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幫∣微信號:bianjubang
連環/文
導語
一個有著稀奇古怪想法的劇本作家,一個寧願變成盲人也要成為優秀「戲子」的電影演員,看似不同世界的兩個人,共同生活在Full House裡,逐漸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展開一段浪漫的愛情之旅。
被認為拉開了韓劇由悲劇向喜劇轉型的序幕,《浪漫滿屋》自2004年登陸螢屏起,便收穫了突破性的收視率,並隨即在亞洲掀起一陣轉播熱潮。2007年,該劇首登內陸,成為中國觀眾,尤其是90後觀眾心目中的韓劇經典。
時隔八年,資深製片人陳偉明攜團隊強勢回歸,再度打造中國版電視劇《浪漫滿屋》,由韓國著名導演李敏澈執導,並大膽起用影視新人擔綱男女主角。
用心製作,更貼近中國觀眾
中國第一部電影電視劇
「制景制了四次。」製片方告訴編劇幫記者。
打造「中國第一部電影電視劇」是該劇主創人員的心聲。
「用電影的技術、手段和概念製作電視劇,將電視劇做出電影的質感和品質,並淋漓盡致地體現在燈光、美術、造型、音樂和剪輯等各個環節,力求做到每一幀畫面都如電影般完美。」
較之韓版《浪漫滿屋》和2014年熱播的泰版《浪漫滿屋》,製片方表示:「希望可以通過環境和內容使中國版《浪漫滿屋》情節呈現更加豐富,更貼近中國受眾。」
(左上)韓版,(左下)泰版,(右)中國版
「通過半年的選景,我們將典型的江南水墨畫融入到上海的背景當中,輔之夏威夷風光,希望可以給觀眾一個全新的感受。」
製作方坦言,「韓劇現在已經在拼創意了,所有的編劇想盡一切辦法抓住年輕的受眾。所以都教授出來,四百年來只愛一個人。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
製片人陳偉明談對IP的理解與把握
製片人陳偉明
陳偉明表示,中國版《浪漫滿屋》第一步是判斷IP的體系價值觀,第二是從製作班底考慮。
在韓國從事電影行業15年,從張藝謀的《英雄》、陳凱歌的《無極》,一直到《金陵十三釵》,陳偉明將大量中國影片引入韓國市場。「我們本身在韓國積累的資源,就是最好的資源。」帶回中國的資源也同樣是最好的。「自己做電視劇,在內容要求上會比較高,在資源的配置方面也是非常清晰的。
對於IP的理解和把握,陳偉明眼光精準獨到。投資的首部影片是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該片曾榮獲第5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
而本劇導演則是曾經執導《明朗少女成功記》的韓國著名導演李敏澈,韓國喜劇天后張娜拉正是通過這部劇走紅亞洲。
內容為王,堅決不做懸浮劇
中韓不同的編劇模式
在韓國,「二十集的電視劇就寫七集,在前期做好大量的工作後,後面十集邊播邊寫,搭建六個主要場景。天氣不好,或演員因素隨時可以調動。」
兩國不同的編劇模式是探索改編韓劇過程中最明顯的差異。
「韓國編劇先搭建劇本結構,邊拍邊播,在數據的分析方面會更加全面。而中國是劇本寫完,播出以後才能知道數據反饋。
韓國編劇是先將結構組建好,人物形象立體後,再根據播出情況的調動,根據受眾反應去調整人物戲份。而中國只能等播出後才知曉觀眾的喜好。」
中國版《浪漫滿屋》的改編
改編處理不當,極易成為懸浮劇。製作方將「堅決不做懸浮劇」作為首要考慮的問題。通過改編,中國版《浪漫滿屋》在劇情處理上更具喜感,人物戲劇衝突更為突出,其中一大亮點是增加了父輩這條線。
「中年的戲會比較接近受眾,家長裡短,這是我們從中年這條線要提煉出來的。再就是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去做的情節設置。」
「現在的電視劇大多表現的悲情,再表達這種受眾容易疲勞,我們想要做一個正能量的,輕鬆的劇。一定能滿足觀眾的需要。」陳偉明說。
面對國內以大咖為核心來運轉的電視劇拍攝模式,陳偉明大膽起用影視新人,堅信「內容為王」。
「中國電視劇市場需要演員一代代地去淘汰它,現在電視劇所有的成本都放在演員身上,這是增加製作公司成本的主要原因。但是從購買者角度來說,大咖能夠促進銷售,但主要還是要靠內容。」
海選演員,大膽啟用高顏值新人
本劇由韓國男子偶像團體U-kiss成員金耿才(Eli)、甜心美女鄭湫泓、新晉男神卜冠之、氣質美人盧杉擔綱四大主演。
(從左往右)金耿才(Eli)、鄭湫泓、盧杉、卜冠之
開拍前,製作公司為發掘新人舉行了海選。陳偉明表示:
「鄭湫泓並沒有進入選秀100強。她是個充滿正能量的孩子,自幼父親離世,與母親、弟弟在上海開淘寶生存。自學音樂,參加選秀,她的經歷感動了我們。機會應該給有志氣的孩子,其次我和韓方製作人都認為她很符合人物形象才選定她的。」
作為銀幕首秀,從未受過表演訓練的鄭湫泓坦言:
「經歷了從一開始的慌慌張張,到拿到劇本去投入去了解,能夠將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通過個人語言、表情去表現出來。」
韓國超人氣歌星金耿才(Eli)除此前在韓國有一些零星的拍MV演戲經驗,《浪漫滿屋》也是他第一次涉足影視圈。他說:
「浪漫滿屋是從小就看的電視劇,能夠出演男主很高興也很有壓力,希望能夠與鄭智薰(Rain)所演的有所不同。」他謙遜地表示,已經做好被鄭智薰的粉絲罵的準備,但「希望可以把anti粉變成自己的粉絲。」
結語
所以這是一種挑戰也是更是一種機遇,想當年《還珠格格》紅遍大江南北,還不都是新人演員。所以說在『內容為王』的基礎上,即使是新人演員,也絕對有能力迎接挑戰!
製作方這種致力於製作「內容為王,演員為輔」的原則,是對電視劇極有意義的事情,如果成功的話,說明這條道路是走的通的,也是促進電視劇市場良性的回歸。
市場瞬息萬變,「敢於挑戰新鮮事物」一定比「一味複製成功經驗」來得更有價值。無論是對市場還是對藝術而言,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