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看了黃老鼠,進電影院前打包了一份日式炒烏冬……牛逼啊,畢竟還打包過榴槤披薩去電影院然後還沒被打死,炒烏冬,不算啥。
晚上睡覺前還在回味這烏龍麵裡有些啥(可能是牙齒沒刷乾淨),面……?肉……?然後決定今天早上自己準備做一份。
食材準備
一包烏龍麵/兩片培根肉/兩大片包菜(捲心菜)/三分之一段胡蘿蔔/半隻洋蔥/香菇數個/四分之一個紅椒/蠔油
這麼多量基本上我可以吃撐。
泡烏龍麵
烏龍麵已經熟了,一開始可以在一邊先用水泡開一下。
切輔材
所有食材都切成條狀,大約5cm長吧,和烏龍麵保持差不多。
半隻洋蔥切條。
1/3胡羅波切條
1/4紅彩椒切條,另外3/4可以生吃,很不錯。
香菇洗乾淨切片。
切培根,兩片的量差不多。
這時候基本食材都準備好了。可以下鍋開始炒了。
炒烏冬
我喜歡先油鍋炒一下洋蔥,炒出香味。
再把其他食材一起倒進去。
再炒一會後就可以下面了。
這裡 下面 不是名詞 也不是介詞 是動詞。
炒得時候一定要小心,烏龍麵很容易斷。
到這時,一點調味料還沒放,基本是不用放鹽的。可以倒點蠔油,生抽調下味,顏色不夠深可以加點老抽上色。如果有味淋的也可以加點,沒有的話,可以加一點點糖。這時候再嘗一下,如果嫌淡,再加點鹽吧。
想要更加粘稠一點的話,可以加點水澱粉。
相當接近完美了。
嘗了下,和電影院外帶的,還是有點差異,但是真的好吃啊……剛吃完,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