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青春敘事的青春電影,自上世紀80年代起,在中國大陸影壇都是一個鮮明的存在。
進入新世紀後,趙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張一白《匆匆那年》、郭帆《同桌的你》、李玉《萬物生長》和陳可辛《中國合伙人》等,一大批青春電影井噴式搶佔市場,形成了青春影像敘事的一個高峰。
不過將青春片這一商業類型與文藝範相融合也能走出一條獨特的路子。
非常適合國內外電影節,比如《狗十三》、《黑處有什麼》、《少女哪吒》等。
青春是浩浩蕩蕩、轟轟烈烈的過程,有絢爛的綻放時期,也有落寞的暗淡時期,青春期中的傷與疼,是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一般的青春電影抓住的都是對於過往歲月的懷舊,而《少女哪吒》則從不同的角度,以支離破碎的片段回憶為主,將一段帶有痛感的青春展現在大眾面前。
《少女哪吒》是一部小眾到身邊都沒人聽說的電影,在《小時代》等青春電影的反襯下,這部電影從上映開始就遭遇了零排片的尷尬,因為電影中沒有墮胎也沒有姐妹撕逼,更不強調友情的珍貴和愛情的甜蜜,所以它只是一部講述青春的電影,卻和主流青春片格格不入。
雖然每個人的青春都被貼上的獨一無二的標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出現,帶著濃濃迷茫感的青春時常困擾著那些正在成長的少年、少女。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原著全書由六個短篇小說組成,背景設定在不斷興建與拆毀的九十年代,一個典型的中國小鎮。影片也還原了一部分屬於上世紀發展中中國小城少年們獨有的青春期。不刻意煽情,不過度渲染,也不指責和評判。故事講述了一對十六歲的閨蜜李小路與王曉冰在學生時代相互依戀牽絆,但最終在成長過程中越走越遠……
十六歲的插班生李小路遇見班上的好學生王曉冰,並成為最好的朋友。
在小說的簡介裡說:這是兩個反抗的少女的故事,因為同樣愛看三毛成了朋友。
這句話讓人很有共鳴,畢竟那些關於早戀、墮胎和友誼、撕逼的故事都讓人感到荒謬、麻木,反而是《少女哪吒》的這兩句簡介才讓人恍然想起自己的青春——一個愛讀三毛、一點就炸的刺頭女同學。
在短暫的相處時光中,小路和曉冰一起閱讀三毛,共同發現了寶城最美的地方。
寶城,是原著作者綠妖虛構的地方,但是故事中出現了無數次的老城牆根河堤,在綠妖的生活中都是真實存在的,那是她上中學時最愛去的地方,綠妖的老家是河南許昌襄城縣,一座很古老的小城,現在還留著城牆,也有護城河,城牆上種著梨樹和桃樹……
「我有一個秘密:如果你沿著河堤一直向前走,你就能走到世界盡頭;如果你走得足夠久,你就能回到原點,因為地球是圓的。」這是小說的開篇,也是小說中主角之一的王曉冰文章《春天在寶城的河堤》裡的開篇,綠妖用了多層嵌套的方式,以主角李小路的回憶視角引出了王曉冰在少女時期寫出的動人文字,所以《少女哪吒》也可以作為一部文學電影來看。
李小路是一位初二女生,王曉冰是初二女生在字裡行間追憶的文學社才女。
高考結束的暑假,王曉冰最後一次來找李小路,像初遇時那樣燦爛奪目。
她們停下了兩年的友情似乎在一天裡得到了完美的修復。
兩人相遇的時候無話不談,列夫·託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家庭各不相同。一個家庭的變故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一場災難,很多時候會促使他們走上另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就像是電影中王曉冰從一個才女最後變成了一個逃課、抽菸的孩子,其不幸的家庭就是促成她變化的重要誘因。
這也與一系列表現女性成長煩惱的影片有著相同之處,故事的女主角都遭遇了同樣的變故:少女時代的家庭破裂、父親的缺席、父愛的缺失、不完整的家庭……
家的喪失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女主角悲劇命運的直接導火索。
電影中出現了一幕,人口普查時,王曉冰在家門口告訴調查員家裡有兩口人,又隨口問了句世界上一共有多少人…得到回答「五十多億吧」。這樣一對比王曉冰回答自己家裡「兩個人」與五十多億人,帶給了王曉冰震撼,同時也帶給了觀眾震撼。
除了一種油然而生的渺小感,還給了這部電影主題的另一種解讀。
隨後她拉上紗門,站在那裡。
觀眾能夠感受到她要離開了,因為她沒把自己算在家庭人口裡。
最後王曉冰還是走了,而李小路三十多歲小有所成後回家鄉收到曉冰留給她的一隻鐵盒,盒子裡裝著無數的曉冰曾經孤獨無助的時刻……
電影以死亡開頭,以死亡結尾,少女王曉冰死了兩次,這麼一頭一尾的設計,你也可以理解為負負得正,王曉冰重新活了一次,畢竟神話傳說裡,哪吒不死怎麼能夠擁有乾乾淨淨的蓮藕身。
少女的成長總是這樣,有些人能順利長大,有些人卻註定夭折。
片名是《少女哪吒》,其實似乎應該是「少女」和「哪吒」。
李小路是少女,只不過是符合時宜地叛逆;
王曉冰是哪吒,她早慧、敏感,最終很難不以「自殺」對抗這個世界。
第一眼看就很喜歡《少女哪吒》這個名字,在綠妖的原著末尾,有一句描寫王曉冰的話:「她像哪吒,剔骨還母,徹徹底底自己再把自己生育一回。只是她能力有限,不能把自己養育的更好。」
導演李霄峰說自己最初看到「少女哪吒」這四個字時就被吸引:「感覺這是個很女性主義但是又很昂揚的名字。年輕,像是一棵生命之樹剛開始仰望天空的樣子。小說本身具備很硬朗的氣質,我喜歡硬朗的形式。哪吒是個叛逆的神,電影中的少女是人,但人是有靈魂的,這部電影就是在真實和夢的縫隙裡去找人的靈魂。」
其實,「少女哪吒」也是叛逆少女的意思,就像是李小路和王曉冰這樣。
哪吒永遠無法被殺死,除非他自殺。
少女永遠無法被屈服,除非她心甘。
文原創,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