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道德之光普照三湘
寧 心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身體力行、率先垂範,推動崇尚英雄、尊重模範、學習先進成為風尚,推動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不斷提高,思想道德領域呈現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也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中共中央、國務院2019年印發的《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以下簡稱兩個《綱要》)是新時代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共同思想道德基礎的必然要求,是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治理效能的迫切需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重要成果,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
兩個《綱要》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重要論述精神的集中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根塑魂、正本清源,思深謀遠、守正創新,圍繞加強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地位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的力量也是無窮的,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只要中華民族一代接著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們的民族就永遠充滿希望。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強調,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規範社會行為、調節社會關係、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在國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強調,構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核心價值觀,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國家長治久安。強調,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強調,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愛國主義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只要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這些重要論述,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深刻闡明了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大意義,大大提振了全黨全社會的價值觀自信,極大增強了我們做好這一工作的底氣和信心。
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方針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就會魂無定所、行無依歸。強調,如果我們的人民不能堅持在我國大地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道德價值,而不加區分、盲目地成為西方道德價值的應聲蟲,那就真正要提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會不會失去自己的精神獨立性的問題了;如果沒有自己的精神獨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獨立性就會被釜底抽薪。強調,愛國主義是具體的、現實的,在當代中國,弘揚愛國主義就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紮根中國大地、借鑑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強調,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永恆主題,必須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相統一,必須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必須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必須堅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我們對待道德價值和愛國主義的科學態度,為加強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科學指引。
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使命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不斷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強調,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鮮明主題。強調,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始終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強調,要大力弘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大力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強大精神動力。強調,我國愛國主義始終圍繞著實現民族富強、人民幸福而發展,最終匯流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些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為誰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的重大命題,為做好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有力武器。
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方法路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弘揚英雄精神,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強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於言,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強調,要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強調,人生的扣子一開始就要扣好,把加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強調,要充分發揮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強調,要繼承和弘揚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培育和形成的傳統美德,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堅持社會主義道德觀,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些重要論述,既是思想理念又是工作方法,為做好新時代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
這些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和激勵共產黨人錘鍊黨性的「心經」、全體人民向上向善的「道德經」。兩個《綱要》無論是在邏輯框架、內容安排方面,還是在理論分析、實踐舉措方面,都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兩個《綱要》的頒布,本身就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系列重要論述精神的重要舉措和體現。學習貫徹兩個《綱要》精神,要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論述有機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深刻理解兩個《綱要》的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
兩個《綱要》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
兩個《綱要》總結了1994年黨中央印發《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2001年黨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本經驗,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新舉措,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堅持教育引導與實踐養成相統一。把「知」與「行」有機結合起來,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點,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的重點和關鍵所在。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要把正確的道德認知、自覺的道德養成、積極的道德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既要「坐而論」,更要「起而行」。兩個《綱要》既分別指明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和愛國主義認知的科學內涵,又分別提出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和愛國主義實踐的具體要求,既部署了過河的任務,又解決了「橋」和「船」的問題。
堅持道德教育與制度保障相統一。德治與法治相結合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在長期實踐中積累的基本經驗,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必須遵循的基本規律。《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將「發揮制度保障作用」單獨作為一部分,從強化法律法規保障、彰顯公共政策價值導向、發揮社會規範的引導約束作用、深化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治理等四個方面,深刻論述了法治對道德建設的保障和促進作用,豐富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制度保障的科學內涵,明確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發揮制度保障作用、增強道德教育實效性的基本要求和具體舉措。《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也專門論述了制度和法治保障問題。
堅持積極倡導與有效治理相統一。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是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現代化,而是要體現到各領域、各方面。兩個《綱要》本身就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加強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既要靠積極倡導,也要靠有效治理。兩個《綱要》既對選樹典型任務、宣傳典型人物提出要求,又對深化道德領域突出問題治理、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等提出要求,體現了追「高線」與守「底線」的統一。
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也是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兩個《綱要》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在緊緊圍繞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總體目標謀篇布局的同時,始終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與鮮明的問題導向。比如,在公民道德建設方面,著重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領導幹部、青少年和社會公眾人物等重要群體和重點領域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和具體要求,重點強化了法治保障、網絡空間、生態文明、對外交往等方面的內容,既遵循了道德建設規律,又進行了創新創造,增強了道德建設的吸引力感染力。
以有力舉措推動兩個《綱要》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湖南省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重要論述精神,廣泛開展「道德之鄉講道德」「雷鋒家鄉學雷鋒」活動,精心組織向先進典型學習宣傳活動。目前,全省共有3人獲得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7人獲「時代楷模」稱號,17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16人入選新中國成立70年「最美奮鬥者」,總數均居全國前列。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經濟不發展會出大問題,道德不提升也會出大問題。我們要以兩個《綱要》出臺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重要論述精神,把道德建設提升到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戰略高度,把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目標作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重要內容,不斷強化黨委政府的責任擔當意識,像抓經濟、重民生那樣,把公民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納入社會發展規劃、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形成鮮明的價值導向、工作導向和考核導向。
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的思想之魂、精神之旗。對這一重要思想,我們要反覆研讀、潛心思考,真正學深悟透、融會貫通,深入領會精髓要義、豐富內涵、實踐要求,掌握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和科學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搞清楚應該堅持什麼、反對什麼、追求什麼、向什麼方向努力,不斷增強幹部群眾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緊密結合人們的生產生活實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真正使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崇德向善、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
在宣傳普及上下功夫。各級各類媒體要持續做好兩個《綱要》的宣傳,創新方法手段,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使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有情感、有深度、有溫度,用形象化、藝術化、生活化的宣傳代替口號式、空洞化的宣傳。要把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宣傳融入貫穿媒體融合發展和「兩中心一平臺」建設,打通網上網下,切實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和網上道德實踐,生動講好中國人民崇德向善的故事,講好愛國故事,使宣傳貫徹兩個《綱要》長流水、不斷線。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引導人們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7300萬湖南人民心中閃亮。
在融入貫穿上下功夫。要把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社會治理中,通過科學化、精細化、人性化的社會管理和服務傳遞正確的價值導向,激勵人們崇德向善;要在經濟社會政策制定中體現核心價值觀導向,特別是體現公平公正、勞動光榮、誠信致富、孝老愛親等價值觀念。要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中,使之與知識教授、文化傳承有機結合起來,讓青少年從小就在心裡播下核心價值觀的種子。要把核心價值觀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文化休閒、體育娛樂結合起來,讓人們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薰陶。要充分挖掘重大紀念日、重大歷史事件蘊含的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組織開展系列慶祝或紀念活動和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要發揮傳統和現代節日的涵育功能,引導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家國情懷,激發人們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融入遊覽觀光之中,積極推動文旅融合,特別是要充分發揮湖南紅色資源豐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數量居首的優勢,講好「半條被子」「斷腸明志」等紅色故事,拓展精品陳列、現場教學、紅色宣講、紅色旅遊等方式手段,把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項工作和實踐中,持續煥發全省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
在深化轉化上下功夫。立足理論與實踐的良性互動,持續加強對道德發展前瞻性、趨勢性問題的研究,特別是針對價值共識與價值多元如何保持張力、道義取向與功利取向如何有效平衡、道德認知與道德踐行如何統一、德治與法治如何協調、網絡道德與現實道德如何良性互動等道德領域存在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深入進行理性思考、調查研究、對策探求。要把思想道德建設和愛國主義作為常寫常新的主題,加大現實題材文藝作品創作力度,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勞動、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在制度執行上下功夫。道德建設是在人的頭腦裡搞建設,一般號召容易、深入下去難,形成聲勢容易、收到實效難,特別需要建章立制、久久為功,在「長」「常」二字上下功夫。要結合湖南實際,將兩個《綱要》細化、具體化、項目化,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制度舉措。要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群齊抓共管、文明委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要瞄準意識形態鬥爭最前沿,嚴格依法管網治網,強化網絡綜合治理,以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的明顯成效還人間朗朗乾坤。
(選自《新湘評論》)
歡迎轉發點讚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