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江蘇省委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突出「三力一度」總體目標,立足權益工作「一綱四目」整體格局,以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為引領,充分發揮青少年成長發展的「代言」作用,堅決念好「三法訣」,不斷提升新時代全省青少年權益維護新效能。
樹立戰略思維,念好「落實章法訣」
秉持為黨「高舉旗幟、鞏固陣地、爭取人心」這一權益工作的戰略思維,團江蘇省委在2019年出臺實施《江蘇省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9—2025年)》,從樹立問題導向、定位走在前列、體現江蘇特色、回應社會關切等「四個維度」進行內容設計,經過專題學習、主題調研、集中起草、徵求意見、專家論證等5個環節,形成規範化、可視化的「章法」,為更好開展新時代全省青年工作提供政策依據和重要遵循。目前,13個設區市已全部啟動規劃編制工作,南京、蘇州、淮安有望率先在年內出臺本級規劃。
截至去年底,省市縣三級均已建立青年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並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高規格、高質量」的聯席會議已經成為推動各級規劃實施的重要載體。省級層面充分發揮聯席會議辦公室職能,在重點項目實施、監測方案制定、推動政策出臺、市級規劃編制等方面,暢通與相關部門聯絡協調的「外循環」。機關內部成立《規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重點項目牽頭部門,按照「五個一」工作要求暢通以重點項目為推進《規劃》實施主抓手和突破口的「內循環」。今年以來,12個與青年發展權益息息相關的重點項目全部出臺實施意見(方案),正式啟動實施。
構建江蘇省青年高質量發展監測指標體系,科學設置包括6項核心指標、31項重要指標在內的37項監測指標,豐富了青年優先發展理念的內涵要素,更為國家青年發展監測指標體系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經驗。聯合省統計局等21家廳局組建全國首家省級統計監測小組,形成25份監測報表作為科學評估《規劃》實施成效的動態參考和客觀依據,為全省青年發展狀況精確「畫像」。
樹立法治思維,念好「科學普法訣」
團江蘇省委始終將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擺在極端重要的位置,深入落實《規劃》發展措施,注重運用法治思維指導普法工作,多措並舉持續提升青少年法治教育實效。緊盯《民法典》出臺時機,聘請法學背景人才擔綱顧問,全面梳理《民法典》中涉及青少年的法律知識,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翻譯」成民法典專題解讀微信推文,通過「網際網路+Law+卡通」的方式廣泛傳播,顯著提升法典在全省青少年群體中的影響力和普及度。緊緊扭住普法服務力這一「牛鼻子」,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新時期全省青少年普法宣教工作緊密結合,「鍵對鍵」和「面對面」一體推進,促進《民法典》深入人心,提升青少年法治獲得感,引導全省青少年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
團江蘇省委紮實推進普法教育的實效性,近10萬名學生觀看的第四屆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模擬法庭大賽成效顯著,第六屆江蘇省中小學生自我保護情景劇大賽又碩果纍纍,在廣泛發動668所中小學校近7000名學生參加比賽的同時,創造性地採取巡迴展播、進校園展演等「線上+線下」的教育方式,組織近12萬名學生在賽場外通過不同形式觀看了各地獲獎劇目,豐富多彩、富有趣味的情景劇與學生合拍共鳴,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團江蘇省委準確把握青少年權益維護規律的基礎,注重將創新思維與權益工作相結合,網絡領域「青少年維權崗」「青少年法治公開課」等特色鮮明的權益品牌工作量質並舉。一批優質網絡領域「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單位奮戰在青少年權益保護一線,有效利用網際網路「兩微一端」等平臺開展了一系列亮點紛呈的維權實踐,持續為青少年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在注重探索網絡領域青少年權益保護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同時,團江蘇省委瞄準青少年普法痛點,更加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民法典》宣傳教育,超過百場「法治公開課」通過現場觀摩、直播收看等形式,覆蓋全省青少年50餘萬人,省市縣三級同頻共振,整體形成省級示範課+公開課「點面結合」「遍地開花」的法宣格局。
樹立精準思維,念好「融入司法訣」
一直以來,團江蘇省委始終注重與檢察系統深度合作,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進未成年人檢察工作不斷延展,切實形成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合力。將構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支持體系作為新時期團檢合作的「一號工程」,加快推動司法社工隊伍成為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的關鍵支撐,跑穩「最先一公裡」。作為全省試點,南京市鼓樓區青雁未成年人關護中心依託「12355」青少年服務平臺,實現檢察機關與各方社會力量的有效對接,在全國首創涉案未成年人在押表現納入量刑機制;宿遷市未成年人司法社會服務中心建設司法服務中心雲平臺,拓寬了線索發現渠道,有效解決疫情期間未檢辦案難題。
團江蘇省委深入推進規劃重點項目——不良或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群體「青春護航工程」,準確把握未成年人司法領域的「堵點」,通過整合多方資源,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2019年共引入司法、心理等專業社工組織207家,通過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等渠道投入資金123萬元,撬動政府購買服務資金219萬元,結對幫扶不良和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900餘人,突破未成年人司法服務的「中梗阻」,有力推動「問題孩子」回歸家庭、重返社會。
團江蘇省委靶向發力,牢牢抓住權益工作的重要領域,不斷延展服務臂膀,將「12355」青少年服務臺這一權益戰線的重要品牌引入未成年人司法服務中,全力推進「12355」南京區域中心省市共建。按照團中央書記處關於「加強資源整合協同,打造一體化、綜合性、一站式的權益服務平臺」的工作部署,形成優化站點布局、明確核心功能、規範工作機制、盤活專業力量「四位一體」工作格局,多方協調聯動穩步壯大「專職+兼職+志願者」的人才隊伍,招募首批心理專業志願者71名,法律專業志願者32名,形成線上接詢和線下預約的工作模式,為包括進入司法環節在內的未成年人提供「一站式」專業維權服務,打通為青少年精準提供服務的「最後一公裡」。(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