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看半開,酒飲微醉,《菜根譚》的這句話中,談教育尺度問題

2020-12-22 越階幼教

對於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可以說每個父母都很盡責,在大棒的威嚴很胡蘿蔔的利誘下,可以說每個孩子身上都像壓了一座大山。

不管是嚴管,還是放養,都需要一個尺度。而這個尺度就是最難把控的。

關於家長、老師懲戒的力度。

去年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研究制定了一些實施細則。由於以前的規定不規範、不明確,導致老師沒辦法正確行使教育的懲戒權。

有的對學生過度懲戒,甚至體罰學生,有的不敢管,也不願管。嚴重的可能還會造成家校矛盾。

正常情況下老師為了所有學生的學習環境,必須對破壞秩序的行為及時制止,也可以對學生給予必要的懲戒。

如果是比較不聽話的孩子,可以由老師和家長共同討論解決的辦法,而這個辦法不是由老師決定的,而是在學校規定框架下和家長一起討論出來的結果。

好多父母為了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實行高壓政策。當家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成績上的時候,也扼殺了孩子其他有天賦的才能。

關於家長的思維誤區。

我國一直有句老話: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基於這個思想理念,相信很多80後90後出生的一代人,都沒少遭受過來自於父母的皮肉之苦。

現在已經有很多研究表明,在嚴厲的懲戒教育方式下,有的孩子長大了會感謝當初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是也有很多卻留下了性格缺陷,甚至還影響到下一代。

這樣的教育方式一定適應我們嗎?適應孩子嗎?關鍵是在於其中的力度該如何掌握。

我們一直在尋求教育的好方法,殊不知教育的真諦不過是「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迷霧遮眼。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菜根譚》裡的這句話,簡直就是對尺度的最精確描述。

不多不少的擁有,不早不晚的相遇,不繁不簡的生活,不藏不顯的心境,少罰微誇的態度,都是剛剛好。這就是花看半開,酒飲微醉的佳趣,剛剛好才是最好的。

浙江一所小學對學生頒發「遲到大王」獎狀,這一方法一出來,就引起社會上的熱議和人們對教育方式和尺度的思考。

這種做法我是持反對態度。懲罰如果超過了合理的尺度,對於自尊心強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會適得其反。

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管是肯定的,但是要嚴的適度,嚴的有針對性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應該對應的是有差別的人,而不是一概而論。

越階幼教寄語。

現代教育提倡的是以人為本,老師和學生是平等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

不管是教育人還是懲罰人,必須要把人當人看。——歌德

人的一生路很長,學習成績不是唯一的歸宿,有人給山河添彩,有的人使日月無光,每個孩子都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如此才能讓人生變得絢麗多姿,豐富多彩。

最後希望每位父母都能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區別教育孩子,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成績,不分方法的嚴。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用,有不同見解歡迎留言,分享,再不濟點個讚也是支持。

在教育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共勉。

本文由越階幼教原創,歡迎關注、分享,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人生最好的狀態,花看半開,酒飲微醉
    酒喝多了會醉人,話說多了會傷人;為人處事當學會把握尺度。與人相處,把握舒適尺度,無論是友人還是同事,無論是愛人還是親人,話再有理也不必說盡,心再真誠也保持距離。                                                   人生,最好的生活狀態,花看半開,永遠保持積極昂揚的姿態,不卑微,不自負;酒飲微醉,永遠保持淡然愉快,不抱怨,不自滿。
  • 酒飲微醉,便會回味悠長
    「花開半夏月正圓,酒喝微醺滿人生」,微醺人生,花看半開,月看半圓,酒飲半醉......每一瓶酒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酒本身有故事,喝酒的人更有故事,有故事的人喝著有故事的酒。追溯酒的起源,《詩經》中記載,「十月獲稻,為此春酒」。
  • 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
    喜歡看紙質書,總覺得端著手機看書不夠斯文。喜歡剝橙子吃,總覺得拿刀切過後會有鐵的味道。喜歡曝曬在冬日閒適的陽光裡。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皆是諸法空相,遇事冷靜淡然處之,其效果比雷厲風行更為穩妥,這個境界,我想我得花上一輩子搓磨了。
  • 花看半開 酒飲微醉
    直到步入偏中年後期,覺得喝酒一定是微醉才是最好的感覺,一定是跟自己的朋友知已一起才是最幸福的事情,一定是不耽誤自己和別人的事情是最成熟的表現,一定是為一件最開心的事情喝酒才是最激動的時候。偶爾清晨的馬路上,看見喝了一夜酒的小青年踉踉蹌蹌的走在路上,有些在吵架,有些在打架,有些在哭,我突然會有一種反感。但是回頭想想,自己年輕的時候何嘗不是這樣呢?
  • 好花半開 美酒微醉
    好花半開美酒微醉曾國藩很喜歡「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認為是惜福之道。
  • 【月盈則虧,履滿者戒】每日《菜根譚》下卷之:一二三
    下卷 一二三 【原文】月盈則虧,履滿者戒 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這種花半開和酒半醉含有極高妙的境界,反之假如花已盛開而酒已爛醉,那不但大煞風景而且也活受罪。所以事業已經達到巔峰階段的人,最好能深思一下這兩句話的真義。
  • 周五薦酒|酒飲微醉小圓滿|留言送酒!
    花開半夏,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from 《菜根譚》小滿時節,最適宜微醺。
  • 老祖宗10句話:讓人舒服,讓人明白
    倒是那些年輕時默默無聞的人,在歲月中不斷儲備實力,最終大器晚成。生命之經驗和寶藏的開掘也是如此,就像一壇酒一樣,愈陳愈香,要讓它在歲月中慢慢醞釀、成熟,才會是一壇好酒。7、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出處:《菜根譚》釋義:賞花要看它半開的時候,喝酒要飲到微醉的程度,這裡面有很美妙的趣味。
  • 花香半開,酒飲微醺;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菜根譚》有云:「待人而留有餘,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繫無厭之人心;御事而留有餘,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天有不測風雲,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事事總是難以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我們經常會過於沉溺在上天賜給我們的幸福中,對於這一點雖然無可厚非,但如果我們不加愛惜,這個幸福的源泉終究會逐漸枯竭,同時,能為你帶來幸福的「機緣」也會因此斷絕。二戒:勢不可使盡勢不可使盡,勢如使盡,大禍必至。凡事不要過絕,絕了別人同時也絕了自己。給人後路,同時也是給自己一條後路。
  • 女生頭像︱花看半開,酒飲微醺。
    女生頭像︱花看半開,酒飲微醺。 圖片來源網絡,不喜勿噴 # 分享朋友圈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我就知道你會點「在看」的
  • 菜根譚名句大全
    以下是菜根譚名句:  【1】: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
  • 酒到微醉方正好,飲酒不醉乃英豪
    酒是糧食之精華,每年因飲酒消耗的糧食真的很驚人,據統計,2018年前十個月全國白酒產量達728萬千升,以每千升2噸糧食計,2018年全年因造酒消耗的糧食就達1700多萬噸,這還不包括啤酒類飲料。這對於我們這個糧食嚴重依賴進口的國家來說實在是不敢想像。   想一想,花一千多塊錢買一瓶茅臺,最後交待給茅房真的不值。
  • 花未全開月未圓,最好人生是小滿!
    花未全開月未圓,最好人生是小滿! 明知花月無情物,若是多情更可憐。 曾國藩書房取名「求缺齋」 在寫給弟弟的家書中說: 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字 以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於此 都說世間有三大忌諱: 烈火烹油
  • 詩酒人生——唐伯虎
    古往今來,飲酒而題,酒香飄溢的佳句篇章數不勝數,詩從酒出,酒添詩興,二者相輔相成,形成中國獨有的詩酒文化。說起唐伯虎來,想必我國不知道他的人不多,早些年一部《唐伯虎點秋香》更是使得他家喻戶曉都知道了唐伯虎其人。「坐對黃花舉一殤,醒時還憶醉時狂。」今人談古代賢者才子,難免被這個放蕩不羈,風流倜儻的江南才子所顛覆。
  • 老祖宗10句話,道破人性的大智慧
    生命之經驗和寶藏的開掘也是如此,就像一壇酒一樣,愈陳愈香,要讓它在歲月中慢慢醞釀、成熟,才會是一壇好酒。 08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 賞花要看它半開的時候,喝酒要飲到微醉的程度,這裡面有很美妙的趣味。
  • 嘗遍網紅小酒後,別錯過這份似酒非酒,似飲非飲的「果の微醺」!
    但酒文化中又暗含著潛臺詞:多喝酒。「當初這個概念提出來時,很多專家都說這不太可能,覺得難度很大,需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作為酒類市場的獨特產品,它們「似酒非酒、似飲非飲」,是介於酒和飲料之外的第三類飲品,即「酒飲」。
  • 10副修身對聯:日臨大地思三鑑,月掛中空記四知
    02美酒飲教微醉後;好花看到半開時。上聯講飲酒的學問。古人把「酒飲微醉」視為佳境,恰到好處。詩人在《善飲酒吟》中指出:「人不善飲酒,唯喜飲之多。人或善飲酒,唯喜飲之和。飲多成酩酊,酩酊身遂痾。飲和成醺酣,醺酣顏遂酡」。大凡善飲酒者,素來講究「飲酒半酣正好」的藝術。下聯講賞花的藝術。花是美的化身,賞花的奧秘,就是一個「美」字,賞花就是欣賞花的色、香、姿和韻。把花人格化,就是所謂韻,韻寓於色、香、姿之中。
  • 老祖宗10句話,道破人性的大智慧(值得收藏!)
    ,愈陳愈香,要讓它在歲月中慢慢醞釀、成熟,才會是一壇好酒。賞花要看它半開的時候,喝酒要飲到微醉的程度,這裡面有很美妙的趣味。只有那半開的花,才是人生最美的微笑;只有那微醉的心,才能體味世間的美!
  • 酒飲微醺,品味恰到好處的酒中精華
    酒飲微醺,細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世上最美好的事情 莫過於喝不求解渴的酒 酒飲微醺,撫平浮華躁動的內心 半醉半醒的狀態裡 任由酒韻潛入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