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都說中秋節月圓人圓,但浙江有一群老師,卻因為在青海德令哈、貴州臺江、新疆阿克蘇,以及杜拜等地支教,未能與家人團聚。他們捨不得支教地的學生,也牽掛著自己的娃。
讀完4位支教老師給自己孩子寫的中秋家書,鹿姐姐欽佩又感動:雖然我們相隔千裡,但都在同一個月亮下。團圓之夜,我在心裡擁抱你——
01楊斌
杭州高新實驗學校高級教師。2018年8月至今支教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一中,任數學教師,海西州教育局兼職教研員。
FROM 青海
寄件人:爸爸
收件人:兒子(高二)
《德令哈之夜清輝滿地,我在心裡擁抱你》
親愛的孩子:
又是一年團圓日,我來青海支教兩年多,這是第三個無法與你和你的母親團聚的中秋節,想你們。
今夜,你在杭城錢江畔,我在青海德令哈,距離很遠也很近,你現在往窗外看,和我看到的是同一輪圓月。月光如水灑滿大地,也照亮了德令哈城外柏樹山頂上的皚皚白雪。或許是身在高原,月亮看起來分外大、格外亮。此刻,我正在備課,恰是九年級數學《圓》這一章節。在萬家團聚之夜,我愈發覺得筆下繪出的圓形像蒼穹中的月亮,相交圓、同心圓……天涯共此時,你我若比鄰。不論爸爸在哪兒,心裡始終牽掛你。
這幾年無法與你共度中秋,是因為爸爸肩負支教重任——浙江省對口支援青海省海西州的教育援青工作。
德令哈平均海拔近3000米,今晚室外溫度接近零攝氏度,天氣很冷,但大家的心很熱。經過海西州各族人民齊心協力的奮鬥,以及浙江援青工作十年來的努力,這座高原小城早已再不是詩人海子筆下「雨水中一座荒涼的城」。海西州人民正在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這裡正日益繁華。
這裡的孩子淳樸善良,八百裡瀚海戈壁擋不住他們求知的渴望,可由於地處青藏高原,德令哈高寒缺氧,優質教育資源稀缺,教學理念和方法也相對落後。想到他們也是祖國的孩子,我雖萬分不舍與你遠離,但在一年半的支教結束以後,依然堅定申請繼續支教。
孩子,請原諒爸爸兩年多來不能常伴你的身邊,錯過了你成長中許多精彩時刻。可爸爸現在不止有你一個孩子,還有德令哈這一群孩子。
他們叫我「斌哥」,會在人群中大聲對我說「老師,我愛你」,也會在周末主動找到我一起學習。我想幫助這些高原上的孩子走進高等學府的大門,激勵他們學有所成,將來把柴達木建設得更美麗!
聽你的老師說,你長大了一歲,更懂事了,高一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高二又競選上了班委,希望你能一直滿懷熱忱地為同學、班級服務!你還在談心時告訴老師,雖然爸爸不能陪伴你,但你也能理解爸爸的決定,爸爸由衷地為你的進步感到欣慰。
還想給你兩個小建議:於生活,學校裡老師對你的照顧無微不至,同學們陪伴著你成長,做人要時刻心存感激之情。於學業,學習就像一場馬拉松,不在於最初的速度有多快,而在於有多堅持。
明月千裡寄相思,親愛的孩子,想到你在遙遠的杭州用功學習,想到有你陪伴著辛苦的媽媽,有你照顧著年邁的奶奶,有你讓我們的小家更加溫暖,此刻我心裡是踏實而幸福的。
今夜德令哈,清輝滿地,一切都在生長,我在心裡擁抱你!
牽掛你的爸爸:楊斌
2020年10月1日,寫於青海德令哈
2019年秋天,鹿姐姐看到三張特殊的支教報名表。三位報名者,是來自杭州濱江區的3位初中老師,楊斌正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說報名表特殊,是因為這三位老師不是第一次遞交支教報名表。一年前,他們報名支教,經過選拔考核成為浙江省援助青海海西州隊伍中的一員,到德令哈一中任教,期限是一年半。按原計劃,今年1月,他們辛苦的支教生涯就要畫上句號。然而三名老師卻主動申請再支教一年半。
「因為當地很多家長都希望我們留下來,我們三個也捨不得走。初中三年,我們不想把帶到一半就放棄這些孩子,至少能帶完一屆學生。」楊斌說。由於支教教學成果顯著,去年9月,他被聘為海西州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兼職教研員。
來到海拔3000米的德哈令,對於南方老師而言最難的是適應環境。當杭州剛進入金桂飄香的季節,德令哈的夜晚接近0℃,馬上就要供暖氣了。楊老師坦言,雖然在高原上待了兩年多,但始終無法完全適應這裡的生活,,每天早晨起來鼻子裡都是血塊。而且還缺氧,一節課下來就頭暈眼花,辦公室裡都要備著藥。」
還有吃飯問題,因為海拔高、氣壓低,飯菜總是燒不熟,每頓飯只能高壓鍋蒸著吃。「剛來那段時間,我還沒想到『蒸』,只能硬著頭皮吃著半生不熟的飯菜,在網上買了一箱辣椒醬,吃飯全靠它了。」楊老師打趣道,「就是貴了點,不包郵。」
最讓楊斌放不下的,是兒子。支教第一年,兒子初三,他自己是初中數學老師,卻照顧不到,結果兒子中考沒發揮好。「一直覺得挺虧欠他的。」說起兒子,楊斌的語氣格外柔軟,「這孩子平時話不多,非常懂事。有一次,無意間看到母親和我的聊天記錄,知道我在德令哈很辛苦,偷偷地抹了眼淚。兒子這兩年的功課,我遠在德令哈,除了打電話鼓勵外,無法給予更多的幫助,他一直表示理解,並支持我的工作,希望我能保重身體。」
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楊斌支教最堅強的後盾。而他申請支教延期的真正動力,說白了就是三個字:捨不得。他捨不得德令哈的孩子,捨不得孩子們臉上純真的笑容。「兒子的中考讓我牽腸掛肚,德令哈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他們在求學上披荊斬棘時,我肯定要竭盡所能,助一臂之力。何況他們不僅是德令哈的未來,青藏高原的未來,也是祖國的未來。」
02張帆
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副書記,2019年3月至今支教貴州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任支部書記、校長
FROM 貴州
寄件人:爸爸
收件人:女兒(初三)
你的眼淚悄然而落
是在心疼爸爸吧
親愛的女兒悅寶:
似乎是第一次給你寫這樣的長信。爸爸到臺江已經一年半了,我們各自都忙碌著自己的工作和學習,很少有時間好好聊聊,偶爾通電話也是匆匆。所幸的是,暑假你和媽媽一起來貴州來看我,我們有了五個整天的交流時間。半年不見,你長大了不少,已經和媽媽差不多高了,對事物的認知也更理性和成熟了,雖然有時候爸爸會故意嘲笑你是小傻瓜,但其實,在爸爸看來,你的所有成長都是那麼美好。
暑假裡,朝夕相處的五天太短暫了。你們要回杭州的前一晚,你莫名地哭了,沒有哭泣的聲音,只有眼淚在不停地流。我問你:「怎麼了。」你搖頭不語,爸爸心裡真不好受。可能是飯桌上,爸爸的同事聊起這裡的艱苦。你是在心疼爸爸吧?
爸爸雖然沒有對你說過,但內心對你是非常愧疚的,在你最需要爸爸陪伴的初中階段,爸爸卻不在你身邊。但是爸爸相信,已經是共青團員的你一定會理解我的選擇,理解爸爸為什麼加入到這場扶貧攻堅的戰役中。從你的淚水中,爸爸也感受到了你的支持,相信你也認同這一點——在國家需要和我們小家需要面前,我們選擇暫時離別,為國家出一份力。
親愛的悅寶,你知道嗎?爸爸來臺江後,翻山越嶺走訪了很多留守兒童和貧困少年。他們大多瀕臨失學,看到那一雙雙求知的眼睛,爸爸更堅定了要打贏這場扶貧戰役的決心。爸爸也希望,這裡的苗家孩子能儘可能有更好的受教育機會。爸爸到了臺江之後,提出了陪伴教育,希望這些和你年齡相仿的苗家孩子也能感受到溫暖。在爸爸心中,你和臺江的孩子們都是我愛的孩子,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讓你們都可以健康、快樂、幸福地成長。
親愛的悅寶,爸爸未來的半年,和你接下來的一年,都將迎接一次檢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爸爸將和杭州、貴州支教團的叔叔阿姨們一起,讓臺江的孩子們能享受到和杭州一樣優質的美好教育。2021年,對於你來說,也將迎來中考,這是成長中的一場大考驗。很多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爸爸相信多才多藝的你,在這一年一定也會全力以赴,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人生,只要是自己的選擇,輔之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收穫成長。悅寶,我們一起加油吧,為自己加油,為杭州教育加油,為中國加油!
永遠愛你的爸爸
2020年9月25日,寫於貴州臺江
在曾經的臺江,家長們的觀念是「寧願去打工也不願去職校」。但現在,說起臺江職校,老百姓個個點讚,搶著把孩子送來讀書。
曾經,臺江職校資金嚴重短缺,招生諮詢電話經常因欠費而停機;校內基本沒有實訓設施;在校生僅600來人,生源流失比例高,經常有學生要退學;部分老師工作畏難情緒重,說「我們管不了學生」……
2019年3月,張帆來到了臺江,他多了一個身份,除了杭州市電子信息職業學校副書記,還是臺江縣中等職業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一年半中,他和支教的夥伴們克服重重困難,給這所學校帶來的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當地政府、百姓都說,這是「杭州智慧、臺江速度」。
張帆和支教團隊的老師們努力對接各大企業,想盡辦法為學生的實習就業助力。今年,雖然受疫情的影響,但截至目前,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1.6%,就業收入平均每月有2900餘元。今年秋季,學校計劃招生900人,結果共招新生1146人,比往年翻了好幾翻。
今年開學,孩子們發現,學校的變化太大了!宿舍樓、圖書館、食堂、體育館、實訓樓都是新建的,校舍的建築面積是原來的三倍。孩子們不知道的是,整個暑假,校長張帆沒有回杭州,一直守在學校裡,盯各種設施設備的安裝、調試,保證如期給孩子們煥然一新的校園。
除了硬體上的改變,杭州支教團隊帶來的「陪伴教育」建立起了師生互信;「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越來越強;同學們拿的獎越來越多,越來越自信,在高手如雲的第三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全國總決賽上,學校的「點睛苗繡」項目獲得銅獎,這是學校建校33年以來第一個國賽獎項,這個消息,整個臺江縣和黔東南州都轟動了。
張帆還組織當地的老師們分批到杭州,深入課堂,學習杭州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他說,臺江教育最終還是要靠本地教師扛起重任,幫扶團隊想要打造的是一支帶不走的、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既然選擇了教育精準扶貧這條路,就不怕路遠。」張帆很感謝臺江,來這裡豐富了人生,充盈了精神世界。
「不怕辛苦,因為用愛來描繪苗家孩子的未來,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張帆說。
03龐曉秋
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學政治老師,2020年2月至今支教新疆阿克蘇市實驗中學。
FROM 新疆
寄件人:媽媽
收件人:兒子(小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但支教是媽媽的理想
親愛的寶貝:
今年中秋恰逢國慶,是個名副其實舉國同歡闔家團圓的日子。媽媽身在新疆,我們就通過視頻雲團聚,同樣溫暖且意義非凡。
自從你呱呱墜地,這是第一個媽媽沒陪在你身邊的中秋節。原因,你懂的。
我來新疆半年,臨行前你的那句話,言猶在耳:「媽媽,我覺得你還是去新疆吧,因為那裡需要支援。」當時,媽媽緊緊地抱住了你,覺得我的寶貝長大了。
你曾問過我:「為什麼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新疆的確需要支援,需要一批批援疆人暫時告別小家去建設,因為我們浙江和新疆都有一個共同的家——中國。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正是因為有一批批逆行者保護國家、保護我們,如今的你才能無憂無慮地上學、生活。只有國家穩定發展、繁榮富強,才會有我們小家的甜蜜幸福。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媽媽想跟你再分享三個詞。
第一個詞:勇敢。
暑假裡,我們一起閱讀了《媽媽變成了一條龍》這本書,看到你在讀後感中寫:「書中的褚小卜似乎就是現實中的我:膽小。慢慢地,我懂得了:真正的勇敢是內心的強大,是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光芒,擁有愛和被愛的能力。所以,媽媽,請放心,等您援疆回來,會看到一個更加勇敢、獨立的男子漢哦」……媽媽的眼眶溼潤了,但內心是甜蜜的。
媽媽跟褚小卜媽媽一樣沒能陪在你身邊,但媽媽也會像褚小卜媽媽一樣,時刻關注著你。就像這本書裡寫的:沒有人生來就勇敢,膽子是一點點練出來的。我們一起加油!
第二個詞:感恩。
上次,你告訴我,班主任金老師越看越好看,我好開心,因為感受到了你那顆善於感恩的心。你覺得金老師越看越好看,那是因為你越來越能感受到金老師對你們的付出。
暑假時,看到我的腳趾甲有點長,你立馬細心地幫我剪;當媽媽說肩膀有點不舒服,你立馬幫我揉,你不知道媽媽有多感動。
寶貝,感恩是一種品德,媽媽相信寶貝會把這種優秀的品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感恩老師、感恩長輩、感恩社會。
第三個詞:擔當。
從幼兒園開始,每次旅行,媽媽都很省心,你會跟我說:「媽媽,我是男子漢,我會保護好你的。」
現在媽媽不在身邊,很多事情就落在爸爸和奶奶的肩上,相信你能夠做得更好。
進入四年級,學業負擔自然重了,每天看著忙碌而又自覺地你,媽媽既心疼又欣慰。前幾天,看到你的視力明顯下降,甚是擔心,希望寶貝注意休息,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哦。
這個團圓日,讓我們一起拿起月餅,照著同一個月亮,共同許下美好的心願。
永遠深愛著寶貝的媽媽
2020年10月1日,寫於新疆阿克蘇
「溪的美,魚知道;風的柔,山知道。」龐曉秋申請去新疆支教,起初是因為「情懷」。自從大學畢業後,她就一直有去偏遠地區支教的想法。所以,得知有機會援疆時,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丈夫也堅定地支持,唯獨小寶貝不理解。
一想到媽媽要離開自己遠行,而且一去一年半,才讀三年級的小豆丁各種捨不得。他悄悄地在媽媽的援疆報名表上,修改了姓名,還好龐曉秋及時發現;看到媽媽在援疆老師的微信群裡商量接下來的支教工作,他好幾次跟媽媽說「退群」;援疆出發日期確定下來,他對著媽媽眼淚汪汪……
「其實,我也捨不得他。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支教是我的夢想。」龐曉秋臨行前還專門給兒子寫了封信,解釋「情懷」與「夢想」。
她在信中寫道:情懷是一種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懷。我認為,情懷超出了時間和金錢,從我們情感的深處萌生出來的,一點一滴浸潤著我們的內心。
兒子最後還是懂了。由於疫情的原因,龐曉秋一度推遲了去新疆的時間,在網上給新疆的孩子上網課。兒子看到媽媽在燈下工作的背影,非常心疼,悄悄在日記裡寫:「我的媽媽早起,晚睡,真是太辛苦了……新疆的哥哥姐姐們,我把我最愛的媽媽借給你們一年半,你們要對她好一點哦。」
新疆阿克蘇市實驗中學的孩子們仿佛真的讀到了這一句話,不僅勤勉好學,也非常尊重龐曉秋這些援疆老師們。「學生眼神中透露著單純,行為上透露著尊重。」龐曉秋說。
有一次,因為趕進度,龐曉秋又要了兩節自修課來補課,她當時很不好意思,結果進教室時,全班學生鼓掌歡迎。「是他們給了我動力。在路上遇見陌生的學生,也經常看到他們彎腰成90度說『老師好』,特別感動。」
新疆的高中學習節奏跟浙江差不多,很緊湊。她所在的是市區的學校,學生生活總體還可以,但也有個別學生家裡的經濟不寬裕,「好在每學期都有助學金。」龐老師覺得在援疆的日子,師生和睦,挺美好的,唯一不習慣的是乾燥的天氣,鼻子容易出血,「但為了這些孩子,我能堅持住。」
04周偉
杭州運河學校黨支部書記,2020年8月至今支教杜拜中國學校,擔任數學教師。
FROM 杜拜
寄件人:爸爸
收件人:女兒(高一)
杭州25°C,杜拜39°C
每天看氣溫知你冷暖
親愛的女兒:
現在杜拜時間是晚上8點30分,我們時差4小時,咱們國內是北京時間0點30分,你們應該已經進入夢鄉,而我才剛剛吃好晚餐。
來杜拜後,老爸養成一個習慣,每次打開手機,會先看一下杭州和杜拜的天氣。現在顯示杭州氣溫25°C,秋高氣爽;杜拜卻有36°C,感覺悶熱,但已是我8月到這裡以來,比較涼快的了。老爸每天不由自主關注地兩地天氣,是因為你和媽媽是我最深的牽掛,看氣溫才知你們的冷暖。
這是我頭一回中秋、國慶都沒有陪在你和媽媽身邊。今年,我得陪著杜拜學校的孩子們過了。
這些小朋友都是生活在杜拜的華人的孩子。我教的是三年級,他們之前基本上都在國際學校讀書,所以英語基礎比較好,中文交流基本沒有太大問題,可識字寫字能力普遍較弱,學習習慣和學習規範偏弱。希望我的課,能幫到他們。他們看起來,也很喜歡我的課,並樂意用中文和我交流。
在我看來,天下孩子一個樣,都天真活潑,對世界充滿好奇,有很強的求知慾。此刻在杭州的你,也一樣。
8月31日,是你正式到高中學校報到的日子,第一次開啟住校生活。那天,幫忙把你從家送到學校的王建新叔叔,將你在宿舍整理的照片發給我。看到你的背影,老爸瞬間淚流滿面。不能親自為你打開高中新生活,是我們的遺憾,但相信你一定能夠理解。
親愛的女兒,老爸對你的學習自覺性和自律性充滿自信,所以在這裡,關於學習,我就不多嘮叨了,現在特別想囑咐的是——
你要慢慢地學著幫老爸照顧媽媽。老爸16歲時,早已幫爺爺、奶奶幹農活,可是你,到現在為止,還未曾獨立像樣地做過一次菜呢。接下來兩年,家裡只有你和老媽,老媽工作很辛苦,身體也不太好,所以放假回家時,你要慢慢補上做家務這一課。
你要儘量多出去走走。你太低調了,而且還很宅。老爸和老媽都希望你能勇敢地發表意見,希望你能多抽點時間到外面去撒野,看看風景、吹吹四季的風。書是良師,社會也是益友,你不僅要看書,也要走入社會去接觸各種各樣的人,去處理各種各樣的關係,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成熟起來。
你要結交幾個好朋友。在老爸看來,真正的好朋友不一定多,但一定要有幾個。你們可以無話不說,相互照顧,彼此欣賞,會為對方著想,會相互成就和提升,一起化解不如意的人和事。
你要懂得愛惜和照顧好自己。高中三年,在全力以赴對付學習的同時,一定要睡好吃好運動好,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保證你以最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
親愛的女兒,老爸在杜拜援教,使命光榮,定當全力以赴,為中國教育成功走出去出一份力。兩年後回國之時,老爸希望能夠看到一個健康、快樂、陽光、大氣、張揚的你。
你的老爸:周偉
2020年9月29日夜,寫於杜拜
在去杜拜支教前,周偉是很多孩子心目中的「長腿叔叔」。起因是去年3月5日網上流傳的一張照片:有位戴眼鏡的「長腿叔叔」,坐在一條木質長凳的邊緣,正給一個小男孩剪指甲。小男孩身後,還排著一串小學生。
照片定格的是杭州運河學校閱讀區發生的一幕。給孩子剪指甲的「長腿叔叔」,正是周偉。原來,當天剛好是「學雷鋒日」,周偉就想到幫沒有及時剪指甲的孩子們剪指甲。運河學校是一所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不少家長很忙,常常忘了給孩子剪指甲、理髮。「我想讓孩子們意識到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另外,剪指甲其實只是一個由頭,實則是想拉近與孩子的距離,跟孩子聊聊學習和家常,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等情況。」周偉說。
這位細心又有愛的校長,為何決定去杜拜支教?有很多人問過周偉這個問題,他坦言:杜拜中國學校是中國在海外舉辦的第一所公辦體制學校,既然組織有需要,就提交了申請。「無論是城裡孩子還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無論是杭州還是杜拜,教的都是炎黃子孫。」
今年8月初,周老師抵達杜拜,參與杜拜中國學校的開學準備。半個多月後,這所新學校正式啟用,他成了三年級的數學老師,再加上各種管理輔助教學課,每周要上18節課。
由於疫情防控需要,學校將每個編制班分成A、B兩個班,通過同步投頻的方式實行網絡上課。因此,每個老師的工作任務都非常重,除了上自己班的課,還要輔助其他班級的管理和輔助教學。
周偉每天早上7:15坐校車上班,7:45進教室,15:30送學生放學,16:30下班,再坐校車回到住處,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不停地轉,很少能停下來。
雖然遠離祖國,但讓周老師覺得親切的是,學生都是華人子女,和杭州的教室裡那些面孔一樣可愛,而且課本也與國內一樣,都是人教版部編數學教材。
「在這裡教書,感覺教學節奏變慢了,要不斷地讀題,因為很多孩子不識字,也不會寫字。」周偉說,「除了數學教學,我會給孩子講講中國的故事和新聞,他們很喜歡。」
【來源:杭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