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吞億萬》一個大馬年輕人,行騙華爾街好萊塢的真實故事

2021-02-19 碼中人

讀書的時候怕自己被劉特佐做的事繞進去,就整理了一下書中的大事件,發在豆瓣上給有興趣的朋友們簡單總結一下騙局的前因後果~

前期鋪墊:老爸在英國買房子想讓劉混入更高檔次的圈子,劉結識了裡札(馬來西亞首相納吉的繼子);在沃頓商學院同樣努力經營人設,和中東有錢人混熟後親自去了一趟中東,經熟人介紹認識了歐泰巴(外交新秀)和哈爾墩(穆巴達拉主權基金負責人之一);同時,劉在英屬維京群島開了人生的第一家空殼公司「贏噸公司」。

2008年

1. 劉成功把穆巴達拉基金介紹為馬來西亞國庫控股的合伙人,促成了中東資金對伊斯幹達經濟特區的投資。他並沒有從這筆投資案中賺到大錢,但向納吉一家證明了自己的能力(還給納吉夫婦設立了一個岸外戶頭用以支付他們女兒的大學學費)。

2. 第一桶金劉用一家看起來似乎與中東大有關係的空殼公司(阿布達比科威特大馬投資公司)和贏噸公司分別向銀行貸款,買下了兩家想退出伊斯幹達經濟特區的發展商,和緊鄰1.中穆巴達拉基金的發展計劃旁的一塊地。由於印度洋上的塞希爾對註冊空殼公司的管控更加鬆散,劉又註冊了兩家分別叫「ADIA」和「KIA」(縮寫與中東的兩大主權基金相同)的空殼公司,使自己的公司看起來更加可靠。他找上當時的砂拉越首席部長泰益,以「中東投資者未來也許會想投資砂拉越」為由,說服泰益買下他的發展公司及土地,由此賺到了他的第一桶金(一億一千萬美金)。

2009年

3. 萊斯納,高盛,TIA,以及劉特佐的第一次危機初嘗甜頭的劉特佐盤算效仿中東,在馬來西亞成立一個類似的主權基金牟利。於是劉通過登嘉樓蘇丹米佔的姐姐認識了米佔,並介紹了自己的計劃:這個主權基金不必由登嘉樓州出錢,只要以該州未來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收入為擔保,即可到金融市場上發行14億美金的伊斯蘭債券融資,並稱高盛對這個計劃很感興趣。為了讓自己更有說服力,劉被高盛的一位員工吳崇華介紹給高盛東南亞投資部負責人萊斯納後告訴了他這個計劃,並安排萊斯納與蘇丹見面。萊斯納在當天就順利拿下了成立「登嘉樓投資機構TIA」的合約。09年2月,TIA正式運作,表面上劉特佐的職稱只是一個顧問,但實際上,他才是幕後操盤的人。到了5月,米佔改變心意要求劉特佐暫緩計劃,在劉無視米佔的要求後繼續警告劉特佐,若是此時不收手,TIA將被撤銷。幸運的是,納吉在09年4月當上了馬來西亞的首相,是時候利用這段劉特佐多年經營的關係了。

4. 一馬公司和PSI09年8月,劉特佐安排納吉夫婦與圖爾基(表面上有沙特王子的身份,實際上非常需要錢)認識,並讓他們更加相信,劉特佐是能夠幫助他們取得中東資金的重要人物。在此之前,劉特佐早已把自己的主權基金計劃告訴納吉,還告訴他,這個基金可以用來募集納吉需要的政治獻金。在這段中東之行中,納吉向外界宣布將成立一家全新的馬來西亞主權基金,即「一馬公司 1MDB」。一馬公司當時的唯一資金正是來自2.中的TIA(通過伊斯蘭證券募集來的14億美金連同償還債券的責任被轉到一馬公司,登嘉樓的米佔蘇丹由此全身而退)。圖爾基的公司PSI也插了一腳,與納吉達成協議,將把自己名下的資產(聲稱在土庫曼與阿根廷,價值25億美元的油田開發權)與一馬公司共同投資(一馬公司將出資10億美元)。

5. 七億美元不存在的債務9月,PSI的投資長瑪浩尼通過執行長歐霸與劉見面,討論這個表面由兩公司共同出資聯手到世界各地勘探石油,實際上可以讓多方大撈一票的計劃。劉特佐雖然是一馬公司的實際決策者,但在這家公司中並無任何頭銜,而是安排了多位自己的人馬進駐。瑪浩尼則在瑞意銀行覺得項目可疑拒絕為這家新成立的合資公司開戶後終於在瑞士的摩根大通成功開戶。9月底,一馬公司董事會同意向這個帳戶匯出10億美元。但奇怪的是,在會議上,一筆該由一馬公司直接支付給PSI的7億美元卻沒有再被提及。這筆錢在先前的一份由專業律師事務所製作的簡報中被提及,號稱將被用來償還PSI借給合資計劃的貸款,但這筆貸款卻絕對不可能存在,因為那時合資計劃根本還沒有開始,連銀行帳戶都還沒有。這7個億,在德意志銀行等大銀行的一番質疑後竟然被直接打入了一個開設於顧資銀行,沒有戶名的私人帳戶。後來在顧資銀行的盤問下,一馬執行長沙魯·哈米終於表示,這個帳戶屬於登記在塞希爾的,由PSI 100%持有的Good Star公司(但實際上是劉的空殼公司),但顧資銀行並不接受這個說法。於是劉特佐親自去蘇黎世用一套全然不同的說辭說服了顧資銀行:Good Star是一家投資管理公司,而這筆錢則成了一馬公司委託GS管理的資金。GS收到錢後,劉特佐以類似「委託私募基金投資」一類的名義與同夥分配這筆錢。而在這之後,他手上仍握著好幾億美元現金。為了把錢搬到美國,他委託Shearman & Sterling希望透過該事務所的IOLTA信託帳戶出帳。因為IOLTA不必對客戶進行盡職調查,必須對客戶匯款細節保密,甚至無需主動上報可疑活動。

6. 在那之後,劉在世界各地的賭場和夜店與名人一起舉辦最奢華的派對,坐實了自己頂級富豪,花錢不眨眼的名聲。他還給納吉貢獻了大量政治獻金,給納吉的妻子羅斯瑪購買了上千萬的珠寶,給自己買了私人飛機,還在裡札名下買了各式各樣的豪宅。既然房子在裡札名下,納吉自然不會過問資金來源,可以說,劉特佐成了納吉的白手套。

7. 09年10月時,一馬董事長巴克沙列就轉入GS帳戶的7億美元發起了一系列質疑,但都被以各種模糊的理由擋了回來,於是他憤然辭職,離開了一馬公司。而他不是當時唯一辭職的人,一馬公司曾招過多位美國藤校畢業的馬來西亞年輕人負責日常業務,結果不到一年時間,看透公司本質的員工紛紛離去。但相對的,此時無論是董事會,還是普通員工,都成了劉特佐與納吉的人馬。

8. 期間,巴克沙列辭職一事引起了媒體《the Edge》的關注,發表了第一篇質疑一馬公司的報導。

2010年

9. 4月,納吉與歐巴馬會面,納吉試圖讓歐巴馬知道他與過去的馬來西亞首相不一樣。而歐巴馬當時極欲從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中抽身,把外交重點轉移到東南亞,拉攏勢力與中國大陸抗衡。而劉特佐,更會傾全力加強納吉與美國總統的關係。

10. 劉特佐其實也在思考有什麼可以賺錢的項目值得投資,09年年底買下了比佛利山莊日落大道旁的「隱士」豪華飯店(4500萬美元現金)。而現在,隨著在好萊塢越來越多的人脈,劉特佐,麥克法蘭(Paris Hilton的好友),以及裡札合夥成立了紅巖電影公司,計劃合作拍攝《華爾街之狼》。與此同時,他的派對越開越大,如此高調的作風引起了歐泰巴等人的不滿。

11. 萊斯納主動找上劉特佐,想促成高盛與一馬&PSI合作,協助一馬到國際金融市場上募資,從中撈一筆油水。他計劃的投資項目最後雖然沒有下文,但劉特佐還是跑去遊說納吉給一馬公司增資,理由是讓圖爾基王子安心,維繫大馬與沙特的良好關係。於是納吉再度撥款8億美元給一馬公司。可是收到錢後,劉的同夥一邊建議劉說服納吉將之前的十億美元記為損失,一邊試圖讓PSI接受補上另外10億空洞後抽身。而PSI的瑪浩尼則準備了一個plan B: 讓劉特佐承擔全部責任。就這樣,PSI與劉特佐之間的間隙越來越大。

2011年

12. 為了支持《華爾街之狼的拍攝》,劉特佐需要更多資金。這時一則新聞引起了他的注意,中東基金阿爾巴投資正在幫助一位房產大亨買下科隆集團。掌控阿爾巴投資的,是阿布達比資產高達700億美元的國際石油投資公司IPIC,其主席是卡登。於是劉特佐決定插一腳,加入這起收購案。雖然最後沒有成功, 但他成功結識了阿爾巴的執行長阿末·巴達維。

13. 年初時候,PSI的員工朱士託離職時要求歐霸支付650萬瑞法的遣散費,但歐霸態度惡劣,只給到400萬,朱士託拿了錢後還複製了PSI電腦主機裡的檔案副本。這份檔案在他手上放了兩年,等他終於出手時,掀起的風浪就不是幾百萬可以平息的了。

14. 此時的劉特佐逐漸謹慎了起來,通過在瑞意銀行開設的多個私人及公司帳戶講錢多成華,掩蓋最原始的資金源頭後再匯出。這期間,楊家偉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2012年

15. 劉特佐的下一個發財計劃,是以投資世界各地的火力發電站,為這些發電站成立一個新的公司,並申請IPO來賺錢,當然,這個計劃的本質還是空殼子,依舊是為了從一馬公司再撈一筆想出來的。成功的關鍵是讓IPIC背書擔保,由高盛代以private placement的形式發行債券。高盛這次幫助發行了17億5000萬美元的債券,從中收取了離譜的1億9千萬的費用(~11%),而常見的行情,這樣的業務通常只收取100萬美元左右。僅僅五個月後,高盛又替一馬公司發行了另外17億5000萬美元的債券,供一馬公司用於購買發電廠,同樣收取了超過1億美元的費用。在此期間,劉特佐和他的同夥一共瓜分了14億美元,拍攝《華爾街之狼》的費用,納吉的政治獻金,開派對與在賭場揮霍的錢,全來自這裡。至此,一馬公司已負債70億美元,而且根本沒有與之相匹配的資產。

16. 由於納吉的支持率下滑,他更加依賴劉特佐,靠一馬公司舉更多債,好讓他贏得下一場大選。而另一邊的劉特佐,其實並不太在意一馬公司的負債之離譜,因為他覺得,這畢竟是國家的錢,納吉總是有辦法將其一筆勾銷的。如今,他的重點一心在拓展他的好萊塢事業。

17. 他以」家族遺產「買下了EMI公司的一億美元的持股,正式開始拓展他在娛樂圈的版圖。本性難移,他依舊在世界各地瘋狂派對,購買藝術品等。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就到了他該還債的時候了——幫助納吉連任。為此,他再次找上高盛,故技重施發行了30億美元的債券,其中部分資金非常潦草地直接轉進了納吉的私人帳戶用於選舉。

18. 納吉險勝後各路媒體爭先刊登與一馬公司或高盛的報導。但就算如此,劉特佐絲毫沒有新生警覺,反在選購能襯託他」好萊塢億萬富翁「身份的藝術品。

2013年

19. 在過去的四年中,劉特佐已經從一馬公司撈走了超過50億美元,他也開始大肆購買藝術品和珠寶,因為它們不容易被追蹤,變現速度比起房地產,也更加快。同時,他一邊不斷給羅斯瑪送各式各樣上千萬的珠寶,另一邊在盤算怎樣用一項大型併購成為真正有名的投資家。如果能同時買到一家賺錢的好公司,更能確保他的掏空計劃不會被拆穿。

20. 被他相中的正是位於紐約的亨姆斯雷公園大道飯店(Helmsley Park Lane Hotel)。7月,他和紐約地產商威特考夫以超過六億美元的價格中標,計劃打掉這棟大樓,重建一棟」億萬富豪大樓「。但他不知道的是,由於瑪浩尼再次拒絕朱士託要求PSI補發散夥費的要求,朱士託開始決定出售他手中的資料。火上澆油,記者魯卡瑟布朗開始質疑紅巖公司資金來源,並決定繼續收集資料,深入研究。

21. 與此同時,劉特佐找上了歐巴馬的募款大將法蘭克懷特的投資公司,希望能透過懷特增加他對美國政策的影響力。另一個好消息是,他開始和米蘭達可兒約會了(當然,他一直以來的女朋友Lynnlee依舊是他的正牌女友),想也知道,他討好這位美女的方式再直接不過了——買珠寶。

22. 面臨提交年報的壓力,一馬公司把審計公司從KPMG換成了德勤,但劉特佐還是擔心此舉會耽誤上市一馬公司能源部的計劃(高盛和德意志銀行都在爭取這筆生意)。但為了讓財報轉虧為盈,德勤應了一馬的要求重估了公司所用用的土地資產。同時,一馬公司堅持要在財報上認列所謂的」基金單位」,從而降低負債,堵住媒體的批判。但從根本上看,這基金單位從頭到尾都是空包彈。

2014年 - 逐步崩盤

22. 德意志銀行成功接下了一馬公司上市能源部的生意,高盛礙於高層決定,只得了一個「IPO顧問」。一馬公司聲稱,為了讓IPO更順利,必須以幾億美元的價格買回2012年保證給阿爾巴的warranty,當然,這筆錢自然是要從德意志銀行貸款。於是德意志銀行先後兩次以同樣的理由貸款給一馬公司十幾億美元給一馬公司,其中一大筆錢竟然被劉特佐用於買豪華遊艇。

23. 由于越來越多人質疑一馬公司的財務健康,德勤為了自保要求一馬公司把開曼群島的23億基金贖回。此時,劉特佐終於意識到,再不填補財務黑洞,一馬公司的IPO計劃就要告吹了。於是劉特佐和楊家偉將一馬公司僅剩的幾千萬美元利用岸外金融工具反覆操作了五六次後竟然贖回了15億美元根本不存在的基金。而德勤,也在11月終於核籤了一馬公司的財報。

24. 12月,大馬銀行的大股東澳紐集團發現了納吉的秘密帳戶,要求立即關閉這個帳戶,且要求大馬銀行退出一馬公司的IPO計劃。而央行總裁潔蒂阿茲看這回事態敏感,為了估計自己的名聲,她打算對納吉的帳戶展開徹底的調查。

25. 與此同時,德意志銀行指定要看開曼群島基金投資—也就是貸款的抵押品—的相關資料,但一馬公司財務長以「政府機密」為由拒絕提供。見德意志銀行一直不買帳,劉特佐提前銷毀了吉隆坡總部的所有資料。而一馬公司也迫於壓力,偽造了帳戶資料,提供了假的對帳單。這時,一馬公司面臨破產,IPO也只是一場夢了。

2015年

26. 前面提到的朱士託此時開了關鍵的一槍:他把在手上多年的資料賣給了The Edge,緊接著就是多個平臺上的多篇重磅爆料。劉特佐離開馬來西亞,試圖給他們的中東同夥們展現一片「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景象。然而,馬來西亞警方搜索了大馬銀行,很快發現從11到14年間,納吉的私人帳戶竟共計收款超過10億美元,但他們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錢是從一馬公司來的。

27. 在阿布達比,卡登被皇太子莫哈默親王調查,IPIC執行長一職被撤。劉特佐立即計劃讓卡登一個人背黑鍋:一馬公司的錢之所以沒有直接進入IPIC的公司帳戶完全是由IPIC內部問題導致的。劉與新的執行長達成協議,讓IPIC先拿出十億美元還給德意志銀行,以此交換納吉出面擔保馬來西亞將以現金或其他資產形式全額償還IPIC。劉特佐同時開始在世界各處找小銀行藏匿財產,盤算著用什麼樣的計劃才可以重新拿回主動權。

28. 本以為事情與自己再無關係的朱士託突然在泰國被逮捕,PSI要求他認罪,承認提供給The Edge的資料是動過手腳的,試圖引導外界相信這是大馬反對黨試圖推翻納吉而策劃的陰謀。

29. 同時在馬來西亞,調查小組在調查納吉私人帳戶時發現了一筆幾千萬直接來自一馬公司的「小額「匯款。他們沒有直接起訴納吉,而是把資料交給了納吉控制不了的華爾街日報,報導引起軒然大波。被懷疑洩露了起訴書的反貪汙委員會副檢察長甚至被殺害。納吉也在政府內部大動作清理門戶,重新掌握大權。劉特佐表面上看似安心了不少,但他其實秘密申請了一本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的護照,他在瑞士和新加坡的帳戶也紛紛被凍結。

30. 隨著時間在國際平臺上的發酵,華爾街日報發布的報導越來越深入,FBI也在對一馬公司展開調查。劉特佐終於慌了神,要求馬來西亞和阿布達比的同夥要確保口徑一致。

31. 就在PSI的瑪浩尼急得焦頭爛額時,納吉已經為自己請好了律師,劉特佐也開著遊艇跑了。他的派對旅行一切照舊,還安排了各路人士出席慈善晚會等場合洗刷自己的名聲。

之後

32. 劉特佐四處藏匿,著手變現他的各類資產。而美國司法部此時突然採取了行動,查扣了劉特佐在美國超過10億的資產。在起訴書中(此時還是民事官司),上文提到的主要人物均被提及。不過這一切並不影響劉特佐在世界各地的秘密帳戶中仍有大量現金可供他取用。

33. 17年8月,美國司法部決定對一馬公司展開刑事調查,劉特佐變得更加居無定所,神出鬼沒。曾與他有關的各路人物紛紛主動歸還劉特佐曾經送給他們的禮物。

34. 各方開始回收與一馬公司有關的資產,對於涉案人員的處置,不同國家給出的刑量輕重不一。至於一馬公司的債務該由誰歸還,沒人知道。阿布達比IPIC由於曾經給一馬公司背過書,不得不負起責任。劉特佐身邊的同夥逐個倒臺,而他仍逍遙法外...

關注碼中人

回復 bdw

相關焦點

  • 揭露馬來西亞一馬基金案內幕新書《鯨吞億萬》劇透
    由《華爾街日報》記者湯姆萊特與布拉利霍普合著的的新書《鯨吞億萬:華爾街、好萊塢及全球受騙記》(Billion
  • 《鯨吞億萬》片段翻譯:最頂級的生日派對 欺騙了華爾街好萊塢和整個世界的年輕人
    ----我去 年讀過一本英文書《Billion Dollar Whale》(鯨吞億萬),講述的是一個震驚世界的金融騙局,主角是一個貌不驚人的亞洲年輕人
  • 「一個洗了華爾街的男人」 ——《鯨吞億萬》
    為什麼要拍《華爾街之狼》?還有,為什麼他高調追求蕭亞軒?為什麼連李奧納多、芭莉絲希爾頓、馬丁史柯西斯、勞勃狄利諾、小甜甜布蘭妮、江南大叔,都參加了他的生日派對?被媒體戲稱是「亞洲蓋茨比」的馬來小夥劉特佐,他的家人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從大陸移民馬來,恰巧趕上了馬來股票市場繁榮,真實的賺了一大筆,成為了「有錢人」。
  • 美劇《億萬》背後的真實故事:華爾街大鱷是如何從執法部門的圍剿中...
    左為《黑色優勢》原書,中文版譯為《億萬:圍剿華爾街大白鯊》([美]茜拉·科爾哈特卡著,李必龍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 (資料圖/圖)《黑色優勢》(Black Edge:Inside Information
  • 亞洲巨騙,操縱沙特王子,勾結馬來首相,行騙華爾街好萊塢(上)
    錢權交易、玩弄人心、瞞天過海、金蟬脫殼,這是一個比電影還要精彩的真實故事這個目前正在被大馬通緝的金融詐騙犯,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這是一個從拼爹到坑爹的故事。請把《我的部長爸爸》打在彈幕上!在看視頻的億萬富翁們可能不知道,阿聯最富的酋長國不是杜拜,而是阿布達比,阿聯九成的石油產量,都出自阿布達比。
  • 美國華爾街真實故事,窮小子從億萬富翁到一無所有,看盡人性本質
    《華爾街之狼》美國華爾街真實故事,窮小子從億萬富翁到一無所有,看盡人性本質!故事的主人公丹尼,由一個青澀的股票實習生開始,他的主管經理給他打開了一扇華爾街暴富之門,也給他開啟了充滿性與毒品的欲望大門。一個顧家愛妻的丹尼開始走向他的失控的欲望人生。在金融危機過後,丹尼所在的股票交易公司破產。
  • 《億萬富翁》上線:華爾街必看的金融燒腦之作
    在專業劇評圈中,它被稱為小熒幕上難得的一部金融政治佳劇,最受華爾街歡迎的2016新劇,實力派狂飆演技的年度大戲。在觀眾們眼中,這是一部燒腦又燒身的熱辣好劇。《億萬富翁》於1月22日(周日)零點上線搜狐視頻,非會員每周日、周一0點各更新一集,黃金會員搶先看全季。
  • 史派西性侵後新片《億萬少年俱樂部》,美上映首周票房618美元
    據《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20日消息,《億萬少年俱樂部》於上周五在美國10家影院上映,首映日的收入僅為126美元。以北美平均票價9.27美元計算,《億萬少年俱樂部》上映首日,每家影院的平均觀影人次不足2人。截至上周日,該電影在每家影院的平均觀影人次也只有6人。
  • 華爾街英語亮相央視直播間 全新課程助力年輕人未來
    前不久,源自義大利成人英語教育品牌華爾街英語創始人李文昊先生,於進博會期間走進義大利專場直播間,為當下英語學習愛好者傾情推薦了華爾街英語在線新課程ideluxe。而這不僅為現場進博會直播增添了新的元素,也讓更多語言學習愛好者了解到了英語的魅力,體驗到華爾街英語的魅力。
  • 華爾街英語亮相央視直播間 全新在線課程助力年輕人未來
    前不久,源自義大利成人英語教育品牌華爾街英語創始人李文昊先生,於進博會期間走進義大利專場直播間,為當下英語學習愛好者傾情推薦了華爾街英語在線新課程ideluxe。而這不僅為現場進博會直播增添了新的元素,也讓更多語言學習愛好者了解到了英語的魅力,體驗到華爾街英語的魅力。
  • 豆瓣9.7,華爾街的貓鼠遊戲,堪比Netflix的《紙牌屋》
    華爾街是個神奇的地方,這裡每天都會誕生無數超級富豪!但是誰又真正的了解,這群有錢人的生活?所以今天推薦的這部劇,講的就是億萬富翁。從豆瓣8.8一路飆升到9.7分,不僅有紙醉金迷的欲望,還有金融背後的明爭暗鬥:《億萬 第四季》丨2019從2016年到2019年,保持著每年一部的更新速度,觀眾的評價也水漲船高。
  • 要成為一個矽谷高管、大學校長、華爾街主要玩家、好萊塢明星…最重要的是…
    要成為一個矽谷高管、一個著名的華爾街主要玩主、一個著名出版社的領導、一個大學校長、一個網絡或公共廣播公司的主播、一個主要的好萊塢女星、一名進入公司董事會的退休將軍或海軍上將、或一個NBA超級明星,都需要有進步主義的標記或需要小心抑制所有政治傾向。
  • 華爾街之狼TheWolfofWallStreet2013一定要看到最後!
    一個字形容這個電影:草!兩個字:抓馬!三個字:黃賭毒!四個字:跌宕起伏……從行業來說你可以聯想美劇《億萬》,從做事風格上說你可以聯想《毒梟》(哥倫比亞),從演員小李子出演過的電影裡找的話:《貓鼠遊戲》+《好萊塢往事》。這頹廢的生活,不好意思,我一時半會還沒有想到更利害的,億萬都不敢與之比肩!
  • 華爾街英語創始人李文昊:以「攜手前行」計劃助力年輕人個人發展
    2020年12月3日,華爾街英語憑藉其對提升學員學習和生活體驗方面的矢志不渝以及長期良好的口碑,一舉榮獲了央廣網「2020年度品牌公信力教育機構」。本次峰會期間,華爾街英語創始人李文昊博士(Dr. Tiziano Peccenini)也來到了峰會現場的訪談直播間與大家分享了他與華爾街英語的故事,並深入談到了一些關於企業疫情後與未來發展方向的舉措與洞察。
  • 《黑暗騎士崛起》《悲慘世界》,好萊塢如何佔領華爾街?
    林 品 北京大學中文系近年來一個有趣的全球性文化症候是,在大眾傳媒及其受眾以堪稱狂熱的盎然興致命名、渲染「世界末日」的同時,多部引人矚目的好萊塢大片在全球各大院線的銀幕上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呈現了名曰「革命」的景觀、敘述了關於革命(及其失敗)的故事,其中尤以「好萊塢最後的電影作者」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黑暗騎士崛起》和奧斯卡小金人獲得者湯姆霍伯導演的《悲慘世界》激起了最大的觀影效應
  • 華爾街真如電影《華爾街之狼》裡那麼荒淫無度麼?你看到的只是華爾街的外圍
    你要問我電影拍得有幾成真實,我覺得八成以上的故事和人物都是真的,尤其對人物生活的描寫和刻畫的確在華爾街有共性,我也認識很多類似的人,這部電影本來就是真人真事改編,主角喬丹和公司Stratton Oakmont連名字都是真的(即使傳記電影中也很少用真名),的確用用直接的方式反映了華爾街很真實的一面;但同時,我也會告訴你真實的華爾街不是這樣的,這電影有很多局限性,無法代表和概括整個華爾街
  • 熒幕上的華爾街風雲,豆瓣9.6,《億萬》做到了!
    昨天美劇界的槍把子「HBO」也回歸了一部極具個性的最萌小劇《矽谷》,這部劇既能將紛繁複雜的IT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給觀眾,其中無下限的喜劇笑話也極具特色,將程式設計師絕頂聰明、卻不善社交的反差萌屬性真實還原。
  • 36氪領讀 | 美劇《億萬》同名小說:圍剿華爾街大白鯊
    本文摘編自《億萬:圍剿華爾街大白鯊》,作者[美]茜拉·科爾哈特卡。2008年7月的一個晚上,聯邦調查局特工B. J.康坐在桌旁,俯首前傾,戴著耳機,聽著電話。此時,外面很黑,他還沒吃晚飯,肚子餓得咕咕叫。「拉吉,你最好聽我說,」一個女人用溫柔的聲音說,「請不要這樣。」「好的。」一個男聲答道。「它就要guide down了。」女人說。B.
  • 他是美劇《億萬》原型!華爾街瘋狂的「賺錢機器」,有錢人排隊……
    在華爾街,他始終是個謎一樣的人物。故事的主人公叫史蒂夫·科恩(Steve Cohen),你可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或許知道口碑美劇《億萬》(Billions)中與檢察官針鋒相對的金融大鱷鮑比(Bobby)。而科恩就是鮑比的原型。
  • 十部最經典的華爾街電影
    商海通牒Margin Call《商海通牒》的故事發生在紐約的華爾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