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銷量反而增加了,主要來自拼多多的直播間,平均一場能賣出兩三百單。」在拼多多上經營著一家精品女裝店的高承瞻感到驚喜萬分。這家位於山東青島,主打文藝復古風的女裝品牌以單月百萬交易額成為業內佳話。
他還記得2018年剛剛入駐拼多多的時刻。高客單價、文藝清新、不打爆款、持續上新,高承瞻的女裝店並不被人看好。踩著平臺紅利入駐新電商平臺,平臺的流量傾斜、穩定的上新頻率和更低的流量成本是他成功的關鍵。
高承瞻是拼多多上眾多快速成長的服裝商家的一個縮影。該平臺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平臺服裝類目尤其是女裝品類的訪客數量和購買人數雙雙上漲,即便在疫情期間,服裝相關產品的訂單量也較去年同期上漲了兩倍多。
一路走來,從土味到真香,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拼多多上雲逛街、買新衣。從破零到月入百萬,和拼多多共同走過的兩年讓高承瞻覺得,萬億市場,未來可期。
圖註:高承瞻的團隊在海邊團建。(孫晴 攝)
踩著流量紅利入駐拼多多
時間拉回兩年前,2018年,在電商行業摸爬滾打了八年的高承瞻入駐拼多多。多年的電商經驗讓他的嗅覺變得靈敏。當時,網際網路大佬王興提出「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的觀點。高承瞻預感,這個新電商平臺在微信端的社交流量會給他帶來新的商機。
今年開始,他的店主打復古文藝女裝,客單價在100元左右,在拼多多的女裝品類中屬於高客單價的精品店鋪,平臺因此給予大量的流量扶持和全周期指導。
一旦店鋪上新,拼多多會以新品櫥窗的資源位幫助店鋪推廣,同時篩選出具備爆款潛質的商品。等商品短期內達到一定銷量後,拼多多會輔導店鋪持續優化商品展示,例如激勵買家發布評論、完善行家曬圖等,全方位展示商品詳情,給後續買家下單提供更多參考。
而穩定的上新頻率則讓他有更多的機會在拼多多的新品櫥窗中篩選出爆款,捨棄滯銷款,提高銷售額。拼多多上消費者的訂單是最好的選品指南,按需定製才能提高銷售額。
高承瞻的心裡有一本帳,算著每投入一塊錢的推廣成本能帶來多少銷售額,七八月的淡季怎麼壓低,年底大促怎麼花得更值,多年如一日的精打細算才換回他的成功。
但他還是被拼多多的性價比震撼:在拼多多上,更低的流量成本,能換回超預期的銷售額。按天計算,實現同樣的銷售業績,拼多多的推廣成本比他在其他平臺的花銷要便宜大約66%。
圖註:高承瞻店鋪的商品區整齊擺放著等待發往全國各地的服裝商品。(孫晴 攝)
疫情火了直播間
2019年冬天,跟著拼多多做直播的趨勢,高承瞻開始嘗試直播賣貨。
針對直播新手,拼多多提供專項賦能計劃,不僅在前期傳授直播基礎知識、提升直播相關技巧,還定製一攬子達人培養和業績衝刺計劃。新開播的商家在達到一定指標後,將享有一定量的資源獎勵,並發展培養成直播達人,可直接參與「爆單大獎賽」「品類銷量排位賽」等平臺熱門直播活動。
隨後,突如其來的疫情客觀上加速了消費習慣的線上遷移,人們開始把商場的試衣間搬回家。拼多多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平臺訪客和諮詢人數的增速都超過2019年下半年,購買人數增速大於訪客人數增長。
高承瞻店鋪的直播間也變得越來越熱鬧,銷量同比疫情之前翻番,此前因上新節奏過快而積壓的零星庫存也一掃而空。
嘗到甜頭以後,高承瞻聽從拼多多的建議,把直播裝備從手機升級到專業設備。迭代之後,直播間的清晰度更高,顧客看起來更舒心;還可以加浮窗和圖片,商品信息都可以設置在圖片裡,全部呈現在直播間。這樣一來,直播間的帶貨效率大大提高。
伴隨直播間的火爆,高承瞻還享受到了拼多多的各種商家扶持政策,如運營人員一對一的幫扶指導,各類直播工具的教程和使用等等。如此一來,疫情之下,高承瞻店鋪的銷售額同比大漲。
高承瞻店鋪的評論區也見證著消費者認知的變化,從初期的反響平平,到現在的「面料好、做工細、上身效果不錯」,消費者的肯定就是對團隊努力的最好褒獎。
業內人士認為,拼多多直播業務興起,帶動女裝商家形成拉新、留存、復購的完整閉環。女裝轉化率持續提升,消費者對拼多多平臺上售賣的女裝的誤解正在消融。
8月21日,拼多多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財報,其年活躍消費者單季度淨增5510萬,依然保持了高達41%的極高增速,目前平臺年活躍消費者規模已經達到6.83億。據統計,2019年中國女裝市場規模超過10000億元,預計2020年規模接近11000億元,這一市場依然有廣闊空間。
從穩定上新到直播帶貨,高承瞻始終跟著拼多多一起迭代。回顧這一路,他不禁感慨:「我覺得萬億女裝市場,大有可為,跟著拼多多,未來可期。」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