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的豫菜篇(四)----被遺忘的「二廣」

2021-02-07 槽店

喜歡我們的文章,請點上方「槽店」兩個字↑↑↑,

就可以每周收到發自心底的良心吐槽.

圖片來自網絡及自拍,如果侵權請告知,我們會主動刪除。







膚白貌美的美編又被妖精抓走啦!趁他這期不在,給大家講一個關於他和前女友的故事!故事雖然短,但滿滿的情誼!



前段時間,美編把練的字發到朋友圈,前女友看到後回覆說:「這麼多年過去,又看了熟悉的字。」 往事如風!美編想起當年的愛恨糾葛,立刻又給前女友寫了一封,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卻讓我們為之動容。內容如下:








好久沒寫豫菜系列了,因為一直靜不下來的緣故吧,畢竟不是專業。豫菜系列我不會斷更的,這畢竟是我一個心結。這次餐飲十大品牌阿五終於進去了,雖然看起來這一批都是玩花活的,不過還是很欣慰,好歹也算豫菜有了起色。我一直以為頓玉松會比他更勝一籌,不過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選錯了宣傳方向和策劃隊友,這個我在煜豐烤鴨裡再講吧。

清真菜一直都是豫菜的一部分,基本都集中在管城區,丹妮、西蘭軒、管城飯店、一家春都是這個類型。最早的時候,老是去高門臺宋老三往東走,吃白家的芫爆散丹和焦燒羊肉。

二廣在鄭州還沒有被外地餐飲入侵的時候,一直是不溫不火的存在,幾輪餐飲大潮下來,當年的神話死死傷傷,所剩無幾。二廣依然在那裡,仿佛時光停滯了一樣,一切還都是以前的模樣。

二廣只是自己本身,代表不了豫菜的出路。是懷舊和思念的地方,菜品上沒有創新和改良,卻因為原材料的缺失,口味也在不斷下降。在不久的將來,老一輩的經營者和食客的離去,後繼還會不會還能不能堅持。我們最終都將敗給市場和金錢。

二廣以炒麵著稱,不亞於大林和吉慶。重油重料的風格放在現在早已不是主流,可依然擁躉眾多。一進店面,未到飯點,一層的桌子早已坐滿,哄哄鬧鬧的環節,一股80年代飯館的味道。二樓是包間和卡座,相比一樓清淨的多,環境有些破舊,斑駁的座位也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二廣一樓的樣子





實話實說,二廣的菜並不好吃,有很多菜只有樣子和做法,味道卻完全跟不上了






 都是老菜,第一個應該是芫爆散丹。









 炸八塊,也可以點四塊。

一隻整雞剁八塊,醃過後炸制。小時候住大院,老舅在國際飯店做廚師,有時候能帶回來一塊,狼吞虎咽不說,骨頭上面能吃的像貓啃過一樣,一絲肉都不留。也許是回憶的緣故,在我的世界裡國際飯店做的最好,後來不管自製還是館子,都很難回到那時的味道。直到現在很多店家連做都不做了。有的也是只用雞腿,還能一兩塊的點單,好在二廣保留了整雞剁的傳統,只是花椒的香味不是太突出,醃製的時間略短了些,炸的又有些過頭,但相比其他,已算是不錯。

對於吃雞塊的另一個回憶,是88年在北京吃的肯德基,晚上在一個窗口買回的雞塊,一個紅白色的盒子,裡面是三塊炸雞和一個小麵包,十塊錢。爸媽都不捨得吃,我小小的年紀一個人吃了三個雞塊,那個味道烙印到了我的腦子裡,時過境遷,再也沒有吃到這令人感動的味道,不知道哪家店的吮指原味雞裡,有時候會微微的飄出一絲這樣的味道,勾引出我那已經埋葬的味覺記憶。


用百葉做的溜毛肚,手法不錯,是地道的溜。


  芫爆散丹用的卻是肚

這個應該用百葉做更正宗。以前白記的這道菜,百葉是洗乾淨擺在外面的,現點現炒,突出的是火大成菜快,嫩脆爽口。二廣的這個差點意思,不過能吃到這個菜的地方也不多了。


   軟燒肉燒的是羊肉

這個是傳統的豫菜,很多清真名店都有這個,以前油水少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香,現在油多了感覺會有些膩,趁熱好吃。


   焦燒羊肉

豫菜焦燒羊肉是另一道名菜,比軟燒更大名氣,都容易犯的錯誤是羊肉老而耐嚼。掛雞蛋炸的酥殼是小時候的味道。問題也是吃不多,改良的空間很大。


    醬瓜雞丁花生

二廣的竟然用雞架來做,這個令人髮指。 很多小館子的涼菜都會有這個,屬於豫菜的大眾菜。問題是有很多地方做的太鹹。講究用雞腿肉,不講究用胸脯,雞架炸過切丁太矇事了。


     肉絲帶底也是差評

烤鴨店和蔡記都比這個好。這個主要是麻醬汁和芥末的搭配,肉絲要嫩,粉皮要筋,有用雞絲的也不錯。蒜薹不可以少,辣椒的配色無所謂。


      鍋巴三樣

燒三樣的基礎上而來,三樣不是三鮮。 魷魚、海參、蹄筋,一定要水發的才地道,新鄉有些館子做的很地道。這裡講一個小插曲吧:剛有鐵板魷魚的時候,有冰鮮的和發魷魚,大概的價錢是一個鮮的可以買兩個發的,大家對鮮魷魚趨之若鶩。時過境遷,不知道誰給發魷魚起個名字叫「土魷魚」,現在身價反倒超過了冰鮮,這就是餐飲在進步吧。同理在80年代初,誰家吃雞能吃上肉雞,那絕對是眾人羨慕的對象,雞肉細嫩好燉,不塞牙易入味,土雞反倒是稀鬆平常。這幾十年過去,肉價和土雞再來比比看?所以說大眾口味是隨著時代在變,保持穩定的應該是權貴的口味吧。 


       扒白菜

扒白菜是我在家常做的菜,自以為做的比二廣的好,他的做法我保留意見。扒羊肉、扒白菜都是傳統的魯菜技巧,豫菜多有借鑑。先蒸是外扒的手法,二廣這個基本算合格。


      蒜蓉茄絲

最最家常的土菜,這茄子看起來沒什麼特別,但是你在家還就真不好做。因為家裡火小,一炒就塌架。


       煎悶生魚

這是另一種傳統手法,煎悶。做出來的魚入味有嚼頭,二廣這次湯裡鹽和味精太多,魚肉尚可。


      辣炒肚肺


      老式雞蛋湯

甩的雞蛋絮就是要成片,多下胡椒和醋才地道,不夠的話可以自己去要。


      酸辣廣肚

酸辣廣肚可以算是豫菜代表了,他家做的比較老式,口味一般,回頭和鯉魚焙面一起再細講。


       家常炒饃

和風鈴那種先炸的不同,小時候用這個配甜麵湯應該是很多人的記憶吧。


        炒麵




二廣保留了相當多老式的烹飪手法,高低不論,但最少還有。

想到大董師從那麼多烹飪大師,到最做出的料理高冷到沒朋友,真的是中國菜的出路嗎?

二廣的問題也許真的是在繼承中改良了。去一些油膩,減一些分量,用料上再三斟酌,不知道還能不能被以後的市場接受。




如果喜歡槽店的風格,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掙扎的豫菜篇(九)------禾珍珠小鍋米飯
    把小鍋米飯拉出來單獨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他的定位比較大眾一些,第二就是看看算不算成功的給豫菜找到一條出路。魯班小館,禾珍珠小鍋米飯其實早幾年都有聽說,不過一直沒有吃過。今年從6月開始,突然加大了新媒體的宣傳,《美食圈》發了4篇相關文章,《鄭州吃貨》從8月發了3篇,《好食記》6月起2篇,《大河新時尚》11月兩篇。 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完了」,難道是要走網紅路線嗎?
  • 幾十年前哪些豫菜最受歡迎 一文讀懂豫菜發展史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郝楠楠  上世紀80年代  河南餐飲市場多數都是豫菜  說起「豫菜」這些年的發展,大家更習慣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這跟河南目前活躍在河南餐飲市場的豫菜餐廳有關,它們的創始人,大多是那個時期來到鄭州開始從廚之路。
  • 豫菜百年(十)丨又一新走出來的那些豫菜巨匠
    「餐廳迎門處有大型的落地穿衣鏡,鏡子高達2.4米,寬1.3米。這樣一個令人震撼的鏡子一直保存到1982年。從迎門鏡往裡走,室內有屏風、條幾、八仙桌,條几上擺放著古玩、帽筒、花卉、花瓶等。餐廳的四壁掛有名人字畫。」呂長海說。盛菜的器皿,則有銀、銅、錫、瓷之分,筷子有烏木、象牙和銀質的區別,可謂精美異常。
  • 「十佳豫菜」「十佳河南名小吃」「十佳深夜食堂...
    哪些豫菜和名小吃能代表河南?哪些「深夜食堂」點亮了鄭州的璀璨之夜?6月27日,由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醉美·夜鄭州」嘉年華閉幕式暨消費季系列評選頒獎典禮現場,河南人喜愛的「十佳豫菜」「十佳河南名小吃」「十佳深夜食堂」名單揭曉。
  • 豫菜十大名菜,帶您領略中原文化,品味中原美食
    據史書記載,「洛陽水席」起源於唐代,已經有1000多年歷史,全席24道菜,有八道冷下酒菜,還有四道大菜、八道中菜、四道壓桌菜。據說水席有雙層含義,一是全部熱菜皆有湯;二是所有菜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樣源源不斷不斷地更新著。
  • 阿莊代表豫菜文化傳承在京領獎!
    2003年,王鐵莊就職於當年的「豫菜基地」金河賓館,並結識了豫菜大師陳進長,他開始明了,自己這輩子,就是做豫菜的命。2007年,王鐵莊成立了自己的豫菜品牌,阿莊美食。從此,他踏踏實實、一拳一腳打出了河南豫菜新品牌。
  • 「豫菜」一路走來太艱難:曾被川菜、粵菜「打」得七零八落
    上世紀80年代河南餐飲市場 多數都是豫菜說起「豫菜」這些年的發展,大家更習慣從上世紀80年代說起,這跟河南目前活躍在河南餐飲市場的豫菜餐廳有關,它們的創始人,大多是那個時期來到鄭州開始從廚之路。樊勝武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大部分廚師都是流行什麼就去學什麼,很多豫菜師傅都去了川菜、粵菜館。「本來做豫菜的館子,就不敢掛豫菜的牌子,只稱自己是江湖菜。再加上川菜和粵菜等菜系的衝擊,做豫菜的師傅也越來越少了,形成了惡性循環,那幾年,豫菜餐館,七零八落。」樊勝武說。
  • 鄭州「十佳豫菜」「十佳深夜食堂」出爐
    「十佳豫菜」「十佳河南名小吃」「十佳深夜食堂」「十佳夜遊好去處」以及短視頻大賽等活動評選結果正式出爐。「醉美·夜鄭州」消費季系列活動作為鄭州市統籌推進「六穩」「六保」工作,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舉辦期間市民參與熱情高漲。嘉年華作為消費季系列活動的重頭戲,自6月18日啟動以來,集聚了全市16個縣(市、區)、開發區和上百家企業參展參會。
  • 這4000一桌的河南菜,讓我知道了為什麼豫菜曾經是國宴,名副其實
    公子作為一個河南人,對豫菜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因為公子的家鄉就是中國的第一個廚師之鄉,親朋好友中也有在酒店做大廚的,知道豫菜曾被譽為八大菜系之母,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菜系。各朝各代的豫菜發展最為鼎盛,而且一直到民國時期豫菜都是當仁不讓的國菜、御宴。而到了現代,不得不承認豫菜已經沒落了,一提起豫菜大家想到的就是燴麵、胡辣湯,拜託,這只是小吃,豈能代表豫菜?但這也正是說明了豫菜已經沒落到無人知曉的地步。
  • 《中國豫菜》之「烹魚之妙」
    《中國豫菜》 日前開拍的30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中國豫菜》,是國內第一部講述中國豫菜歷史文化發展軌跡的大型文獻紀錄片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趙留安:炸八塊、霜打饃...這位「豫菜...
    儘管年逾古稀,趙留安仍精氣神兒十足,現場向大家秀起了廚藝。
  • 鄭州餐協舉辦的"十佳豫菜""十佳河南名小吃"評選正式啟動
    哪些豫菜和名小吃可以作為河南美食的代表?又有哪些"深夜食堂"能給大家帶來方便和帶動鄭州夜經濟呢?本次將評選出河南"十佳豫菜"、"十佳河南名小吃"和鄭州"十佳深夜食堂"。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鄭州市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樊勝武表示,本次評選活動旨在提升豫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好的為消費者服務,為鄭州"夜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促進餐飲業持續健康發展。
  • 阿莊地道豫菜品牌發展顧問聘任儀式暨媒體發布會今日舉行
    2018年12月3日,阿莊地道豫菜品牌發展顧問聘任儀式暨媒體發布會在阿莊地道豫菜航海東路店舉行。這一聘任儀式的舉行既預示著阿莊品牌內涵的再一次提升,更是「阿莊」專注傳承經典、彰顯文化自信的踐行宣言。
  • 說說被fgo官方遺忘的四位五星從者 拉二:我要寫一個慘字
    說說被fgo官方遺忘的四位五星從者 拉二:我要寫一個慘字 對於fgo中涉及到的眾多從者,其受到的官方關愛的程度不同
  • 阿五,拿錢砸出來的豫菜大牌?樊勝武首次五大緯度談餐飲
    樊勝武說:「定位黃河大鯉魚之初,我們不但進行了調研,還對豫菜文化進行了梳理,我發現,中餐文化實質上是宴席文化,而自古至今,宴席上,都少不了一條鯉魚,所以,阿五選擇了黃河大鯉魚。品牌:要有社會價值說到創立阿五的初心,樊勝武表示,自己立志要給河南一道名菜,把黃河大鯉魚打造成豫菜名片。
  • 豫菜百年(十六)丨第一樓包子:經久不衰的老字號
    「我父親就根據山洞梅花包子『在京第一』的典故,取了個『第一點心館』的名字,並親自用虎皮宣紙寫好。這就是開封第一樓的第一塊招牌。」1933年,時任河南省建設廳廳長的張鍅買下了這處房產,開設崇記商號。黃繼善不想搬得太遠,就在山貨店街南口路東買下了一座二層小樓,將原來的「第一點心館」改為了「第一樓點心館」,並請清末的一個舉人祝洪元題了匾。
  • 河南傳統老豫菜,一份看似普通卻要40元!顧客們都慕名而來
    中國非常大,這麼大一個國家城市地區很多,擁有的美食特色非常多的,比如中國有八大菜系,魯、川、粵、蘇、閩、浙、湘、徽等等這些,這些只是一小部分,其實還有很多中國的美食,比如老豫菜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
  • 如果你夢見久未見面的人,那代表對方正在遺忘你
    如果你夢見久未見面的人,那代表對方正在遺忘你一、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江浙滬曬不幹棉被,你在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南方的陰雨裡四季發黴…二、 放任熱淚圍困住心酸,想說成熟要用多少領悟交換。四、漸漸發現,讓人舒服是真正的人格魅力,做事講道理、說話有分寸,也許只是一個眼神與舉動,都可以讓你感覺到這個世界的暖意。五、全力以赴,你的人生永遠不會辜負你的。六、有些話,說的人動動嘴,聽的人卻動了心。
  • 舌尖上的河南老豫菜,地道的河南話,吃著就是香甜,聽著就是帶進
    豫菜又稱豫宴,具有中原特色的工藝和材料製成的菜餚、糕點和宴席的總稱。被稱為「烹飪鼻祖」和「中華廚祖」之稱的伊尹便出生在河南省,當代豫菜是在原有宮廷菜、官府菜和民間菜的基礎上,根據物質條件、逐步積累和演變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