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宮夜宴」隱藏著的盛世美人煥容法寶

2021-03-04 海沉逸品
「鬢雲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作為河南春晚裡成功火爆出圈的節目,《唐宮夜宴》展現了大唐的盛世風韻。《唐宮夜宴》以夜宴的樂師為主角,展現了唐朝少女們從準備、整理妝容到最終演奏的過程。一開始,14位豐腴的唐朝少女懷抱樂器,奏響音樂。她們身穿紅綠襦裙,嬌憨可愛。小碎步走過千裡江山,越過彩墨渲染的山嶺,練習著將要獻上的歌舞。胖嘟嘟的舞者們拿著不同的樂器,舞動起來仙氣飄逸。當她們結束練習,來到飄著金魚的故宮時,演出就正式開始了。舞臺一改之前輕鬆歡愉的氛圍,女兒們收起稚氣,伴著音樂婀娜起舞。場面變得宏偉壯觀,大唐繁盛華麗的場面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唐宮夜宴》仿佛一場「博物館奇妙之夜」,處處都可以看到文物寶藏的影子。比如仕女的造型。侍女們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鑑了唐三彩陶俑的造型樣式。 寬大的裙擺,讓整體造型看起來甚至有一些「憨態可掬」。低純度的紅綠配色,既醒目獨特,又不顯得土氣。非常適合舞臺演出的效果。

盛唐時的長安是世界的潮流中心,一千多年前的長安,聚集了中國最美的女人。美的潮流因大唐美人的環肥燕瘦而牽動世界,鉛華、胭脂、眉黛、花鈿、口脂——-這些看似陌生卻又詩意的名字,是中國古典女人獨有的化妝品,風靡盛唐,傳世千年。

唐代詩人李賀在《惱公》中這樣描寫了唐代女性早晨化妝的情景:

注口櫻桃小,添眉桂葉濃。

曉奩妝秀靨,夜帳減香筒。

這四句五言詩,道出了唐代女子的化妝步驟,唇妝、眉妝必不可少,還要在臉上製造一對假靨。唐代女子用什麼化妝?怎樣化妝?化什麼樣的妝呢?

如同現代女性化妝先要塗抹粉底一樣,古代女子化妝的第一步便是敷粉。不過她們可沒有現代如此細膩的粉底液,古代女子敷的是鉛粉,古稱粉錫或鉛華。王建在《富詞》中這樣描寫女子「卸妝」後的情景:

歸到院中重洗面,金花盆裡潑紅泥。

這種鉛粉的起源有很多,《博物志》中說是商紂王發明了燒鉛錫煉粉,讓后妃敷面修飾儀容。從古籍記載中來看,所謂鉛粉,實際上包括了鉛、錫、鋁、鋅等多種化學元素。古代女性的妝粉還出現過很多種類,唐代宮人以細粟米加入西域香料製成迎蝶粉,也做粉底之用。

說到粉妝,塗抹胭脂也是古代女子妝容的必需步驟。以紅色脂膏塗抹面頰,笑帶春風,面如桃花,有酒暈妝、飛霞妝、血暈妝、桃花妝等眾多名目。盛唐時有著不同尋常的潮流,女子還在太陽穴處用胭脂描斜紅——工整的形狀如弦月,繁雜者狀如傷痕,甚至還用胭脂點染出血跡模樣。

除了紅粉,還有額黃,又稱鴉黃,這種底妝是在額間塗上黃色。這種化妝方式起源於南北期,在唐朝盛行。據《中國歷代婦女妝飾》中記:這種妝飾的產生,與佛教的流行有一定關係。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國進入盛期,一些婦女從塗金的佛像上受到啟發,將額頭塗成黃色,漸成風習。唐朝額黃之風盛行,李商隱也寫道:

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

唐代美似乎都淋漓盡致地體現在了那寬廣的額頭和那一對濃密翩然的眉毛上。《全唐詩》中趙鸞鸞有一首《柳眉》,這樣寫道:

彎彎柳葉愁邊戲,湛湛菱花照處頻。

嫵媚不煩螺子黛,春山畫出自精神。

古時的女人們是用什麼畫眉毛的呢?我們從小就學習古詩文,對「黛」這個字一點兒也不陌生。從「六宮粉黛無顏色」,到《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我們都知道它是一個跟女子美麗容顏有關的詞彙。

其實,古代女人畫眉的材料就是「黛」,雖然隨著朝代的演變女性使用的材料會有所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的便是這一個「黛」。從最初的用石頭畫眉的天然石黛,到唐朝興起的用蘇方木做的人工石黛,再到由西域傳來的青黑色顏料「青黛」,以及用墨描畫可以留下「性感」眉痕的「墨黛」,中國古代女性總在探尋著可以把雙眉完美展現的方法。

一千多年前,唐朝美女們用的口紅更接近今天的唇膏形式,叫作「口脂」。北朝的「唇脂」與擦臉油「面脂」一樣,用牛髓或牛脂製作,因此是油脂狀的。到了唐代,口脂的基本原料變成了蠟。

有意思的是,唐宋時期,口脂也是男士的必要保養、美容用品。每年臘日這一天,唐朝皇帝都要向一些重要大臣賞賜應節禮物,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之一,就是面脂和口脂。杜甫《臘日》詩即云: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唐朝皇帝賞賜口脂,顯然是把它當作一種冬天的護唇用品,特別是把它賞賜給軍人,讓將士們在冬天可以防止嘴唇皸裂。

在口脂裡加入一些帶顏色的草,便可製成各色口脂,供女性使用。煎紫草而成的「紫口脂」,便是女性專用的口紅。唐朝女性對口脂的喜愛程度可以從《唐書·百官志》中看到:

臘日獻口脂、面脂、頭膏及衣香囊,賜北門學士,口脂盛以碧縷牙筒。

這裡寫到用雕花象牙筒來盛口脂,可見口脂在當時諸多化妝品中有著多麼珍貴的地位。

唐朝女性化唇妝時也有那個時代的特點,主要以點絳唇為主,唇形適當縮小,看起來圓潤飽滿。櫻桃小口,嬌豔欲滴,光看「點絳唇」這三個字就仿若伊人蒞臨眼前。

口脂還有著奇異的香氣,連現代的口紅都難以比擬。北朝時代,口脂中要加丁香、藿香二味香料;到了唐朝,則時興甲煎口脂,即用十四味昂貴的進口香料煎制配料,加入口脂中。

花袍白馬不歸來,濃蛾疊柳香唇醉。

李賀詩中描繪唇香可以醉人,這芬馥蘭膏的沁人香芬不禁令我們也心馳神往。

落英繽紛的唐妝,美哉。

妝扮是人類的本能和天性,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本性,唐代女子也不例外。

她們或將自己妝扮得如花似玉,或以奇制勝,逞奇眩異,驚彩絕豔。無論是一抹濃紅色傍臉斜,還是形狀顏色各異的花鈿,都說明唐朝是一個具有青春、自由、平等、開闊、包容風範的大國。

它不僅在國力經濟上是昌盛的,在華夏文化史上也是燦爛奪目的。

海沉逸品香學中心,推出」唐美人的煥容法寶之花想容「系列直播,敬請關注!

2月27日

本周六(正月十六)

19:00-21:00

李彥妍老師與您

香約「微信視頻直播間」

共享唐美人的煥容法寶

屆時請掃碼收看


|市內授課點 |

中原西路169號陽光花苑12號樓9樓「聽香小築」

建業中原文化小鎮之櫻桃溝「瞻園」

金水東路與東風南路「慧聞菩提靜舍」

相關焦點

  • 《唐宮夜宴》:走紅的唐朝美人,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但節目的走紅,其實算不上偶然,14位風格突出的唐朝美人,也並非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肉乎乎的臉蛋,圓滾滾的身材,身著色彩豔麗的三色唐朝風格襦裙,臉畫風靡唐朝的「斜紅」妝容,跳著端莊大氣又不失詼諧可愛的舞蹈……這個春節,14位可愛的「唐朝美人」從博物館裡「復活」,憑藉一支舞蹈火遍網絡,強勢闖入人們的眼中、心中。
  • 秀秀書院:《唐宮夜宴》為什麼爆紅
    先說《唐宮夜宴》。
  • 古典舞《唐宮夜宴》憑什麼「出圈」成為爆款作品
    在由鄭州歌舞劇院創排的《唐宮夜宴》中,她們走出《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的古老畫卷,穿梭在婦好鴞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國寶文物之間,把大唐風華融於少女的一顰一笑中,時而雍容嫻雅,時而天真爛漫,為觀眾呈現出一個中國版的「博物館奇妙夜」。國寶、國風與國潮同頻共振,激蕩出濃濃的煙火氣,生動展示了大氣磅礴的盛世文化。
  • 《唐宮夜宴》中的神秘「女團」是什麼身份?
    唐宮夜宴》熱度不減,舞臺用現代科技煥活古典文化,博物館裡的文物仿佛「活過來」,發生了惟妙惟肖的互動。從她們懷抱樂器和要前往夜宴進行演奏的舉動看,應該是唐代的樂官們。 《唐宮夜宴》演員定妝照。來源/《唐宮夜宴》官方劇照據考證,「樂」早在石器時代就已出現。商代的樂在祭祀中十分重要;西周時建立禮樂制度來規範貴族及民眾的思想與行為,樂的社會地位很高,《周禮》記載了以大司樂為首的樂官群體。
  • 繁星點點,《唐宮夜宴》正在上演 | 外刊精讀
    名為《唐宮夜宴》的舞蹈節目在中國觀眾中瘋傳,該視頻重播了數百萬次。該劇的導演現在已經把觀眾帶到幕後。The 2021 Henan Spring Festival Gala premiered on Wednesday evening.
  • 《唐宮夜宴》又出圈,來自二次元漫畫的全新演繹
    《唐宮夜宴》一出圈,小姐姐們的顏和絕妙舞姿被全網上下嗑了個遍,不少海報和現場照被熱傳收藏。
  • 被《唐宮夜宴》撞臉?!央視文藝聲明
    導演組回應近日,河南衛視春晚舞蹈節目《唐宮夜宴》走紅,有網友質疑,這一節目與三年前央視的《國家寶藏》節目思路和表現手法存在相似之處,甚至有人稱這是「模仿」、「抄襲」。對此,2月19日,河南衛視春晚導演組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該節目由鄭州歌舞劇院同名作品改編而來,曾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提名。今年春節,《唐宮夜宴》「美」上熱搜。
  • 被《唐宮夜宴》撞臉?@春晚 發聲明
    觀察者網注意到,河南衛視牛年春晚舞蹈節目《唐宮夜宴》成功「出圈」後,有網友質疑稱,該節目與三年前央視《國家寶藏》節目的「思路和表現手法如出一轍」,甚至有人稱這「涉嫌抄襲」。對此,2月19日,河南衛視春晚導演組方面向南方都市報回應稱,《唐宮夜宴》由鄭州歌舞劇院同名作品改編而來,曾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古典舞評獎提名。
  • 《唐宮夜宴》為什麼打出「王炸」?聽說「唐宮小姐姐」又要來了!
    千年前的大唐盛世,也不過如此。《唐宮夜宴》爆火之後,節目幕後的創作故事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唐宮夜宴》使用了「古典舞+現代科技」的呈現手法,在春晚的舞臺上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整場河南春晚看下來,可以說是瑕不掩瑜,出圈的遠遠不止一支《唐宮夜宴》: 國樂演奏節目《新春國樂暢想曲》,就邀請到了國樂大師方錦龍。
  • 雙語學習|《唐宮夜宴》出圈 帶火河南博物院
    今年春節假期,除了電影票房大熱之外,河南衛視春晚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也火出了圈。
  • 《唐宮夜宴》火了!
    緊接著,隨著舞蹈動作的展開,屏幕裡出現了三副畫卷,右邊是《樹下美人圖》,佚名,現藏日本熱海美術館。此畫為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紙本屏風畫之一。畫面正中是一體態豐滿的女子,著長裙披帛,全身敷以朱色。左邊那個一身青藍色的應該是她的僕人。畫面賦以石綠、赭黃、鉛白為主調,顯得人物典雅、嫵媚。左邊是隋朝的壁畫《備騎出行圖》,佚名,現藏於山東博物館。
  • 《唐宮夜宴》出圈記:是誰復活了這群「唐朝小胖妞」?
    這支舞蹈就是2021河南春晚突然「出圈」的節目《唐宮夜宴》。什麼?你還沒看過?快戳下邊的視頻↓這群被網友稱為「神仙小姐姐」的「唐朝胖妞兒」是如何誕生的?又為什麼會被網友喜愛?來聽聽「復活」她們的人怎麼說。
  • 火遍全網後,《唐宮夜宴》小姐姐們又「出圈」了……
    《唐宮夜宴》在今年河南春晚上一經播出,就受到了網友們追捧。舞蹈演員時而嚴肅莊重,時而嬉笑打鬧,宛如從博物館中「復活」的「唐宮美人」。鄭州歌舞劇院編導陳琳說:「當看到博物館裡的樂舞俑造型後,我們就思考如何用藝術的手法把唐代樂舞俑的生活場景、動感情愫融入作品。『唐宮夜宴』這個舞蹈就是講述了正值青春的女樂官在赴宴起舞的路上發生的趣事。」
  • 9個古裝劇「唐宮美人」,迪麗熱巴、楊冪、趙露思造型經典好看
    像是劇中的女角們都有「花鈿」,衣服也是典型的唐朝「抹胸」剪裁,讓女人穿上都更有女人味。圖片來源:微博@長安諾趙櫻子飾演的女主角賀蘭茗玉就是位「唐宮美人」,她是「北境第一美女」,本來和盛州九皇子蕭承煦相愛,幾經波折被迫嫁給盛州王蕭承睿,自此身陷後宮,開啟了一段身處政治、愛情、親情夾縫中與命運相搏的傳奇人生。
  • 一秒穿越回大唐,《唐宮夜宴》是什麼「神仙節目」?
    這兩天,在各臺春晚節目爭奇鬥豔之時,河南衛視春晚舞蹈《唐宮夜宴》異軍突起,以黑馬之姿贏得了滿屏的喝彩。
  • 歷史學堂|河南春晚《唐宮夜宴》火出圈,小編帶你了解下真實的唐朝夜宴!
    最近河南衛視2021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火出圈了!帶你一秒穿越回大唐!
  • 華春瑩發推特讚美鄭州歌舞劇院《唐宮夜宴》
    這場晚會完整版共計30分鐘,沒有主持人,由河南春晚《唐宮夜宴》的小姐姐們進行串場,很多都是實景拍攝,美輪美奐,意蘊悠長。河南春晚舞劇《唐宮夜宴》片段河南元宵晚會舞劇《水月洛神》片段《芙蓉池》節目播出後,鄭州歌舞劇院的「唐宮小姐姐」們再次火「出圈」了。許多網友讚不絕口:「每一個節目都是特別用心的在做!」「宣傳了河南,更是宣傳了中華歷史文化!愛了!」
  • 火爆出圈的春晚節目《唐宮夜宴》,真正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
    視頻|河南春晚節目《唐宮夜宴》據晚會總導演陳雷介紹,《唐宮夜宴》改編自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鄭州歌舞劇院參賽作品《唐俑》。光看亮相動作,觀眾會以為是一個不錯的歌舞節目。但接下來的畫面,卻大大超出了觀眾的預期。
  • 河南春晚《唐宮夜宴》抄襲《國家寶藏》?央視回應來了
    2月20日,央視文藝發布的一則聲明,令春節期間爆火的《唐宮夜宴》捲入抄襲風波。
  • 從《唐宮夜宴》,看傳統文化復興「國潮」!
    一臺晚會中,集合了唐俑國風舞、太極、豫劇、千年骨笛等傳統文化精髓的《唐宮夜宴》、《天地之中》、《白衣執甲》、《國樂新春暢想曲》等節目同時出圈的盛況,也是讓人始料未及。《唐宮夜宴》為何成新年「第一爆」?在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記憶裡,能夠憑春晚舞臺一夜爆紅,距離最近的,也已經是12年前的小瀋陽了。之後的每一年春節,幾乎再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吐槽春晚卻成了老百姓固定的餘興節目,畢竟眾口難調,能夠雅俗共賞的節目越來越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