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章被投訴低俗,被刪,正在與管理方溝通,現將三幅油畫和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刪去,重發。文字無改動。
猶太人歷史的存在,直到他們徵服迦南全境後, 方才開始。
之前,關於作為閃米特人一支的遊牧時代故事,除了帶宣傳色彩的傳說,就是不足為憑的神話故事,基本是後世倒過來增加的,比如先知預言這類。
佔領迦南之後,12個部落開始瓜分地盤,因為地盤有好有壞,大家就以抽籤方式決定。這時,猶太人並沒有國王,而是通過12部落中的士師(與耶和華溝通者)們進行商議來決定事務。
這時期稱為「士師時代」《摩西五經》之後是先知書 :
6. 約書亞記
7. 士師記
8. 撒母耳記
9. 列王記
10. 以賽亞書
11. 耶利米書
12. 以西結書
13. 十二先知書
整個士師時代大約有一百二十年,最有名的士師是參孫,唯一的女士師是黛博拉。
12個部落,12名士師,到今天為止,以色列國會中恰好是12個黨派。
12個黨派分別為:
前進黨(Kadima)
利庫德(Likud)
我們的家園以色列(Yisrael Beitenu)
工黨(Israel Labor Party)
沙斯黨(Shas)
聖經猶太教聯盟(United Torah Judaism)
全國聯盟黨(National Union,Ichud Leumi)
爭取和平與平等民主陣線(Hadash)
聯合阿拉伯名單(United Arab List,Ra′amTa′al)
梅雷茲黨(New MoementMeretz)
猶太人家園黨(Habayit Hayehudi)
民族民主聯盟(National Democratic Assembly)
以色列國徵。猶太燭臺,光明之火。
這是羅馬凱旋門上的浮雕,記述了羅馬軍團統帥提圖斯從以色列帶回的戰利品,其中就有這種燭臺。
希伯來人(猶太人不喜歡這個稱號,那是埃及的奴隸)終於從流浪狀態轉入了固定的社會形態。
以不斷戰爭的方式取得了土地,只能以不斷戰爭方式來保持。因為別的流浪民族蜂擁而到來,像以東族,摩押族等。
向埃及帝國發起挑戰的是非利士人,但他們被埃及軍隊打得無處安身,最終退到了迦南地區,與猶太人相鄰而處。
非利士人註定要與猶太人為了迦南大打出手,士師們成了帶領抵抗非利士人進攻的領袖。參孫就是士師中最具神力的一位,曾手撕雄獅,一個人殺死過一千多名非利士人。
非利士人就找了一位美人大利拉去勾引參孫,大利拉據傳是妓女,收了非利士人一千銀幣。跟大利拉啪啪啪是件很爽的事,參孫迷上了她。
大利拉終於套出參孫神力的秘密,他屬於神秘教派拿細耳派,力量的源泉是頭髮。
於是,大利拉趁他精疲力盡睡著時,將參孫頭髮剪掉。非利士人再挖了他的雙眼,關在牢中拉磨。等祭祀日,用鐵鏈把他鎖在神殿裡的兩根柱子間,各種戲弄。
但人們忘了這時參孫頭髮已經重新長出,這下悲劇了,參孫拉倒柱子,神殿轟的塌了,壓死了三千多人。
士師之後是祭司:以利和撒母耳的故事,撒母耳建立了君主制國家。
《列王記 》記錄了掃羅,大衛,所羅門,以色列歷史上最鼎盛期。掃羅是士師時代到君王時代的承前啟後者,在跟非利士的基利波山戰役中,掃羅戰敗自殺,他的四個兒子死了三個。
活下來的兒子叫伊施波設;眾人就自然擁立他為新王,但沒有經過祭司的膏立(額頭身上塗油膏)儀式,所以《聖經》不承認他是第二位國王,而只承認大衛。一神教的神權大於君權這時已經開始。
大衛是掃羅的女婿,他娶了掃羅的女兒米甲,但掃羅又不想這段婚姻繼續,想殺了大衛,大衛在米甲幫助下跑路了,於是米甲也被許配給了別人。
大衛本來是12部落中的小王,他的部落叫猶大。掃羅死後三年,大衛被膏立為國王,七年後,統一了以色列,定都耶路撒冷,成為大衛王。這時期,比周武王牧野之戰稍晚一些。
公元前1003年,大衛登基,一共統治了以色列33年。他有八個老婆,米甲是第二個老婆,他最喜歡的是拔士巴,她原是大衛手下將軍烏利亞的老婆。
拔士巴這女人愛洗澡,每次洗澡還喜歡周知大家,有一天大衛就看到了她的玉體,愛上了她。
這張油畫是整張畫的截圖,原畫在法國羅浮宮。馬賽斯畫於1560年,《大衛與拔士巴》。關於她的油畫,幾乎都是全裸,因為故事就是發生在浴場。擔心有人再投訴,所以用了截圖。
兩人勾搭後,拔士巴就懷孕了。老公常年在外打仗,老婆懷孕這事總覺得哪裡不對,大衛試探烏利亞,讓他回去看老婆,他拒絕了。
後來,大衛設計在戰鬥中命令各軍不要支援烏利亞,於是烏利亞戰敗被殺。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樣美好的愛情至今在西方廣為流傳,好萊塢還拍成電影,當年主演是派克。
這跟中國人的道德邏輯差異很大,潘金蓮與西門慶的故事總是為人唾棄,所以必須受到懲罰,於是,武松讓人們出了一口氣。
以《鐵達尼號》為例,露絲劈腿,傑克第三者插足,她未婚夫卻成了反面角色, 這哪說理去?
拔士巴和大衛的姦情,沒有武松嗎?畢竟他們害死了原配老公。有,耶和華扮演了武松。
耶和華讓他們通姦時生的小孩夭折,然而再讓大衛最出色的兒子押沙龍(三老婆生的)也英年早逝。
大老婆生的兒子又強姦了押沙龍的妹妹,押沙龍又殺死了哥哥。殺來殺去,最終王位落到了拔士巴和大衛生的另一個兒子--所羅門手中。
所羅門時代,極盡奢華,執政十年時,為供奉約櫃,建造了一座聖殿,猶太教徒都來這裡獻祭朝拜,耶路撒冷成為猶太人的宗教聖地。
盛極必衰,所羅門死後,以色列分裂成南北兩塊,南邊是猶大國,北邊是以色列。
不久之後,亞述帝國滅了以色列,巴比倫帝國滅了猶大國。第一聖殿被燒成廢墟。猶太人就在各大帝國地盤變換中,成為他或他的奴民。
波斯帝國興起後,猶太人又成了波斯臣民,居魯士大帝同意放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當時這裡是大馬士革總督管轄下的一個行省。
他們建造了第二聖殿,過了差不多兩百年的安穩日子。這時,中國正是春秋戰國時代,思想上甩開西方兩條街,什麼多神教,一神教在中國根本立不住。多神論,一神論是哲學問題,可以探討,但變成宗教來統治中國,沒有可能性。
到了西漢時期,猶太祭司馬加比率眾造反,成立了短暫的馬加比國家,政教合一。不久就被羅馬的龐培將軍給滅國了。
羅馬凱撒大帝任命希律為以色列國王(傀儡),稱為希律王時代。希律繼續擴建第二聖殿。它的範圍不僅包括第一聖殿,還擴展到了整個聖殿山,以及大衛王時期的大衛城,建造了馬薩達堡(梅察達要塞)。
希律死後七十年,猶太人再次造反,羅馬出兵鎮壓,馬薩達堡成了猶太人最後根據地。
這是馬薩達堡的遺蹟,現在是以色列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所有新兵,必須到這裡緬懷先烈,立下誓言。
羅馬大軍殺過來時,幾千名猶太人都躲進了馬薩達堡,這些是最強硬的奮銳黨人。
馬薩達堡高510米,四面還有6米高的厚牆,貯糧可供他們吃上十年左右,水源以收集雨水為主,還有兵器作坊,時不時還能下山做點小生意。
他們還有自以為最先進的武器,就是大衛的投石器,只要羅馬人用雲梯攻上來,肯定有去無回。從精神上來說,他們堅信耶和華在罩著他們。
圍攻馬薩達堡的是羅馬第十兵團,主將弗萊維烏斯,羅馬人並沒有急於攻城,而是派5000名士兵,在山下安營紮寨。另外,派出希臘數學家去測量城堡的各種數據,尋找最佳進攻路徑。
上圖右邊,有一道斜坡,這就是羅馬人用土堆出來的進攻平臺,這是上萬名猶太俘虜用三年時間堆成的。
這條大土坡建好後,羅馬軍團才開始進攻,城破後,沒有戰死的猶太人抽籤,抽到的,先去殺掉全部婦女和兒章,然後自殺。
當年他們來到迦南,是用屠城的方式,現在,羅馬人也以屠城的方式結束了他們統治。
第二聖殿被毀後,西邊留下了一段城牆,這就是現在的「哭牆」,是以色列人的聖地,每天都有人來拜拜。
再經過幾次造反失敗後,在公元638年,伊斯蘭帝國控制了耶路撒冷後,猶太人離開了迦南,從此成了「世界公民」,在各個國家散居。
現在有的人也喜歡用「世界公民」稱呼自己,以示思想進步。
可惜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上臺不久,就給了世界公民一記耳光:從今以後,如果「你自以為屬於世界公民,那你就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因為你完全不理解「公民身份」的意義。,
猶太人在迦南時,就熟練掌握了商業技能,因為那裡是交通,貿易最繁華地區,流亡後,因為沒有土地,各國對其從業又有限制,商業交易和資本積累成了他們最拿手行當。
直到1948年,他們在美國的幫助下,重新在那裡建立了以色列國,並佔據了耶路撒冷。
至於說現在的猶太人不是不是當年12部落的後代,如果以血統去定位,當然絕大多數不是,但這是一個以宗教凝聚的民族。
以色列人連幾千年的仇恨都不會忘記,士兵還要在馬薩達堡立誓衛國。希特勒喜歡華格納,以色列就禁演華格納歌劇。
以色列女人也是戰鬥人員,關於女人,說兩件事。
這名以色列女人叫雅爾,敵軍統帥斯塞拉到她帳篷時,她熱情接待。然後趁其睡著,用長釘釘死了他,被稱為以色列女英雄 。
還有漂亮寡婦朱迪亞,勾引了亞述的統帥赫羅弗尼斯後,趁他熟睡,切下他的腦袋。這些都是以色列女人要學習的楷模。
猶太人的歷史觀,簡單說就是:塑造英雄,牢記仇恨。
歐洲反猶歷史源遠流長,這要拜基督教宣傳所賜,同行是冤家。不述
關於以色列最新報導是:聯合國2月7日電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7日發表聲明稱,對以色列議會6日通過所謂「定居點合法化法案」深表遺憾。他指出該法案違反國際法。
就阿拉伯國家現在的慫樣,估計幾十年後,連黎巴嫩也會被以色列佔據,畢竟這些都是迦南的老地方。
幾十年,對一個人來說很長,對歷史來只是彈指一揮間。以色列人不急,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向阿拉伯地盤進攻。
他們總是試圖讓大家相信,全世界欠他們這些可憐人很多。
對中國人來說,卻總有人想讓我們相信,中國欠世界很多,美國對中國是有恩的,鴉片戰爭是因為中國人不肯貿易,《辛丑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不能一概稱為喪權辱國,有公平的一面。
別人千方百計美化自己國家歷史, 中國卻有人連自己國家歷史都歪曲成一團漆黑。沒有偉人,沒有英雄,那麼這個國家如何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