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影評

2021-12-30 海藝培訓中心

主題表現上的含蓄美

藝術貴在含蓄,電影藝術也同樣具有這個藝術法則。含蓄的表達使得藝術作品的內蘊更加豐富、使得整部作品的主題思想更具有韻味,令人回味無窮。《花樣年華》中正是具有這樣的藝術特色。導演王家衛用一種隱喻式和象徵式的表現手法,為這部電影增加了內在韻味。猶如一首朦朧詩,每一個字包括每一個標點都有它代表的象徵意義,也像是一幅寫意畫,每一個線條隱含喻意。頗具特色的隱喻和象徵式的表現手法的運用,使得這部作品在主題思想的表達上顯得既含蓄又有深度。影片不僅僅是反映了周慕雲和蘇麗珍因為各自的愛人出軌的不幸,也不僅僅是反映他們之間的真摯情感,而是映射了那個時代、那個社會,人們的普遍的感情生活和道德觀念等內容。

(一)隱喻式的表現手法對影片主題的含蓄表達。

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它的主題並不是直接告訴觀眾的,而是隱含在每一個細節中,要靠觀眾去體會的。《花樣年華》中王家衛用隱喻蒙太奇和重複蒙太奇技巧把影片的主題含蓄而又自然傳達出來,在表現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的同時也暗示了六十年代香港社會的真實現狀,賦予影片時代色彩和社會意義,提升了影片的藝術價值。例如,影片通過蘇麗珍替何老闆給何太太(何老闆的妻子)和給餘小姐(何老闆的情人)打電話、買禮物的情節,說明了老闆也是在情人和妻子之間來回周旋。結合整個劇情,我們無形中就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社會的小資們的真實生活和情感現狀。不只是蘇麗珍的丈夫和周慕雲的妻子「出牆」,很多人和他們一樣都在外面有情人,而且都是偷偷摸摸的。《花樣年華》中,導演正是運用一些系列隱喻式的表現手法,把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時代特徵和文化內涵等內容暗含在每一個細節中,在深化主題思想的同時,使其在表達上具有含蓄美。

隱喻蒙太奇是表現蒙太奇中的一種藝術技巧。隱喻蒙太奇是「把表現不同形象的鏡頭畫面加以連接,從而在鏡頭的組接中產生比擬、象徵、暗示等作用的蒙太奇」能給人一種既形象生動又耐人尋味的感覺。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多次運用隱喻蒙太奇這一手法對影片的細節上的處理,極大地增強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增加了影片的含蓄美。如影片中 「昏暗的路燈」這一鏡頭的多次出現,這盞路燈似乎就是蘇麗珍寂寞和孤獨的內心。丈夫老是不在家,只有她獨自一個人每天去小麵攤吃飯。猶如街頭道路等一樣,孤苦伶仃。再如,影片中幾次「掛鍾」的空鏡頭的出現,很容易就使觀眾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歲月的無情,很具有隱喻意義。還有周慕雲離開香港去新加坡時出現在影片中的一棵樹的鏡頭,這個鏡頭導演用仰視的角度去拍攝,由一片藍色的天空和一棵細高的小樹組成的畫面,交待了場景由香港到新加坡的轉換和時間上是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三年的轉換。但是更重要的是,它暗示著周慕雲和蘇麗珍之間的感情已經越來越遠了,他們之間的愛情已經永遠的不可能了。《花樣年華》中這些隱喻蒙太奇技巧在細節處理上的應用,增加了影片主題的含蓄美,調動了觀眾的情感和思緒,使觀眾無形中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生活的兩個已婚男女之間既相愛而不能愛的無奈、傷感的情緒。

此外,《花樣年華》中反覆出現主人公周慕雲和蘇麗珍各自走過狹窄的樓梯,從家到小麵攤和從小麵攤到家的畫面。這一畫面反覆出現,表面上是對主人公生活的表述。而實際上王家衛使用的是 「把表現同一內容的鏡頭畫面在影片中反覆出現,以突出、強調這一內容象徵意義的蒙太奇技巧」,也就是重複蒙太奇技巧。導演之所以要這在故事的開始部分使用這一表現技巧,目的就是要,以他們不斷地從樓梯上上上下下、進進出出畫面來象徵他們孤獨、冷清的生活狀況,為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之間發生婚外情埋下了伏筆,同時也隱喻了他們兩個人之間會有故事發生。在這部影片中,另一處巧妙使用重複蒙太奇的地方是,周慕云為了寫小說在賓館裡租了一間房子,蘇麗珍知道後去賓館看他時,蘇匆匆走上賓館的樓梯,然後又匆匆地走下賓館的樓梯的鏡頭反覆出現。蘇麗珍上去又下來、下來又上去,上下樓的畫面重複很容易就讓觀眾感受到了女主人公激烈的心理鬥爭。此處暗喻著一種矛盾,實質上對周慕雲產生了感情,想去看他,但又因為自己身為人妻,受道德的束縛而避免「跟他們一樣」。這裡的重複效果,巧妙而貼切的展現了人物的矛盾心理,也折射出了當時社會的道德觀念。導演在向觀眾傳達這些思想內容時,不是直白的告訴觀眾,而是把這一切都隱藏在畫面的不斷重複中,增加了電影的韻味。

(二)明暗和色彩對主題的暗示。

影片的明暗和色彩雖然不是表現主題思想的主要元素,但是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明暗和色彩在《花樣年華》中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昏暗的色調和女主人公身上不斷變化的服裝色彩對影片的主題表達起到了一定的暗示作用。

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把絕大部分畫面都拍得很暗淡,影片中採用這樣的色調,暗示了故事中的時代氣氛、生活真實和情感主題,造成一種陰暗、低沉、壓抑、傷感的氛圍。暗調在《花樣年華》中的使用給人造成一種懷舊、傷感的思緒。影片中把人物放在昏暗的樓梯、走廊、陰暗的房間和黑暗的街道中……灰暗的畫面效果為影片蒙上了一層時代的影子,很容易使人感受到六十年代香港的社會狀況和影片中兩個主人公的感情遺憾。暗示著周慕雲和蘇麗珍不可能擊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們終究不可能越過內心中道德的束縛。而且整部影片基本上以灰暗的色調為背景,使主題顯得厚重、深沉、壓抑,把觀眾的思緒帶入了一種「悲」的狀態,使人預感到了影片「悲」的結果,讓人感受到了一個發生在六十年代香港的愛情故事的真實。

在這部影片中,最具色彩表現力的就是主人公蘇麗珍身上的旗袍。蘇麗珍身上的旗袍的不斷變化間接的映射著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心情的變化。導演把女主人公的心理變化用旗袍色彩的變化表現出來。就整個影片中女主人公所穿著的旗袍顏色,比如搬家時、在孫太太家裡看丈夫打麻將時、和孫太太他們試電飯鍋時、囑咐丈夫給她老闆帶皮包時,或是去公司上班時,還是其他時候,一般都是以白色加黑色、白色加藍色和淡黃色加白色搭配的旗袍。這幾種顏色搭配的旗袍是蘇麗珍貫穿的。這種幾種素色的衣服於影片的灰暗色調、周圍環境是相協調的。但是片中好幾次出現蘇麗珍提著飯盒去小麵攤買飯時,她都是一身顏色很暗的旗袍,暗示了她的孤獨和內心的寂寞;當他們確定自己的愛人發生婚外戀時蘇麗珍去賓館裡見周慕雲時,她一身紅色的旗袍,這一反她穿衣的一貫風格,與她一向喜歡的衣服顏色形成鮮明反差。這裡其實是隱喻了她們之間愛情的產生。蘇麗珍趁著房東不在去周慕雲家時,一襲黃色的旗袍,象徵了他們在一起的愉快和溫馨。而當蘇麗珍決定要跟周慕雲走時,她身上的衣服變成了綠色。綠色是富於生機、象徵生命的。這就隱喻了蘇麗珍下定決心要和周慕雲開始新的生活。然而,當它趕到賓館時,周慕雲已經走了,代表希望的綠色在紅色的窗簾、紅色的床、暗紅色的牆壁映襯下,讓人感到的是莫大的失落。代表了「色彩是影視畫面的抒情符號,能傳遞感情,表達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情緒」。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僅反映了人物心理的微妙變化,而且增強了影片在主題表現上的抒情意味。

不斷變化的旗袍顏色與暗淡的畫面色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灰暗色調的映襯下旗袍的色彩變化更加具有了表現力,隱喻作用更加明顯。通過色彩的變化,暗喻了人物心理的變化、情感的變化,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深化了主題。暗淡的畫面色調,映襯了主題。使得影片的主題表現更加含蓄朦朧。

(三)道具的象徵意義。

在這部電影中,似乎沒有多餘的東西,每一個鏡頭、畫面,每一段對白、音樂,包括每一件道具在影片中都具有不可代替的象徵意味。王家衛沒有放過每一個細節對主題的表現作用。影片中的旗袍、繡花拖鞋等道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象徵意味。不但為影片增添了民族氣息,也增加了主題的含蓄性。

旗袍是《花樣年華》中最具象徵意義的道具。蘇麗珍身上更換了27次的漂亮的旗袍暗含著多層的象徵意義。《花樣年華》中導演把旗袍作為一種隱喻道具,無形中向觀眾傳達了故事的信息、人物的情緒變化,起到了塑造藝術形象的作用。「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裝,象徵著高貴、典雅」,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的服裝樣式都是旗袍。導演王家衛把這樣一件代表高貴、典雅的服飾作為女主人公的唯一服裝,可謂用心巧妙。在影片中旗袍象徵著蘇麗珍高貴的個性特點,她一直對自己、對周慕雲說「我們不會和他們一樣的」,表現了她心中高貴的個性特點。而且旗袍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在一定意義上,旗袍在影片中也是傳統思想的象徵。正是由於蘇麗珍的「高貴」個性,以及受到傳統道德思想的影響,使她無法克服自我、衝破道德的束縛去追求自己的真愛。這就是成就了他們「無言的愛情」的主要原因。

《花樣年華》中出現了四次的蘇麗珍的一雙繡花拖鞋,在影片中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房東的突然回來,蘇麗珍被控在周慕雲家裡,為了避嫌,她穿著周妻的皮鞋假裝成剛下班回家,於是就把他的繡花拖鞋留在了周慕雲的家裡。周慕雲一直把這雙繡花拖鞋珍藏,就連離開香港去到新加坡,他也帶著這雙鞋。這就為賦予這雙繡花鞋特殊的寓意。它象徵著周慕雲對蘇麗珍純潔而真摯的愛,是二人之間美好愛情的象徵。後來,蘇麗珍去了一次周慕雲在新加坡住所,她並沒有見周慕雲,在周的房間裡默默地停留了片刻就走了,臨走時她悄悄的帶走了那雙繡花拖鞋……刻畫出了她對自己和周之間沒有結果的愛情的無奈心理。周慕雲在屋內到處亂翻,卻再也沒有找到這雙繡花拖鞋,它永遠的消失了。繡花拖鞋的消失,是他們之間愛情永遠不會有結果的象徵。

敘述形式上的簡潔美

「電影天生是一個故事的敘述著,或者說電影就是因敘事而存在的」。電影和小說一樣,人物與情節是一部電影必不可少的重要要素。一般情況下曲折的故事情節和豐富的人物形象最能吸引觀眾。而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卻以高度簡化的情節和高度省略的人物以及極其精煉的人物對白來敘述故事,風格有點像法國新浪潮電影中淡化情節、淡化人物性格等的敘述特點。這種敘述形式所帶來的效果就是,整部影片簡潔精練,起到突出主題的作用,使人感到影片在敘述過程中沒有一絲多餘的成分,每一個細節都與主題有著緊密的關係。

(一)高度簡化的情節。

《花樣年華》的情節是非常簡單的,從開始到結尾,沒有絲毫的跌宕起伏。影片中情節的高度簡化使得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顯得非常的整潔、乾淨,沒有贅餘。如從蘇麗珍、周慕雲租房到他們搬家的情節過渡。租房的畫面之後緊接著就出現了搬家的畫面,中間沒有任何其它的情節。而且在周慕雲去找房子租的時候,孫太太告訴他「真對不起,房子已經租給剛才那位太太了」告訴他隔壁有空房讓他去看看,然後就出現了兩人搬家的畫面。場景與場景之間的過渡極度簡潔、緊密。這樣快捷的過渡雖然有時候可能會給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帶來一定的難度,令人感到突然和莫名其妙。但是仔細體味,就會發現這種過渡對影片主題的表現效果是非常顯著的,能夠有力的強化、突出主題。猶如中國的唐詩宋詞,語言簡潔但意境深遠。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簡化了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是「怎樣開始的」,高度簡化了除主線以外的其他情節和內容。所有的情節和鏡頭都緊緊地圍繞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變化而進行,直奔主題。影片中周慕雲發覺自己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發生了婚外情、蘇麗珍也覺察出自己的丈夫和周慕雲的妻子發生了婚外情後,二人心理都很難受,不願面對事實。這時影片的場景突然從公寓切換到了咖啡館,男女主人公在咖啡館的場面突然的出現。他們在咖啡館裡想要知道「他們是怎樣開始的」?緊接著畫面又一下轉到了在狹長的街道上,二人模擬周妻和蘇夫之間的戀情是怎樣開始的,是誰先主動的?從公寓到咖啡館再到二人在街上的模擬畫面,情節跳動的跳躍性很強。再如周慕雲在賓館的客房裡寫小說,蘇麗珍去看他,銀幕上蘇麗珍上樓的畫面剛剛結束,就出現了二人在門口告別的畫面,省略了蘇麗珍進入房間後的內容。整部影片省去了一些過渡性的情節,只保留了最能表現主題的主要情節,強有力的突出了主題。這種對情節的簡化造成了情節與情節之間的空白,也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使人不斷地在回味影片所要傳達的思想意圖。

而且這種對情節的簡化在無形中強化了對影片中人物飄忽不定、複雜微妙、難以捉摸的內心情態的變化的表現力,使得這部電影具有很強的抒情性質。在影片中,每一個鏡頭、每一幅畫面和每一個細節包括音樂、色彩等都能都流露著對情感的抒發,表現著人物心理的複雜、矛盾、微妙的變化。周慕雲臨走前的一個晚上和蘇麗珍在一條昏暗寂靜的街道上見面,周說「我知道你是不會離開你先生的」,蘇麗珍伏在周的肩頭哭泣,之後是他們坐在汽車裡離去的畫面,蘇在車裡說「今晚我不想回家」,並沒有交代他們去哪裡、幹什麼。只是接著出現的是一面掛鐘的鏡頭,畫外是周慕雲的聲音「是我,如果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給我一起走?」。然後出現的是周、蘇在不同的地方聽著蘇的丈夫為蘇麗珍在收音機裡點播的周旋的《花樣的年華》二人神情黯然。這一系列的情節快速轉換,很直觀明了刻畫出了男女主人公內心的遺憾、無奈、傷感、失落的複雜心理和微妙的變化過程。捨去次要的,緊抓主要的,突出強調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變化過程,增加了影片的表現力,使觀眾能緊緊抓住影片的主旋律。

(二)高度省略的人物。

在《花樣年華》中,除了在情節上的簡化之外還有對人物的省略。整部影片中除了男女主人公之外就是幾個與主題關係緊密的人物,幾乎沒有其它閒雜人物的出現。就連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也沒有實際出現,只是出現了幾次背影和聲音。有人把王家衛的這種手法叫做「人物的缺席」,其實就整個影片中出現的人物來看,應該用「人物的省略」更為恰當。就整部影片來看,出現的能夠看得清面目、有臺詞的人物只有十個,其中包括只有一句話臺詞的搬運工、新加坡房東,就連房東顧太太也只出現了一次,只有一句臺詞。房東孫太太家就只出現了孫太太和傭人兩個人物,孫先生、孫太太家的其他人根本就沒有出現。並不是說孫太太家裡就只有孫太太一個人,從「王媽,開飯吧、三哥他們都餓了」一句話中可以判斷出他們家還有其他人,但是影片中並沒有出現。此外影片中還省略了何老闆的情人和太太、顧先生一家人、還有周慕雲工作的報社的其他同事、蘇麗珍上班的公司的其他同事等人物。導演設計如此多的人物沒有出現,已經不只是人物的「缺席」了,實際上應該是對人物的省略。

這種大量省略人物的方式,增強了對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和內心情感的發展,使故事的發展緊緊圍繞著周、蘇二人,無疑對突出表現主人公之間的心理變化產生了巨大的作用,強化了影片的主旨。

(三)高度簡練的人物語言。

對白是電影聲音中最主要的元素,「它有幫助了解人物性格、情緒,提供事件發展線索的作用。《花樣年華》中人物的臺詞非常地簡練,人物的對白往往只有簡短的一句話甚至幾個字。如周慕雲和何蘇麗珍見完最後一面坐在計程車內離去時影片只出現了蘇麗珍的一句話「我今晚不想回家」。周慕雲即將要去新加坡時給蘇麗珍打電話,只用了一句「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來表現他內心希望和蘇麗珍在一起的心理。周慕雲的這句話之後,是周慕雲所住的賓館房間以及周站在窗前痛苦等待,然後靜靜離開的情節,接著是蘇麗珍匆匆的下樓梯的鏡頭、床上默默坐著的鏡頭,很長一段時間後出現了一句話「是我,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一起走?」從周慕雲說那句話到蘇麗珍說這句話的過程中沒有其他的人物對白,只有背景音樂。短短的兩句話使觀眾體會到了他們兩個人一個在痛苦的抉擇,一個在痛苦的等待的心理情態。再如,周慕雲的妻子在給蘇麗珍的丈夫打電話時,也只有簡短的兩句話「你到底給你老婆說了沒有?以後不要給我打電話了。」而且沒有出現蘇麗珍丈夫的聲音。只這麼簡單的兩句話,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兩個婚外戀者的人物情態。簡潔精煉的人物語言,是這部影片一個特點,有時候簡簡單單幾個字、幾句話就把影片想要表達的內容貼切表達出來的,話語雖少但是句句都是意蘊很深,使整部影片充滿抒情意味。

影片運用高度省略的藝術手法,簡化了情節、簡化了語言、省略了人物,為觀眾留下了大量的想像空間。取雜留精,使得主題更加突出、鮮明。

平緩均衡的節奏分析

「電影,既是一部善於講故事的機器,又是一支抒情言志的彩筆」《花樣年華》雖然情節的過渡很簡潔,但是整部影片在敘事節奏上顯得很均衡,令影片具有很強的抒情意味。觀眾就像坐在一輛勻速而平緩行駛的列車上,一路觀賞優美的風景一樣,在觀賞的過程中引起了一系列感想和思考。從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搬進同一座公寓到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之間發生婚外情再到他們之間發生感情然後到男主人公的離開,這一系列的情節推進都是同一個節奏,從開始到結尾沒有任何起伏。正是由於這種平緩的敘事節奏,使影片有充分的時間去刻畫細節,更好的表現主人公豐富而複雜的心理,增加了影片的抒情性。同時給觀眾留下想像、思考的時間。

而影片中人物的動作和主題音樂的協調是十分的完美。在主題音樂舒緩的三拍子節奏下蘇麗珍獨自拎著飯盒出去買飯時走路的動作,周慕雲在小攤上吃混沌時的面部動作、坐在辦公室邊抽菸邊寫稿的動作等等,每當主題音樂響起時,人物的動作和著音樂「啪——噠——噠」三拍子緩慢節奏運動著,如同一位舞蹈家在音樂中翩翩起舞一樣優雅、合拍,令人陶醉。王家衛用慢鏡頭的手段把人物的動作和電影的主題音樂完美結合,動作與音樂完全一致的節奏。強烈的表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聽著主題音樂看著蘇麗珍在昏暗狹長的樓道裡緩慢行走的動作,我們不能不體會到她內心的寂寞與壓抑。看到周慕雲默默離開賓館房間的一系列動作,我們無不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心中的痛苦與無奈。還有二人在賓館的房間裡一起寫小說的慢鏡頭,也在主題音樂的旋律下以舒緩的節奏呈現,展現了二人在一起度過的那段令人留戀的美好時光。導演把這些動作用慢鏡頭拍攝下來配合音樂的旋律放出來,舒緩的節奏感很強。增加了影片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在平緩的節奏下,我們感受到了影片所要抒發的感情思想、感受到了二人由寂寞到相愛再到離去的愛情過程,到底是對是錯,已經說不清楚了。

《花樣年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塑造了一個新穎脫俗、豐富多義而又含蓄蘊藉的主題。表現了「那個時代」、表現了道德與情感的矛盾、表現了六十年代殖民文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衝突、表現了人性的複雜微妙。周蘇二人想「愛」 而又不去「愛」的愛情故事,讓人感受到的是人性、社會、道德之間複雜的關係,給人一種淡淡的遺憾和無奈。王家衛沒有把影片所要表現的內容僅僅定位在男女愛情上,而是通過一系列獨特的表現手法為其添加時代色彩、民族色彩和人性內涵,這正是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

相關焦點

  • 消逝的年華——《花樣年華》影評
    沒有喧譁與浮躁,刨除快速而亢奮的思緒,只是哀婉卻唯美地唱著一首老歌:《花樣年華》——一部美得讓人窒息的電影。從故事情節設定來說,斬獲諸多大獎並讓導演及男女主角幾近封神的《花樣年華》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兩個已婚男女的婚外戀故事而已。但這種簡單卻雋永的題材卻也最能引起人類共同的情感共鳴——90年代風靡美國的《廊橋遺夢》也基於此主題。
  • 閒話王家衛(7)/《花樣年華》:小資的至愛
    這一刪,只留下了周慕雲和蘇麗珍的發生感情但最終沒有邁出越軌的那一步之前的情感交流和內心交戰,王家衛的感覺很好,影片一下子變得乾淨了很多,而且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愛人的出軌情事業被輕輕的帶過了。於是你仔細看會發現影片有些情節會有點錯亂對不上,但這大量的留白反而讓影片耐人尋味。於是有了這部被封神的《花樣年華》。
  • 重溫:王家衛與他的電影《花樣年華》
    王家衛覺得我演戲太多功夫,總用三十七個方式去演,他說:「我不要了,你可否給我最直接的!」·美指張叔平:我要的是一種俗氣《花樣年華》是《阿飛正傳》之後對於60年代的再演繹,《阿飛》我認為美術很規矩、很講究,《花樣年華》就要試試不規矩,做得free(自由)些。
  • 袁洪娟影評:花樣年華
    影評-袁洪娟-第一次看《花樣年華》是在十幾年前,故事早已模糊了,唯一記得是張曼玉和她的二十六款旗袍,妖嬈得像一朵花兒一樣
  • 學生影評賞析——電影《花樣年華》
    而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卻向觀眾講述了一個不能相愛卻不得不愛的故事。在西方媒體的審視中,《花樣年華》最完美的作品,無論是英國著名電影雜誌《視與聽》將它列為影史五十部最佳影片之一,還是成為唯一一部入選法國《電影手冊》電影史最佳二百五十部電影的華語片,都證明了這一點。它用幾乎儀式化的東方風韻美學承載了一場帶著淡淡傷感的不可能浪漫。
  • 王家衛在21世紀最好的電影《花樣年華》
    從電影《旺角卡門》到《春光乍洩》,王家衛用情緒描繪了多情的嚮往,似乎在搜尋任何形式的結構化的情節。他的《花樣年華》延續了這種風格,也許是我們印象最深的王家衛電影。對於幾乎他所有的電影,王家衛都會在沒有劇本的情況下開始拍攝,或多或少會根據自己的想法編造一些東西。他心裡真正想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情緒。
  • 王家衛在《花樣年華》裡的鏡頭為何如此迷人?
    屬於《花樣年華》的掌聲已經很多了。先看影評,後看電影,有種很奇怪的感覺,總讓人在不經意中想要否定什麼,掙脫什麼。但是,在看了《花樣年華》以後,我不得不承認:儘管大家都說好,我也無法因此就違心地說它不好。這電影營造的氛圍,感覺就象大朵大朵絢麗的鮮花在枯萎以後,芳香依舊瀰漫在房間裡,讓你可以悼念它那曾經拒絕枯萎的激情,連同無奈和感傷。
  • 《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創作滑坡的開始 | 歪萊塢
    這大概是為什麼英國著名的電影雜誌《視與聽》2012年將《花樣年華》列為影史五十部最佳影片之一,也是唯一上榜的華語片。連挑剔的法國人也對《花樣年華》讚賞有加,2000年《電影手冊》首次評選年度十佳,它就入選位列第五;十五年以後《手冊》再次評選電影史的最佳250部電影,《花樣年華》又是唯一入選的華語片。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王家衛獻給世人的香水,《花樣年華》是其中最曖昧、最具誘惑力的一支,它近乎完美地再造了一個時代的氣味,並將這種氣味變成電影史上的孤品,電影之外,歲月呼嘯,而這則98分鐘的故事始終在那裡,提醒著經歷過、呼吸過這道氣味的人,我們曾擁有過一段真真切切的花樣的年華。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王家衛獻給世人的香水,《花樣年華》是其中最曖昧、最具誘惑力的一支,它近乎完美地再造了一個時代的氣味,並將這種氣味變成電影史上的孤品,電影之外,歲月呼嘯,而這則98分鐘的故事始終在那裡,提醒著經歷過、呼吸過這道氣味的人,我們曾擁有過一段真真切切的「花樣的年華」。
  • 重溫王家衛經典之作《花樣年華》
    交流溝通請添加小編微信:TMBB100王家衛電影4K修復版合集《王家衛的世界》11月25日起在北美小範圍重映!這個修復活動是由王家衛監督和允許的,質量絕對沒話說。包括《重慶森林》《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手(導演剪輯版)》《春光乍洩》《墮落天使》以及《花樣年華》。恰好今年正值《花樣年華》上映20周年,分享一位外國博主製作的關於《花樣年華》從畫面美學到視覺隱喻的視頻,分析了電影如何表現一個人內心的糾葛:
  • 看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你就能明白什麼叫高級電影
    香港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王家衛。愛情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花樣年華》。周慕雲與蘇麗珍的感情自然是電影的主軸,這部電影關於婚外情,關於曖昧,關於秘密。但《花樣年華》之所以經典,不只是因為梁朝偉與張曼玉,更因為電影裡除了人之外,場景,燈光,道具,配樂等等,幾乎每一樣關於電影的元素,都是關鍵。
  • 影評|《花樣年華》
    電影中的色彩不僅是烘託故事主題的重要元素,而且還是全片情節推進的主要線索。影視作品往往會藉助於色彩語言的發揮來烘託角色的內心世界,對於不同的角色往往對應有不同的顏色。一、電影《花樣年華》中的灰暗基調電影《花樣年華》將那個年代的故事在舒緩的節奏中展開,故事圍繞婚外戀推進,講述了男女主人公一段欲罷不能的苦澀愛情故事。
  • 就是這家餐廳,拍攝了王家衛的《花樣年華》
    這是香港導演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中的經典畫面。△1998年的《暗花》2000年上映的王家衛電影《花樣年華》以1960年代為背景,因此就以金雀餐廳作為拍攝場景之一。△2000年的《花樣年華》後來王家衛拍攝的《2046》中,金雀餐廳也成為梁朝偉聖誕節與王菲用餐的地方。
  • 王家衛《花樣年華》等7部電影重映 經典作品一覽
    日前,王家衛導演的7部經典作品合輯《王家衛的世界》首曝4K修復版海報。7部作品分別為:《旺角卡門》、《阿飛正傳》、《重慶森林》、《墮落天使》、《春光乍洩》、《花樣年華》和《愛神》。  據悉,對王家衛的經典作品進行4K修復重映是Janus Films原定於今年6月的FLC假期項目,受疫情影響,該計劃被推遲到11月25日在紐約林肯中心電影協會舉行,12月這些影片還將在全美範圍內重映,並有望在中國臺灣地區接力上映。
  • 我從來不喜歡王家衛的電影,尤其在《花樣年華》之後
    今天,是香港電影導演王家衛62歲的生日。電影研究學者戴錦華教授曾在採訪中明確表達:「我從來不喜歡王家衛的電影,我認為他太造作,太明確『作』,形式上有一種工整,他的主題的扁平——尤其在《花樣年華》之後。」面對《花樣年華》這部在國際影壇上備受讚譽且被視為華語電影經典之作的影片,戴錦華教授有怎樣獨到的見解與觀點?
  • 《花樣年華》王家衛的巔峰之作,最佳亞洲電影!
    《花樣年華》是由王家衛執導,梁朝偉、張曼玉主演的愛情片,於2000年9月2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然後開始喜歡《重慶森林》,迷戀《藍莓之夜》,然後決定重新看這部電影。《花樣年華》太經典了。王家衛幾乎所有經典的電影元素都體現出來了:懷舊氣息、含蓄的愛情、唯美的鏡頭、精緻的服飾、異域風情的音樂等等。對於80後這一代,喜歡王家衛大多都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的。記得剛剛進入21世紀的時候,就風靡「小資」這個詞,而小資們又大都以崇尚王家衛的電影為榮。而如今,王家衛已經成為了大眾的王家衛,他唯美表意的影像已經不再是從前認為的那樣晦澀難懂,而是真正具有現實主義作品的價值。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百家故事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王家衛獻給世人的香水,《花樣年華》是其中最曖昧、最具誘惑力的一支,它近乎完美地再造了一個時代的氣味,並將這種氣味變成電影史上的孤品,電影之外,歲月呼嘯,而這則98分鐘的故事始終在那裡,提醒著經歷過、呼吸過這道氣味的人,我們曾擁有過一段真真切切的花樣的年華。
  • 編導打卡 | 《花樣年華》影評
    香港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王家衛。愛情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花樣年華》。《花樣年華》是一部公認的具有東方神韻的愛情電影,且不說張曼玉在裡面不重複的多件旗袍,讓人們仿佛看到了東方的古典氣質在一點一點地綻放,還有含蓄內斂的人物對白。
  • 王家衛電影回顧展曝海報 《花樣年華》等7片重映
    王家衛電影回顧展曝海報 《花樣年華》等7片重映 時間:2020.12.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