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花雀瀕臨滅絕!人類,應當謝罪!

2021-02-07 貞龍天下

點擊上方關注:火金在線

轉載本公眾號的原創文章,請註明出處和原創作者,否則將依法追責。


禾花雀瀕臨滅絕!人類,應當謝罪!

作者:黃棟梁

 

與朋友正在說著小時候追逐鋪天蓋地的禾花雀的情景時,另一個朋友卻在一旁突然插上了話:禾花雀快要滅絕了!他迎著我們驚疑的目光將手機伸了過來,讓我們看到了網上的消息:早在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時,就已將禾花雀從「瀕危」升為了「極危」,這意味著,禾花雀離野生滅絕已只有了一步之遙!這真是平地一聲暴雷響,驚得我們的五官都移了位。

我們這些在農村長大的人都知道,禾花雀是一種長得像麻雀的小鳥,但因下頸和腹部的羽毛呈黃色而比麻雀漂亮,也比麻雀可愛,老人們就憑這個教我們區分禾花雀和麻雀。其實,禾花雀和麻雀有許多的區別,只是鄉下老人們並不懂得。在我的記憶中,禾花雀靈巧,喜歡成群結對,它「嘀嘀」的叫聲雖然低弱,但能給人溫馨的感受,禾花雀這名字聽起來也挺美麗,所以,我們喜歡禾花雀。當它們在樹枝上、電線上、房屋外梁上成群歇息時,我們會去圍觀。它們鋪天蓋地從頭頂飛過時,我們會去追逐至它們身影全無。中學時,老師說禾花雀的學名叫黃胸鵐,還激起了我們的反感,因為這學名既難寫又難認,叫起來還缺少溫馨與美感,不如「禾花雀」三個字配得上這種小鳥。禾花雀留給我們的兒時記憶是美好的,溫馨的,可是,可是,它怎麼突然就「極危」了呢?

我帶著難以言說的沉重與焦灼,去網上查閱了禾花雀「極危」的事,除證實了禾花雀確已「極危」,還找到了導致它「極危」的可能原因。在眾多的原因中,只有人類捕殺這一條不帶「可能」,而是鐵證。2018年3月27日鳳凰網以《中國人只用13年,就把一種隨處可見的鳥兒吃到滅絕邊緣》為題,擺出了這一鐵證:

「……它們是候鳥,每年遷徙到南方越冬;而它們遷徙之路要經過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叫做中國。在這裡,黃胸鵐是一種傳統美食。」

「從1992年起,每年三水禾花雀美食節就要捕殺數十萬隻。1997年這個節日被禁,但是禾花雀黑市依然存在,佛山一個黑市一天之內就賣出了約1萬隻。東莞則驕傲地把「三禾宴」(禾蟲、禾花鯉、禾花雀)稱為本地頭號美食。……酒店一般以一人一隻的方式上菜,極端奢華的宴席可以一次吃掉數百隻。」

「隨著黃胸鵐的種群崩潰,抵達越冬地的鳥兒越來越少,獵人已經向北轉移,在遷徙的半路上截殺。2008年浙江省攔截了一批正向南方轉移的禾花雀,僅這一次就是4300隻。」

文章還不無痛惜地說:「看起來,黃胸鵐即將成為百年來第一個被吃絕種的生物。」

禾花雀之所以會「極危」,是因為人類的吃、中國人的吃、廣東人的吃!廣東人以愛吃、會吃、敢吃而著稱,地上趴的就凳子不吃,水裡遊的就輪船不吃,天上飛的就飛機不吃,其餘的,全吃!並且偏愛吃野生動物,越野越吃,越瀕危越吃,國家的保護等級越高越吃,這些都曾令許多生活在廣東的外地人震撼過。但活活生生地將一種遍布全球鋪天蓋地飛翔的鳥類吃成了「極危」,還是頭一次聽說,這是何等龐大的吃能啊!這次給我的已不再只是震撼,更多的是痛恨!

「吃在廣東」,曾經是廣東的名片、廣東人的自豪。但如今,廣東人的「飲食文化」已發生了罪惡性變異,並已傳染到了周邊省、區,使「吃在廣東」成了醜陋的代名詞。可廣東人為什麼如此敢吃呢?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專家江海聲教授一針見血:「相當多的人有一種心態:我幹了別人所不能幹的,吃了別人所不能吃的,我就叻!一種變質的虛榮心侵入了廣東飲食文化之中。在這種虛榮心作用下,吃喝攀比風盛行,今天有人告訴我說他(她)吃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明天我就用事實向別人證明誰更厲害:我吃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愚昧的面子感!變質的虛榮心!一切都是為了滿足毫無意義的虛幻心理。可悲、可惡,可恨!

地球是一個龐大的循環體,需要有一個龐大完整的生物圈來維持它的循環平衡。一個物種的滅絕會給這個生物圈留下缺口,循環就會失去平衡。人類是地球的主人,有責任、有義務來保護、維持這種平衡。否則,失去平衡的循環會給地球帶來災難,每次災難都會傷及人類,也同時會傷及生物圈而帶來新的災難,如此惡性往復,久而久之,會給地球帶來滅頂之災,自然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頂之災。所以,人類很重視保護野生動。

我國自古就非常重視野生動物保護。早在幾千年前的五帝時期,就設有專門管理山澤鳥獸的官職,稱之為「虞」,大禹治水時,舜帝曾派益為「虞」負責生態保護。在儒家經典《周禮》中,也記述了周代管理山林川澤官員的建制、名稱、編制及職責等。周以後的朝代多數也設置了虞、衡等機構來管理山林川澤,以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其中專管禁獵政令的職務叫「跡人」,由「跡人」設立界限、禁令,派人守護。凡田獵者都必須聽從「跡人」之令。規定禁止捕殺幼獸,摘取鳥卵及使用毒箭射殺禽獸。漢代《秦律十八種》中的《田律》明確規定:春天二月,不準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準堵塞河道。不到夏季,不準燒草做肥料,不準採取剛發芽的植物,或捕捉幼蟲、鳥卵和幼鳥,不準設置捕捉鳥獸的陷阱和網罟,到七月才可解除禁令,它保護的對象包括了樹木、植被、水道、鳥獸、魚鱉等,並對捕殺、採集的時間和方法也做了具體規定,應是我國最早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宋太宗在太平興國三年也頒布過《二月至九月禁捕詔》,其中規定:「禁民二月至九月,無得捕獵及敕竿挾彈,探巢摘卵」,並要求「州縣吏嚴飭裡胥伺察擒捕,重置其罪,仍令州縣於要害處粉壁,揭詔書示之」。到了明清時代,歷屆皇帝都明令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新中國成立初,中央人民政府就已建章立法保護野生動物。1950年5月頒布了《關於稀有動物保護辦法》,還在同期啟動了《中國動物志》的編寫;1956年,林業部頒布《狩獵管理辦法(草案)》;1962年4月,國務院頒布《關於積極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指示》。在70、80年代,又有一系列關於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條例、通知相繼發布,如《關於停止珍貴野生動物收購和出口的通知》(1973年)、《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1979年)、《嚴禁收購、經營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及其產品的通知》(1986年)等。1988年11月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對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規定了嚴厲的刑罰。可見,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都是法律所不允許的,是要受到嚴懲的。

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為保護自己所必須要承擔的責任,也是法律賦予每個公民的重要義務和權利。面對捕食野生動物的行為,我們要堅決抵制,要讓那些可恥的行為成為群起而攻之的目標,要讓那些心存愚昧面子感、變質虛榮心的獵食者們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禾花雀的「極危」,也促使我在這裡不得不要對那些傷害過它們的人們憤怒地說一句,你已犯下了滔天之罪,懺悔吧,儘管你不一定願意公開懺悔,但也該在心裡向禾花雀、向全人類說一句:我不再傷害!禾花雀已瀕臨滅絕,人類,應當謝罪!

更多美文,請點擊閱讀:

茶,是男人豪邁的詩歌、女人浪漫的遠方!


不管你想創業還是就業,都該學學麻雀的選擇智慧


工作中的重要智慧: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有一種美食叫貓乳。貓乳,已是常伴我身邊的鄉情


我相信,你,將來肯定是中國龐大貴族群體中的一員


茶是有靈性的,所以,我先給了它一聲問候:溈山毛尖,你好!


以觀照內心去代替向外追求,你定能享受到美好的平靜


孝道,是崇高的傳統文化,是永遠的基本道德


母親八十壽辰之日,其崇高品格與燦美人生被詩人讚頌


世界確實大,是該去看看。你,千萬別承接了我們的遺憾


「七不出,八不歸」到底是禁忌、訓言,還是家規或正風口諭?快別爭了,請聽我說吧!


儘管閱人無數,還得識人有術


你若放大自己的格局,必能造就成功的人生


人盡其才是事業的需要;適得其所是人生的關鍵


年味,能引領我們找到回家的路。年味,是我們每個人的根


對不起,以後這三種酒我堅決不喝


都是過大年,古今卻不同。若與先人比,我們在福中!感慨:今人有福!


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來。大家過年好!


她很醜,但明達賢淑,福及丈夫和子孫而被後世傳頌


曾國藩的為官之道和做人藝術:以德求官,低調做人


《治家格言》五百字,影響國人數百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有關自我修養的哲學思想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處處是青山」——深切緬懷紅軍早期高級將領伍中豪


「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深切緬懷紅軍高級將領黃公略


左宗棠只以紳士入仕,一生卻能得到朝野欽佩、後世敬仰,只是因為時勢造就了他嗎?


光陰深處路漫漫,歲月有你樂悠悠。感謝遇見,感謝有你!


十大名言各丟了半句,不知坑害了多少國人


捍衛中華民族的英雄文化就是捍衛我們戰勝敵人的力量之源


必須以中華民族特色的英雄文化構築起我們的靈魂防線和精神長城


茶藝這東西,不說不知道,一說很重要。請好好看看吧!


堅定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了解和懂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巨大價值


你會喝茶,但你懂得中國的茶文化嗎?


相關焦點

  • 禾花雀要被吃滅絕了怎麼辦?挺急的,在線等!
    禾花雀主題海報,同時也是本文封面圖片。吃禾花雀壯陽是中醫說的麼?禾花雀能養殖麼?如果是野鳥,法律為什麼不管?➤ 禾花雀在歐洲的種群數量也在下降,也是被中國人吃的?是否只有中國人吃禾花雀?➤ 保護禾花雀,我們普通民眾能做什麼?禾花雀,大名(在正式中文學術文獻中使用的名字)黃胸鵐(wú),學名Emberiza aureola。
  • 中醫:被吃到瀕危的禾花雀 真的沒有「壯陽」功效
    因為傳說有壯陽的功效,禾花雀,這種曾經非常普遍的鳥類就遭此厄運。2017年12月5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正式將禾花雀列入「極度瀕危」等級,離滅絕只差一步。《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為你揭秘禾花雀「壯陽騙局」的真相。
  • 又一海洋巨獸瀕臨滅絕,人類的最新罪行,鏡頭記錄全過程
    又一海洋巨獸瀕臨滅絕,人類的最新罪行,鏡頭記錄全過程 2020-10-31 12:
  • BBC《滅絕的真相》,100萬物種瀕臨滅絕!
    其中《滅絕的真相》一集最受矚目,觀眾將在大衛·愛登堡爵士的帶領下,深入了解地球上脆弱的群體與物種面臨的險境。60 分鐘的探索旅程中,觀眾將見識史無前例的野生動物滅絕速度。並認識到工業和人為因素如何導致滅絕的悲劇發生,如果不採取積極行動將要導致的嚴重後果。
  • 美國出生一隻瀕臨滅絕的大猩猩寶寶,其母親像人類一樣非常有母愛
    美國出生一隻瀕臨滅絕的大猩猩寶寶,其母親像人類一樣非常有母愛。 奧杜邦動物園的女發言人凱蒂·史密斯在一封電子郵件中指出,飼養員還不知道這隻極度瀕危的西部低地大猩猩的性別,這隻大猩猩出生於周六,其母親是圖馬尼,父親是奧克帕拉。
  • 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
    (來源:人民網)熱點模擬考場近幾年,蘭花物種生存狀況每況愈下,高價炒作、大肆盜挖,讓野生蘭花特別是一些珍稀的野生蘭花瀕臨滅絕。對此,你怎麼看?熱點分析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葉總關情。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命的基礎,人類尊重自然、尊重生物是人類珍愛自己生命的需要。野生植物是大自然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我國是世界上蘭科植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蘭花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和眾多的品種,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生態價值。是植物保護中的「旗艦」物種。
  • 森林驛站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最近玩森林驛站遊戲的玩家們都在問,遊戲裡面4月20日的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森林小課堂每日一題的題目是:熊貓瀕臨滅絕的原因是什麼? 太可愛,被抓來做寵物、性冷淡,不願意談戀愛、棲息地被破壞。下面就是森林驛站4月20日每日一題答案了,小夥伴們回答正確即可在熊貓滾滾處領取獎勵。
  • 在中國,這五種被吃到瀕危的動物,其中一種已滅絕
    松江鱸魚鬆江鱸魚原產於中國海岸線,名揚天下,歷史的資料記載較為廣泛。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即俗稱的禾花雀,由於人類捕殺,已經瀕臨滅絕,於1997年禁止獵捕黃胸鵐。
  • 鴞鸚鵡瀕臨滅絕不是因為它笨,把人類的鍋推給鳥兒真的好意思嗎?
    鴞鸚鵡也一樣,在段子手們為它安排的「鳥設」中,鴞鸚鵡是一種笨出天際的鳥:不會飛、不會保護自己、好奇心強、遇到危險只會裝死,把自己活活搞成了瀕臨滅絕的動物。呵呵。要不說段子手們是真的有才華呢,因為他們說的有很多都是真的,但其間又穿插著自我臆測,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相當高明。
  • 當動物滅絕後,下一次的劫難就是人類自己!
    01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警告全人類說:「動物滅絕後就輪到人了。」這是他在閱讀了世界保護瀕臨滅絕生物基金會發布的研究報告後深有感觸而講的一句話。善待萬物,慈心物命。道教把動植物看作是有靈性的,認為對待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應當懷有對待人的生命所具有的那種惻隱之心。
  • 史上生命力最強的魚,高溫下也能存活,可惜已經瀕臨滅絕!
    史上生命力最強的魚,高溫下也能存活,可惜已經瀕臨滅絕!地球上任何一種生物的習性都是截然不同的,就比如海洋和陸地上的生物,海洋中的生物必須在水的推動下才能生長,而陸地生物就不一樣了。即便沒有水,它們也能生活。
  • 也談「禾花雀」
    黃胸鵐雌鳥(攝影:留仔)禾花雀,曾經的一種老廣眼中會飛的美食,學名:黃胸鵐;黃胸鵐,民間就叫禾花雀,顧名思義,這種鳥就是在每年禾花飄香、稻穗盈實的時候出現
  • 地球上唯一藍血生物,活了4億年,救了人類卻瀕臨滅絕
    不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沒見過不代表不存在,也許是還沒被人類探索發覺,也許是曾經出現過,後已經滅絕,像這一生物,就生出了與眾不同的藍色血液,它究竟是何方神聖?這種幾位奇特的生物即是:鱟,也叫「馬蹄蟹」、「蟹兜」等,是地球上唯一擁有藍色血液的生物。它目前為止,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4億多年,屬於一種生長史非常久遠的海洋生物,也因此被稱為「活化石」。
  • 一周擷趣 | 《裡約大冒險》裡的藍色鸚鵡Blu野外滅絕了,同樣命運的,還有它們……
    資料圖國際鳥盟首席科學家斯圖爾特·布查特說,「橫掃各大洲的滅絕浪潮正在不斷增長,主要是由於不可持續的農業和伐木造成的生境喪失和退化。」當然,也少不了人類的過度捕殺。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在2017年12月5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物種受威脅程度從「瀕危」升為「極危」。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的穿山甲由於鱗片具有藥用價值(其實用途很局限,且非常容易被替代),一直以來遭到大肆捕殺,現已瀕臨滅絕。海南長臂猿僅生存在海南霸王嶺原始熱帶雨林中,由於捕殺和生態破壞等因素,一度瀕臨滅絕。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事業單位課程0元學   寧夏華圖為大家準備了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珍稀蘭花瀕臨滅絕,你怎麼看?
  • 存在2億多年的鱷魚瀕臨滅絕,沒有敗給病毒的它們,卻敗給了人類
    鱷魚生活在淡水或者海水中,因此對於大多數人類來說,鱷魚是遙遠的存在。但是,鱷魚自身的高價值,卻讓人類起了貪婪之心,對鱷魚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導致自侏羅紀時代就和恐龍生活在一起的鱷魚如今面臨瀕臨滅絕的處境,已被列為世界一級野生保護動物。
  • 瀕臨滅絕的狗狗:這6種狗狗,都快見不到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現在我國很多動物都快瀕臨滅絕了,而狗狗中也有6種犬種,都快見不到了,它們都屬於瀕臨滅絕的狗狗,中國犬也上榜!
  • 不能再吃了 西昌鋼鵝總數不足2000隻瀕臨滅絕
    瀕臨滅絕鋼鵝總數不足2000隻昨日上午,在西昌華農禽業有限公司的鵝種保護場內,幾名技術人員觀察著一群大灰鵝的長勢。「每天都要用數據記錄著它們的採食量、生長速度、產蛋率、孵化率,以便進行進一步的繁育研究。」
  • 2019年的第一次感動,獻給了這兩個瀕臨滅絕的動物
    生活中極少數的創作者會用這種動畫的形式來表達瀕危動物的生活現況,片中緊張幽默的氛圍掩蓋了人類對小動物的殘忍和毀滅。當Bilby第一次看到小圓鳥的時候,眼神中除了那種愛莫能助以外,還有兩類瀕臨滅絕物種之間的相互理解。
  • 瀕臨滅絕的狗狗:這幾種狗狗,快要消失了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有非常多的動物都快瀕臨滅絕了,而狗狗就有幾種,快要消失了,我們一起看看都有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