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菜年入近10億!他是肯德基背後的男人,天貓生意今年要漲2400%

2020-12-27 天下網商

(天下網商記者 李丹超 編輯 陳晨)很多人知道馬鐵民,卻很少人知道「綠行者」。

「亞洲生菜大王」馬鐵民,做農業19年,種的生菜常年佔據韓國50%、新加坡90%以上的進口市場。大部分時候,你在國內肯德基、必勝客裡吃到的生菜,都是馬鐵民「種」出來的。

就靠著種菜,早在2012年,馬鐵民36歲時,公司年銷售額已經超過4.8億元。如今,年銷售近10億元。

馬鐵民還是湖畔大學第三屆的學員,當年在入學面試的時候,面對提問「你想要什麼?」,他回答:「想了解網際網路。」於是,2018年,馬鐵民讓他創立12年的蔬果品牌綠行者上了天貓,開始正兒八經做電商。校長馬雲還向馬鐵民推薦了盒馬。

今年的天貓618,綠行者大約每天賣掉了1萬顆生菜,來買的人幾乎都是25歲到35歲之間的年輕男女。

1萬顆生菜,對於如今年銷售額近10億的馬鐵民來說,可能並不是一個值得驚喜的數字。但一顆生菜背後商業邏輯的改變,讓馬鐵民終於成了他期待的那個「新型職業農民」:從只顧低頭種菜到讓農產品品牌化、網紅化、持續化。

20年創業路險象環生

和「亞洲生菜大王」的名頭相比,馬鐵民近20年的創業路實在算不得順利,甚至可以說險象環生。

馬鐵民是山東萊西人,1999年剛大學畢業的他來到青島,在一家外資蔬菜企業做技術員。2001年,馬鐵民25歲,就職的外資蔬菜企業倒閉,他東拼西湊40萬開始創業。

可一開始,就被收購商放了鴿子。

他在山東萊西租地種生菜。結果,生菜如期在5月滿足採收條件,原本口頭答應的收購商卻沒有如約到來。後來他聯繫到一名百勝餐飲採購的前同事,才不至於讓260畝生菜爛在地裡。

2004年,他因為不了解種植環境損失慘重。

那一年,馬鐵民決定去省外建基地,他選了內蒙古興和縣。結果,這個地方嚴重缺水,連打9口井滴水未出,這對生菜生長是致命打擊,馬鐵民因此背上100多萬元債務。

2006年,他又被外國客商放了鴿子。

那一年,馬鐵民創立了青島浩豐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到了年底,有日本客商來電要與馬鐵民籤下1300萬的訂單。馬鐵民為此花了幾百萬建起第二條生菜全年供應鏈。結果,第二年生菜是長好了,可日本方面決定不再從中國進口原料,終止履行合同。

回頭來看這三段經歷,任何一個都有可能將彼時的馬鐵民打得一敗塗地。但所幸,他都挺了過來,並且,因為標準化種養保證了生菜品質,多個不同海拔基地生產保證了生菜能全年不斷供,這些都為馬鐵民的成功埋下伏筆:肯德基向他伸來橄欖枝,韓國50%、新加坡90%以上的生菜進口市場需要依靠他。

2012年,馬鐵民36歲時,公司年銷售額超過4.8億元。

種菜的為什麼來了湖畔大學?

馬鐵民還有第四段經歷,依然坎坷,但給他的農業試驗打開了新的大門。

2015年,馬鐵民去北美參加了一場高層次人才競賽。這和他此前無數次前往歐美參觀農場不同,賽場上他看到了信息化技術和產業結合後的奇妙變化。

回國以後,馬鐵民決定把公司搬上線。首先,把在2008年創立的蔬果品牌綠行者搬上了淘寶,開通了多個線上銷路,但很快吃了敗仗:冷鏈物流不完善、運輸價格昂貴、數據反饋遲鈍……最終,馬鐵民退回到自己的基地,專心做產品。

想做卻不可做,馬鐵民內心不甘。2017年,他成為湖畔大學第三屆的學員,是當時唯一的農民企業家。在入學面試的時候,面對提問「你想要什麼?」,馬鐵民的回答是:想了解網際網路。

湖畔大學的經歷,對馬鐵民影響很大。他說,通過湖畔學習,發現以前對移動網際網路的認識比較淺顯,湖畔讓他了解了網際網路發展的邏輯、以後發展的動力和趨勢,讓他能更好去做產業網際網路這件事。

馬鐵民記得,有次同屆學員一起去泰國,吃飯時,校長馬雲讓每個人用5分鐘說說自己在做什麼,他說「未來想做工業化的農業,用現代化、工業化替代傳統拍腦門生產的中國農業」。馬雲回復「你這是農業中的新製造」,並當場向馬鐵民推薦了盒馬。

2018年,浩豐成立新零售部門,開始在傳統的商超渠道之外,對接盒馬、Costco等新零售渠道;10月,綠行者食品旗艦店在天貓開店。

一天賣1萬顆生菜

綠行者的躥紅,仿佛是一夜之間。

5月10日,演員關曉彤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個「自製蔬菜三明治」的視頻。這個視頻不僅上了熱搜,也在無意中,讓綠行者天貓旗艦店的後臺諮詢火爆。

網紅三明治和綠行者之前的關係,正是包裹在外的那層生菜。這種結球生菜因為「脆嫩多汁、葉肉肥厚」,向來是生菜界的翹楚,肯德基漢堡裡用的是它,馬鐵民賣的最好的,也是它。

綠行者電商負責人許寧說,從今年3月開始,天貓店鋪的每月銷售額都在100萬元以上,其中一半是賣生菜賣出來的。以平均每個生菜售價5元來計算,綠行者在天貓上一個月大約要賣掉10萬顆生菜,而去年一年的銷量也只有20萬顆左右。

關於綠行者為什麼會爆紅,馬鐵民認為,疫情一方面加速了生鮮電商的發展步伐,另一方面提高了人們對健康產品的重視。許寧回憶,大約是從年後開始,線上蔬菜持續熱銷,加上綠行者參與「聚划算百億補貼」等活動增加了曝光量,店鋪的流量比以往高出4到5倍。

天貓生鮮團隊發現這個「品牌新秀」後,找到綠行者希望促成品牌和雪梨直播間的合作,在前期溝通時,習慣了走商超渠道的綠行者質疑過這種形式是否真的有效。最終,綠行者4月第一次走進雪梨直播間,將店鋪的貝貝南瓜打成了爆款。5月份雙方的又一次合作中,貝貝南瓜上架僅3分鐘,售罄了1萬單庫存。

貝貝南瓜進雪梨直播間

馬鐵民說,直播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一種銷售模式,推介了品牌、拉動了銷售,也是大家都喜歡的方式,他會持續關注。

今年天貓618,馬鐵民毫無保留地強化了直播帶貨。按照綠行者的產品調性走進一批主播的直播間,店鋪自己的直播中增加各種生菜減肥食譜。整個天貓618期間,綠行者天貓店鋪大約每天賣掉1萬顆生菜。

2019年底的時候,綠行者天貓店的粉絲數不到2萬人,而今年僅前5個月,它的粉絲數增長了20萬人,平均每天新增1200多位粉絲。

完成增長24倍的KPI

或許網店目前的收入,對於馬鐵民的「農業王國」來說,還不算什麼。但在許寧帶領的電商部門,時常能看到馬鐵民的「身影」。

白天的時候,馬鐵民有空就去轉一圈,會一再強調產品品質「都要發最好的」;晚上的時候,他會去監督下客服的回覆效率;而沒過去的時候,他可能已經在自己網店下了一單,決定親自驗貨、體驗客服的服務質量。

中央廚房標準化生產

馬鐵民對農業的興趣最初受到父親的影響,雖然父親做的是純碎的科學研究,與他的產業試驗並不一樣,但父子倆每次碰面都會交流一番。他說,農產品的核心問題,是上遊生產組織偏小、以經驗為主,採購處理、分揀加工等很多還需要依靠人工,以後這些全部會被網際網路數位化。

前不久,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菜鳥物流、阿里雲等部門拜訪了馬鐵民,參觀了馬鐵民正在建設的智慧溫室。背靠阿里大數據能力、馬鐵民標準化的生產技術,傳統的溫室大棚正在變成可持續生產的、符合國際高標準的可以均衡穩定供應的超級蔬菜工廠。

綠行者生產基地

這是馬鐵民對農業產業網際網路的理解。綠行者上天貓,則是其中「農產品上行」的重要一環。

馬鐵民說,自己每天睜眼第一件事,肯定是看店鋪的用戶評價,這是檢驗成果的地方。綠行者天貓店今年的KPI,定在5000萬元,這相當於2019年的25倍。而明年,馬鐵民把目標定在了2個億,到時候,電商將成為他「農業王國」舉足輕重的部分。

相關焦點

  • 肯德基推「植培黃金雞塊」,線上預售每日限量2400份
    肯德基推「植培黃金雞塊」,線上預售每日限量2400份 「植培黃金雞塊」,預售價1.99元/5塊,今日至22日每天8點在肯德基超級App開放預售兌換券。
  • 創新100 肯德基+天貓+奇葩說 = ???
    目前國內湧現的直播平臺已經達到300多家,而網絡直播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3.25億。今年天貓直播、淘寶直播、京東直播等購物類直播頻道橫空出世,由於天生自帶購物消費屬性,這為直播+銷售的形式奠定了先天優勢。平臺背後的優質流量,在這個「流量太貴」的年代,對於品牌方而言擁有著不小的吸引力;肯德基、歐萊雅、伊利等品牌紛紛開始試水直播營銷。
  • 這個農民18年只種1種菜,卻賺了10億,馬云為他折腰
    這個農民18年只種1種菜,卻賺了10億,馬云為他折腰 他叫馬鐵民,老家在陝西農村,他經常說:「我叫馬鐵民,一匹馬的馬,鋼鐵的鐵,農民的民,這是冥冥中註定我一輩子要當農民,我與農業有緣!」
  • 電商最難啃的骨頭,成了天貓今年最大黑馬!
    今年天貓 618 期間,在不少生意受疫情影響整體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天貓家裝行業逆勢大漲61%,成交額破 1 億的家裝品牌,相比去年翻了一倍。 2020 年第二季度,家裝訂單數增速居天貓全行業第一。這背後,是天貓家裝的十年蟄伏與潛行。
  • 今年雙11淘寶天貓變「冷靜」:數字成交額玩數字遊戲,口徑變了又變
    今年你無法說明確說天貓雙11的增長趨勢到底如何。4982億元人民幣,媒體對它的解讀褒貶不一。但如果按人均消費規模來看,今年的天貓雙11的確比往年的厲害。 按照此前公布的7.57億年活躍買家計算,天貓雙11的人均消費達到了658元,至少是在近4年內超過了京東的人均消費規模。
  • 33歲夫妻年入16億,旗下網紅公司要上市了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對盲盒欲罷不能的年輕人讓泡泡瑪特悶聲發大財。根據招股書,去年泡泡瑪特入帳16. 83 億元,僅靠Molly一款娃娃就年入4. 5 億,而賣「盲盒」的毛利潤,也在去年達到了驚人的64.8%。
  • 山東漢子成生菜大王,疫情時把稻田改種菜了,馬雲邀他進湖畔大學
    但有個山東漢子,靠種菜,而且主要靠種一種蔬菜——生菜,竟然被馬雲親自邀請進湖畔大學。他種菜好到什麼程度?更重要的是,他發現這是一個需求穩定的大客戶。但肯德基對菜的質量和供應的要求很苛刻,比如,要求每顆重量要達400克,切時少碎屑,菜葉之間還要有一定的縫隙,同時還要求365天不間斷供應。這對於所有種菜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當然,對馬鐵民這樣一個新兵蛋子,挑戰更大。
  • 10塊錢雞排也能年賺100億?秘密在這裡
    賺錢的生意,真的沒有大小之分。我寫過的靠2元一個饅頭的小生意做到上市的巴比食品(回顧文章戳「賣饅頭能搞10個億」),上市之後連續8個漲停,現在總市值已超過88億元。做香菇醬的仲景食品登陸創業板,市值也超過77億元。還有「辣條一哥」衛龍,計劃今年內赴港上市。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食品,都蘊藏著巨大的生意。
  • 揭秘「衛生巾第一股」:一片成本4毛,售價1塊3,年入10億
    它有近半銷售額來自四川、重慶地區。旗下擁有「自由點」「妮爽」「好之」等品牌。去年上半年百亞的收入為5.7億元,淨利潤近7000萬元;2018年全年收入近10億元,淨利潤近9000萬元。記者查看自由點天貓旗艦店,銷量最高的衛生巾月銷可達15萬箱。
  • 義烏商人生意經:15元的指甲刀,成本不到7毛錢,工廠年入一個億
    工廠老闆算了一筆帳,「平均銷售價在每支8釐-8.5釐錢,其中原料成本50%,勞動力成本15-20%,設備折舊等費用15%多,純利潤約10%。」也就是說,賣一支吸管,工廠差不多隻賺8毫錢——要賣1000支,才能賺8角錢。
  • ...今年天貓雙十一總交易額4982億元創新高 雙11當天全國處理6.75...
    國內購物狂歡節,第12個天貓雙11落下帷幕,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11成交額達4982億元,再次創下新高。相比較下,2019年雙11成交額為2684億元,2018年雙11成交額為2135億元,2017年雙11成交額為1682億元。
  • 沒有李佳琦薇婭,天貓雙十一的4982億GMV要打幾折
    ,雙倍快樂」,對比去年雙十一全天2684億元的戰績,今年在成交額上最終也達到了近雙倍成長。這個詞是引燃今年雙十一熱度的主力,而它的火遍全網,離不開李佳琦、薇婭等主播們的不斷輸出。10月21號0點,天貓雙十一第一波預售正式開始。在此之前,李佳琦、薇婭已經為雙十一預售預熱直播了近6個小時,這場跨零點的直播兩人總計收穫超過3億的觀看次數。知瓜數據顯示,李佳琦、薇婭直播間預估銷售額均超30億,累計相加近78億,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實際數據基本接近。
  • 「早餐店」巴比食品上市:靠賣包子年入10億 近9成營收依靠加盟店
    靠賣包子年入10億,這家「早餐店」上市!創始人夫婦白手起家,財富已超27億  2塊錢一個包子,5塊錢就能吃飽的包子店,是很多人眼中的「小生意」。沿街開個小門店,夫妻兩人搭夥就可以做,起早貪黑、客單價低,並且利潤微薄,十分辛苦。  但是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 2020年雙11落下帷幕:天貓成交額4982億 京東累計下單額2715億
    天貓雙11成交額4982億 物流訂單總量23.21億單根據阿里巴巴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天貓雙11成交額達4982億元,再次創下新高。相比較下,2019年雙11成交額為2684億元,2018年雙11成交額為2135億元,2017年雙11成交額為1682億元。
  • 「雙11」的11+1年:2020年天貓4982億元成交額創新紀錄
    而今年天貓雙11的訂單還創建了新峰值,11月11日0點剛過26秒,該數值就達到58.3萬筆/秒。11月1日到11月11日23點,雙11實時物流訂單量突破22.5億單,約等於2010年全年快遞量的總和。天貓方面表示,今年「雙11」預計吸引超過8億消費者。
  • 肯德基背後的神秘雞肉供應商
    作為雞肉消耗大戶——肯德基,它的雞肉來源又在哪裡呢?據估算,2018年中國雞肉總消費量為1153萬噸,佔全球雞肉總消費量的11%。此外,中國的雞肉產量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巴西和美國。如果短期內對雞肉的需求急劇增加,雞肉的價格必定會上漲。隨著雞肉價格的上漲,老百姓肯定會發出很多怨言,但這對養雞場主來說是個好消息。
  • 今日盤點: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總成交額達4982億元
    11月12日消息,11月1日0時至11月11日24點00分00秒,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的總成交額達到4982億元。而在2019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總成交額為2684億元,今年的天貓雙11再次刷新記錄。  與此同時,京東也再次創造歷史。
  • 天貓總裁蔣凡:雙11成交額同比漲26% 3億人淘寶看直播
    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吳雨欣11月12日零時,阿里巴巴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11月1日至11日)總成交額(GMV)達到4982億元人民幣。在發布總成交額後,淘寶天貓總裁蔣凡向現場媒體透露,按照同周期、同口徑比較,今年雙11期間的GMV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32億,增速是26%。這是過去三年來最高的增速。以此計算,去年天貓11月1日至11月11日的GMV在3950億元。
  • 肯德基要回中國上市?肯德基、必勝客到底還是不是洋快餐了?
    等等,你說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是中概股?你確認沒有開玩笑?的確沒有開玩笑,不過還是那個奇怪的問題,我們每天吃的肯德基到底是不是洋快餐了?他怎麼能成中概股的?一、百勝中國要回國上市了?根據《金融時報》消息,百勝中國正在接觸投資銀行,尋求在港二次上市,這意味著百勝中國或成為又一家選擇在香港融資的中概股公司。
  • 年賺6億,「山寨」成功逆襲!12224家門店是肯德基的2倍!
    要知道,麥當勞、肯德基如華歷史要遠遠早於它,可以說把先入為主做到極致,而且每年都在瘋狂打廣告。反觀華萊士幾乎沒打過什麼廣告,卻能成功逆襲,建立起中國人自己的快餐帝國,到底有何過人之處呢?一要說起,快餐這個概念,炒火的的確是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