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各位集郵愛好者來說,郵票目錄,您一定不陌生。它是集郵者最實用、也是最應具備的工具書,郵票目錄中有著十分重要的集郵信息,您真的都能看懂嗎?
今天圖圖就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為例,和大家說一說郵票目錄中都有哪些信息,純乾貨哦!
1、郵票志號:志號是我國郵票首創的分類方式,相當於郵票的「身份證號碼」。
2、郵票名稱:這裡的名稱是指全套郵票的標題。
3、發行日期:即郵票的發行時間,以年、月、日表示,如果全套郵票分多次不同時間發行,這裡則只寫首次發行時間。
4、印刷版別:即郵票的印刷方式。分別列出了膠版、雕刻版、影寫版、凸版、影雕版、膠雕版等印刷版別。
5、齒孔度數:郵票齒孔的打制方式、形狀及其疏密程度即郵票的齒孔度數,是區別郵票不同品種、印次和鑑定真偽的重要依據。
6、郵票規格:郵票規格就是郵票的大小,小型張的郵票規格則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小型張規格」;一個是「小型張郵票規格」。前者指的是包含邊飾在內的規格尺寸,後者則是小型張中郵票的尺寸,通常就是齒孔內的規格了,如果是無齒小型張,則以郵票圖案與邊飾圖案明顯的分割線為測量依據。
7、整版枚數:通常由兩部分組成,括號內為整版郵票的總數,括號內為「橫行枚數(列數)*直列枚數(行數)」。
8、郵票背膠:有背膠的用[G]表示,無背膠的則不標明。
9、郵票圖案:郵票目錄中收錄全套郵票的圖案,方便大家按圖索驥。
10、單枚郵票的編號:這裡的編號大體為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該類型的大順序編號,如「紀」、「特」字頭郵票等。另一種則是採用郵票的枚號,如「(4-1)、(3-3)」等,主要應用於「J」、「T」字頭郵票、編年郵票等。
11、郵票面值:郵票所代表的預付郵資的金額。
12、郵票圖案名稱:這裡的郵票名稱指的是全套郵票中每枚郵票的單獨票名。
13、發行量:目錄中1980年以前的郵票,大多為計劃發行量;1981年起發行的郵票,為實際印量。
14、參考價格:市場是多變的,所以這裡的參考價格只能取某一時段的價格,僅供參考。
接下來的部分,小藏將其統稱為郵票的「創作及生產信息」,主要包括該套郵票設計者、印刷廠等等,用不同的字母前綴表示,讓我們來一一認識一下。
[D] 設計者
即郵票圖稿的創作者,也是集郵愛好者最熟悉的郵票設計人員。
[A] 原作品作者
有些郵票中的圖案並非設計者創作,而是由設計者將他人的作品轉移到郵票設計之中,這時通常會列出原作品的作者。
比如我們熟知的「庚申年」生肖猴票,很多人都說是著名畫家黃永玉先生設計的,其實這是不對的。這套郵票的設計者是著名設計家邵柏林先生,雕刻者是郵票藝術家姜偉傑,黃永玉是該套郵票的原畫作者。
[E] 雕刻者
即雕刻製版的作者。雕刻版郵票一向受到集郵愛好者們的青睞,郵票雕刻者的名字也為集郵者所熟知。
[Ph] 攝影者
有一些郵票圖案採用的是攝影作品排版而成,為了表示對攝影版權的尊重,攝影者的名字也會列在郵票目錄中喲!
[Di] 責任編輯
即該套郵票的責任編輯。主要負責郵票設計中的約稿、審稿等工作。
[An-c] 防偽方式
包括紙張、油墨、齒孔、印刷方式中採用的防偽手段等。
[Pr] 印刷廠
即郵票的印製單位。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北京郵票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和遼寧省瀋陽郵電印刷廠三家企業。
[Rp] 再版廠
1955年,為了滿足集郵愛好者的需求,我國曾對建國初期的部分郵票再版發行,再版郵票的印製單位便用[Rp]表示。
[Op] 加蓋廠
即加字改值郵票中負責加蓋的廠商。
編輯 ‖ 圖圖
批註:文章綜合參考網絡,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所有,如侵刪。
發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
面值:10元
材質:雙金屬銅合金
發行量:2.5億枚
錯過預約的朋友們!
來嘉思圖藝術館!
2019年豬年生肖紀念幣等面值兌換!
每人限兌一枚,先到先得
僅限到店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