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心裡擁抱你!浙江4位支教老師的中秋家書,讀完淚目

2021-01-09 瀟湘晨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都說中秋節月圓人圓,但浙江有一群老師,卻因為在青海德令哈、貴州臺江、新疆阿克蘇,以及杜拜等地支教,未能與家人團聚。他們捨不得支教地的學生,也牽掛著自己的娃。

讀完4位支教老師給自己孩子寫的中秋家書,鹿姐姐欽佩又感動:雖然我們相隔千裡,但都在同一個月亮下。團圓之夜,我在心裡擁抱你——

01楊斌

杭州高新實驗學校高級教師。2018年8月至今支教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一中,任數學教師,海西州教育局兼職教研員。

FROM 青海

寄件人:爸爸

收件人:兒子(高二)

《德令哈之夜清輝滿地,我在心裡擁抱你》

親愛的孩子:

又是一年團圓日,我來青海支教兩年多,這是第三個無法與你和你的母親團聚的中秋節,想你們。

今夜,你在杭城錢江畔,我在青海德令哈,距離很遠也很近,你現在往窗外看,和我看到的是同一輪圓月。月光如水灑滿大地,也照亮了德令哈城外柏樹山頂上的皚皚白雪。或許是身在高原,月亮看起來分外大、格外亮。此刻,我正在備課,恰是九年級數學《圓》這一章節。在萬家團聚之夜,我愈發覺得筆下繪出的圓形像蒼穹中的月亮,相交圓、同心圓……天涯共此時,你我若比鄰。不論爸爸在哪兒,心裡始終牽掛你。

這幾年無法與你共度中秋,是因為爸爸肩負支教重任——浙江省對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的教育援青工作。

德令哈平均海拔近3000米,今晚室外溫度接近零攝氏度,天氣很冷,但大家的心很熱。經過海西州各族人民齊心協力的奮鬥,以及浙江援青工作十年來的努力,這座高原小城早已再不是詩人海子筆下「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海西州人民正在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這裡正日益繁華。

這裡的孩子淳樸善良,八百裡瀚海戈壁擋不住他們求知的渴望,可由於地處青藏高原,德令哈高寒缺氧,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教學理念和方法也相對落後。想到他們也是祖國的孩子,我雖萬分不舍與你遠離,但在一年半的支教結束以後,依然堅定申請繼續支教。

孩子,請原諒爸爸兩年多來不能常伴你的身邊,錯過了你成長中許多精彩時刻。可爸爸現在不止有你一個孩子,還有德令哈這一群孩子。

他們叫我「斌哥」,會在人群中大聲對我說「老師,我愛你」,也會在周末主動找到我一起學習。我想幫助這些高原上的孩子走進高等學府的大門,激勵他們學有所成,將來把柴達木建設得更美麗!

聽你的老師說,你長大了一歲,更懂事了,高一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高二又競選上了班委,希望你能一直滿懷熱忱地為同學、班級服務!你還在談心時告訴老師,雖然爸爸不能陪伴你,但你也能理解爸爸的決定,爸爸由衷地為你的進步感到欣慰。

還想給你兩個小建議:於生活,學校裡老師對你的照顧無微不至,同學們陪伴著你成長,做人要時刻心存感激之情。於學業,學習就像一場馬拉松,不在於最初的速度有多快,而在於有多堅持。

明月千裡寄相思,親愛的孩子,想到你在遙遠的杭州用功學習,想到有你陪伴著辛苦的媽媽,有你照顧著年邁的奶奶,有你讓我們的小家更加溫暖,此刻我心裡是踏實而幸福的。

今夜德令哈,清輝滿地,一切都在生長,我在心裡擁抱你!

牽掛你的爸爸:楊斌

2020年10月1日,寫於青海德令哈

2019年秋天,鹿姐姐看到三張特殊的支教報名表。三位報名者,是來自杭州濱江區的3位初中老師,楊斌正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說報名表特殊,是因為這三位老師不是第一次遞交支教報名表。一年前,他們報名支教,經過選拔考核成為浙江省援助青海海西州隊伍中的一員,到德令哈一中任教,期限是一年半。按原計劃,今年1月,他們辛苦的支教生涯就要畫上句號。然而三名老師卻主動申請再支教一年半。

「因為當地很多家長都希望我們留下來,我們三個也捨不得走。初中三年,我們不想把帶到一半就放棄這些孩子,至少能帶完一屆學生。」楊斌說。由於支教教學成果顯著,去年9月,他被聘為海西州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兼職教研員。

來到海拔3000米的德哈令,對於南方老師而言最難的是適應環境。當杭州剛進入金桂飄香的季節,德令哈的夜晚接近0℃,馬上就要供暖氣了。楊老師坦言,雖然在高原上待了兩年多,但始終無法完全適應這裡的生活,,每天早晨起來鼻子裡都是血塊。而且還缺氧,一節課下來就頭暈眼花,辦公室裡都要備著藥。」

還有吃飯問題,因為海拔高、氣壓低,飯菜總是燒不熟,每頓飯只能高壓鍋蒸著吃。「剛來那段時間,我還沒想到『蒸』,只能硬著頭皮吃著半生不熟的飯菜,在網上買了一箱辣椒醬,吃飯全靠它了。」楊老師打趣道,「就是貴了點,不包郵。」

最讓楊斌放不下的,是兒子。支教第一年,兒子初三,他自己是初中數學老師,卻照顧不到,結果兒子中考沒發揮好。「一直覺得挺虧欠他的。」說起兒子,楊斌的語氣格外柔軟,「這孩子平時話不多,非常懂事。有一次,無意間看到母親和我的聊天記錄,知道我在德令哈很辛苦,偷偷地抹了眼淚。兒子這兩年的功課,我遠在德令哈,除了打電話鼓勵外,無法給予更多的幫助,他一直表示理解,並支持我的工作,希望我能保重身體。」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楊斌支教最堅強的後盾。而他申請支教延期的真正動力,說白了就是三個字:捨不得。他捨不得德令哈的孩子,捨不得孩子們臉上純真的笑容。「兒子的中考讓我牽腸掛肚,德令哈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他們在求學上披荊斬棘時,我肯定要竭盡所能,助一臂之力。何況他們不僅是德令哈的未來,青藏高原的未來,也是祖國的未來。」

02張帆

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副書記,2019年3月至今支教貴州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任支部書記、校長

FROM 貴州

寄件人:爸爸

收件人:女兒(初三)

你的眼淚悄然而落

是在心疼爸爸吧

親愛的女兒悅寶:

似乎是第一次給你寫這樣的長信。爸爸到臺江已經一年半了,我們各自都忙碌著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很少有時間好好聊聊,偶爾通電話也是匆匆。所幸的是,暑假你和媽媽一起來貴州來看我,我們有了五個整天的交流時間。半年不見,你長大了不少,已經和媽媽差不多高了,對事物的認知也更理性和成熟了,雖然有時候爸爸會故意嘲笑你是小傻瓜,但其實,在爸爸看來,你的所有成長都是那麼美好。

暑假裡,朝夕相處的五天太短暫了。你們要回杭州的前一晚,你莫名地哭了,沒有哭泣的聲音,只有眼淚在不停地流。我問你:「怎麼了。」你搖頭不語,爸爸心裡真不好受。可能是飯桌上,爸爸的同事聊起這裡的艱苦。你是在心疼爸爸吧?

爸爸雖然沒有對你說過,但內心對你是非常愧疚的,在你最需要爸爸陪伴的初中階段,爸爸卻不在你身邊。但是爸爸相信,已經是共青團員的你一定會理解我的選擇,理解爸爸為什麼加入到這場扶貧攻堅的戰役中。從你的淚水中,爸爸也感受到了你的支持,相信你也認同這一點——在國家需要和我們小家需要面前,我們選擇暫時離別,為國家出一份力。

親愛的悅寶,你知道嗎?爸爸來臺江後,翻山越嶺走訪了很多留守兒童和貧困少年。他們大多瀕臨失學,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爸爸更堅定了要打贏這場扶貧戰役的決心。爸爸也希望,這裡的苗家孩子能儘可能有更好的受教育機會。爸爸到了臺江之後,提出了陪伴教育,希望這些和你年齡相仿的苗家孩子也能感受到溫暖。在爸爸心中,你和臺江的孩子們都是我愛的孩子,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你們都可以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親愛的悅寶,爸爸未來的半年,和你接下來的一年,都將迎接一次檢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爸爸將和杭州、貴州支教團的叔叔阿姨們一起,讓臺江的孩子們能享受到和杭州一樣優質的美好教育。2021年,對於你來說,也將迎來中考,這是成長中的一場大考驗。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爸爸相信多才多藝的你,在這一年一定也會全力以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人生,只要是自己的選擇,輔之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收穫成長。悅寶,我們一起加油吧,為自己加油,為杭州教育加油,為中國加油!

永遠愛你的爸爸

2020年9月25日,寫於貴州臺江

在曾經的臺江,家長們的觀念是「寧願去打工也不願去職校」。但現在,說起臺江職校,老百姓個個點讚,搶著把孩子送來讀書。

曾經,臺江職校資金嚴重短缺,招生諮詢電話經常因欠費而停機;校內基本沒有實訓設施;在校生僅600來人,生源流失比例高,經常有學生要退學;部分老師工作畏難情緒重,說「我們管不了學生」……

2019年3月,張帆來到了臺江,他多了一個身份,除了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副書記,還是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一年半中,他和支教的夥伴們克服重重困難,給這所學校帶來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當地政府、百姓都說,這是「杭州智慧、臺江速度」。

張帆和支教團隊的老師們努力對接各大企業,想盡辦法為學生的實習就業助力。今年,雖然受疫情的影響,但截至目前,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1.6%,就業收入平均每月有2900餘元。今年秋季,學校計劃招生900人,結果共招新生1146人,比往年翻了好幾翻。

今年開學,孩子們發現,學校的變化太大了!宿舍樓、圖書館、食堂、體育館、實訓樓都是新建的,校舍的建築面積是原來的三倍。孩子們不知道的是,整個暑假,校長張帆沒有回杭州,一直守在學校裡,盯各種設施設備的安裝、調試,保證如期給孩子們煥然一新的校園。

除了硬體上的改變,杭州支教團隊帶來的「陪伴教育」建立起了師生互信;「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越來越強;同學們拿的獎越來越多,越來越自信,在高手如雲的第三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全國總決賽上,學校的「點睛苗繡」項目獲得銅獎,這是學校建校33年以來第一個國賽獎項,這個消息,整個臺江縣和黔東南州都轟動了。

張帆還組織當地的老師們分批到杭州,深入課堂,學習杭州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他說,臺江教育最終還是要靠本地教師扛起重任,幫扶團隊想要打造的是一支帶不走的、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既然選擇了教育精準扶貧這條路,就不怕路遠。」張帆很感謝臺江,來這裡豐富了人生,充盈了精神世界。

「不怕辛苦,因為用愛來描繪苗家孩子的未來,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張帆說。

03龐曉秋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學政治老師,2020年2月至今支教新疆阿克蘇市實驗中學。

FROM 新疆

寄件人:媽媽

收件人:兒子(小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但支教是媽媽的理想

親愛的寶貝:

今年中秋恰逢國慶,是個名副其實舉國同歡闔家團圓的日子。媽媽身在新疆,我們就通過視頻雲團聚,同樣溫暖且意義非凡。

自從你呱呱墜地,這是第一個媽媽沒陪在你身邊的中秋節。原因,你懂的。

我來新疆半年,臨行前你的那句話,言猶在耳:「媽媽,我覺得你還是去新疆吧,因為那裡需要支援。」當時,媽媽緊緊地抱住了你,覺得我的寶貝長大了。

你曾問過我:「為什麼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新疆的確需要支援,需要一批批援疆人暫時告別小家去建設,因為我們浙江和新疆都有一個共同的家——中國。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正是因為有一批批逆行者保護國家、保護我們,如今的你才能無憂無慮地上學、生活。只有國家穩定發展、繁榮富強,才會有我們小家的甜蜜幸福。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媽媽想跟你再分享三個詞。

第一個詞:勇敢。

暑假裡,我們一起閱讀了《媽媽變成了一條龍》這本書,看到你在讀後感中寫:「書中的褚小卜似乎就是現實中的我:膽小。慢慢地,我懂得了:真正的勇敢是內心的強大,是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光芒,擁有愛和被愛的能力。所以,媽媽,請放心,等您援疆回來,會看到一個更加勇敢、獨立的男子漢哦」……媽媽的眼眶溼潤了,但內心是甜蜜的。

媽媽跟褚小卜媽媽一樣沒能陪在你身邊,但媽媽也會像褚小卜媽媽一樣,時刻關注著你。就像這本書裡寫的:沒有人生來就勇敢,膽子是一點點練出來的。我們一起加油!

第二個詞:感恩。

上次,你告訴我,班主任金老師越看越好看,我好開心,因為感受到了你那顆善於感恩的心。你覺得金老師越看越好看,那是因為你越來越能感受到金老師對你們的付出。

暑假時,看到我的腳趾甲有點長,你立馬細心地幫我剪;當媽媽說肩膀有點不舒服,你立馬幫我揉,你不知道媽媽有多感動。

寶貝,感恩是一種品德,媽媽相信寶貝會把這種優秀的品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感恩老師、感恩長輩、感恩社會。

第三個詞:擔當。

從幼兒園開始,每次旅行,媽媽都很省心,你會跟我說:「媽媽,我是男子漢,我會保護好你的。」

現在媽媽不在身邊,很多事情就落在爸爸和奶奶的肩上,相信你能夠做得更好。

進入四年級,學業負擔自然重了,每天看著忙碌而又自覺地你,媽媽既心疼又欣慰。前幾天,看到你的視力明顯下降,甚是擔心,希望寶貝注意休息,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哦。

這個團圓日,讓我們一起拿起月餅,照著同一個月亮,共同許下美好的心願。

永遠深愛著寶貝的媽媽

2020年10月1日,寫於新疆阿克蘇

「溪的美,魚知道;風的柔,山知道。」龐曉秋申請去新疆支教,起初是因為「情懷」。自從大學畢業後,她就一直有去偏遠地區支教的想法。所以,得知有機會援疆時,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丈夫也堅定地支持,唯獨小寶貝不理解。

一想到媽媽要離開自己遠行,而且一去一年半,才讀三年級的小豆丁各種捨不得。他悄悄地在媽媽的援疆報名表上,修改了姓名,還好龐曉秋及時發現;看到媽媽在援疆老師的微信群裡商量接下來的支教工作,他好幾次跟媽媽說「退群」;援疆出發日期確定下來,他對著媽媽眼淚汪汪……

「其實,我也捨不得他。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支教是我的夢想。」龐曉秋臨行前還專門給兒子寫了封信,解釋「情懷」與「夢想」。

她在信中寫道:情懷是一種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懷。我認為,情懷超出了時間和金錢,從我們情感的深處萌生出來的,一點一滴浸潤著我們的內心。

兒子最後還是懂了。由於疫情的原因,龐曉秋一度推遲了去新疆的時間,在網上給新疆的孩子上網課。兒子看到媽媽在燈下工作的背影,非常心疼,悄悄在日記裡寫:「我的媽媽早起,晚睡,真是太辛苦了……新疆的哥哥姐姐們,我把我最愛的媽媽借給你們一年半,你們要對她好一點哦。」

新疆阿克蘇市實驗中學的孩子們仿佛真的讀到了這一句話,不僅勤勉好學,也非常尊重龐曉秋這些援疆老師們。「學生眼神中透露著單純,行為上透露著尊重。」龐曉秋說。

有一次,因為趕進度,龐曉秋又要了兩節自修課來補課,她當時很不好意思,結果進教室時,全班學生鼓掌歡迎。「是他們給了我動力。在路上遇見陌生的學生,也經常看到他們彎腰成90度說『老師好』,特別感動。」

新疆的高中學習節奏跟浙江差不多,很緊湊。她所在的是市區的學校,學生生活總體還可以,但也有個別學生家裡的經濟不寬裕,「好在每學期都有助學金。」龐老師覺得在援疆的日子,師生和睦,挺美好的,唯一不習慣的是乾燥的天氣,鼻子容易出血,「但為了這些孩子,我能堅持住。」

04周偉

杭州運河學校黨支部書記,2020年8月至今支教杜拜中國學校,擔任數學教師。

FROM 杜拜

寄件人:爸爸

收件人:女兒(高一)

杭州25°C,杜拜39°C

每天看氣溫知你冷暖

親愛的女兒:

現在杜拜時間是晚上8點30分,我們時差4小時,咱們國內是北京時間0點30分,你們應該已經進入夢鄉,而我才剛剛吃好晚餐。

來杜拜後,老爸養成一個習慣,每次打開手機,會先看一下杭州和杜拜的天氣。現在顯示杭州氣溫25°C,秋高氣爽;杜拜卻有36°C,感覺悶熱,但已是我8月到這裡以來,比較涼快的了。老爸每天不由自主關注地兩地天氣,是因為你和媽媽是我最深的牽掛,看氣溫才知你們的冷暖。

這是我頭一回中秋、國慶都沒有陪在你和媽媽身邊。今年,我得陪著杜拜學校的孩子們過了。

這些小朋友都是生活在杜拜的華人的孩子。我教的是三年級,他們之前基本上都在國際學校讀書,所以英語基礎比較好,中文交流基本沒有太大問題,可識字寫字能力普遍較弱,學習習慣和學習規範偏弱。希望我的課,能幫到他們。他們看起來,也很喜歡我的課,並樂意用中文和我交流。

在我看來,天下孩子一個樣,都天真活潑,對世界充滿好奇,有很強的求知慾。此刻在杭州的你,也一樣。

8月31日,是你正式到高中學校報到的日子,第一次開啟住校生活。那天,幫忙把你從家送到學校的王建新叔叔,將你在宿舍整理的照片發給我。看到你的背影,老爸瞬間淚流滿面。不能親自為你打開高中新生活,是我們的遺憾,但相信你一定能夠理解。

親愛的女兒,老爸對你的學習自覺性和自律性充滿自信,所以在這裡,關於學習,我就不多嘮叨了,現在特別想囑咐的是——

你要慢慢地學著幫老爸照顧媽媽。老爸16歲時,早已幫爺爺、奶奶幹農活,可是你,到現在為止,還未曾獨立像樣地做過一次菜呢。接下來兩年,家裡只有你和老媽,老媽工作很辛苦,身體也不太好,所以放假回家時,你要慢慢補上做家務這一課。

你要儘量多出去走走。你太低調了,而且還很宅。老爸和老媽都希望你能勇敢地發表意見,希望你能多抽點時間到外面去撒野,看看風景、吹吹四季的風。書是良師,社會也是益友,你不僅要看書,也要走入社會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去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成熟起來。

你要結交幾個好朋友。在老爸看來,真正的好朋友不一定多,但一定要有幾個。你們可以無話不說,相互照顧,彼此欣賞,會為對方著想,會相互成就和提升,一起化解不如意的人和事。

你要懂得愛惜和照顧好自己。高中三年,在全力以赴對付學習的同時,一定要睡好吃好運動好,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保證你以最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

親愛的女兒,老爸在杜拜援教,使命光榮,定當全力以赴,為中國教育成功走出去出一份力。兩年後回國之時,老爸希望能夠看到一個健康、快樂、陽光、大氣、張揚的你。

你的老爸:周偉

2020年9月29日夜,寫於杜拜

在去杜拜支教前,周偉是很多孩子心目中的「長腿叔叔」。起因是去年3月5日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有位戴眼鏡的「長腿叔叔」,坐在一條木質長凳的邊緣,正給一個小男孩剪指甲。小男孩身後,還排著一串小學生。

照片定格的是杭州運河學校閱讀區發生的一幕。給孩子剪指甲的「長腿叔叔」,正是周偉。原來,當天剛好是「學雷鋒日」,周偉就想到幫沒有及時剪指甲的孩子們剪指甲。運河學校是一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不少家長很忙,常常忘了給孩子剪指甲、理髮。「我想讓孩子們意識到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另外,剪指甲其實只是一個由頭,實則是想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跟孩子聊聊學習和家常,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等情況。」周偉說。

這位細心又有愛的校長,為何決定去杜拜支教?有很多人問過周偉這個問題,他坦言:杜拜中國學校是中國在海外舉辦的第一所公辦體制學校,既然組織有需要,就提交了申請。「無論是城裡孩子還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無論是杭州還是杜拜,教的都是炎黃子孫。」

今年8月初,周老師抵達杜拜,參與杜拜中國學校的開學準備。半個多月後,這所新學校正式啟用,他成了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再加上各種管理輔助教學課,每周要上18節課。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學校將每個編制班分成A、B兩個班,通過同步投頻的方式實行網絡上課。因此,每個老師的工作任務都非常重,除了上自己班的課,還要輔助其他班級的管理和輔助教學。

周偉每天早上7:15坐校車上班,7:45進教室,15:30送學生放學,16:30下班,再坐校車回到住處,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不停地轉,很少能停下來。

雖然遠離祖國,但讓周老師覺得親切的是,學生都是華人子女,和杭州的教室裡那些面孔一樣可愛,而且課本也與國內一樣,都是人教版部編數學教材。

「在這裡教書,感覺教學節奏變慢了,要不斷地讀題,因為很多孩子不識字,也不會寫字。」周偉說,「除了數學教學,我會給孩子講講中國的故事和新聞,他們很喜歡。」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支教路上「夫妻檔」|望謨縣實驗高中支教老師勞...
    和孩子們共度教師節雖然對於支教生活的艱苦我們是有一定的心理準備的,但真實的體驗和原先的想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真正讓我們安下心來支教的是望謨這邊的人們。  我們曾幾次跟隨下組老師去實地了解當地農村,了解當地人生活狀況。
  • 單眼最美支教老師陳曉婷:孩子的未來是我眼中的光
    陳曉婷是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6屆畢業生,當時,尚未畢業,她便決定響應國家的號召,報名參加「三支一扶」基層項目,去茂名市化州市山區地帶的那務鎮的一個鄉村小學,當一名支教老師。在陳曉婷看來,成為一名老師的「種子」從小就在自己心裡發了芽,而章道小學就是自己教師夢想「開始的地方」。
  • 六位戰友分享家書,讓新戰士們潸然淚下
    新兵裴旭在讀完來自遠方母親的信後潸然淚下,在場官兵無不為之動容。古人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和平年代沒有那麼多生離死別,但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卻是無時無刻的。一封家信,一份思念,一份溫情。很多道不盡說不完的愛,都藏在字裡行間裡。往事歷歷在目,信中熟悉的字跡,就好似他們在面前跟你交談。
  •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難忘紅土「西城」夢,無悔支教「心旅」行
    作者 沈慧敏「這次夏令營活動我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也認識了一群可愛的老師。老師口中的杭州很大,大學很大!所以我要好好學習,努力考上杭州的大學。」「這七天是我最快樂的時光,也是我最捨不得忘記的回憶。這段時間謝謝你們了,我會很想你們的。」「老師,我會好好努力,考上大學!」「老師,我會想你的,明年你也要來!」
  • 淚目!支教老師千字長文:我自此再沒去過阿勒泰……
    我曾想像,要到達的遠方,滿大街都是賣切糕和烤羊肉串的大叔,戈壁灘上挨著個兒躺滿了胖胖的哈密瓜,葡萄溝不遠處就是大片大片的白棉花。事實上,這裡年均氣溫4℃,3個月的無霜期,特產大雪。這裡城市建設完備,有溜光的柏油馬路,百貨大樓也入駐了高檔化妝品的專櫃。學校操場邊的哈薩克少女我們支教的高中在當地首屈一指。
  • 帶著兒子支教的媽媽,背著50斤畫布彩筆來的老師 從杭州到新疆,溫暖...
    徐虹敏、藍林富、董書琪,他們是成千上百位援疆幹部中的三位。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卻令人肅然起敬。帶著兒子去支教的單身媽媽 徐虹敏,39歲,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附屬學校小學美術老師。徐虹敏,39歲,援疆前是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附屬學校小學美術老師。徐虹敏2015年來杭州工作,過去連續4年,但凡有對口援助偏遠地區的支教計劃,她都報名,但作為一名美術老師她很難被選上。今年1月初接到通知,選派對口援疆教職人員,計劃有音體美教師,徐虹敏心動了。她主動請纓。領導笑著說,你要不再考慮一下。
  • 你等風來 我等花開——我和慧婷的支教故事
    這一生 因支教而精彩——題記2019年9月,懷揣「為農村教育做點什麼」的樸素願望,肩負著天心教育對口邵陽「教育扶貧」的殷切重託,我和天心教育遴選出來的27位優秀教師一起奔赴邵陽。我選擇了邵陽最偏遠的酈家坪鎮,在這片暫時還比較落後但民風淳樸的土地上開展了心靈的修煉。除了完成學校常規教學任務,我和夥伴們還積極籌建圖書室、推廣閱讀課,將閱讀的種子播散在孩子的心裡;努力建立「酈達講壇」研訓平臺,讓支教學校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將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更多學校。
  • 【支教心語】我當幼教老師的心路歷程:從煎熬到不舍
    如果沒有這次支教,我就不會知道支教是何等幸運;如果沒有這次當老師的經歷,可能我就不會明白幼師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大一班孩子們的陪伴,我就不會明白有天使陪在身邊是多麼幸運。支教老師除了每天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外,打掃班級衛生和幼兒用具消毒也是必須要做的。阿克陶這邊浮塵大,即使關了窗戶過上一夜,班裡的桌椅板凳也都會落上灰,再加上幼兒每天從外面來到幼兒園也會帶進來很多泥土,所以班裡只要一掃地就是塵土飛揚。
  • 福州媽媽2000公裡外支教回來,大寶小寶的反應讓人淚目
    2020年8月份,得知自己有機會去甘肅省定西市支教,她很想去,但第一反應是家裡的兩個孩子怎麼安排?林肖芳的內心很糾結……沒想到,她的丈夫很爽快地答應了,還說半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家裡能克服!家裡的兩個孩子,一個7歲,一個才4歲。孩子爸爸在福清工作,平時工作日沒有回來,周末才能回家相聚。原本兩個孩子的學習、生活,林肖芳參與的比較多。離開他們,這身後的一家子能行嗎?
  • 種下希望,靜待花開——小邵老師湘西支教全紀實
    從張家界市到永順縣,再到支教的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從飛機到大巴車再到「摩的」 ,山路逐漸泥濘,足足走了三小時。摩的上,他手中提著的,是沉重的行李箱,心裡想著的,是湘西的孩子。9月14日下午5點左右,邵鯤鵬順利到達支教學校。隨後,學校辦公室田主任講解了湘西風俗文化、學校現狀、校園建設、辦學理念、師資配備等內容,接著帶領邵鯤鵬熟悉校園的環境。
  • 「2020,我在鄉村小學搞樂團!」一個支教老師的逆行人生
    4年級時,小羽相依為命的外公去世了,家裡從此只剩他一人獨自生活。楊老師第一次去他家家訪,看到家裡的牆壁上寫了滿滿一牆的字,都是他的心事……小羽也是個非常安靜、不善言辭的男孩,音樂在不經意間叩開了他的心扉。他曾在作文中寫道:「加入樂團後,我最大的改變就是心情開朗了很多,因為音樂可以把我的心情都釋放出來,我在鼓點中真正的打開了自己。」
  • 一封來自大涼山支教老師的「求助信」:你願意給孩子們一個夢想的...
    「我是一名普通的支教志願者老師,這是我來到大涼山的第4個月,經歷了山裡秋冬兩季,跟孩子們從陌生到熟悉。」黃雯在信中寫道,這次支教從今年年初開始準備,到後續辭去城市裡的工作,經歷了許多掙扎和選擇。黃雯在輔導學生功課到大山裡去支教,是黃雯讀大學時就已經有的一個夢想。「當時,家人都不太支持,我自己也感覺沒準備好。」黃雯說。大學畢業後,黃雯先到外地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來又回到重慶。在工作的那幾年,黃雯一直沒有放棄過支教夢想。
  • 【薦讀】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中秋國慶佳節裡細數家國情懷
    「中秋明月當空掛,萬家燈火寄相思。」中秋是一個思念的節日,無數的人在這個日子裡寄予相思,期盼團圓。十一已至,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橫空出世,看五湖四海的人難捨難離的故土情節,看《奪冠》的女排姑娘們為祖國的榮耀不屈不撓、奮力拼搏。「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在這個舉國歡慶,以月寄相思的節日裡,讓我們重溫這些深情而溫暖的文字,感悟家書背後的濃濃深情。
  • 人民創意徵集2020封家書,今年中秋載上你的思念飛回家
    2020年中秋,我們在尋找2020個想家的人。你還記得上次與家人聯繫是什麼時候嗎?是電話還是微信?是短短的文字、30秒的語音還是三分鐘的通話?細細想來,我們對家人的千言萬語,被禁錮在一串串代碼中,被遺忘在一通通幾分鐘就掛掉的匆忙電話裡。
  • 支教老師楊惠宇:跨越千裡的愛
    點擊播放 GIF 0.0M支教老師楊惠宇:跨越千裡的愛平涼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芳芳「同學們快開學嘍,仿寫一段《站起來,我依然英雄的武漢——獻給重啟的武漢和英雄的武漢人民》,寫得精彩,讀得美妙,語言的力量、文學的魅力無處不在。」
  • 剪影寄明月 家書慰思情 高新區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全市示範...
    為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醇厚的節日氛圍,9月12日,由西安市委文明辦主辦,高新區文明辦承辦的「剪影寄明月 家書慰思情——『我們的節日·中秋』」全市示範活動在高新區創業咖啡街區嘉會坊舉行。
  • 讓農村娃也有"放牛班的春天":支教老師和奉賢區柘林學校結下不解之緣
    在奉賢區柘林學校有一群質樸的孩子,他們常念叨著一個餘老師,孩子們口中的這位「餘老師」就是靜安區一師附小青年教師餘婷婷。那一年,她和其他9位支教老師帶著棉被行李住進柘林學校,擔任一年級實驗班的語文教師兼班主任,從此和這裡結下不解情緣。
  • 【致敬教師】來自公安大學的支教老師,普安歡迎您!
    雖然來到這裡因為水土不服和過度勞累等原因染上小疾,但看到學生們的進步我就感到一切都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希望,也有信心,能夠用這一年不長的時間,在這些孩子的心裡埋下名為夢想和遠方的種子,除了知識,更重要的是把尊重知識,熱愛知識的態度交給他們,並一代代傳承下去。
  • 芸香支教日誌
    去學校前沒有告訴老師們。已經是三年到白巖希望小學了,跟當地支教老師們感情也是越來越深。就是想給老師還有孩子們一個驚喜!先是看到了蔡老師,興奮的擁抱在一起。接著在一年級的窗外偷偷看看孩子們,被孩子們發現,集體起立喊:「李老師好!」非常開心孩子們依然記得李老師。韓青青是我在2016年支教時就教過她,是學校唯一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去年到學校支教給韓青青單獨上了幾堂課。
  • 《我不是老師》今日上映 搖滾女歌手化身老師開啟另類支教
    劇照今日,由閆勤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老師》正式上線,影片中閆勤扮演的前衛大膽音樂人歷娜,陰差陽錯在追尋內心真正音樂的路上成為了「半截溝」這個新疆小鎮的支教老師,給小城裡的孩子們帶來從未有過的校園生活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