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創新之道在樂在趣!

2021-01-18 泓厓子兮

這是我在頭條發表的文章,現轉發至此。

民樂,中國特有或中國傳統的民族樂器音樂形式的總稱,因其體系紛繁、歷史悠久、題材與風格豐富且別具中國特色以及音樂思想深厚且人文情懷獨具東方神韻,而自成一體又別開生面影響廣泛且深遠。

然而,由於歷史厚重、固有音樂哲學、審美情趣與傳統以及地域或偏見,讓民樂在現代社會條件下,總顯得「落伍」、「老套」甚至缺乏活力等,而無法再現民樂輝煌。因此,民樂創新,與時俱進,適應當代科技與文化傳播手段日新月異,就十分迫切。

民樂創新之道在樂在趣。樂回答音樂本質,趣則回應音樂必須具備時代特徵。否則,創新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當下,民樂最大問題是創作急需湧現或造就一大批曲目創作人才,而不是固守著《二泉映月》,賞著《春江花月夜》,吹著《歡樂歌》,執念《廣陵散》。而是需要勇於償試,結合當下樂的觀念、樂的載體、樂的形式、樂的受眾、樂的傳播方式與手段,自覺融入時代對美的追求對樂的哲思,創作新曲,進而造就經典。

其次,當下信息化與即時性,技術層出不窮,生活觀念與生活方式曰趨個性與人本,民樂在樂器、演奏方法、傳播工具與表演方式等方面,更需要充分考慮時代特徵,而不是固守著穿漢服彈琴才顯正統風雅的觀念甚至愚昧到復古才叫傳承。解決之道還是在樂,民樂首先是音樂,音樂本質首先是樂,是讓當下大眾喜聞樂見民族樂器所發出來的音樂。

再次,民樂創新之道更在於趣。為什麼西洋樂器更流行?為什麼西洋樂器更受大眾喜歡?除了近代中國落後並遭受屈辱一百多以來所形成的文化自卑等原因以外,不得不承認西洋樂器在趣方面有獨到的優勢,尤其在塑造音樂品格、傳播音樂文化、表達音樂思想、實現音樂品味等方面無不佔盡優勢,概括來講,音樂情趣的優勢極大發展了西洋樂。

所以,民樂創新之道在樂在趣。樂之創新,民樂內容、演奏載體、表演主體及形式就能與時俱進,活躍於當代,為時代受眾源源不斷提供音樂之美。趣之創新,生活觀念與方式、民樂形式與傳播方法、民樂文化品味與格局、民樂人文情懷與音樂思想,就能愈發引起大眾對民樂之趣更接受更喜歡,當然必定更傳播與文化自信。

泓厓子兮專注民樂與藝術,歡迎關注服務號。

泓厓子兮 於鷺島斯室

相關焦點

  • 民樂版《名偵探柯南》《斯卡布羅集市》即將上演,又是一波國樂名場面
    尋樂人方錦龍旗下的熱匹開提·熱夏提戰隊(小熱戰隊),創作出新穎的民樂版《名偵探柯南》,國風與二次元不期而遇,古典氣質和摩登意識融合碰撞。《國樂大典》第三季尋樂人方錦龍旗下熱匹開提·熱夏提戰隊彈布爾、巴拉馬琴、三味線、說唱……不同的器樂和藝術形式進行著自我解構和重組,在堅守傳統的同時創新風潮,這是當代傳承民樂的年輕人縮影,也是小熱、林子傑、河伯、徐碩這四位大男孩的不懈追求。
  • 納新 | 校大藝團之聲樂民樂西洋樂
    獲獎經歷:《回憶》——2017年省大學生藝術節聲樂組二等獎《havana》——2018年省大學生藝術節聲樂組二等獎《再別康橋》——2017年省大學生藝術節聲樂組二等獎《大海啊,東方之珠》——2019年省大學生藝術節十佳歌手二等獎
  • 民樂新模式,跨界不越界 樂動·上海——2016臺北市立國樂團音樂會
    讓你聽見世界樂團的標語「讓你聽見世界」,明白點示出臺北市立國樂團不單只有演奏民樂,更與世界名家合作,讓愛樂者聽見更多國際名家的聲音,發展出民樂的新模式,同時多方嘗試跨界的演出,與舞蹈、戲劇、多媒體的各種結合型態,為觀眾不斷打造創新視野的聆賞感受,為民樂永續發展創造嶄新視野。
  • 學民樂的我和學西洋樂的你能相愛嗎?
    #民樂 #天橋賣藝「算個戲臺班子吧」覺得民樂以後的前途就是唱戲,給死人奏哀樂……兩個樂器派別打架鬥毆是學校常有的事,甚至連學校的領導也覺得學民樂的孩子沒前途,愛惹事,於是在學民樂的琴房區域裝上了鐵門鎖起來,限制學民樂的學生自由活動,以防跟學西洋樂的學生搞事吵鬧……
  • 上音「拍了拍你」,邀您雲賞民樂專場室內樂音樂會
    上音「拍了拍你」,邀您雲賞民樂專場室內樂音樂會 2020-06-23 1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名無虛《炎上》MV首發,發現中國民樂即興之美
    這是一張值得珍藏的即興民樂三重奏現場錄音專輯,充滿著即興的激情和實驗性的突破,代表著中國民樂最高水準的創新與升華。《五行》專輯封面兩位華語樂壇重量級製作人盧中強、陳偉倫聯袂推動中國民樂走向世界,以中國傳統文化核心「五行」為題,集合優秀的民樂演奏家、皮影藝術家和新銳光影藝術家共同完成了這張頗具實驗性的集即興民樂演奏
  • 【靛頦論壇】玩靛淺得 趣樂說
    靛者芸芸,眾生之相,難為人識,鳴善多變,難為人賞,不得慧眼,非眾裡他尋,不獨具深愛,實不可得。不得苦功,難隨緣而遇。唯有心之人,方能籠落繁華,直造深幽之境。 悟入靛經,樂趣綿長,而人各不一。 眼下靛無奇不寵,頦無豔不精,靛無籠不秀,籠無靛不華,攀比之風鼎盛。
  • 媒體觀察 | 民樂「出圈」:本體、本業、本真丟不得
    綜藝節目《明日之子樂團季》的受眾定位更加年輕,其中許多選手很受青年觀眾、網友歡迎,閆永強的嗩吶、哈拉木吉的馬頭琴和呼麥、薩木哈爾的冬不拉、徐洋的中國大鼓等展現了民樂新潮、具有活力的一面,使大眾對民樂的認知出現很大改變。在《國家寶藏》《鄰家詩話》等節目中,民樂也以獨特方式參與其中,展現了自己的魅力。
  • 四川不止有丁真,還有這群優秀的國風民樂少年|今日宜國樂飄飄
    聽起來霸氣到無可匹敵的民樂,在現實中面臨的境遇卻很窘迫。幾年前,在關於民樂的電影《閃光少女》裡,少男少女們只崇尚鋼琴、小提琴這些西洋樂器,完全不了解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認為「音樂也分階級」,學西洋音樂才高雅,而學民樂就是土。
  • 傳承經典創新國粹 特侖蘇《又見國樂》走進成都
    繼北京、呼和浩特之後,特侖蘇在成都這塊擁有悠久國樂傳統的土地上,再次奏響致生命更好樂章,以創新藝術形式向中國數千年傳統文化致敬,探索屬於中國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和成長營養。  國粹之美縈繞蓉城 特侖蘇向成都致敬  成都自古就有「二十四城芙蓉花,錦官自昔稱繁花」的美譽,作為著名文化古都,其國樂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
  • 國風民樂 中國民族樂器文化之中國箏樂的源流與風格
    民樂雜家帶您認識中國傳統民樂,了解中國傳統民樂的歷史以及各種文化知識。慢慢的大家會意識到中國民樂中的古箏 笛子 二胡 古琴 琵琶 吹打樂 揚琴 洞簫 葫蘆 絲竹音樂 嗩吶 巴烏 笙 壎 馬頭琴這些樂器不管是單獨演奏還是各種民樂合奏都是多麼美妙的聲音。今天我們來了解下中國民族樂器文化之中國箏樂的源流與風格。
  • 以現代審美玩民樂
    上海馨憶民族室內樂團「玲瓏國樂」音樂會以小型室內樂獨奏為主要形式,傳統民樂為基礎內容,輔以各類符合當下審美的題材。除卻民樂經典、新銳原創,從富有海派地域文化特色的《上海老歌》《江南》,到久石讓音樂改編的《那年夏天》,以及由西方古典音樂改編的《查爾達什舞曲》,民族樂器幾乎無所不能。「『玲瓏國樂』系列音樂會是我們其中的一個出品,它以小型室內樂獨奏為主要形式,以傳統民樂為基礎內容,輔以各類符合當下審美的題材策劃而成。」
  • 激進的趣頭條,是模式創新還是商業悖論?
    而趣頭條在野蠻生長過程中,也不得不面對這些現實問題,在爭議之聲中前進。   除了內容質量不高是趣頭條的硬傷外,趣頭條的各種擦邊球的廣告,也廣受詬病。一些在大平臺無法審核通過的黑產、灰產廣告,在趣頭條好像找到了生存土壤,尋到了流量窪地。
  • 小粒音樂角:取民樂之所長,加西洋之精髓
    相信大家也知道一些民樂,說起琵琶第一想到的就是《十面埋伏》,說起古箏想到的就是《高山流水》,說葫蘆絲想到的就是《月光下的鳳尾竹》等等;這些樂曲都非常有名,旋律都是耳熟能詳,但是普通觀眾聽一遍就得震撼很厲害,聽多了之後就開始覺得乏味,而且民樂曲,一般都是流傳已久的,年輕的觀眾會覺得,這跟自己的生活精神沒有關聯,相距太遠,聽過一次兩次,一首兩首,就不會在聽,甚至難以接受
  • [閔行]康城實驗學校:弦音繞梁 三日不絕-閔行區美育民樂聯盟「以樂...
    [閔行]康城實驗學校:弦音繞梁 三日不絕-閔行區美育民樂聯盟「以樂養心」民樂系列第四期弦樂專題講座時間:2020/11/2 14:35:21 來源:上海師範大學康城實驗學校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劉俏
  • 趣樂王正盛:如何認真地做一把智能吉他?
    「就應該是這樣啊,你不能把琴做成一臺怪物 」,這把GEEK智能木吉他的主人,趣樂科技的創始人 CEO王正盛如此說道。在他的觀念裡,不能為了凸顯科技和功能而把產品設計得張牙舞爪。 「為了讓這把吉他看起來像一件優雅的藝術品,我們做了很多的打磨,把功能巧妙地隱藏起來,也否定了很多在我眼裡華而不實的設計。」
  • 明月邀民樂,今年中秋節來中山陵音樂臺過中秋吧!
    這支規模龐大、編制完整的中樂團,分為拉弦、彈撥、吹管及敲擊四個器樂組別,在民樂藝術領域享有「民樂翹楚」的美譽。《紐約時報》曾如此評價該樂團:「耳聞與目睹同樣精彩」。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香港中樂團不僅屢獲專業大獎,還創造了多個紀錄——樂團並不局限於創作和演奏,其研製的環保胡琴系列曾摘得國家文化部創新獎,為民族樂器的研究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 《樂響金鐘》中國民樂名家名曲音樂會
    1982年獲「蓉城之秋」琵琶大賽一等獎,多次在澳門國際藝術節、葡萄牙國際藝術節、臺北藝術節以及日本等地舉辦琵琶獨奏音樂會,並兩次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奏經典曲目《春江花月夜》。主要創作作品有:《山之舞》、《山之韻》、《秋月吟》、《春湧》、《草原行》、《西風詞》等,曾發表《對當代琵琶音樂創作的思考》、《舞臺巨人——彭修文和他的民族管弦樂藝術》、《耕耘五十載 桃李滿天下——王範地教授和他的琵琶藝術》、《改編「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的點滴體會》等專業理論文章。
  • 「民樂之鄉」無錫,有了自己的民族樂團
    誕生了華彥鈞(阿炳)、劉天華、楊蔭瀏等傑出民樂人才的「民樂之鄉」無錫,終於盼來了自己的民族樂團。在中國民樂步入璀璨新時代的當下,無錫市民族樂團的成立,讓無錫民樂再次走向世界成為可能。呼籲多年,時機成熟,無錫迎來市級民樂團一周前,無錫市歌舞劇院微信公眾號發布了「無錫市民族樂團2020年招聘啟事」,無錫組建市民樂團的消息不脛而走。
  • 玄奘西行:用音畫做背景,以民樂講故事
    這部器樂劇最絕妙的點是,避開了觀眾司空見慣的觀看模式,利用中國民族器樂演奏的方式,將佛教的空靈之美,堅韌之神幻化成絕美的音律,同時,它還挖掘出中國民間包括異域國度,近乎絕版的樂器,其數量之繁雜,令人目不暇接。製作人的匠人精神有目共睹,用舉重若輕的藝術手法,展現出佛教徒泰然自若的人生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