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翻閱評論的時候,發展一條評論很有意思,一位靈活就業人員,支持延遲退休,理由竟然是因為這件事。
這位網友稱,自己的社保在上海繳納了8年,但馬上就要達到退休年齡了,希望延遲退休,能夠多出一些時間繳納社保。如果延遲幾年的工作時間,可能自己的社保也就繳納滿15年了,到了退休年齡也就可以在上海辦理退休了。
其實這位網友這樣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根據網友的評論分析,這位網友並不是上海的本地人,想在異地退休的必要條件,就是在異地連續參保10年或者15年以上(各地的要求連續年限有一定的差異),才有權利選擇在異地退休。如果沒有達到連續參保年限,只能轉回戶籍所在地退休。
選擇在上海退休,對於退休後的養老金還是有一定好處的,畢竟上海屬於國內絕對的一線城市,雖然只繳納15年的養老保險,但退休後的養老金,相比其他的地區,也是要高處很多的。而且,每年的養老金上漲過程中,上海的上漲細則方案,在全國各省份,也是比較佔優勢。比如大多數地區的高齡人員補助,一定年齡限制都在70歲或者75歲以上。上海男性65歲,女性60歲就可以享受。
那麼實施延遲退休後,對於這類人員真的有利嗎?
其實,在異地退休一些地區只是對連續參保年限有一定的要求,這也就是說,只要你在異地繳納滿最低連續參保年限,就可以選擇在異地退休。那麼假設你達到了退休年齡,有沒有繳納滿最低連續參保年限,靈活就業人員可以選擇繼續在異地參保,直至繳納滿最低參保年限也就可以辦理退休了。
所以說,如果想在異地退休,只要達到當地異地退休的政策,就可以辦理退休。至於延遲退休是否實施,對於這類人來說,基本上意義不大。因為達到退休年齡後,養老保險沒有繳納滿15年的人員,無論是否實施延遲退休,都需要繼續工作繳納社保。
轉回戶籍所在地退休,就不划算嗎?
如果從養老金的高低來衡量,那麼轉回戶籍所在地一定是不划算,畢竟在一線城市退休,養老金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從延遲退休的角度出發,不實施延遲退休轉回戶籍所在地退休,還是比較划算的。因為延遲退休一旦實施,那麼也就意味著你要少領取一定年限的養老金。
當然,對於這位網友來說,是否實施延遲退休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社保沒繳納滿15年,還臨近退休年齡,只能繼續繳納直至滿最低繳費年限為止,達到退休年齡後才能辦理退休,這也就等於提前變相的「延遲退休」了。
對此你有哪些看法,歡迎交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