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式雲吞麵,天下第一

2021-02-17 吃喝玩樂IN廣州

「老細,一碗細蓉!」

說起廣東的麵食,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雲吞麵。

說來奇怪,麵食明明不是廣東人的主食,可對於雲吞麵,廣東人卻始終有種難以割捨的情懷。

這種情懷在行為上的體現,就是時時刻刻都想來上一碗。

有些對廣式雲吞麵不了解的人,會很不屑地認為,雲吞麵不就是幾顆雲吞一把面,用得著這麼迷戀嗎?

其實一碗正宗的廣式雲吞麵,絕沒有表面看上去這麼簡單。作為舌尖上的中國裡,廣州特色美食的代表之一,一碗正宗的雲吞麵,絕對讓你終生難忘。

面,兩個小時才能做一份

正宗的廣式雲吞麵,用的是竹升面。作為一碗雲吞麵的靈魂,製作一份地道的竹升面,操作過程看似簡單,實際做起來卻費時費力。

竹升,其實就是竹竿。因為廣東人覺得「竿」字不吉利,所以把「竿」換成了「升」。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

因此每份優秀的竹升面背後,都有一根默默付出的竹竿,和一個默默用竹竿壓面的做面師傅。

第一次吃到地道竹升面的人肯定會驚嘆,為什麼這麵條這麼爽口彈牙,好吃到不用配菜都能幹掉一碗麵。

答案是,每份竹升面,都是做面師傅花兩個小時壓製出來的。成年男子大腿那麼粗的竹竿,做面師傅需要騎坐在竹竿一頭,一蹬一蹬地反覆碾壓案板上的麵團,還要一邊壓一邊移動,保證麵團受力均勻。

兩個小時按壓,再用面車將麵團壓成紙一樣薄,切成細絲,薄如紙、細如絲,才算是完成一份真正的竹升面。

這還沒完,剛做好的竹升面,還需要放到陰涼處,蓋上溼布保溼,同時保證溫度不超過26℃,靜待鹼水味道散盡。這步操作,叫做「走鹼」。

而讓竹升面爽口彈牙的另一個要點,是在和面的時候,不加一滴水,完全靠鴨蛋和面,這能讓麵條在爽口之餘,充滿蛋香。

兩個小時才能做出一份面,可能很多人會說這太傻太浪費時間,但正是因為這些傳統做面師傅的堅持,才能讓我們吃到,一碗終生難忘的雲吞麵。

湯,這碗湯熬了一百多年

湯,是雲吞麵的精華所在。一碗麵端上來,首先聞到的,就是湯的香味,嘗一口,味道香濃又清雅,不油、不鹹,更不可能有味精的味道。

雲吞麵傳入廣州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而按照古法,一鍋正宗的雲吞麵湯,從無到有,最少需要5個小時的時間。

大地魚、豬骨、蝦籽,用柴魚蝦殼慢慢熬。大地魚要先用炭火烤香,逼出油分,確保香氣不會散失;蝦米要浸泡一段時間,熱鍋不放油,把水分逼出;豬骨要用新鮮的脊骨。

在熬湯的時候,先放大地魚和蝦殼,再下豬骨。大火燒開後,轉中火逼出香氣,再轉小火慢慢熬。看似簡單的一碗湯,裡面的心思卻一點不少。

火候更是要嚴格控制,得保持在「蝦眼水」的狀態,即水面只能出現蝦眼大小的泡泡,不能太沸騰。期間,要不斷撇去表面的浮沫,讓湯底更清澈,味道也更好。

就是這種匠心精神,才能做出讓人一口入魂的好湯底。

雲吞,百花齊放

一碗正的雲吞麵,因為面和湯要遵循古法慢慢弄才好吃,而古法不能改。所以很多廚師對雲吞麵的創新,主要放在雲吞上。

最早的雲吞,是純豬肉制的,所以稱為「淨肉雲吞」。對於雲吞的餡料是很講究的,要肥三瘦七,弄成肉糜,製作過程中還要先切後剁。

後來,人們發現把鮮蝦放入雲吞中,整體口感會更好。鮮蝦雲吞因此慢慢流行,八分蝦仁兩分瘦肉,是鮮蝦雲吞的最佳配比。

如今,雲吞的品種變得越來越多樣。蟹子云吞、瑤柱雲吞、鮑魚雲吞、五寶雲吞,廣東人對傳統雲吞麵的傳承和創新,在雲吞上得到最大的體現。

雲吞品種的多元化,受益的肯定就是廣大吃貨。今天吃淨肉雲吞麵、明天吃鮮蝦雲吞麵、後天來一碗五寶雲吞麵,怎麼吃都不會膩。

雲吞麵的正確吃法,你知道嗎

正宗的雲吞麵,在擺盤上是有講究的。先在碗底放一湯勺,再加入寸半韭黃墊底,放入雲吞,鋪上麵條,加湯,湯只能加八成,不能末過麵條,這樣才能防止麵條泡水而不爽。最後加一點豬油,才算完成。

在吃麵之前,先喝一小口茶,意為清口;再盛四分之一湯匙的浙醋,一飲而盡,意為「呷醋」;接著夾一小塊「鹹酸」,放進湯裡一泡即食,意為開胃;最後喝一口湯,感受一下湯底的香濃,才開始吃麵。

經過前面的種種儀式,味蕾被充分打開。這時吃麵,能最大程度的感受到麵條的爽口勁道,也能真正體驗到,廣式雲吞麵的魅力。

大蓉,細蓉?

雖然,現在很多新開的雲吞麵館,已沒有大小蓉之分。但其實,最地道的雲吞麵點單方式為:「老細,一份細蓉!」

傳統雲吞麵分「大蓉」、「中蓉」和「細蓉」三種,分別代表不同的分量,「大蓉」的分量是最多的,有2兩面和8顆雲吞,是「細蓉」的兩倍。

細蓉的分量

雖然細蓉分量少,但「細蓉」是雲吞麵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因為小碗,最能保持麵條的爽口勁道。

而「蓉」這個講法,其實來自雲吞麵的舊名「芙蓉面」。據說是因為煮雲吞的時候,雲吞在水裡像一朵盛開的芙蓉花,因此得名。所以一些老店仍然保留「蓉」這個叫法。

雲吞麵對廣東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碗正宗的雲吞麵,製作過程有多複雜,相信你們已經了解。

我相信有人會問,這麼複雜的做法,不應該賣很貴嗎?

的確,在以前,雲吞麵是富貴人家才吃得起的小吃。後來才慢慢變為一種市井美食。

對於廣式雲吞麵,有的人並不喜歡,覺得鹼水味太重,麵條太有嚼勁,吃不慣。但對於從小吃雲吞麵長大的廣東人來說,這碗面,已不僅僅是一碗麵這麼簡單。

我大學在外地讀書,嘗試過當地的麵食,很不錯,但就是感覺缺了一點什麼。

是缺了那淡淡的鹼水味,還是那大地魚的鮮香氣,又亦或是雲吞拖著的小小的金魚尾巴。

那是一碗好的麵條,但也提醒著我,此時此刻,我是個異鄉人。

所以,第二天,我專門搜了一家附近的廣式雲吞麵館。說實話,做得挺不地道的,可在吃進嘴裡的一瞬間,還是讓我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比較地道的還是要去鬧市裡挖。

Ⅰ.吳財記面家

這家店就隱藏在大同路上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裡。吳財記的雲吞麵保留了傳統的做法,雲吞只用豬肉不放鮮蝦,越簡單越好吃。很多老街坊都稱讚,吳財記的雲吞麵很有小時候的味道。能被米其林選中,功力可見一斑。

【雲吞麵】

秘制湯底用大地魚、豬骨、蝦皮等材料熬製,面煮一分鐘,一碗爽滑的雲吞麵就完成了。雲吞肉味鮮香,肉質彈牙,面身爽滑,沒有鹼水味。

【炸雲吞】

口感酥脆很有層次感,蘸一點甜辣醬,吃起來不油膩。

地址: 大同路84號和隆裡20號(西城都薈東側)

人均:15元

Ⅱ.巧美面家

惠福東路上的一家很有口碑的雲吞麵店。蔡瀾也推薦過的。住在附近的街坊都會來這裡吃上一碗雲吞麵當早餐,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五寶雲吞麵】

雲吞麵爽口有韌性,帶有淡淡的鹼水味。五寶雲吞包括有大蝦雲吞、蟹子云吞、鮑魚雲吞、赤貝柱雲吞、豬肉雲吞,料足美味,湯頭鮮美!

【蝦子撈麵】

撈麵帶一點豬油的香味,面身勁道,淋上一點湯混合蝦子一起撈麵,會沒有那麼幹。

在北京路逛街吃飯,這裡也個不錯的選擇。

地址: 惠福東路401-403號(近起義路)

人均:20元

Ⅲ.西關婆婆面

這裡的一個婆婆從二十多歲就開始做雲吞麵,一直做到八十多歲,附近很多街坊從小就吃著這裡的雲吞麵長大的。現在應該是由他的子孫繼承了。環境和味道都非常傳統,可以吃出地道的老西關風味。

店裡依然保持著最傳統的雲吞麵做法,麵條粗細不一,略帶暗黃色,一看就知道是手工製作。由於麵粉中加了雞蛋,因此口感十分爽滑。聽說就算把麵條浸泡在湯裡一夜,麵條也不會斷開發爛。

【上湯雲吞麵】

手打的麵條,爽口無比,雲吞餡都是純豬肉,肥瘦適中,湯底鮮美。

【姜蔥撈麵】

雖然只有簡單的姜蔥調味,但是面吃起來卻鮮香無比。有時候簡單的調味才是最好吃的。

寫完我自己都想再去吃一遍了!乘搭地鐵到農講所站A出口或乘車到中山圖書館站下,步行就可以到啦!

地址: 文昌北路212號(近地鐵長壽路站)

人均:9元

隨意一家,隨時可以走起~

別忘了滴滴拼車還有優惠活動哇~👇👇👇

相關焦點

  • 正宗海南抱羅粉、廣式雲吞麵,讓你「嗦」到撐!
    正宗海南抱羅粉、廣式雲吞麵,讓你「嗦」到撐!>02廣式雲吞麵,鮮蝦蟹子牛腩任你挑黃貝嶺·小梁哥雲吞麵據說在黃貝嶺某個居民區樓下藏著一家非常「寶藏」的雲吞麵店在這裡不僅可以聽到正宗的廣式粵語嘗到口味一流的廣式雲吞麵店裡還有一位非常可愛的柯基小老闆走,打卡去~ 小梁哥雲吞麵【點擊觀看視頻】
  • 貝崗這一碗雲吞麵背後,是滿滿的老廣情懷
    首先是雲吞麵的湯頭。「清鮮潤口的湯汁,是雲吞麵的關鍵。」廣式雲吞麵的湯頭注重鮮味,由此,提鮮很關鍵。老闆稱,用大地魚、蝦米和瑤柱方能熬製出鮮美的湯頭,「清是湯的根本。」為了讓湯汁更加清潤,老闆用去皮的老母雞熬燉數個小時,最後煲就一鍋黃金色澤的湯頭。最後將湯上的油沫撇去,整個湯頭才能更加澄澈清透。
  • 如何做出一碗地道的粵港式鮮蝦雲吞麵?
    其實南方人相比北方來說,吃麵食並不算多,但廣府雲吞麵,卻是風靡粵港兩地。我們一般指的雲吞,也稱為餛飩,這種小吃起源於唐宋,是全國都很常見的小吃。在很多的民國電影裡,我們也經常會看到很多路邊賣雲吞擔攤和吃雲吞麵的場景。因為雲吞煮熟之後在麵湯上如芙蓉花浮面,所以在廣州,雲吞麵也被稱為芙蓉面。
  • 雲吞麵大賞 | 這麼冷的天氣,只好去點一碗暖暖的雲吞麵保平安了!
    想起自從認識了一位生在廣州這個美食之都、童年140cm時便已經140斤的資深吃貨M,每每出來約飯,十有九頓必毫無懸念地出現一碗雲吞麵。廣式雲吞傳統口味為淨肉雲吞,出色的肉餡應是三分肥七分瘦的。後來也出現了改良版鮮蝦豬肉雲吞,蝦肉通常選用河蝦,且都是新鮮蝦球。
  • 東華西路五十載老牌雲吞麵,老廣口碑一直貶褒不一出品究竟如何?
    #廣州探店打卡#雲吞麵,是一道非常傳統的廣州美食小吃,可以說每個廣州人的記憶裡都有那麼一碗最愛的雲吞麵,勁道的蛋面,鮮美的麵湯還有好吃雲吞,雲吞麵給我們帶來的美味回憶總是能經常浮現眼前。現在雖然各種美食越來越多,但終究那最簡單最傳統的美味,比如一碗簡單的雲吞麵,是最讓人懷念的。
  • 太原這家廣式餐廳!等位的人永遠比吃飯的人多!
    雲吞麵源於廣州,以健康、味美、勁道的特點逐漸盛行於海內外。老廣記雲吞麵作為正宗廣式雲吞麵其中代表品牌,沿用百年傳統毛竹壓制方式製作麵條,精選新鮮蝦球作為雲吞餡,採用上等河鮮、大骨熬製湯底,味道鮮美無比。
  • 我要一碗蘇麗珍的雲吞麵
    ,同一家店同一碗雲吞麵,可以日復一日的吃幾十年。他們說「看似普通的雲吞麵其實大有講究,不僅僅是面裡加幾個雲吞就是雲吞麵。」心急吃雲吞麵的,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推薦和「偽老廣吃麵攻略」噢!不止尋常百姓,達官顯貴也對這口念念不忘,隨著雲吞麵在香港的傳播,這碗曾經的平民美食迅速在粵港的上流社會走紅,吃一碗雲吞麵做宵夜,成為了當時的一種風尚。
  • 海口這碗驚豔的雲吞麵,無限放大了記憶中的老廣風味!
    早起開車去元朗買老婆餅,西裝革履的去油麻地吃魚蛋,最經典的一定是……一碗熱氣騰騰的雲吞麵。雲吞麵,始終藏著一份南方人無法割捨的情結。曾經的我,帶著一腔衝動跑去香港,沒有去什麼維多利亞港、沒有去迪士尼。只鑽入街角,為了尋找一碗TVB同款雲吞麵。
  • 石碁不足二十平方的兩家麵館,做著兩碗有信仰的雲吞麵.
    是那種傳統的廣式麵館,門臉狹窄而破舊,七八張桌子。兩個爐頭大湯鍋,兩個燙麵師傅,4隻手左右翻飛,馬不停蹄,從燙麵到雲吞,每三分鐘出一碗麵。基本上石碁的人都知道他們的存在。  >>> 偉業雲吞麵
  • 做了35年雲吞麵,上過《舌尖》的廣州五星級大廚,把「雲吞麵」比作自己沒整過容的女兒
    59歲的吳炳亮,人稱「亮叔」,在廣州一家老牌五星級酒店裡做了35年的雲吞麵。原本,他以為自己將默默無聞地幹到退休,因為雲吞麵這等廣州街邊小吃並不稀奇。但這幾年,亮叔做的雲吞麵,卻化平庸為神奇。它先是在廣州國際美食節上斬獲特金獎,後來又在天津的達沃斯論壇和廣州的財富論壇上成為嘉賓們追捧的名點。
  • 一碗雲吞麵的老廣情懷,想要吃到熟悉的味道就去這幾家店!
    是冬日裡那一口湯帶來的溫暖是下班後暖心又暖胃的安慰關於雲吞麵還有一種說法是:「有錢吃盒仔飯,無錢吃雲吞麵」對很多人來說,雲吞麵是一種習慣的情懷,是落魄時的不離不棄。。。地址:270 West Beaver Creek Road,Richmond Hill, ON L4B 3Y9電話:905-881-8778營業時間:周三休息;10AM-8PM(周四至周二)沾仔記的雲吞麵在多倫多算是很有名氣的,蝦和肉的分量適中且均勻地混在一起,調味料沒有過火,加上即點即煮、新鮮熱燙的清湯,再加少許辣椒油,這就是沾仔記的雲吞麵
  • 廣式腸粉,天下第一!這就是簡單又樸實的老廣味道~
    via 微廣州這種豉油還必須要經過特別煮製入口清鮮醇厚掩蓋肉腥味又不會遮蓋腸粉的原味via 廣州吃貨正宗廣式腸粉的醬油會加入八角、冰糖、花椒等混合熬煮的香料最後再來點魚露起到提鮮調色的作用據說每家出名的腸粉店都有自己的秘制豉油米皮挑剔的廣州人對米皮的要求也高要薄但不能破,米香味要濃入口既要滑又要韌~薄如蟬翼的廣式腸粉
  • 【太原美食】一家不起眼的廣式小餐廳,店面雖小但很溫馨,每天來的顧客超級多
    編輯 出鏡 | 張晉乾、李鶴鵬攝像 後期 | 薛天軍 梁毅 朱亞男說起中國的美食,是怎麼也繞不開廣東美食的,這家在郵電后街開了好多年的老廣記美食,成為了很多人的記憶,今天我們就去這家廣式餐廳探一探吃廣式餐廳就必須要來一碗雲吞麵,雲吞內餡有蝦仁和豬肉,入口爽滑,面一般為竹升面,用鴨蛋和面,不加一滴水,再用竹子壓制而成,非常的筋道,舌尖上的中國曾專門介紹過竹升面的做法。
  • 一碗雲吞麵引發的「口水戰」 香港雲吞麵覓食記
    想要成為一碗「合格』的雲吞麵,必需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一嘗麵條:以筋道有嚼勁的竹升銀絲面為佳;二咬雲吞:餡料取三成肥七成瘦的豬肉,麵皮帶著蛋香;三品湯底:帶著大地魚末的」香」和豬骨熬製的」濃」,細品回味無窮。名聲大噪的池記,是在香港吃雲吞麵的首選。
  • 「細蓉」的港式滋味:網民選全港 16 間至正雲吞麵!
    這些年雲吞麵的的魅力似乎被其他網紅美食蓋過,唯恐大家已淡忘香港的雲吞麵,在芸芸雲吞麵店中,網民暢談「香港邊度有好食嘅雲吞麵?」我們歸納出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區,網民認為「好食雲吞麵」之選,也有你的心水選擇嗎?港島區第一名:位處中環的半山扶手電梯旁,專賣雲吞及鯪魚球,湯頭鮮甜,鹼水竹昇面彈牙有嚼勁。
  • 雲吞麵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碗雲吞麵,跟我們現在常見的雲吞麵不同的是它很小,不但碗小,份量也少。如此袖珍的雲吞麵稱為「細蓉」,但習慣上粵語發音為「細勇」。一碗裡面只有四個雲吞加一小撮面,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根本吃不飽。但凡事皆有例外,雲吞麵的「傳統味道」只跟一個人有關。
  • 鮮蝦雲吞麵
    雲吞麵早在唐宋時期就有雛形,當時是作為祭祀的供品,到了南宋時期流傳於民間,而正式落戶廣東地區,則是在清朝的同治年間。小販們挑著擔子沿街敲著竹板招攬顧客,當時還叫雲吞擔,有食客點單,小販於是現煮現賣,面中加入酸菜、香醋、胡椒粉等等,口感清淡又不乏鮮香,因為價格便宜,所以頗受老百姓的喜愛。
  • 雲吞麵到底是香港的還是廣州的?
    溫馨提示:如果想看全程的精彩回顧,可以到我們公眾號的直播間回看哦~大名鼎鼎的美食家蔡瀾先生曾說過:雲吞麵還是香港正宗
  • 一碗雲吞麵,二十載不變情!從香港傳來的「細蓉」勾起無數情懷,還有免費送!
    從上世紀《花樣年華》裡的上流太太蘇麗珍每天拎著保溫瓶去買雲吞麵,到《絕代商驕》裡黃子華到餐廳最愛吃細蓉...可見大家骨子裡對雲吞麵的熱愛從來沒有變過。最初,雲吞麵按份量不同叫作"大用"和"細用",也由於雲吞煮熟後像一朵朵芙蓉花,所以"細用"逐漸變成了"細蓉",一直沿用。
  • 一碗銷魂雲吞麵的老廣情懷,盤點蔡瀾"唔知"的廣州雲吞麵
    來自香港的美食家蔡瀾老先生,做節目的時候語出驚人:吃過廣州做的雲吞麵「想翻香港食」,原因是「廣州飲食有種暴發戶的心態,容易過了,其實越簡單越好」。  關於這個,小編頗想吐槽已久。  其實事情是,蔡老先生帶著靚女來廣州想找地道的雲吞麵,試過幾檔「港式雲吞麵」後,就斷言在雲吞麵的發源地找不到地道的雲吞麵,「要返香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