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青島百年老店明新池 到臺東大酒店 變遷

2021-03-04 藍色月亮船

在臺東郵電局的對面,青島市臺東一路24號,有一個百年的老店:臺東大酒店,但是它的前身卻是一個普通的澡堂——明新池。明新池建造於1931年,至今將近有80年的歷史了,它與臺東的新華樓澡堂,聚福樓(東號)大酒店,都是由資本家藍景山開辦,資本家藍景山因為在解放前勾結日本人欺壓百姓,姦淫婦女罪大惡極在解放後被人民政府鎮壓。

臺東一路的明新池開業後,主要供周邊的商家權貴和市民百姓洗浴,該樓開始為磚木混合結構,一層為女座,二層為官座,三層為雅座。服務項目有洗浴,淋浴,盆浴,理髮,搓背,捶背,修腳,捏腳等。

解放後,明新池經過公私合營,歸屬於青島飲食服務公司,在1973年房屋的改造後改名為臺東旅社,全部接待外地旅客。後來,臺東旅社又兩次改造,接上了兩層樓,共極五層樓,名稱改為(臺東旅社)臺東大酒店。

記得小時侯每逢周日去澡堂洗澡,總感到益都路的新華浴池太擁擠,就跟著父親跑到臺東一路的明新池去洗澡,這裡洗澡的人比較少,也很清潔。有床位可以休息,我跟父親在這裡認識好多老師傅,有修腳的,理髮的,搓背的,那時侯洗澡、修腳,理髮,搓背全部用單位發的洗澡票,每張兩角二分或者是三角,這種澡票不能用來購買商品,只有洗澡、修腳,理髮,搓背使用,但是找零錢的時候由於澡堂的零錢不湊手,往往會用糖果兌現,所以,在哪個經濟匱乏的時代,用澡票先好澡再找回幾塊糖果拿到家也是我們弟兄們解饞的寶貝。

進入70年代,由於企業都開始抓工人的福利,建設企業浴池,所以到浴池洗澡的人明顯減少,而文革後的經濟復甦發展,各地人員流動的增加又造成青島市旅店的嚴重不足,青島飲食服務公司在建設了四方旅社(四方大酒店)、滄口浴池的同時,又將高密路的中華池改造成建國旅社,臺東一路的明新池重新改造,接上了二層樓,改造為臺東旅社(臺東大酒店)。全市各家浴池都增加了旅店部份,全市各家浴池就是浴池床位也要白天洗澡,晚上住宿。這樣還是應酬不了外地流動人員的住宿,報紙上經常報導每天都有人露宿車站候車室和街頭的現象,直到周邊地區:如新興旅社,交通旅社,海城賓館和各個工廠招待所的建立,青島市的住宿問題才得到緩解!

臺東旅社開業至八十年代,由於青島市旅店和招待所設立太多,在淡季出現客源嚴重不足現象。雖然旅社曾經多次組織接棧隊伍去火車站和碼頭接送旅客,但是,僧多粥少,店領導認識到,充足的客源需要用硬體來吸引,增添服務項目,改造房間設施是很重要的環節,經過不斷的更新改造,進入80年代,臺東旅社正式更名為臺東大酒店。

現在的青島臺東大酒店是一個集住宿、餐飲、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涉外二星級賓館,營業面積4000餘平方米。青島臺東大酒店地處青島繁華路段,面向當代廣場,右臨全國著名的臺東三路步行街,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休閒、娛樂、購物旅遊的理想之地。

現在來青島旅遊辦事的旅客住宿在臺東大酒店,如果到全國各地和本市旅遊就在本店找臺東旅行社,吃飯到樓下酒店或者旅客食堂,店裡就有民航,火車票售票處,購買火車票,飛機票都不用出門辦理,在臺東大酒店內就可以全部完成。外地旅客住宿在這裡,真是感到方便,舒適,滿意,放心。有家的感覺!

相關焦點

  • 半島都市報 -A16版:人文青島-2020年01月14日
    半島記者 張文豔作家於向陽先生的辦公室裡,老青島人陳祥太(78歲)、張潤東(72歲)、宋慧珠(69歲)、馬世柱(60歲)聚在一起,從小長在臺東或者後來搬來臺東,他們對這一帶熟悉而有感情
  • 多彩臺東丨從老影院變遷品味百年商貿變化
    「每到禮拜天,臺東三路上遵義影院的門口就會排起長隊,那時候大家沒有別的文藝活動,看電影是一件很時興的事兒」。今年70多歲的傅大爺是一位「老青島」,七零年代從部隊轉業,跟隨組織調度,工作輾轉青島各個區。談起臺東記憶,傅大爺說,「市北煙火氣很濃,那時候印象比較深的娛樂活動莫過於閒暇時和家人、朋友到臺東的幾家電影院看場電影。」
  • 逛臺東帶你穿越百年 涵蓋青島人生活全部內容
    原標題:臺東逛逛 帶你穿越百年    在青島,說起逛街,很多人腦海中第一個出現的地名就是臺東。時間退回一百年,這樣的說法也是成立,作為青島最早的平民商業區,臺東可是一路從過去逛到了現在。    東鎮的變遷從貧民區到商業區    歷史:上世紀30年代,商業街初具規模    「東鎮」是老青島人對臺東最早的稱呼,當然「東鎮」也非正式名稱,臺東鎮才是真正的地名。
  • 走進「光影臺東」,從老影院變遷品味臺東百年商貿變化
    青島新聞網5月27日訊(記者 丁淑華)「每到禮拜天,臺東三路上遵義影院的門口就會排起長隊,那時候大家沒有別的文藝活動,看電影是一件很時興的事兒」。今年70多歲的傅大爺是一位「老青島」,七零年代從部隊轉業,跟隨組織調度,工作輾轉青島各個區。
  • 藏在臺東的這些老味道,很多青島人都從小吃到大~
    >:每天中午到晚上九點半,每周無休青島炸串江湖裡,鑫鑫奶奶家可是「正宗老門派」約上童年好友,吃吃這學生時代的老炸串是青島土著在臺東收穫的終極快樂大包開在臺東大酒店的一樓常有奶奶輩帶著孫兒來吃臺東拆遷翻修改頭換臉這口芸豆肉包卻始終如一
  • 百年商街邁向「國家級」青島臺東迎來迭代升級新機遇
    在青島,臺東作為百餘年間唯一從未間斷的商業街區,最能代表百年青島的商業本源。今天,臺東也以其時尚、活力的特質,正在成長為國際都會的時尚地標。臺東三路步行街夜景千米商街延續百年青島記憶1902年,從沿路修起45度角的房屋開始,被稱為「棋盤街」的臺東鎮就成為了中國近代商業街區的樣板間。臺東代表著青島人的市井情懷,那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環境,見證了一代青島人的童年和青春。
  • 青島臺東:沉澱百年繁華 再迎蝶變新生
    如今,許多青島人記憶中常逛的老地方已經漸漸消失,但作為「城市商業名片」的臺東商圈卻始終活力十足、人氣旺沸,它是城市繁榮商貿的最好載體,也是青島人市井情懷的一種寄託。在臺東商圈「前世今生」的演變中,展現著商貿格局的重塑和商圈發展的路徑。邁向新百年,這裡將圍繞「百年青島商業本源,國際都會時尚地標」的發展定位,打造臺東國家級步行街,建設臺東老城復興國家級產業園區,譜寫出更加精彩的商貿故事。
  • 青島商圈格局變遷!
    近些年,隨著經濟時代的迅猛發展,商業綜合體也花團錦簇般的躍上了青島的「枝頭」。說起老青島人眼中最繁華的商圈非中山路莫屬,城市的不斷變遷,讓最熱鬧的商圈又被臺東和香港中路等商圈所代替。如今,青島的商圈也由一枝獨秀的局面,走向百花齊放。
  • 青島市北區臺東步行街:百年地標 時尚再起
    臺東步行街上的音樂微演藝。 半島記者 鄭欽澤 攝這裡是體味青島城市氣質的城市客廳,這裡是激蕩著百年商業風雲的地標商圈,這裡就是臺東步行街。「中國著名商業街」、「國際金街」,年客流量達7000萬人次,年營業額約50億元,擁有這些標籤和流量的臺東,如何更好地整合現有商業和旅遊資源,如何以一脈相承的商業文化實現對現有區域的價值提升,如何賦予這片商業中心除現有商圈屬性外的又一重層次和深度?在7月23日的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青島臺東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
  • 「疫」散花開 我在臺東的「老字號」等你
    撰文/©張慧沿歲月變遷,那是臺東120年的見證翻開青島的歷史,商業見證了青島百年的滄桑與變遷。作為青島商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臺東從1899年成立以來,歷經了從小商小販小集鎮到繁華熱鬧臺東商圈的整體變遷。
  • 四新點亮百年商街高光時刻!青島臺東步行街入選「國字號」試點
    如今,老臺東,也將乘郵輪經濟之「東風,打造「新」臺東!最近,百年臺東步行街又迎來了屬於她的「高光時刻」:7月22日,商務部召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宣布第二批改造試點的12條步行街。其中,青島臺東步行街成為山東省唯一入選!
  • 待「疫」散花開,我在臺東的「老字號」等你
    撰文/張慧沿歲月變遷,那是臺東120年的見證翻開青島的歷史,商業見證了青島百年的滄桑與變遷。作為青島商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臺東從1899年成立以來,歷經了從小商小販小集鎮到繁華熱鬧臺東商圈的整體變遷。利群百貨也無疑是臺東穿越歷史的代表之一,從那時的百貨店到如今的利群商廈,商品更迭,樓宇變遷,服務升級,但利群百貨為臺東人帶來的依舊是生活的便利。聚福樓西南面是聚福樓,這家位於臺東商業中心臺東西二路30號的著名魯菜館,與春和樓、順興樓並稱為島城「三大樓」。
  • 帶你一起尋味臺東!你想吃的美食這裡都有
    在臺東,不僅有歷經歲月未曾褪色的「老字號」美食,還有新一代年輕人喜愛的網紅美食。 至今雖然時隔多年,很多老青島人的口中、腦海裡,仍會不時地懷念起這座百年老店。
  • 那些年藏在臺東的「老字號」,你還記得嗎
    沿歲月變遷,那是臺東120年的見證翻開青島的歷史,商業見證了青島百年的滄桑與變遷。作為青島商業文化的起源地之一,臺東從1899年成立以來,歷經了從小商小販小集鎮到繁華熱鬧臺東商圈的整體變遷。利群百貨也無疑是臺東穿越歷史的代表之一,從那時的百貨店到如今的利群商廈,商品更迭,樓宇變遷,服務升級,但利群百貨為臺東人帶來的依舊是生活的便利。聚福樓西南面是聚福樓,這家位於臺東商業中心臺東西二路30號的著名魯菜館,與春和樓、順興樓並稱為島城「三大樓」。
  • 青島臺東步行街再次升級迭代
    7月22日,商務部公布「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作為山東唯一入圍的步行街試點,青島臺東步行街位列其中。從2019年底啟動「臺東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再到量身打造的「1253」行動方略,市北區對於街區迭代升級工作,可謂不惜餘力。而此次躋身全國試點,必將迎來一次「躍級之旅」,借勢激活這片青島百年商圈。
  • 青島臺東一路憶舊
    德國人佔領青島後,想創造一個歐洲風格的城市,在中山路東部設立歐人區,楊家村以東形成的新居民區域命名為臺東鎮。「臺東鎮」,寓意高於臺東邊的集市。高臺指鳳臺嶺(今天的貯水山)因為這個村鎮位於鳳臺嶺東面,故取名臺東鎮,周邊的楊家村也括入臺東地界。臺東一路是楊家村北面的第一條路,依次排開,形成了臺東一路至臺東八路。
  • 為期17天,創新周邂逅青島臺東!百年商街化身時代新街區!
    站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青島「雙節點」的價值被進一步放大,越來越多的優質要素匯集於此。而新發展格局帶給百姓最直觀的感受,便是商品流動更加便捷,商品價格也更加親民。打開了跨境貿易新大門的青島,在新發展格局之下,迫切需要找到承載這一機遇的支點。
  • 青島臺東步行街迭代升級的密碼——「1253」
    中國山東網7月25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通訊員 李同濱、安迪) 7月22日,商務部公布「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作為山東唯一入圍的步行街試點,青島臺東步行街位列其中。從2019年底啟動「臺東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 再到量身打造的「1253」行動方略,市北區對於街區迭代升級工作,可謂不惜餘力。
  • 陪伴四代臺灣人的百年老店,世事變遷初心不變
    面對世事變遷、行業沒落,它們豁達從容,依然堅持顧客至上、精益求精、傳承文化的初心。現在讓我們重回這些百年老店的黃金時代,看一看它們歷經滄桑後的風採!【米糕/肉臊飯/ 燒肉飯/香腸/排骨酥湯/魚丸湯】  祖傳至今、即將邁入第五代的大菜市阿城米糕,讓凃家人單靠著米糕這項小吃,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 【媒看GO】青島日報:一座百年老店何以青春不老 解密春和樓的「舌尖密碼」
    在青島,有一座飯店,與青島建置幾乎同時,見證著這個城市的美麗變遷,寄託著市民對美食的追求,傳承著博大精深的中國餐飲文化。    它有很多辨識度極高的稱號——「島城三大餐飲名樓」、「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十大餐飲老字號企業」……它就是:春和樓。   任憑時光荏苒,城市變遷,這座跨越三個世紀的百年老店,始終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