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誰畫了這些讓你一見鍾情的電影海報?

2021-02-15 騰訊時尚

/💅/

最近國內的電影市場又變得火熱起來,每周都有新電影上映。

每部電影上映前,電影海報就是我們認識這部電影的序曲。好的海報,不僅能傳達出電影本身的寓意,自身也是一幅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定檔了,將於 11 月 27 日全國上映。

上周,片方發布了由設計師黃海操刀的 「電影的情書」 系列海報,美不勝收。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名從勞改所出逃的勞改犯張九聲(張譯飾),為了尋找女兒的最後影像徒步穿沙漠,卻意外遭遇膠片損毀,在範電影(範偉飾)、劉閨女(劉浩存飾)的幫助下終於得見女兒參演的影片。

結果女兒的表演只出現了一秒鐘,張九聲看完後說出一句 「一秒鐘太短,不夠」。

這是一場關於電影的追尋,一份父親對女兒的牽掛。黃沙漫天,千裡奔赴,只為一秒鐘的相見。

海報上的文字來自導演張藝謀對《一秒鐘》的創作闡述,是對電影的告白,也是對膠片時代的告別。

「這是一個關於電影的電影,和所有人的記憶都有關係。」

「膠片時代結束了,它是一代人的情懷與回憶,它離我們遠去,但電影人對它依然心存懷念和敬畏。」

膠片的光影之間,大人與小孩的剪影,放映機鏡頭髮出的一束光,還有禮堂與白幕布,無一不暗含著角色的情緒,以及老電影人對電影和膠片的深情。

電影的基調從寥寥九幅海報中即可窺見。

黃海的創意和設計,正如編劇史航所稱:「海味情書,不著一字;電光幻影,一秒萬年。」

如果說電影是流動的藝術,那麼海報就是凝固的藝術。一幅海報往往濃縮了一部電影的精華,展現了影片的氣質。

今天,鵝娘就跟大家一起認識幾位那些經典電影海報設計師,了解這些絕美作品背後的無盡美意。

提起國內的電影海報設計,最為知名,也是名副其實的設計師一定的是黃海。

2018 年上映的《影》是黃海團隊與張藝謀的第一次合作,耗時半年的設計出的兩張黑白海報,將中文字體海報設計做到了現代美學特色與東方色彩完美融合。

而黃海和精美的中國風海報走進大眾視野,還是 2014 年,一組讓《黃金時代》未播先火的海報。

在這張《黃金時代》海外版海報中,黃海將蕭紅化作金色鋼筆中的小人,寓意著蕭紅的一生都在用筆奮鬥;而那株金色梅花,恰恰表現出蕭紅的人生雖被別人看作是廢鐵,但她的靈魂卻豐裕如黃金萬貫,是與梅花一般孤霜傲雪的品格。這是屬於那代文人在炮火與磨難中鍛造出的金色。  

而國內的版本更加淡雅寫意,水墨筆觸下,盡顯文人傲骨。白紙濃墨,女子頑強佇立紙上。 小人物置身大時代的洪流之中,女作家蕭紅的故事歷歷在目,似乎預示一生飄零。

在他心中,蕭紅的力量在於她的淡然。 她處在那樣一個亂世之中,文字是她的力量,在文字的世界裡,她強大而純粹,所以那一片潑墨象徵亂世,而湯唯靜立其中,那種堅定的安靜非常有衝擊力。

他曾任職奧美 5 年,2007 年入職遠山文化,開始設計電影海報,入門作品是姜文導演的作品《太陽照常升起》,儘管是第一次設計海報,卻在坎城電影節上廣受好評。

在此之後,黃海受到大量名導青睞,包括陳凱歌、姜文、馮小剛、馮德倫、徐克、王家衛、陳可辛等,在此期間也設計了相當一部分的早期優秀電影海報。如《道士下山》、《讓子彈飛》、《唐山大地震》、《一代宗師》等等。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更是將黃海的東方美學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個文物殘缺的部位都鑲嵌著一個正在工作的小小修復師,構思與創意太令人稱絕了。

黃海出品,必屬精品。這位精通裝點電影門面的大師,在國外也聲譽頗高。

2018 年,英國電影雜誌《Little White Lies》評選出的 2018 全球 20 強電影海報中,日本電影《小偷家族》的中國版海報奪魁,《龍貓》中國版重映海報也在 20 強之列,二者都是黃海的作品。

從他的作品可以看出,黃海擅長中國風但從未拘於中國風,而是在深度解讀電影的基礎上,用不同風格將電影中的人物、情節高度意象化,使得海報的每一處都充滿著故事感。

今年,英國藝術海報機構 Dark City Gallery 邀黃海設計了《第七封印》海報,又給觀眾帶來了眼前一亮的驚喜。

海報中再現了死神與騎士兩位角色,而身後的黑白棋子中則定格出了劇中人物不同的命運。黑白的配色,使得海報莊重肅穆且懷舊感十足。

亮相柏林電影節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海報方面是繼《江湖兒女》、《山河故人》之後,黃海和賈樟柯的第三次合作。

波濤洶湧的海面上矗立著一支鋼筆,筆尖照射出燈塔一般的光。汩汩海水散發出沉靜的氣息,是作家情緒的體現,也是導演情緒的表達。而作為核心的 「筆」 在這裡既有 「過去是照亮今天的燈塔」 的寓意,也暗含用 「筆」 表達對各時代作家們的敬意。

相較於其他海報設計師,陸雲帆的名字估計陌生很多。

相較於其他設計師創作海報的電影,但是他選擇設計海報的電影,大家也不一定耳熟。

作為一名 90 後設計師,陸雲帆所創作海報的電影很多都是小眾電影,比如《路邊野餐》、《大象席地而坐》、《暴裂無聲》、《塔洛》、《搖搖晃晃的人間》等等(其中部分還是為今年上海電影節組委會海報而設計)。

也許是憑著這種對藝術性的追求,在他的海報設計中,也展現著同小眾電影這個影片種類一樣的藝術氣息,充滿了各種細膩的設計視角和豐富的解讀內容。

非設計專業出身的陸雲帆,其入門海報作品,是為畢贛導演的《路邊野餐》設計的一組超現實海報作品:

無論是水面上的陽光、還是火車頭上的狗、整張海報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色彩,也揭示了更多影片的重要線索。

陳昇所乘坐的火車沉沒在水下,這列綠皮火車是從凱裡開往蕩麥的,這條路也是陳昇的尋找過程。

在海報中,有陽光從水面上投射下來,暗喻著現實與夢境的距離。

另一個作品《大象席地而坐》也是鵝娘非常喜歡的一個。

陸雲帆自己說,這次的海報算是完成最順利的一個:

「因為看完片子腦海裡就是這個畫面,然後劇照剛好能夠實現這樣,就毫不猶豫地實施了。那張比較特別的是,想用一種視覺的方式傳遞一個聽覺的感受,就是片尾的一聲象鳴。」

在壓抑的黑灰色背景中,一隻大象的身影似有若無,就像是主人公們追求的希望一般縹緲虛無。

四個人物背對鏡頭仰望,既充滿了沉悶的氣氛,又在沉悶中充滿了憤慨的力量。耳邊仿佛傳來了一聲象鳴,吸引著四個人以及觀眾的目光四個人望向大象的目光,呼應了影片末尾只聞其聲的大象。

陸雲帆所說的共鳴,應該就是憑藉著對電影的熱愛與深刻研究,他一直在用充滿文藝氣息的電影海報,去追尋心中的那隻 「大象」(夢想)。

說起中國古風海報的設計,就不得不提畫師早稻。當初《千與千尋》復映時的中國版本海報就是由黃海和早稻設計。

前者的兩張分別代表 「初心」 與 「成長」,而早稻設計的這兩張代表 「夢境」 與 「現實」,紫色的夢境,藍色的現實,兩兩疊加,此時所處,究竟是異境,還是人世?

早稻在海報中繪製了很多電影中的情節:湯屋、列車、白龍、湯婆婆變的大鳥。藍、紫色調讓人倍感溫暖,一瞬間就勾起了大家的回憶。

別看用色如此小清新,在《大聖歸來》、《姜子牙》和《風語咒》這些豪放磅礴的電影中,這位 90 後女畫師也能 「野」 起來。

這些作品以古風為主,線條時而粗狂生猛,時而溫柔細膩,各種顏色的混雜衝撞又和諧相融。

有野心與靈性,有俠氣與邪氣,還擁有自成一派的水墨手法,將中國元素運用得淋漓盡致。

就像她的粉絲們所說,早稻的筆觸風格多變,時而溫柔細膩,時而恣意瀟灑,她筆下的浪漫江湖,令人心嚮往之。

下圖《琅琊榜》和《慶餘年》的漫畫宣傳海報也出自她手,少年俠氣在她的筆下呼之欲出。

Eric Chase Anderson 是美國著名作家和插畫家,也是著名導演 Wes Anderson 的弟弟,他幾乎參與了韋斯所有電影的海報設計。

Eric 在畫家母親的畫堆裡長大,從地質學家父親身上,繼承了細膩,優雅的寫作風格,特別是對地圖情有獨鍾。

從九歲就開始參與哥哥的電影的了,還是時常在電影中客串演出,如:《月升王國》的秘書麥金太爾,《水中生活》中的肯德基航空,《青春年少》中的建築師,甚至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擔任 Kristofferson 的配音。

Eric 在年輕時,確實有想過成為電影導演,但在哥倫比亞大學電影學院學過一個學期後發現了自己雖然喜歡電影,但對製作電影沒什麼興趣。

後來他一邊寫作一邊幹著房屋中介,在看房子的路上,他看到一張非常精細的別致的測量圖,細緻地畫出了最近所有的這些街道和房屋,讓他立刻開始著了迷。從此便開始畫畫之路,也找到屬於自己的講故事的方式。

後來 Wes Anderson 找他合作,不只因為兄弟情誼,更因為他們在理念和審美就是一致的想法想法也比別人更能理解哥哥的完美主義。

Eric 擅長在插畫中提示細節,就像安德森的電影一樣,有些可以暗示故事過去與味的發展或回顧。甚至在電影中作插圖背景,為無法拍出來的畫面增添想像。

《天才一家》裡特納鮑姆一家的室內場景和裡奇房間內的漫畫都是由 Eric 親自操刀。暖調畫風,事無巨細,構圖規整,確實,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Choi jee-woong(崔智雄)是韓國專門從事電影,戲劇和文字方向的設計工作室 Propaganda 的三位常駐設計師之一。他標誌性的浪漫的手寫體,把電影中最浪漫詩意的一面用海報的形式呈現給觀眾。

曾經火到國內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韓國版海報就是他和團隊的傑作。

沒有太過強烈視覺衝擊效果,清新怡然截取生活碎片化的風格,瞬間又被拉入到 1983 年義大利小鎮發生的夏日戀曲漩渦之中。 

韓國修復重映《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霸王別姬》時的海報,也在 Choi jee-woong 的重塑下多了幾分夢幻,還有色調直接呈現的淡淡憂傷。

截取的這一幀程蝶衣特寫,絕美的眼睛含著淚水,流露出莫大的空虛寂寞和綿綿痴情。

《燃燒女子的肖像》這一組,從字體、筆觸、顏色和原畫簡直是天作之合,一點也沒有破壞畫面和意境,三百六十度的賞心悅目。

除了鵝娘以上所說的五個海報設計師,還有太多太多不輸原片的海報設計,它們有的不止是畫面的美好。

那一張張二維的平面圖上,蘊含的是電影的內容和細節,注入的是導演和設計師對電影的理解和期望,帶給觀眾的是無盡遐想與反思。

「每部電影都有一個世界,海報就是開一個窗口去看這個世界。」——黃海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海報之父阮大勇:「李小龍是我最喜歡畫的對象,我畫了三十幾年!」
    寫實而又誇張的人物畫像加上片中最有代表性的細節和道具,便是那一時期香港電影海報的最大特點。 無論是《最佳拍檔》系列、《開心鬼》系列這類當時最火爆的電影,還是周潤發、周星馳、張國榮、梅豔芳這些最炙手可熱的演員,都是他海報畫作中的元素,可以說,阮大勇畫出了香港幾代人的共同記憶,也被稱為是上天給香港的一份珍貴禮物。
  • 他給網飛畫大片海報畫的也太棒了!
    說起電影海報大家都想起大量的圖像合成大片真人與場景的融合例如
  • 最後一位電影海報繪畫師,他的畫曾孕育李安的電影夢
    電影消費早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丘胖身邊就有很多朋友,幾乎每周都要光臨一次電影院,電影市場的火爆使得電影行業的競爭也越發激烈,一張好看的電影海報成了吸引觀眾的最好名片。如今海報設計師也成為炙手可熱的職業,但你一定不知道,幾十年前,還有一種職業,叫做電影海報繪畫師。
  • 每天處於「被撈」狀態的五條人,故事、有趣畫在他們的演出海報裡
    不看《樂隊的夏天》怕不是都不了解為什麼「五條人」會頻繁上熱搜,而且只要一上熱搜,就是網友們喊著要撈五條人,大家看著糊裡糊塗:五條人是誰?為什麼要撈五條人?五條人的有趣,多看看《樂隊的夏天》大家就懂了,當然,如果不看綜藝,去看看五條人每次的演唱海報,你都可以從中窺探到幾分五條人自身的有趣
  • 給電影海報也頒個奧斯卡,誰是你心中的年度最佳?
    角色的差異性在海報設計中得到突出講訴了兩個生命——瀧和三葉——如何因為一顆隕落的流星改變命運的故事,《你的名字》的海報設計與影片的整體設計一致,可以幫助我們洞察故事情節。一個強大的圖像佔據了中心位置,但真正讓這個海報設計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顏色方案;它告訴你這是一個悲慘恐怖的設計,即有趣又令人震驚。豆瓣評分:6.9時光網評分:7.5....▼《愛樂之城》
  • 畫 80年代「劍與魔法」奇幻類型電影海報
    不過在80年代,它們的電影海報和錄像帶封面似乎更加受人矚目。這些海報給人的感覺是溼漉漉的汗漬、穿著暴露的肌肉男女、威武雄壯的神獸,強調「劍與魔法」的概念等,這些元素構成了80年代奇幻電影海報的獨特魅力。
  • 電影海報,你的故事是什麼?
    對於美學至上的視覺系電影愛好者來說,一張出色的電影海報似乎會比電影本身更扣人心弦,同時,一張好的海報設計也會激發出渴望一睹電影真容的欲望。本期是這十張海報帶來的視覺盛宴!作為一個合格的藝術生,這些電影你可以不看,但它們的海報你可不能錯過。
  • 預警:這些電影海報上的細節可能會嚇你一跳
    掃一眼電影海報只需幾秒,但有時候海報能展示的,甚至比電影本身更有趣。這一次,我們只關注電影海報——你可能已經看過這些電影,甚至對情節了如指掌,卻可能從未留意到電影海報上的小細節,以及它所蘊含的巧思。仔細看看這些海報上的細節,你的雞皮疙瘩起來了嗎?━━━━━《沉默的羔羊》
  • 畫出來的電影海報!絲毫不輸PS製作呢
    《你的名字》導演新海誠被粉絲們稱為「壁紙狂魔」,細膩逼真的背景畫面,幾乎每一幀都能當做高清手機壁紙。
  • 圖書封面 VS 電影海報:你覺得誰會輸?
    不接受反駁,你沒見過因為長得好看食堂阿姨打飯都會多盛幾勺肉的殘酷現實嗎! 在這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以貌取人的時代,更加印證了老祖宗的這句話,即使是以內容為主的文藝產品也不能免俗—— 名家畫作以百萬價位開賣、好看的電影動輒幾十億票房、好看的書…………暢銷數千冊?能賣萬冊已是行業神話!
  • 這些你沒見過的電影海報字體版式,絕對值得收藏!
    這些海報作品,目的並非要如何將電影「賣」出去,而是作為從觀眾角度的對電影的更深層次的詮釋,更像是電影的觀後感。原版海報上的小李子是顏值巔峰的時候,右下圖的海報畫面能讓你記起經典的那句「you jump i jump」。
  • 最後一位手繪電影海報師傅:這些歷史風味以後可能真的看不到了...
    他畫的是電影海報,《你的名字》一幅畫通常需要2-3天才能完成。如果他喜歡電影的數字列印海報,他就會根據比例把它擴成巨幅海報。如果他不喜歡上面的設計,他會一個人去看一下電影,然後畫出自己的風格。有時候,他一天會看7部電影,然後回家把印象最深的場景畫出來。18歲時,他告訴父母自己想成為電影手繪學徒後,被他們拿著掃帚追著打。「他們說你會餓死的。」「他們說對了。」但他當時沒聽父母的,還是去跟了一個當時臺灣很厲害的海報大師做學徒。
  • 《復仇者聯盟3》電影海報抄襲七龍珠海報?
    這不就是刺裸裸的抄襲麼、應該算是臨摹那到底是誰抄襲誰呢?有人說復聯3抄襲龍珠、有些人說龍珠抄襲復聯3因為復聯3電影上映在推廣所以你看到這張海報的頻率比龍珠高,如果龍珠也要上映新的動漫為什麼不推廣?我也去網上搜羅了一番,龍珠官方並沒有發布這張海報。
  • 隱者│為周星馳、《大護法》畫電影海報的插畫師土豆男爵
    (點擊視頻,觀看蘭闍「隱者」系列之《土豆男爵》)土豆男爵蘭闍身為上班族的你,每天朝九晚五可能很勤奮,也可能很迷茫日復一日你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了嗎?他給自己取了個名字土豆男爵看他房間的這些手辦你是不是覺得他是一個貪玩的大男孩?
  • 為了進軍中國 這些電影海報也是拼了
    觀眾口碑也平平,但是上映一周左右依然累積收穫票房4.3億,可見中國電影市場真的不容小覷。這些好萊塢大片仿佛也意識到了這點,在中國的宣傳上也是「費勁心思」,幾乎每一部好萊塢大片都會給中國市場推出一版——「定製的中國風」海報。
  • 電影海報設計師的一天:有趣且無聊
    一起聊電影的朋友、一起聊工作的朋友、一起聊社會事件的朋友、一起插科打諢八卦的朋友,不同領域的交流支撐著生活的不同面向。他說:「獨處或社交都是在尋求一個情緒穩定的狀態,我擁有著這些就不會恐慌。」在最親密的朋友眼中,陸雲帆的住所門前有一道「結界」。有時他穿過這道「結界」後,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門內,他喜歡招待客人,擅於活躍氣氛,是「起鬨」的積極分子。
  • 最後一位手繪海報大師:我會畫到看不見為止
    電影海報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但手繪的電影海報你了解過嗎?
  • 一眼望去,任何人都能感受到這些傳世電影海報的美
    ,一些更富有創造性的電影海報開始湧現,比爾·戈德和索爾·巴斯是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 到《回到未來》,哪部經典電影沒有同樣經典的海報交相輝映?  從這些細節,也可以窺見手繪海報的微妙之處,它首先是畫家對影片的個人解讀與再創造——當然,也不能忘記招攬視線、推銷電影的「本性」。
  • 珍貴少見的電影海報,上世紀電影海報百圖欣賞(1)
    你還能想得起上個世紀的老電影海報嗎?它們的藝術魅力和觀賞價值讓我們經久難忘。這裡集中了上百幅的老電影海報,讓您憶起那個揮之不去的年代。《山雀兒》史國娟、郭春方 繪《槍口下的小百合》(香港)國外業務部供稿《嘿!
  • 堅持站著作畫的他,成龍、周星馳都指定他畫海報,一手畫下香港電影無盡傳奇,
    在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定位後,大勇只能從眾多劇照中抓出最精彩的,畫出最符合電影又最吸引人的海報。《天才與白痴》大賣,於是他決定進軍電影海報。我拿著《天才與白痴》的海報,跟許冠文、許冠傑說這是我畫的,問他們新電影可否也讓我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