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巖井俊二《情書》:我愛你的浪漫,不只是同名而已

2021-01-15 有觀

博子仰起臉望著天空,感受雪花靜靜飄在臉上,遠在天國的他,想必世界也是這樣的純淨透明吧。

這部《情書》是1995年巖井俊二導演的日本純愛電影,講述了兩段絕美的戀情。它精巧別致的構思與浪漫唯美的畫面,體現了巖井俊二初期電影的特徵,同時也將日本電影一貫追求的含蓄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我認為《情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浪漫」,這份浪漫在整部電影裡無處不在。


《情書》可謂是情節曲折幽遠,形散神不散。故事由三條線索組成,一是男女藤井樹間的青春故事,二是女藤井樹與男藤井樹的未婚妻渡邊博子間的通信,三是渡邊博子的釋懷之路。


在一個飄雪的日子裡,女藤井樹收到一封陌生人的來信,寄信人叫渡邊博子。男藤井樹此時已在雪崩中遇難而去世,這本是一封寄往天國的信,然而卻有人收到了,這對兩方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也勾起了觀眾的好奇心。最終,女藤井發現夾在《追憶似水年華》裡的借書卡上的畫像是少女時代的自己,從而明白了男藤井對自己青澀的喜歡,電影就此以這樣浪漫的方式結尾。且整部電影裡角色的設定也十分戲劇化:男女主同名,而女主與男主的未婚妻長相神似。

它情節的浪漫之處不僅在於戲劇化的設定,更在於敘事穿插精巧別致。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它沒有直接點出信的背景,也沒有平鋪直敘兩個藤井樹間的故事,收信者與寄信者都處於不清楚對方身份的狀態。而就是這樣兩個陌生人之間不斷的信件往來,帶領觀眾慢慢挖掘出一段不為人知的暗戀史,也讓未婚妻在其中學會了釋懷。


《情書》裡的人仿佛都有一顆浪漫與含蓄的心。就像川端康成的《雪國》,就像夏目漱石的「今晚的月色很美」,含蓄委婉到了極點。雖有悲情,更多的是一種幽邃通透的感覺。


個人認為整部電影最浪漫的部分不是男藤井樹對女藤井樹的暗戀,而是秋葉對渡邊博子的一往情深。在男藤井樹死後,作為未婚妻的渡邊博子一直對他念念不忘,甚至還痴痴地寫了一封信寄給天國的他。明知不會有回應,卻還是笑著說:「就是因為收不到所以才寄的,因為我是寄到天國去的。」為了幫助沉浸在過往與悲傷中無法自拔的博子,秋葉可以接受她對男藤井的思念,可以忍受她種種無謂痴情的行為,甚至可以親自帶她去男藤井遇難的山,帶她找尋那個叫藤井樹的女生,只為讓她學會放下,懂得釋懷。


怎樣形容博子對男藤井的感情?就是一個字「痴」。在男藤井活著的時候,為了不讓他尷尬,女方親自說「我們結婚吧。」他說「好。」在男藤井死後,寫信問候他,在發現男藤井對她一見鍾情是因為她長得像女藤井時,她突然哭泣,並產生了一種深深的醋意。當秋葉指著那座山說:「去吧,藤井樹就在那裡」時,她淚湧著跑去,對著屹立的大山和雪白的天地,大聲呼喊著「你好嗎?我很好!」這時的她終於釋懷,將這份感情祭奠在雪山中,與他長眠。


從兩人的信引出的男藤井樹的暗戀史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個長眠在雪山中的人,有著比雪花還浪漫的情懷。隱隱約約,朦朦朧朧,情絲暗暗生。為了找到與女藤井講話的機會,偷偷換了自己和她的英語試卷,為了和她多待一會,故意在大半夜讓女主為他搖燈,辨別英語試卷。


為了不引起她懷疑,每天借無數本書,在書上寫了無數個「藤井樹」,假裝寫的是自己的名字。轉學後,遇到一個長相與女藤井非常相似的女孩子,一見鍾情並結婚,將自己對女藤井那份無言的愛轉移到另一個人身上。如此含蓄而又熱烈,可謂是終極暗戀。


不管多年後,人們是否記得《情書》裡的故事,但是我們不會忘記那最浪漫唯美的畫面。


電影開場,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純潔無暇的天地與遠處渺渺的村莊,構成了整個畫面。只有無盡的白,無它。

隨著低沉憂鬱的音樂緩緩響起,仿佛人就置身於那銀裝素裹中,飛舞的雪花輕輕落在臉頰。此後,再沒有哪個場景,令我只要天氣一冷,就會想起它。


《情書》最為人所喜愛的便是男藤井讀書的場景。青澀的少年靠在窗邊,靜靜地捧著一本書,陽光微微地照耀進來,照耀在他臉上,照耀在眉宇間,眼神裡,跳動在他身旁的每一寸空氣中。和緩愉悅的音符在躍動,躍動中風吹起素色的窗簾,少年的頭髮飄動,眼神堅定認真如初。這般浪漫美好的光景,泛起了我心中陣陣漣漪。在那一刻,心是極其柔軟的。


除了這些有點過於完美的浪漫,還一些細節雖平常卻很打動人。在故事的結尾,女藤井打開《追憶似水年華》,抽出那張借書卡,正面寫著「藤井樹」,當她把它反過來時,她不知所措了。


那是她少女時代的畫像。

她頓時慌亂了。

輕快的音樂響起,她不好意思地笑笑,趕忙去找口袋把卡片藏起來。

她摸遍了全身,卻沒有找到一個。


在女藤井害羞的微笑中,這部浪漫的電影落下了帷幕。然而它在人們心底平添的絲絲浪漫,永遠無法抹去。

相關焦點

  • 巖井俊二《情書》:最美的情書,是你的名字
    ——巖井俊二《情書》《情書》是日本著名作家巖井俊二的代表作,於1995年由他自導自編搬上銀幕。《情書》由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開始,通過兩個女子書信的交流,去回憶兩段過往的愛情故事。小說中,博子和女井藤有著相似的容貌,卻有著不同的愛情和命運。巖井俊二被稱為日本電影運動旗手,被中國影迷稱為「日本王家衛」。
  • 巖井俊二的溫柔,不只在《情書》裡
    女孩笑著分享自己的賣酒技巧:「祝~你~生~日~快~樂~」店員端著蛋糕出現。原來,男同事為她準備了驚喜。店員八卦地問:「是女朋友嗎?」女孩連著擺手 「不可能啦,因為他是廣島粉,我是巨人粉啊。畢竟對他來說是最棒的一天,對我是最差的一天啊哈哈。」店員又說:「你知道他就是甲子園(日本高校棒球頂級比賽)選手嗎……」兩個人喝完啤酒,慢悠悠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孩對同事說:「你怎麼不告訴我,去甲子園也是我的夢想呢!」男孩拿出準備好的花卉,指著說,這裡面可是甲子園的土。
  • 巖井俊二的新作,不只是中國版的「情書」
    1995年純愛電影《情書》上映,在日本國內很快引起了轟動,繼而風靡了東南亞,影響了一代人。
  • 巖井俊二《情書》:你好嗎?我很好
    事實上,不僅僅是電影,包括日本的文學,甚至日本人整體的審美取向,都少不了「死亡」(或說殘缺)的色彩。他們崇尚物哀,喜愛短命的櫻花,包括切腹自盡的習俗,這一切都有著一種「不完整性」在其中。日本願意歌頌不完整的事物,就像侘寂的英文翻譯「imperfect」,雖然少了些許詩意,但是十分直白地體現了日本人對殘缺之美的關注。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得是失落的情緒。其實,筆墨和紙張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書裡的遣詞用句,精煉了多少回也還是稚氣滿滿。可能那一場最為美妙的邂逅,也只是夏天時多看了一眼的心動,或者是無意間觸碰到手指時的浪漫。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唯獨有時候,有人將這些平凡的場景撿起來,忽然有一天你再次看到,可能還是很難接受曾經的幼稚、困窘、錯過,卻開始對自己好一點,也開始回味起來。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
  • 怎麼評價巖井俊二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上映與1995年,雖然沒有獲得什麼著名的獎項,但卻成為了巖井俊二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2018年,巖井俊二指導了號稱中國版《情書》的《你好,之華》,儘管編劇、導演都是巖井俊二本人,但是仍然無法撼動《情書》在觀眾心目中無可代替的地位。
  • 水墨書香|巖井俊二《情書》
    巖井俊二筆下的愛情,真的能療愈人心小說《情書》有其慣有的風格—簡潔文風、短段落和語句,用淡淡的筆墨敘事而作為文本。以其美麗動人、充滿哀傷又富於生命意義的的故事深深的打動著它的讀者。阿樹死了,但博子依然對他有那麼多的愛,看到阿樹以前的住址,想要寫一封信寄到天堂,寄託自己的那份愛,誰知卻意外的遇見了跟阿樹同名同姓的女孩,兩個女孩通信過程中,發現她們竟然跟阿樹有那麼深深的聯繫。一個是將要和阿樹結婚的女孩,另一個是阿樹高中時候的初戀,在巖井俊二的巧妙布置下,看到的是愛情原來可以那麼純粹,原來暗戀這件事確實很美好,只是有些苦澀罷了。
  • 冬天必看電影推薦:巖井俊二《情書》
    文 | 天丁朋友知道我喜歡看電影,便讓我推薦一個冬天看的電影,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巖井俊二的《情書》。《情書》無疑是一部經典而又好看的電影,給予它高分的影評很多,我喜歡它,是從它的文字開始的。最喜歡的是小說的最後一句話,「我一面佯裝平靜,一面想把卡片揣進兜裡。然而不湊巧,我喜歡的圍裙,上下沒有一個兜」。看完這段文字,覺得作者驚為天人,對情感的表達太細膩了,沒有說一句心理活動,卻用主人翁的行動來展示了她此刻的心理。甚至覺得比託爾斯泰的直述描寫心理不知高明多少倍。看完了小說,便想看電影。
  • 豆瓣8.9分,巖井俊二的《情書》不單單只是一部愛情電影
    電影中處處瀰漫著暗戀的純真和美好,但也處處印證著愛而不得的人生常態。因為錯過,人們戀戀不忘。《情書》是一部青春與愛情的悲歌。電影的序幕,在藤井樹的三周年祭祀典禮上,渡邊博子獨自躺在闃無人跡的雪地裡,任憑雪花飄落在少女的臉上。之後站起身,怔怔的望著天空,而後緩緩的默默離去。
  • 巖井俊二《情書》:「有一個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
    《情書》是日本作家巖井俊二的作品,巖井俊二的作品大多數都是展示青澀又真實的感情,讓人感同身受,他說過,他偏愛寫一些、拍一些大家常常忽略的事情,而正是這些微小的事情,點滴積累,構成了現在的我們。似曾相識,是你過去遇到的所有,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到你的身邊巖井俊二《情書》這部電影,最讓人感動的就是過去的愛戀被挖掘,讓我們看到男主與同名女同學的單純愛情故事,那是唯美的,有年少感情的青澀、膽小,有些人、有些事,是會被永遠銘記在心的,既然美好,就不要忘記。
  • 巖井俊二的那封情書還是要在日本才對味
    不只是細節的差異,巖井俊二還為《最後一封信》賦予了別樣的基調。雖然《之華》與《最後一封信》都以死亡作為故事的序章,但開場鏡頭卻不同。《之華》直接進入葬禮,以哀寫哀。日光之下,那些逃不掉的哀傷,抹不了的遺憾,牢牢圍困著人類。未咲的死,就像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相關者的生活被悄然改寫。如何面對突然的死亡,永遠的遺憾,是被裹藏在小清新鏡語裡的沉重內核。為什麼日版的《你好,之華》,不叫《你好,未咲》?很明顯,巖井俊二有意對位於《情書》。
  • 巖井俊二《情書》將拍中國版電影 劇本尚在籌備
    巖井俊二經典作品《情書》將翻拍中國版  (來源:時光網)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經典作品《情書》上映已超過20年,是不少影迷心中的經典之作。日前有消息稱,《情書》將啟動翻拍中國版電影,由新原野娛樂傳媒操刀製作。
  • 豆瓣評分8.6巖井俊二《情書》:愛人或許會消逝,愛卻永遠存在
    這本書就是巖井俊二的《情書》。巖井俊二的《情書》沒有複雜的情節,是一個同名同姓的誤會,兩個女子的書信交流,展開了兩段非常純潔的愛情。日本神戶市的渡邊博子的未婚夫藤井樹因為登山意外離開人世,渡邊博子很想念他,翻看他的同學錄發現了一個同名同姓叫做藤井樹的人,試著給這個人寄去了一封信。
  • 從來不寫情書的藤井樹,讓人意難平(看巖井俊二《情書》)
    他對博子說是「對你一見鍾情」。博子信以為真,直到他死後,因為與女樹的來往,才逐漸探知了真情。最後,秋葉帶著博子去男樹遇難的大熊山與男樹告別。博子對著山谷高喊「你好嗎?我很好!」熱淚盈眶的她終於放下了這段痴念。時間終會改變一切。
  • 以豆瓣8.9《情書》為例:淺析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而巖井俊二的作品《情書》,也極好的傳承了這種「睹物傷情、物我同哀」物哀之美。《情書》這部電影,其故事內核便是「逝去」,青春的逝去、親人的逝去、愛情的逝去,瀰漫著一股濃濃的哀傷。這唯美的一幕,落在了女藤井樹的眼光,她抬眼一撇,眼中似乎流露出她所不知道的情愫。而在後面的片段中,這一幕再次出現,只是,窗簾落下已沒有少年,只是隨風飛舞的幾片櫻花。
  • 以豆瓣8.9《情書》為例:淺析導演巖井俊二的電影美學
    而巖井俊二的作品《情書》,也極好的傳承了這種「睹物傷情、物我同哀」物哀之美。《情書》這部電影,其故事內核便是「逝去」,青春的逝去、親人的逝去、愛情的逝去,瀰漫著一股濃濃的哀傷。男藤井樹與博子交往多時,卻遲遲未對其求婚,年紀輕輕便在山難中逝世,臨死之前仍然吟唱著那一首傷感的情歌。
  • 豆瓣得分8.6巖井俊二《情書》:戀人可能消失,但愛永遠存在
    介紹我很久沒讀過這樣的書了,我又明白了這樣一種純潔美麗的愛情,這是我們年輕時的愛,這是初戀的感覺,他既無知又簡單,他不受欲望和現實的束縛,只有情感本身,沒有一地雞毛和劈腿背叛和其他狗血故事。他像我們的青春一樣美麗,純潔而朦朧,悲傷而不悲傷,因為人物和情感是非常微妙、微妙和深刻的。這本書是《情書》的巖井俊二。
  • 純愛電影《情書》,我愛過你,但是再也沒有你了
    純愛電影《情書》,我愛過你,但是再也沒有你了《情書》日本作家巖井俊二自編自導的日本純愛電影,該片改編自同名小說《情書》,本片於1995年3月25日首映。電影講述了一封原本出於哀思寄往天國的情書,卻意外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並且逐漸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的純愛故事。
  • 巖井俊二的女主角們丨她們也曾經過我的青春
    我們中的大多數,雖然懷念青春,但如果讓他回到那個年代,重新生活一次,卻大多數是不願意的。青春包含了某種愚昧的東西在其中,對自己和對世界,都了解得太少。但也許正是這種適當無知,才擁有足夠的熱情、敏感、殘酷和脆弱吧。巖井俊二無疑是將這些青春的特質表現得最好的導演之一,細膩,並且美。對於80後來說,巖井俊二和魔獸一樣,都是青春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