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歷史上很多皇帝,荒淫無度,昏庸無為,導致國家滅亡之災,對於這樣的國君,他的下場被殺還是自殺,我們都覺得可以理解,也覺得罪有應得。
可是,歷史上還有一位皇帝,他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不近女色,最後還是斷送了大好的江山,死前斬殺了自己的皇后,貴妃,女兒,最後吊死在煤山的歪脖樹上。
這個皇帝就是崇禎帝朱由檢。1644年4月25日,33歲的朱由檢,耳邊迴蕩著叛軍的喊殺聲,想著女兒,皇后已經被自己斬殺,不由得流下淚來,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這一生只活了三十多年,便到了頭,他更不明白,做皇帝17年來,每日裡殫精竭慮,晝夜操勞,不知疲倦地看奏摺,批奏章,沒想到落到骨肉分離,落到江山破碎,他覺得自己的一生都是個悲劇。
朱由檢把脖子伸進了繩索裡,又看了一眼本來屬於大明的江山,然後把眼睛一閉,撒手人寰。
朱由檢想不明白的事情很多,我們後人也會想不明白,這個崇禎帝,確實沒有什麼毛病,其他朝代皇宮裡發生的那些外戚專權的事兒,他在位期間,沒有發生過;他有三宮六院,卻不近女色,和周皇后恩恩愛愛,相敬如賓,田貴妃也不橫生事端,老實本分,安分守己。他只和周皇后,田貴妃生有子嗣,其他妃嬪很少受到寵愛。
朱由檢十六歲八月份登基,十一月便剷除了專權的宦官魏忠賢,可謂是大刀闊斧,年少有為。我們一般的人家的小孩,十六歲還在讀中學,除了三點一線的校園生活,過年時候殺一隻雞也不一定敢,可是朱由檢十六歲卻殺了專政的魏忠賢,可以說是,小小年紀,敢下手,膽子壯,有能力,有作為。
朱由檢十六歲就剷除了魏忠賢等閹人,以後的事,真正做到了天下自己說了算,沒有人擅權,也沒有人搞內鬥,也沒有其他的兄弟謀反篡位(明光宗只生了兩個兒子,朱由檢的哥哥朱熹宗死後他即位),皇位可以說是坐得穩穩噹噹,在位的時候,宵衣旰食,夕惕朝乾,還是落得個明朝滅亡。
現在史學家也經常分析大明滅亡的原因,把原因歸為外有後金的騷亂,內有李自成等起義軍,內憂外患,再加上連年災荒,瘟疫,滅亡也是不得已的事。
小編認為,朱由檢的失敗,還有他性格上的缺陷。朱由檢是一個好人,也很有才智,可是過於剛愎自用,出爾反爾,疑心過大。除掉魏忠賢,他手段厲害,可是以後對大臣們,也是過於嚴厲,一不高興,不是斬就是酷刑,他今兒寵這個大臣將軍,明天可能就會殺了他。
那些年,崇禎殺的人有兵部侍郎楊稿,都御史劉策,山東巡撫袁崇煥,巡撫都御史孔元化,漕運總督楊一鵬……等。崇禎帝殺人不眨眼,這些當時的寵臣,寵將,有的打了敗仗,可是並沒有謀逆之心,罪不至死,也被崇禎下旨殺死。比如鄭崇儉,立下了赫赫戰功,把張獻忠趕到了偏遠地區,後來鄭崇儉年紀大了,就辭職養老了。他的部下繼續平定張獻忠過程中不力,被張攻破襄陽,和鄭沒有關係,鄭也受連累,被斬首;還有抗清名將袁崇煥,就因為崇禎疑心過重,擔心他與金兵聯合起來謀逆自己,於是被磔刑。
崇禎帝是一個不信任任何人的皇帝,他只相信自己,臨死前還把大明毀滅的原因說成:「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崇禎帝朱由檢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但是他殺害諸多的忠臣良將,讓人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