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外星人》:用守舊解構新秩序,本土文化糅合科幻的喜劇

2020-09-05 麻辣兔頭

這個春節檔,被頭條、西瓜視頻承包了,西瓜視頻上有很多免費的經典電影,通過手機投屏連接電視,還可以用大屏幕觀看,對視覺是一種愜意的享受。

重溫了2019年的春節檔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影片持續了導演寧浩以往的黑色幽默風格,以小人物為主角,以陰差陽錯的衝突為結構,小人物陰差陽錯地陷入各種陰謀或計劃之中,然後產生一系列嘀笑皆非、荒誕戲謔的故事。

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鄉村教師》,但電影對原著改編甚大,基本上看不到《鄉村教師》的一絲影子,寧浩想要表達的荒誕感、空間感,和反諷意味,和劉慈欣的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比瘋狂三部曲的前兩部——《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而言,影片仍是鮮明的寧式解構風格,底層的解構精英階層的,弱小的解構強大的,愚笨的解構聰明的,區別是《瘋狂的外星人》場景更宏大,本土、外國、地球、外星人、宇宙,有著更宏大的敘事觀。各種勢力的交織,人性的展現,以及本土文化自信在國際上的集中體現。

《瘋狂的外星人》講述的是最強大的C國要代表地球和外星人建交,在交換基因球的過程中出現誤會,外星人被撞擊進入地球,落進了耍猴人耿浩(黃渤飾)所在的世界公園,耿浩誤把外星人當成南美洲猴子,對它進行瘋狂的訓練。當外星人拿回超能力頭箍時,身份互換,開始報復,耿浩和好友大飛(沈騰飾)慘被當成玩物。當C國特工滿世界尋找外星人時,衝突加劇,這兩個中國的小人物竟然掌握了全人類乃至整個地球的命運。

這是一部真正的喜劇電影,中國傳統文化和科幻相糅合,而笑點正是由國與國、地球與外星人文化差異產生的,兩位實力派喜劇咖黃渤和沈騰把小人物的認知局限性,無奈與見風使舵刻畫的淋漓盡致,是本片的兩大亮點。我們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以守舊解構新秩序,對傲慢無知的反諷

寧浩的電影都有一個主題:一個沒有錯的人改變了這個世界,而他想要的就是尊重。

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C國(英文翻譯為美國),瞧不起其他國家的文明,用本國所謂的高智商精英基因和外星人建交,卻慘遭外星人嘲笑低級物種。

耿浩,中國某世界公園遊樂場裡一個耍猴的賣藝人,這是一個沒落的行業,也是一個被人們所嘲笑的職業:「你不就是個耍猴的嗎?」他天天把猴戲國粹、人人平等掛在嘴邊,但當他掙得錢還沒有許願池掙得多時,他所在的遊樂場還是面臨被改建成火鍋城的命運。

當外星人意外進入他的生活,被他認成是聰明的南美洲猴子,命名為「剛果騷騷猴」,他迫切希望抓住這個機遇,訓練外星人走正步、踩高蹺、鐵槍鎖喉、伏地挺身等技能,好讓家傳手藝傳承下去,被摘掉超能力頭箍的外星人只好被迫聽他的指揮,稍不滿意還會挨鞭子。

這就形成一個很有趣的鄙視鏈:外星人瞧不起美國及地球人,美國人瞧不起中國人,中國人瞧不起耍猴的賣藝人,而耍猴的又瞧不起外星人,還把外星人當猴耍了。

《瘋狂的外星人》相對於劉慈欣的硬科幻來說,屬於軟科幻,更多的注重現實的荒誕感,是科幻和喜劇的結合。

電影沒有國界,電影也可以表現國際政治形態,美國實行霸權主義,可以任意侵犯別國主權和領土,這從電影中美國特工駕駛專機往返世界各大旅遊景點,肆意進入其他國家領域挑起爭端可以體現出來,美國特工的狂妄自大及愚蠢無知展露無疑。

一個守舊的底層賣藝人挑戰凌駕於地球文明之上的外星人,更是讓美國特工口含他排洩出的基因球,而基因球上本來是美國選派的最優秀人的基因,最後竟然成了美國特工、猴子和耿浩的基因,充滿了嘲弄的味道。

美國人因不知道中國傳統耍猴人都是用敲鑼、嗩吶訓猴的,又以為外星人就是猴子,竟然派特工帶著敲鑼作為武器去剛果尋找猴子決戰,這一點睛之筆讓人啼笑皆非,故事也終於有了更荒誕的結局。

耿浩作為一個耍猴人,雖然處在社會邊緣,卻利用自己耍猴的技巧馴化了外星人,還和外星人做起了生意,最終讓人類免於滅絕,地球免於毀滅。

寧浩說:狂妄是最終害死人類的品質階級,不該成為劃分人高低貴賤的標尺。耿浩這個人,他是一個落伍的人,可以說是社會底層,但是他堅持人人平等,並且用自己看似陳舊,落伍的方式,把很多跨階級的問題給解決了。

而外星人也在其中代表了高傲的形象,無視地球文明,卻被耿浩和大飛虐的很慘。

影片用守舊重新解構了新秩序,底層的普通人也可以在某個時刻改變世界,而所謂的優越感、鄙視鏈,不過是某些國家某些人的無知與狂妄,中國有句古話:「天欲其亡 必令其狂。」意為上天想讓誰滅亡,先讓其驕傲自大,只有保持謙虛和人人平等的心態才會學到更多,得到更多。

二、本土文化和科幻相結合,文化差異造成偏見和笑點

最近幾年,我國電影對輸出本土文化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嘗試,如《戰狼》、《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而人民大眾也有了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被糅合進了文藝作品之中。

《瘋狂的外星人》裡,中國本土文化與科幻相結合,如猴戲、酒文化(泡酒、勸酒)、中國功夫。文化與文化的差異,本土與外國的文化差異,一直是產生笑點的集結地。如語言的拗口發音,風俗習慣的差異,對某一行為的錯誤認知。

比如,圓滑世故的沈騰飛向美國特工遞煙,叫哥,拉近乎,被美國人無視。將外星人泡酒,展示出中國的泡酒文化——將人參、藥材、蛇等動物泡酒以達到養生的效果。

後來,在飯桌上敬外星人喝酒,一句「都在酒裡了」讓人忍俊不禁。在飯桌上談事,談生意,談合作是中國人的習慣,因為心情愉悅會讓談判成功的概率增大很多。沈騰飛甚至還用人民幣賄賂外星人,以達到求和的目的,笑點頻出。

科幻是外殼,本土文化才是內核,用中國的文化講述自己的故事和價值觀,讓中國科幻電影走向世界,展露風採。我國比較擅長的神話、玄幻題材相當多,腦洞大,但科學性相對不足,而隨著劉慈欣《三體》、《流浪地球》等頂級的科幻作品風靡世界,相信我國在科幻方面還會有更大的突破和發展,進而衝破美國好萊塢式科幻電影的標準和模式。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喜劇電影總是想表達一個現實的悲劇,科幻喜劇電影也不例外,《瘋狂的外星人》做了一次成功的嘗試,底層人的艱辛,以及理想主義價值觀,在現實面前,總是不堪一擊,但小人物也有自己的理想,和實現人生躍遷的機會。

中國科幻電影任重而道遠,我輩仍需努力,要對科幻作品本土化進行全方位的探索,用更多角度去解構科幻、人文及心理,讓中國科幻電影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將我國的文化、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思考傳向世界。


——END——

參考影片:《瘋狂的外星人》 主演 黃渤 沈騰

麻辣兔頭,一個有趣的影視書評號,愛讀書,愛寫字,愛你們!

相關焦點

  • 寧浩《瘋狂的外星人》:「市井氣息」中的科幻電影本土化
    ,科幻內核頓時被一場市井「鬧劇」烘託得喜劇感十足。瘋狂的外星人》的科幻本土化,從劉慈欣的《鄉村教師》一脈相承而來,又被注入了鮮明的寧式風格,「市井氣息」、科幻本土化,與持續探索形成的寧式風格,一同架構起《瘋狂的外星人》的藝術脈絡。
  • 《瘋狂的外星人》導演寧浩:電影的藝術價值不是票房能估量的
    2月12日下午,電影《瘋狂的外星人》的導演寧浩和主演沈騰來到成都路演。《瘋狂的外星人》在剛結束的「春節檔」票房破16億,僅次於大熱科幻影片《流浪地球》,編劇均有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參與。談創作:與原著差別,用荒誕喜劇解構「好萊塢大片」《瘋狂的外星人》主要講述了耍猴人耿浩(黃渤飾)與一心想發大財的好兄弟大飛(沈騰飾),在中國遇見外星人由此引發的一連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 喜劇人入侵科幻片,誰拯救了誰?
    就像《瘋狂的外星人》裡,外星人最後從地球帶走「百糧醇」。與外星文明握手言和的不是地球文化,而是酒文化。草根逗外星,文化對對碰科幻元素的介入,讓喜劇片避免了庸俗膚淺的套路化表達(或者變得更庸俗膚淺)。它們將真實與荒誕,戲謔與深思糅合在一起,讓市場看到了類型片本土化的更多可能。《外星人事件》的分帳高達1095萬,躋身4月分帳破千萬的8部網大之列。
  • 《瘋狂的外星人》非常好看,雖然寧浩也丟掉了什麼
    2009年,《瘋狂的賽車》繼續走多線索喜劇路線,以1000萬元成本獲得1.04億元票房,從此寧浩躋身億元導演行列。《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不僅票房極佳,也都是高口碑作品。此次的《瘋狂的外星人》,是寧浩「瘋狂系列」的第三部,觀眾對《瘋狂的外星人》的期待,自然不僅限於它能否完整地講述一個故事,還在於它能否延續「瘋狂系列」的精神內涵與優質口碑。
  • 喜劇科幻電影《瘋狂的外星人》已定檔春節大年初一
    最近又有一部重量級的喜劇電影宣布定檔那就是一代影帝黃渤和喜劇界的新星沈騰聯手主演的喜劇科幻電影《瘋狂的外星人》這一部電影將在2019年2月5日播出將喜劇和科幻兩大元素結合起來還是比較新鮮的題材當然難度也非常大
  • 《瘋狂的外星人》28億票房保底難成,國產喜劇「30億」天花板初現?
    電影以「醬缸文化」為題眼,通過解構「中華文明同化他人、同化他人文化、同化他人星球的能力」,找到科幻外衣下的中國內核。但恰恰是這份犀利的共情,卻遭到了本土觀眾的反噬。  2000年,進入新世紀的中國喜劇電影,在吸收借鑑香港喜劇電影經驗的同時,進一步深化了對喜劇電影創作規律和類型特點的理解,並在本土地化的過程中全面對接內地觀眾審美需求。 寧浩「瘋狂」系列的前兩部:《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便是這一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 以《瘋狂的外星人》為例,漫談科幻喜劇片的魅力與主題呈現方式
    前言:《瘋狂的外星人》改編自劉慈欣的科幻小說《鄉村教師》,上映於2019年2月5日,是一部科幻喜劇片,由導演寧浩執導,黃渤,沈騰,湯姆·派福瑞主演。片名《瘋狂的外星人》依舊保持著寧浩導演一貫的特色,從《瘋狂的石頭》到《瘋狂的賽車》再到《瘋狂的外星人》,都離不開「瘋狂」二字。
  • 《瘋狂的外星人》包含了寧浩從影來最大的野心
    一開始,他還以為這是個稀有品種的猴子,甚至開始訓練它,來開發新節目。後來才發現,它居然是個外星人。《瘋狂的外星人》中最好笑的設定也源自這裡,與外星人正面交手的,並不是地球上擁有最尖端科技的隊伍,又或者是具有超人能力的英雄,而是最最普通的小市民。
  • 看·電影 | 寧浩最「差」作品,是對科幻的挑戰
    電影名:《瘋狂的外星人》地區:中 國上映日期:2019年2月5日類型:喜劇 / 科幻主創:導演:寧浩    主演:黃渤、沈騰、徐崢面對《看·電影》的鏡頭,姬少亭仍為《瘋狂的外星人》的評分遭遇憤憤不平。「這部影片對於過去傳統的科幻元素進行了大量的解構,它就是想要去戲謔地回應科幻片傳統的重大主題,」為影片「翻案」的核心術語,她選擇了「解構」,「這種挑釁的意味也是非常地充分的。」
  • 《瘋狂的外星人》:荒誕主義的背後,揭示文化之間的衝突
    一、獨特的主題隱喻方式:科幻喜劇的背後,導演想闡釋的是人人平等,要學會互相尊重的一種思想。人人生來平等,並無高低之分;學會尊重他人,也是在尊重自己導演利用科幻與喜劇的效果,讓我們在荒誕的喜劇盛宴中流連忘返。但是,盛宴的背後,是對社會現象的一種刺裸裸的諷刺。
  • 寧浩與瘋狂的外星人的故事 它是怎樣創作出來的呢?
    神秘的西方力量也派出人馬在全球搜查外星人行蹤。啼笑皆非的跨物種對決,別開生面的「星戰」,在中國某海邊城市激情上演。歷時十二年,繼《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之後,寧浩的「瘋狂三部曲」終於迎來它的第三部。這回,寧浩想玩一把大的,他和科幻小說家劉慈欣聯手,把外星人和宇宙飛船都招來了地球。耿浩再度出山,遇上沈騰飾演的大飛,二人在外星人面前灰頭土臉,這大概是最本土化的科幻電影了。
  • 《瘋狂的外星人》:喜劇的背後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思
    ③第三個荒誕:外星人喝酒後竟然與耿浩大飛握手言和,不打算報仇了。外星人性格古怪敏感,有仇必報,耿浩用鞭子抽打他訓練他,拿回頭箍後,外星人立馬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人,用當初耿浩訓練它的方法訓練耿浩,看著耿浩像猴子一樣騎自行車,外星人才解氣。
  • 瘋狂的外星人:笑料百出的經典之作
    對《瘋狂的外星人》的期待,完全出於對兩個人:黃渤、寧浩的好感。他們二人的過往合作,從《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到《無人區》、《心花路放》,再到今年的這部《瘋狂的外星人如果說「瘋狂系列」的前兩部還是圍繞在國內某城市,那這次的《瘋狂的外星人》則堪稱是寧浩的《世界》+《火星人玩轉地球》,甚至突破國界跑到了宇宙——「犯我地球者,雖遠必誅」。黃渤的角色能讓人聯想到他在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裡的孫悟空,再加上電影中對《2001太空漫遊》、《邪不壓正》等電影的化用和大量中國文化、民俗符號的重新解構,這次的寧浩算是玩嗨了。
  • 好片拾遺|寧浩《瘋狂的外星人》:喜劇電影裡的文化自信
    回想去年的賀歲檔真是神仙打架,《流浪地球》、《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等等都是熱門,《瘋狂的外星人》也因為黃渤、沈騰的加盟備受關注,這兩位都是小文特別喜歡的喜劇演員,這部電影也確實在兩人的爆笑演繹下笑果滿滿
  • 《瘋狂的外星人》:後全球化時代的擬像話語
    《瘋狂的外星人》是一部由寧浩執導,黃渤、沈騰等主演的科幻喜劇電影,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國上映。他早年因執導電影《瘋狂的石頭》入圍第4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而成為中國炙手可熱的新銳導演之一,後執導電影《瘋狂的賽車》以1000萬投資成本取得過億的票房成績,成為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之後第四位邁入億元俱樂部的內地導演,曾憑藉《無人區》入圍第6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上海堡壘》,中國科幻電影得與失
    孫佳山老師作為文化產業觀察者,是「青年文化論壇」召集人,常作為官方代表出訪國外。孫老師對科幻也有很多的觀察和評論,有不少文章談科幻。您有一篇文章提到,中國的科幻電影美學體系並沒有建立起來,用的都是美國標準——而美國科幻是太空競賽時代的「戰略應用文」。您認為我們對科幻的呼喚是否也有「戰略應用文」 層面上的考慮?
  • 《瘋狂的外星人》,又名《長在笑點上的兩個男人的故事》
    在喜劇的舞臺上,娛樂圈的沈叔叔與黃叔叔,即沈騰和黃渤絕對榜上有名,而新上映的《瘋狂的外星人》,正是由兩人合作。,而黃渤老師,依舊走犯蠢耍寶的草根路線,兩個長在笑點上的演員,演了一部「科幻」喜劇,想想都知道會有多精彩。
  • 《瘋狂的外星人》不僅是喜劇片!
    《瘋狂的外星人》很好笑,但它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喜劇。熟悉寧浩的人也應該知道,喜劇,從來都只是他電影的外殼。這部影片的笑點帶有典型的「瘋癲喜劇」特質,從外星人來到地球開始,故事就朝著失控和瘋狂的方向發展。外星人被耿浩和大飛訓練,白人特工被世界主題公園的照片誤導,耿浩二人面對外星人展示出高超科技前後的方寸大亂,都來自這種落差+突發的喜劇設定。但再深入一點,這種喜劇的背後,其實是文化差異。耿浩二人、白人特工、外星人之間的衝撞,都是因為他們彼此並不了解對方的語境。中國文化、西方文化、外星(高階)文化之間的不同,是這種落差的根本。
  • 《瘋狂的外星人》:喜劇的外衣掩蓋不了深深的悲涼
    如今再回過頭來看,「外星人」比《瘋狂的石頭》更荒誕、更無釐頭;比《瘋狂的賽車》更無情,更挑戰人性…雖然寧浩導演煞有介事、極富創意的給故事蒙上了一層「科幻」色彩,卻也更襯託了最終的悲涼色彩。《瘋狂的外星人》將瘋狂和反轉玩到了極致,兩位主演之間另類的「化學反應」令人稱奇1.
  • 外星人與喜劇之王在流浪地球上飛馳人生
    比如:沈騰一邊與韓寒「飛馳人生」,一邊又與黃渤灌翻了瘋狂的外星人,這外星人的表情是徐崢的,徐崢的老搭檔王寶強主演了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而王寶強自己又保底發行了《瘋狂的外星人》,而周星馳的老搭檔吳孟達出演了《流浪地球》,而《流浪地球》跟《飛馳人生》是在同一家公司做的後期,《飛馳人生》裡屢次出鏡的上海外灘,在《流浪地球》裡被徹底冰封,而《瘋狂的外星人》導演寧浩不僅客串了《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