫羊鹿
    前不久給「時間贈禮」寫稿子的時候,看到了羊鹿的扇子畫,了解到她每一把都是定製
  • 那些你沒見過的中國扇子
    羅圈揖~~~)夏天到了,風扇和空調開始上班了,你還會用扇子麼?關於扇子,記憶裡出鏡最多的,是搖著蒲扇下象棋的老伯伯,搪瓷缸裡泡著黃大茶。此外,古裝劇裡有搖著摺扇風度翩翩的公子哥,詩詞裡有握著團扇撲流螢的婉約少女。偶爾,穿旗袍的現代女性,也要在拍照的時候,用扇子遮住自己不太潔白整齊的牙齒。關於扇子的事兒,遠不止以上這些。
  • 扇子——中外友誼的見證者
    因為西班牙帝國與法國同屬於天主教文化,可以看出此時的歐洲摺扇充滿了奢靡之氣,非常華麗。當時的貴夫人紛紛以擁有中國摺扇而自豪,手拿中國摺扇已經成為身份象徵。在西班牙,至今都有「扇語」,西班牙婦女用扇子表達不同的心意,非常像中國的「文胸武肚僧道領,書口役袖媒搧肩」。中國到了清朝,出口歐洲的摺扇則變得很低調,非常符合大英帝國新教的傳統。
  • 扇子裝腔指南
    藤原忠平最出名的一件事兒,是和一把畫了杜鵑的摺扇有關。他為了最大程度地顯擺這個炒雞大寶貝,經常會在人員密集處先模仿一記嘹亮的鳥叫,引起所有人關切的目光之後,再打開扇子得意地比劃兩下。不叫不扇。誰讓那時候的和扇比貴族婦女的十二單衣還花裡胡哨——不僅僅是用紙做的,還有皮的布的絹絲的,順便再用緞帶流蘇啥的點綴裝飾,你不多看幾眼,真對不起用扇子的人。
  • 蘇州誠品書店「大過鼠年」新春特展傳承年俗之美
    新華網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巍巍)「大過鼠年——2020新春特展」12日在蘇州誠品書店啟幕,參觀者可親身體會年俗文化之美。    「大過鼠年」新春文化展是蘇州誠品書店攜手《漢聲》雜誌舉辦的大型聯合展覽。展覽以「去子鼠家過年」為概念,將傳統文化與民風民俗置入展場空間。
  • 這把「扇子」曾被慈禧太后青睞 現在又和三星堆聯名打響四川文化IP
    歷史悠久,這把「扇子」曾被慈禧太后青睞  「25歲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有潮扇這個物件,不知道潮扇的傳奇以及潮扇和我祖輩之間的牽連,更不知道潮扇會與我之後的生活連在一起。」說起潮扇的歷史淵源,楊佔勇十分感慨。
  • 迎鼠年看年畫,87組各地年畫亮相上海歷史博物館
    農曆鼠年即將來臨,以年畫為主題的「承古萌新 瑞靄迎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藏年畫展」於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3月1日,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展出。
  • 別具一格的「戲出年畫」
    戲出年畫曾經是深受百姓喜愛的節慶裝飾品。  「畫中要有戲,百觀才不膩。」伴隨清代戲曲文化的繁榮發展,戲曲藝術成為大眾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年畫中亦隨之出現了大量以戲曲劇目為題材的作品,因一個獨立劇目叫「出」,故這類年畫被稱為「戲出年畫」。
  • 國家圖書館年俗展開幕:看「老鼠娶親」 賞非遺技藝
    中國網1月21日訊 「書香盈歲月 新桃換舊符——2020年國家圖書館年俗文化展」今天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三、四展廳拉開帷幕。年俗文化展用圖文結合的形式「鼠年說鼠」,向觀眾們講述了生肖與幹支的來歷和古代民間豐富的祀鼠活動,展示了古代人民除舊布新、祛災納吉的美好願望。展覽還通過年畫、年俗傳說等內容,描繪了小年、除夕、正月初一、元宵節等重要節點的慶歲風俗,同時穿插詩句,生動呈現了古人賀歲慶年的情景。
  • 斯萬藝術|起風了 1680年—1940年中法扇子展
    中法之間數百年來的文化橋梁,兩國人民文明互鑑的紐帶,絲綢之路的別樣組成與見證。豐富而珍貴、溫暖而芬芳的材料,盡善盡美的製作工藝,技術與藝術的極致競賽,中法圖像素材的分享與對話,貴族財富與皇室權力的象徵與詮釋,女性優雅與魅力的完美演繹,黃金時代的趣味與歡愉…… 有什麼能比扇子更好地反映中法之間的美學對話、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藝術追求呢?
  • 詩情畫意計劃破產,爆總4封印地府回紫禁城,渡哥2個神器扇子號回世界之窗!
    昨日,渡哥本人官宣:退出服戰,將回世界之窗打劍會,並且已經拍好了煙花。渡哥是當今服戰頂級物理老闆,坐擁原麥兜的第一扇子和原深海的1080純傷扇子,一人坐擁2把超級神器。姑蘇城7大老闆+10大服戰號集結鵬哥賣號,文哥接手珍寶閣物理!爆總接手紫禁城女兒村,白總加盟明秀園10月大改即將來臨,群雄決賽日揭開謎底!第一穿刺男衣75萬上架,倒手秒賺35萬?爆總:三連冠,二狗深圳交首付!
  • 最會耍扇子的六位古裝男神
    或許有這些:長得帥長身玉立,風流倜儻演技好,有蘇感打戲利落,身姿瀟灑會耍扇子縱觀所有古裝劇,能同時滿足以上條件的男神不太多,但每個都能讓人移不開眼,大呼「我愛男神」!九十年代的古裝劇中,基本都會有用扇子的男性角色,當然男主角居多。
  • 《魔道祖師》中的聶懷桑,天官中的師青玄,告訴我們不能玩扇子!
    連從藍家求學的時候,也不刻苦學習,而是拿著一把扇子當風流人物,還遊山玩水,賞花賞月,好不自在。但是特別怕自己的大哥聶帥桑,性格有點唯唯諾諾的。而且兩人都有一個一模一樣的習慣,那就是喜歡玩扇子。隨後因為自己的哥哥出了事情,這兩個人的人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性格不同,兩人之後走的道路也不同。
  • 農曆鼠年春節臨近,越南街頭年味漸濃,街頭紅紅火火猶如在中國
    2020年鼠年春節即將來臨,除了中國,亞洲許多國家農曆春節也是一年的開始,是最重要的節日,其中最熱鬧的莫過於越南了。雖然距離農曆春節還有10天,但是現在越南各地的街頭已經充滿了年味。尤其是河內市的三十六行街,年味非常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