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時代的大型行為藝術丨施展札記05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文「施展」

3月11號,是大型行為藝術的一天。

一篇文章在網上屢發屢刪,網友為了規避,各種腦洞層出不窮,從早期還在可想像範圍內的圖片版、倒排版、繁體版,發展到後來完全超出想像的古文版、粵語版、滿文版、藏文版、拼音版、英文版、德文版、韓文版、日文版、越南文版、希伯來文版、甲骨文版、金文版、盲文版、摩爾斯電碼版、二維碼版、16進位編碼版、區塊鏈版、火星文版、克林貢語版、emoji表情版、天書版、毛體字版、音頻版、配樂版……

整個事情變成了一場自發的超大規模全民行為藝術。

這場行為藝術,最起碼就其啟動而言,沒有人組織,是一種純湧現的過程,這很網際網路;

這場行為藝術沒有任何明確的訴求,但是人們卻可以從中感受到一種說不清、道不明卻又很明確的態度,分布式的態度表達匯聚成了一個一致的過程,

這也非常網際網路;很可能,兩天之內,這場藝術就結束了,但是同樣很可能,近期不知道哪天、不知什麼機緣,又會出現一場大的類似行為藝術事件,再一次表達出態度,這還是很網際網路。

從2月初李醫生開始,到2月底某出版社策劃的圖書,再到3月初的感恩說,再到這一次,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網際網路已經四次表達態度了。

網際網路時代的態度表達,對於現代政治有著一種特殊的效應。

這與現代政治的正當性有著一種微妙的關係。

政治統治當中有個很關鍵的問題,就是人們會問一句「我憑什麼聽你的」。所謂「正當性」,就是要把這個「憑什麼」給說清楚。

古典政治和現代政治在正當性的來源上有著巨大的差異。

在古典政治看來,統治的正當性在於統治者「上應天命」。具體什麼是「天」,是另一個問題,有可能是上帝(安拉),有可能是一個抽象的理念「天」,有可能是某某大神。無論是啥,這個「天」都是基於宗教的,它超越於任何人和任何組織之上。古典政治正當性的核心問題在於對「天意」的解釋,但無論怎麼解釋,都不能脫離開經,而經是不容修改的。一個政權無法自我證成,其統治到底有沒有正當性,是有一個外在的判斷標準的。

現代政治有個巨大變化,原則上來說,它是「人民」的自我統治。所謂「自我統治」,就意味著正當性來自於自我賦予,就是說,

之所以「我們」應當自我統治,是因為「我們」決定自我統治。

現代政治不依賴於什麼外在於「我們」的標準,只依賴於「我們」的自我意志。

結果就是,無論什麼樣的政體形式都能自我證成,只要它能給出一個關於「我們」或說「人民」的建構。所以現代政治的核心問題是對於「我們/人民」的建構,這有多種多樣的建構方式,同樣一個群體,基於不同的敘事邏輯,能夠被建構為各種意涵區別巨大的「我們/人民」。

「我們/人民」決定自我統治,因此「我們/人民」就有正當性,也就是說,現代政治的正當性實際上是基於循環論證的。

所以,在一些古典學家看來,現代政治都是僭主政治。所謂僭主政治,就是自我證成/循環論證出其正當性的,它自己給自己設定個標準,而自己無論如何都會符合這個標準。所以這些古典學家認為現代政治都是由意識形態建構的,都內在地包含著暴政的可能性,沒有哪種政體天然地能夠避免。

有個有趣的小故事,就是提出「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著名學者哥德爾,從納粹統治下的奧地利流亡美國。在愛因斯坦陪他去移民局申請美國國籍的時候,移民官聽說哥德爾來自納粹治下的地方,自豪地說,「幸好我們美國有完美的憲法,保障了我們絕不會落入法西斯政權。」哥德爾馬上反駁,「恰恰相反,我發現了美國憲法的漏洞,證明了它是會導向法西斯政權的。」幸虧愛因斯坦岔開了話頭,才讓哥德爾申請國籍的事情沒有遇到麻煩。

哥德爾是邏輯學上劃時代的人物,我們可以充分信任他對美國憲法所做的邏輯梳理,就是說它確實有導向法西斯政權的潛在可能性。但為什麼這沒有變成現實呢?不僅美國,為什麼大部分現代國家都沒有落入這樣一種法西斯政權呢?

答案在於,現代國家雖然沒有了來自於「經」的外在標準,但是在憲法之外另有制約機制,制約著憲法當中那些潛在危險。

最重要的制約機制有兩點,一是強大的社會,一是人們的常識感和道德本能。

先說強大的社會。

美國之所以不會墮入法西斯政權,不是因為它的憲法有多完美——魏瑪德國的憲法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完美的憲法,但正是魏瑪德國當中成長起希特勒的政權。美國不會墮入黑暗的原因在於其強大的社會,這是個大社會小政府的國家,即便政府試圖利用憲法漏洞走向極權,強大的社會也會讓其妄念落空;於是也就不會有人抱有這種妄念了,因為沒有成功的機會。

再說人們的常識感和道德本能。

現代政治的正當性基於意識形態的建構,意識形態還會嘗試通過國民教育去塑造人們對世界的理解方式,以便強化自己的正當性。通常來說,這種教育都會有不小的效果。但要注意,這是說「通常」,所謂的「通常」,有個基本前提,就是它不會嚴重地挑戰人們的常識感和道德本能。由於社會上總會有多種多樣的觀念和立場,以至於人們經常無法達成共識,難以統一行動起來;但是一旦哪個事情極為嚴重地挑戰人們的常識感和道德本能,共識瞬間就會達成,形成統一的態度。

接下來就看是否有低成本的手段能夠讓人們的態度獲得共振,湧現式地迸發。

網際網路提供了這樣一種手段,人們在一瞬間似乎進入到一種集體心流狀態,一場無組織、分布式、態度卻出奇一致的大型行為藝術就此開啟。

實際上,現代政治奠基於現代社會,而現代社會就是一種基於市場而演化出來的複雜社會。沒有足夠有活力的社會,就沒有有活力的經濟;沒有足夠有活力的經濟,就沒有能夠支撐現代政治的財政;沒有財政,現代政治本身也就玩不下去了。最終,現代政治必須依託於有活力的現代社會,才真的能夠存續下去。

所以,

我們可以在現代政治中識別出兩種「僭主邊界」。

一個是硬約束的邊界,就是政治與社會的辯證關係,

如果政治對於社會的壓制約過了某個邊界,也就玩不下去了,而只要守在邊界之內,社會遲早會發育起來。

還有一個是軟約束的邊界,就是前面所說的常識感和道德本能。

網際網路為這種軟約束提供了最為強大的表達工具,讓它能夠在特定時刻以某種集體心流的方式,劃出一種事先看不見、卻是幾乎所有人都能直覺體會到的邊界。 

相關焦點

  • 典藏今藝術丨網際網路+藝術 藝術市場的電商時代
    ,網際網路技術的高速發展迫使傳統行業也開始和網際網路掛鈎,並期望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企業的變革與轉型。在藝術領域,網際網路改變了傳統的藝術品交易方式,世界範圍內的收藏家和交易商們從線下逐步走向線上。其中,在線拍賣佔據了線上交易的絕大份額;我們將以興起於德國柏林的在線拍賣行Auctionata、北京的藝典中國、上海的趙湧在線以及泓盛微信為個案,並加上專營新媒體藝術,創建全新經營模式的線上交易平臺Daata Editions,看網際網路技術以怎樣的方式滲入藝術品市場,「網際網路+藝術」的結果將是什麼?
  • 央視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開播及其時代啟示
    《網際網路時代》是中國第一部、也是全球電視機構第一次全面、系統、深入、客觀解析網際網路的大型紀錄片,全片共十集,每集50分鐘,是中央電視臺繼《大國崛起》、
  • 曹寶麟【晏廬說文】蘇軾《東坡志林》節十丨雪堂丨讀史札記
    (2020.12.30)     今天三頁半為《人物》專欄,是東坡的讀史札記。《論漢高祖羹頡侯事》是他讀《史記·楚元王世家》的感想。劉邦還是社會混子的時候,經常帶一幫小兄弟(應該有蕭何、曹參、樊噲等出窠兄弟)到丘嫂(大嫂)家蹭飯。來多難免招厭。於是大嫂也上演「飯後鐘」,一見進門便刮鍋底鬧出響動來。那些人識趣就溜了,劉邦揭鍋蓋發現還是有羹的,於是就怨大嫂「不長者」(不像長輩樣)。
  • 擊水中流·浪遏飛舟丨幹警札記(1)
    擊水中流·浪遏飛舟丨幹警札記(1) 2020-07-09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記錄「網際網路時代」
    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於8月25日至9月3日在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21:10首播。
  • 央視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全集
  • 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_經濟頻道_央視網(cctv...
    《網際網路時代》是中央電視檯曆時近三年創作的十集大型紀錄片。8月25日到9月3日每晚21:10會在央視財經頻道與大家見面,節目播出的同時我們還邀請到了網際網路專家、知名主持人和網際網路界名人和觀眾網友邊聊邊看,大家可以通過「央視財經」的微博、微信和嘉賓進行交流,央視網也會進行同步直播。
  • 央視大型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十集全本 必看經典
    中央電視臺《網際網路時代》作為中國第一部,也是全球電視機構第一次全面、系統地解析網際網路的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創意義無需多言。《網際網路時代》是中國第一部、甚至乃至於也是全球電視機構第一次全面、系統、深入、客觀解析網際網路的大型紀錄片,全片共十集,每集50分鐘,是中央電視臺繼《大國崛起》、《公司的力量》、《華爾街》等之後的又一部力作。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到資訊時代,技術力量不斷推動人類創造新的世界。網際網路,正以改變一切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掀起一場影響人類所有層面的深刻變革,人類正站在一個新的時代到來的前沿。
  • 新時代山東水墨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丨無色無聲,惟有空闃一紙——杜小同
    節選自《杜小同<海>系列水墨作品展札記》文 / 孫磊       可以說,杜小同不僅是當今中國水墨畫壇特立獨行的一位70後藝術家,更是一位善於通過探索外部自然世界來思考人性生存本質的藝術家。
  • 具身之鏡:中國錄像藝術中的行為與表演
    具身之鏡 中國錄像藝術中的行為與表演 798藝術區797東街A05 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北京空間5月22日將推出影像研究展第二期——「具身之鏡:中國錄像藝術中的行為與表演」,展覽將展出24位藝術家的影像作品,由楊北辰策劃。
  • 專訪施展:在信息繭房時代,如何《破繭》躍遷?
    施展(澎湃新聞 蔣立冬 繪)繼《樞紐:三千年的中國》《溢出:中國製造未來史》之後,外交學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在2020年末又推出了他的新著《破繭:隔離、信任與未來》。近年來的全球社會撕裂與信息繭房有什麼關係?如何突破信息繭房,看清世界真相?如何在大洗牌的時代構想未來?施展給出了他的解釋。
  • 施展設想的未來,也許在火星上能實現
    這話是沒錯,但時代變了,遊戲規則也變了。在資訊時代,創造價值的不是有意識的勞動,而是被動的消費行為。就以丁真為例,他沒有投入什麼勞動,只是因為偶然的一張照片而走紅網絡。然而丁真帶來的流量卻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為他本人和他的家鄉帶來巨大的關注度和利潤,這個價值,你把十個博士捆一塊兒也未必比得上,這就是新時代的新遊戲。
  • 目前FIRST最火的電影,簡直就是大型行為藝術現場
    我認為網際網路就是一個虛構的社群,因為這個社群不斷地壯大,它已經完全融入到現在的時代當中了,這其中會產出越來越多的討論,而討論本身會逐漸變成一個新的客觀事實,所以網際網路的深度介入下,現實與虛幻的邊界已經是交融在一起了。
  • 冀少峰:是什麼讓行為藝術失去了活力?
    《為無名山增高一米》  世紀之初,關於行為藝術的討論,比如「對傷害的迷戀」展所帶來的討論,《為無名山增高一米》的風波,川音藝術學院的針對網際網路所組成的裸體,東村藝術群落現象……行為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重要因素,在社會發展的不同時段呈現出自我對當代社會和藝術人生的一種立場。行為藝術家通過行為來表達出自我對當代社會和藝術人生的真誠思考和洞察性表達。
  • 小時代,當代青年的行為藝術聖典
    而小時代,無疑是這個時代最好看的爛片。小時代,正是當代青年的行為藝術聖典。這就是時代姐妹花的精神。這破時代真的跟了我們很久。 04 當然,觀眾即使沉浸在網際網路文藝復興的狂歡氛圍裡
  • 《藝術死了》:目前FIRST最火的電影,簡直就是大型行為藝術現場
    、藝術批評與藝術市場這三種聲音。我認為網際網路就是一個虛構的社群,因為這個社群不斷地壯大,它已經完全融入到現在的時代當中了,這其中會產出越來越多的討論,而討論本身會逐漸變成一個新的客觀事實,所以網際網路的深度介入下,現實與虛幻的邊界已經是交融在一起了。
  • 藝·展丨以形達意,寓意於形!佛山市藝術創作院41位藝術家作品集結亮相
    >佛山市藝術創作院  廣東石灣酒廠集團承辦單位丨佛山市雕塑院  佛山市工藝美術研究院廣東省新石灣美術館協辦單位丨佛山市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佛山美術館聯盟  燃燈山房學術支持單位丨>廣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市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廣州市雕塑學會學術主持丨梁江總  策 劃丨夏金旺  簡錫昭執行策劃丨藍之鋒  謝崇凱  簡振麒美術編輯丨
  • SNH48八期生招募開啟 05後現身報名現場
    上周末,內地大型偶像女子團體SNH48 Group進行了八期生招募,上海作為選拔活動的主戰場連同各地分團招募,現場超千人參加複試,吸引了一批95後至05後「小鮮花」加入,選拔偶像的競爭激烈程度直逼藝術類考試。    經過了之前七期生的選拔,SNH48八期生招募順利進行,這都要得益於SNH48 Group知名度的持續提升和大眾認可度的不斷提高。
  • 【海醬の看文札記】2019.05.05
    【海醬の看文札記】2019年「第一百十九輯」目錄《我背景很強,天上來的》作者:遠芳古道《見鬼的聊天群》作者:張小一《三萬行情書》作者:荔簫《微博大V的紅包群》作者:竹心酒《玄學少女的大佬日常》作者:綿綿月《十七年蟬》作者:綠蠟《他的溫柔只給我》作者:依存體質《
  • 飲茶札記丨金萱
    ▲這篇是「多聊茶」的第貳佰捌拾捌篇常規文章飲茶札記丨金萱又到周四啦,今天的【飲茶札記】多傑老師要和大家聊的是:金萱。臺灣,是我國重要的產茶區域。那提到臺灣茶,第一個出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呢?東方美人?文山包種?凍頂烏龍?emmmmm……應該不會有同學說是今天的主角吧。畢竟在臺灣茶中,她如今的名氣並不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