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個好人,但是你也是個壞人:崇禎帝朱由檢

2021-01-12 百家號

我們知道,歷史上很多皇帝,荒淫無度,昏庸無為,導致國家滅亡之災,對於這樣的國君,他的下場被殺還是自殺,我們都覺得可以理解,也覺得罪有應得。

可是,歷史上還有一位皇帝,他勤儉勤勉,兢兢業業,不近女色,最後還是斷送了大好的江山,死前斬殺了自己的皇后,貴妃,女兒,最後吊死在煤山的歪脖樹上。

這個皇帝就是崇禎帝朱由檢。1644年4月25日,33歲的朱由檢,耳邊迴蕩著叛軍的喊殺聲,想著女兒,皇后已經被自己斬殺,不由得流下淚來,他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這一生只活了三十多年,便到了頭,他更不明白,做皇帝17年來,每日裡殫精竭慮,晝夜操勞,不知疲倦地看奏摺,批奏章,沒想到落到骨肉分離,落到江山破碎,他覺得自己的一生都是個悲劇。

朱由檢把脖子伸進了繩索裡,又看了一眼本來屬於大明的江山,然後把眼睛一閉,撒手人寰。

朱由檢想不明白的事情很多,我們後人也會想不明白,這個崇禎帝,確實沒有什麼毛病,其他朝代皇宮裡發生的那些外戚專權的事兒,他在位期間,沒有發生過;他有三宮六院,卻不近女色,和周皇后恩恩愛愛,相敬如賓,田貴妃也不橫生事端,老實本分,安分守己。他只和周皇后,田貴妃生有子嗣,其他妃嬪很少受到寵愛。

朱由檢十六歲八月份登基,十一月便剷除了專權的宦官魏忠賢,可謂是大刀闊斧,年少有為。我們一般的人家的小孩,十六歲還在讀中學,除了三點一線的校園生活,過年時候殺一隻雞也不一定敢,可是朱由檢十六歲卻殺了專政的魏忠賢,可以說是,小小年紀,敢下手,膽子壯,有能力,有作為。

魏忠賢

朱由檢十六歲就剷除了魏忠賢等閹人,以後的事,真正做到了天下自己說了算,沒有人擅權,也沒有人搞內鬥,也沒有其他的兄弟謀反篡位(明光宗只生了兩個兒子,朱由檢的哥哥朱熹宗死後他即位),皇位可以說是坐得穩穩噹噹,在位的時候,宵衣旰食,夕惕朝乾,還是落得個明朝滅亡。

現在史學家也經常分析大明滅亡的原因,把原因歸為外有後金的騷亂,內有李自成等起義軍,內憂外患,再加上連年災荒,瘟疫,滅亡也是不得已的事。

小編認為,朱由檢的失敗,還有他性格上的缺陷。朱由檢是一個好人,也很有才智,可是過於剛愎自用,出爾反爾,疑心過大。除掉魏忠賢,他手段厲害,可是以後對大臣們,也是過於嚴厲,一不高興,不是斬就是酷刑,他今兒寵這個大臣將軍,明天可能就會殺了他。

那些年,崇禎殺的人有兵部侍郎楊稿,都御史劉策,山東巡撫袁崇煥,巡撫都御史孔元化,漕運總督楊一鵬……等。崇禎帝殺人不眨眼,這些當時的寵臣,寵將,有的打了敗仗,可是並沒有謀逆之心,罪不至死,也被崇禎下旨殺死。比如鄭崇儉,立下了赫赫戰功,把張獻忠趕到了偏遠地區,後來鄭崇儉年紀大了,就辭職養老了。他的部下繼續平定張獻忠過程中不力,被張攻破襄陽,和鄭沒有關係,鄭也受連累,被斬首;還有抗清名將袁崇煥,就因為崇禎疑心過重,擔心他與金兵聯合起來謀逆自己,於是被磔刑。

袁崇煥

崇禎帝是一個不信任任何人的皇帝,他只相信自己,臨死前還把大明毀滅的原因說成:「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崇禎帝朱由檢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但是他殺害諸多的忠臣良將,讓人寒心。

相關焦點

  • 明末,崇禎帝朱由檢為何不南遷?朝臣:想多了,他已經被放棄
    崇禎十七年正月,崇禎帝朱由檢秘密召見主張」南遷圖存」的左中允李明睿,趕走身邊侍從後,朱由檢才向李明睿吐露心聲:「朕有此志久矣,無人贊勷,故遲至今。汝意與朕合。朕志決矣。諸臣不從,奈何?爾且密之」。接著,朱由檢又同李明睿商量了南遷的路線、護兵、糧餉等具體事宜。
  • 崇禎皇帝朱由檢的缺點和個人不足
    《大明劫》崇禎帝劇照崇禎皇帝朱由檢1627年繼位
  • 崇禎皇帝朱由檢背負著亡國罵名冤不冤?
    崇禎皇帝,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1628年—1644年)。崇禎是明朝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最後一個年號。朱由檢父親朱常洛,是家中第五子。即位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殺戮魏忠賢及其黨羽,同時削去其籍。這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操作使得朝野上下精神為之一振,大臣們仿佛看到了希望。
  • 崇禎帝的最後48小時:他為什麼不逃跑?
    作為最後一任皇帝,朱由檢在死前48小時中,都做了些什麼?他為什麼不逃?我們先來縱向比較下中國幾位都城被圍的皇帝。北宋徽欽二帝在汴京被攻破後當了俘虜,是有前次勤王軍成功擊退金軍的經驗,沒有考慮到會滅國;明景泰帝在于謙幫助下打贏了北京保衛戰;建文帝國破身死(失蹤),也是指望各地勤王軍到來,未曾想過敵軍能成功。
  • 崇禎皇帝臨死前,在桌子上寫下了六個大字,可見他既可憐又可悲
    當時崇禎皇帝曾派人向嶽父周奎求救,可是,任太監如何勸說,周奎就是不肯鬆口捐錢。最後,這個太監不禁哀嘆道:「身為皇親國戚竟如此吝嗇,若江山不再,你積蓄這些財富又有什麼意義呢?」這個太監的話可謂一語成讖。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後,這些達官貴胄雖拼了命的討好李自成,可是,其最後的下場卻也是悽慘無比。
  • 堂吉訶德式的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
    在中國古代歷史,歷代王朝的末代皇帝除了那些不能做主的兒皇帝比如1912年的只有六歲的溥儀外,一般都是被後人詬病的,要麼昏庸,要麼暴政,要麼荒淫無度,當然,也有被稱讚的,比如李煜雖然醉心於詩詞歌賦,但是就是很努力,也作出成效,只不過無力回天,但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是個特殊的存在,一方面他對政事非常勤勉,這跟很多不務正業的末代皇帝不一樣
  • 崇禎測字,寫2個字嚇壞高僧,崇禎給錢,他:我不收死人錢
    導語:崇禎朱由檢乃明朝作為大一統王朝的最後帝王,在我們的印象中除了崇禎剷除魏忠賢一派造成了短暫的繁榮假象外,緊接著的便是崇禎煤山自縊。事實上,崇禎所作所為甚至給了明廷一度中興的希望,崇禎十五年因為「偶感微恙」而決定臨時的罷免早朝,就這一點便遭到了輔臣的批評,而崇禎帝隨即做出了檢討反省,要知道早前還有位常年不上朝的道君嘉靖呢,崇禎的自律還是值得點讚的。
  • 崇禎帝對待皇嫂,一段不得不說的江山風雨情:送你離開我再離開!
    所以,在她的一手幫助下,朱由校把帝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同時又避開了魏貴賢和客氏製造的一起起暗殺行動!搖搖欲墜的大明朝綱才得以繼續運行下去!可以說,在朱由檢繼位之時,張嫣是大明的有功之士!那麼,崇禎皇帝是如何對待這位比自己僅僅大四歲的皇嫂的呢?
  • 浪漫明朝之田貴妃:崇禎皇帝朱由檢一生最愛的女人
    崇禎皇帝朱由檢為後人津津樂道的除了其兢兢業業地處理國事外,另一個便是他與田貴妃的愛情。崇禎皇帝朱由檢朱由檢之所以喜歡她,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者是因為她長相秀美,天生麗質。她喜歡素麵朝天,不施粉黛,但是一樣能夠蓋過其他的妃嬪。
  • 16歲的「毛頭小子」崇禎皇帝,如何僅用3個月就除掉了廠公魏忠賢
    於是,熹宗皇帝隨即命內監召見信王朱由檢,將帝位託付給他,並說「吾弟,當為堯舜!」歷史就是這麼巧合。熹宗朱由校那位只當了一個月皇帝就去世的老爹明光宗朱常洛,在七年前(620年)將帝位傳給長子朱由校,就是後來的熹宗皇帝時,也是這麼說的,可朱由校做了七年皇帝,卻將大明帝國搞得每況愈下。
  • 崇禎大帝(二)
    天啟七年,大明帝國第十六任君主明思宗朱由檢御極,繼皇帝位,這一年,距離大明朝建立,滿打滿算,剛好二百六十年。 崇禎之後,大明帝國作為大統一王朝統治全國的時代結束,明亡。 (一)袁崇煥之死‍崇禎元年,朱由檢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如破竹剷除死太監魏忠賢后,在第一時間任命袁崇煥掛兵部尚書銜,持尚方寶劍,督師薊遼。史稱平臺召對。 贊曰: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
  • 崇禎帝決斷的兩大失誤:導致大明江山最終被掠奪,身死國滅
    令人惋惜的崇禎帝崇禎皇帝朱由檢即位之初,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崇禎帝是一個勤政的皇帝,據史書記載,他二十多歲頭髮已白,眼長魚尾紋,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 朱由檢自盡前寫文官可殺,但當時是君臣互相誤人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即北京城破的前一天,朱由檢眼見北京城情勢危急,於是緊急召見百官,彼此相視不語,崇禎皇帝大感憤懣,於是乎就在御案上寫了「文臣個個可殺」之語,隨即抹去,此事記載在明人文秉寫的《烈皇小識》裡,鑑於其父文震孟當過崇禎皇帝的侍講,應該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 朱姓自殺殉國的亡國皇帝,卻不是明朝崇禎帝,他是誰?
    相信大多數人會說出明朝崇禎帝朱由檢的名字。沒錯,這幾個條件,朱由檢都符合,但除了朱由檢之外,還有一個人也符合這個條件,他叫朱友貞,史稱後梁末帝。朱友貞的哥哥朱友珪殺掉父親——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稱帝後就被朱友貞幹掉。朱溫轟轟烈烈一輩子,殺人無數,名聲不太好。
  • 他是不是崇禎?
    朱由檢,字德約,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末帝1627—1644年在位),年號崇禎,南明弘光即位上廟號思宗,後改毅宗。
  • 崇禎帝對待皇嫂,一段不得不說的江山風雨情,可惜生在了皇室
    於是,在她的一手幫助下,朱由校將王位傳給了弟弟朱由檢,同時也避免了魏貴賢和客氏共同製造的暗殺!跌跌撞撞的大明朝綱才能繼續下去!在朱由檢繼位的時候,可以說,張嫣是大明的功臣!所以,崇禎皇帝是怎樣對待這個比他年長四歲的皇子的?
  • 崇禎崩逝後,他的三個兒子命運如何
    導語:崇禎帝朱由檢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剷除了擾亂朝綱多年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雖勤於政事,卻國內常年天災,國家負重,民不聊生,兼之農民起義四起,使國家內憂外患。1644年,李自成揮軍攻破北京,崇禎帝自縊於煤山,大明王朝終結。崇禎三子的逃往之路崇禎十七年,大順軍在李自成的領導下包圍了京城,明軍最後的精力油盡燈枯。危急時刻,崇禎皇帝召集皇室成員,皇后妃嬪皆被賜死,為防逃散後年僅17的長公主長平公主被辱,怒喝一聲:「何生帝家?」
  • 你是好人?還是壞人?【精闢】
    小時候看電影時,總是有意無意的把銀幕上的人物來分為好人和壞人,似乎這世界上只有好人和壞人兩種人。而現在,居然還有人問我:老師,你覺某某是個好人還是壞人?說實話,突然感覺不好回答了。這世界上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有明確的標準嗎?因為,我們發現很多印象中的好人,生活中也會做些壞事;而一些壞人,甚至十惡不赦人,也有他非常善良、可愛的一面。
  • 印度皇帝與中國皇帝訪談:莫臥兒帝國兄弟鬩牆,明朝崇禎兄友弟恭
    小悟:沒辦法,你們莫臥兒帝國也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皇帝是帝國組織結構的中心,所有王公大臣都已經習慣了服從皇帝的命令。但是,一旦皇帝這個中心突然消失了,他們就會一下子失去主心骨,陷入茫然無措的窘境。同時,被皇帝的權威和力量壓制的國內外勢力也會跳出來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