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課《卡門序曲》說課稿
一、說教材
在初中二年級音樂欣賞課《卡門》序曲中有兩個主要的教學內容:一是欣賞作品《卡門》序曲;二是講解音樂知識迴旋曲和序曲。
這節課的教學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使學生初步認識什麼是「迴旋曲」和「序曲」;二是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加深學生對浪漫主義音樂的了解,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在整節課來說,教學重難點並不多,主要是對音樂作品《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的辨別。
二、說學情
初中二年級學生處在一個想像思維到邏輯思維的過度階段,好動、好奇心強,對音樂的學習大多建立在興趣的基礎上。學生通過本課意在初步了解歌劇音樂的基礎知識,曲式的基礎知識,但是在把握音樂情緒和表現音樂的能力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說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了解《卡門序曲》,讓學生體會樂曲不同段落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對歐洲古典音樂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聆聽《卡門序曲》並引導學生對全曲進行分析,綜合了解全曲。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分析《卡門序曲》,讓學生對樂曲結構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並提高學生對古典音樂的鑑賞力。
四、說教學目標
【重點】
分析《卡門序曲》的曲式結構分析,了解每個主題的音樂情緒。
【難點】
《卡門序曲》曲式與傳統的曲式結構不同,後面加入了與歌劇部分的連接段落。
五、說教學方法
我主要採用了討論法和講授法。將作品的內容,作者的信息及迴旋曲的特點講授給學生,並且還採用了分組討論的形式,為了是在保證專業知識完整講授的同時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使學生更好的記憶知識,提高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的興趣。
六、說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1.為學生播放《卡門序曲》,在投影儀上播放鬥牛士的圖片,使得音樂與圖像相互結合,目的是讓學生在腦中塑造畫面感。並且讓學生在聽得過程中思考作品整體的情緒。再提問學生,在學生回答完之後給出最後的答案。目的是讓學生積極思考,儘快的進入課堂的狀態。
2.告訴學生這段音樂描繪的鬥牛場的場景,它選自歌劇《卡門》。《卡門序曲》是歌劇開幕前的短曲,它綜合的敘述了全劇發展的重要關鍵場面,奏出劇中代表主角的旋律。為了讓學生對今天要講的《卡門序曲》與《卡門》歌劇的關係有一個初步的了解,讓學生知道序曲是歌劇的引子。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劇情介紹
為學生講述歌劇《卡門》的大致劇情:唐•霍賽鍾情於卡門,並參與了卡門的菸草走私,但卡門卻與鬥牛士埃斯卡米洛熱戀起來,在一次鬥牛活動中,埃斯卡米洛獲勝。當群眾正在歡呼的時候,唐•霍賽殺死了卡門。隨後,他自己也自殺身亡。所以整首歌劇塑造了卡門這個追求個性解放的婦女形象,最終卻以她的死來結束,充滿了悲劇色彩。這個過程的目的是讓學生對整首作品的背景有一個了解,這樣在後面欣賞的過程中才更能好好的理解作品。
並且告訴學生本劇以女工、農民出身的士兵和群眾為主人公,這一點,在那個時代的歌劇作品中是罕見的、可貴的。因為作者的刻意創新,本劇在初演時並不為觀眾接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作品的藝術價值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
(二)作者簡介
對作者喬治·比才進行介紹,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作者,並告訴學生他是法國作曲家,生於巴黎,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劇《卡門》的作者。九歲起即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後到羅馬進修三年。1863年寫成第一部歌劇《採珍珠者》。1870年新婚不久參加國民自衛軍,後終生在塞納河畔的布基伐爾從事寫作。在音樂中他把鮮明的民族色彩,富有表現力的描繪生活衝突的交響發展,以及法國的喜歌劇傳統的表現手法熔於一爐,創造了十九世紀法國歌劇的最高成就。其它作品還有歌劇《唐普羅科皮奧》。
(三)作品欣賞
讓學生再次聆聽全曲,並詢問學生:
(1)樂曲給了你們怎樣的感受?
(2)樂曲一共分為幾部分?
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全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集思廣益。並且讓學生初步了解樂曲的曲式結構。
(四)分段聆聽
1.為學生播放樂曲A段,並讓學生思考:
(1)這段音樂是什麼情緒?(向學生提問後對學生的答案做一個總結,並說出音樂表現了歡快熱烈的情緒,表現了西班牙鬥牛場上的喧鬧、狂熱的氣氛)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討論,開動腦筋,共同得出答案。
(2)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A段音樂節奏緊湊,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快速地奏出形成了這種熱烈歡快的場面)目的是為了向學生介紹節奏對於音樂的重要性。
再為學生播放一段鬥牛士視頻,目的是從視覺角度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其中的場面,增強對主題音樂的記憶力。
2.為學生播放樂曲B段,播放完之後為學生分組,並讓每小組派一個代表回答:主題B表現的是什麼情緒?
提問其中幾個小組代表,最終總結答案得出:表現的是婦女、兒童活潑歡快的場面。目的為了讓學生在互相競爭中積極討論,最終得出結論。
請其中音樂基礎不錯學生哼唱B段主題,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記住B段主題。
3.再為學生播放樂曲C段,並告訴學生這段音樂表現了鬥牛士的英勇形象。
在屏幕上給出《鬥牛士之歌》的譜子,並帶著學生學唱這首歌曲,《鬥牛士之歌》是一首世界名曲,帶著學生學唱這首歌可以更好的讓學生更好的記住第三段旋律,並增加了學生的歌曲積累量。
4.打亂三個段落的順序為學生播放,並找學生回答播放的是第幾個段落。(引導學生說出正確答案並點評學生正確與否)這樣可以讓學生對剛才三個段落的旋律加深記憶,更好的了解樂曲。
環節三:鞏固提高
為學生講解迴旋曲式:迴旋曲式是主題周而復始地循環往復,在其重複之間,插以對比性格的「插部」(副題),在迴旋曲中,主要主題至少要呈現3次。這首樂曲的迴旋曲式部分的結構是ABACA,通過對迴旋曲式概念介紹並結合樂曲讓學生對迴旋曲式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為學生播放樂曲《鮮給愛麗絲》,聆聽過程中依次為學生講解這首迴旋曲的曲式結構是如何劃分的,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迴旋曲式進一步的認識,了解迴旋曲式的基本結構。
再告訴學生由於序曲是歌劇的引子部分,所以這首樂曲在迴旋曲結束之後又插入了一個展開性樂段,目的是為了與歌劇主體部分相連,對這首曲子曲式部分最後一段的介紹,讓學生明白了這首曲子曲式與傳統迴旋曲式的不同之處。
七、說課堂總結
最後我會對課堂進行一個總結,告訴學生這節課我們欣賞了《卡門序曲》,對歌劇《卡門》有了一些了解,同時也了解了又一位作曲家—比才,並且對音樂中常出現的曲式—迴旋曲式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讓學生對西方古典音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提高對歌劇的興趣,增加了音樂的鑑賞能力。
以上就是初中音樂欣賞課《卡門序曲》說課稿,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更多說課稿內容可查看中公特崗教師網-特崗面試-說課技巧欄目。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 · 教育雜談
回復"特崗"即可查看備考資料/備考題庫
回復「我要過面試」下載試講(含音頻)+結構化+說課+答辯資料
關注QQ公眾號:教育雜談,獲取更多考試資訊!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溫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