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築基一詞,來源於道家內丹術。是內丹術中小周天在煉精化氣之前的修煉內容。也叫百日築基。但對於現在的氣功練習者來說,真正修習內丹術的已經很少了。多數都是習練根據傳統周天功法而改變的現代型的健身周天功。做為周天功的術語,百日築基仍被健身周天功沿用了下來,做為健身周天功,通小周天前的基礎功法。我們先了解一下傳統的丹道「百日築基」。
道家認為,人過中年以後,童體已破,精氣逐漸的走漏流失。做為生命的物質基礎的元精逐漸衰敗。所以,對於已失童體之人,要能使其有足夠的先天元精,保持真精不漏不失,就要及時的補充,就象一盞燈的燈油不斷的減少,快乾枯之時,要維持這個「生命之火」長存,就要不斷的補充燈油。所以道家將築基法門也稱為「抽油添命」的功夫。使身體回到全精全氣全神、圓滿完全、無虧無損之元真童體的狀態。回到這個狀態才具備足夠的先天精能進行煉精化氣的功夫。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童真之體(比如童體未漏的小孩)是不需要經過築基而可以直接開始煉精化氣的。而對於女性練功者,在性成熟後,開始來月經就表示童體已損。
所以道家對女性專闢女丹功法。要求女性「斬赤龍」(斷月經)以回到女童時的身體狀態,才能象男性一樣開始著手煉液(精)化氣。而一般練功者在準確無誤的進行「補漏返童」的訓練,往往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時間。所以道家稱之為百日築基。「尹喜真人曰:夫築基之功,調藥補精,煉精化氣,收心以還虛,即收神、固精、養氣之訣也。夫身內精氣充實,骨髓堅強,方可入室下功,而求返還之道也。」
從此,我們可以看出,築基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調藥補精以求返還之道。而且要收心還虛,也就是練入靜入定的功夫。讓人內氣充實,骨髓堅強。回到童體之狀態。才可以開始煉精化氣。
二. 那麼丹道是如何築基的呢?
首先就要是進行入靜的功夫訓練。只有在入靜功夫達到最初還虛的標準了,下一步就可以開始守竅。達到什麼標準呢?「使雜念掃除而皈於一念,主靜立極,還虛入定,掃除三心,滅盡四相,直待心地靜後性天清涼。」關於收心入靜的法門,各家各派的論述已經很多了,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入靜到一念不起,心性明徹,清朗之時,入靜功夫已經到位,然後就可開始凝神入氣穴。所以,築基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明確的知道這個氣穴在哪。這個氣穴,就是築基守的這個要竅。它是命功的根本之竅。我們都知道,命功的根本在於鍛鍊下丹田。而自古以來,各家各派功法中,對下丹田的位置就不下幾十種說法。而這個丹道的氣穴,古人認為是「先天大道之祖、逐日生氣之根、產鉛之地,而千變萬化之道、神妙莫測之機盡從此出。」也被稱為下玄關。就是道家說的命門。但這不是醫家說的命門穴。道家之所以稱之為命門,是因為這個大穴中內有坎(腎)離(心)真精。是性命之門戶。對十二正經的盛衰與人的生死是取決定性做用的。
這們位置在哪裡呢?就在兩腎中間往前一點,臍部往裡,離臍部七分,離兩腎中心三分的位置。從穴位來說,就在臍部與命門穴(督脈上的命門穴)的連線上,離臍部三分,離命門穴七分的那個位置。這就是丹家所說的命門氣穴。
築基守的大竅就在此。(對這個大竅要做什麼呢?沒有別的,「昔日逢師傳口訣,只教凝神入氣穴」。就是凝神於此守之。這些都要在調息入靜的功夫較成熟之後才開始凝神入氣穴。
一則呼吸要調到息相上。二則入坐不久即能大靜,才可入手下一步功夫。
三. 具體練法:以闢一靜室,打坐收心求靜。坐態調身,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種姿勢。
能盤坐就盤坐,不能盤坐就自然坐。打坐最後要的就是放鬆,以自己最容易放鬆的姿勢去坐。但一定要保證坐姿的標準。松而不懈。兩手心向上,兩手自然放在兩膝蓋上。(若頭部有疾病或高血壓者頭手心向下,有此類病者,最好不要練習此功)而後放鬆調息入靜。待得身心大靜,雜念不起之際。凝神入定於氣穴。
凝神入氣穴之法概括起來,就是幾個字:「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心觀下丹田。」具體而言呢。
第一要凝神。首先放下萬緣,排除大腦雜念。然後將目光(兩眼目光及神光)集中在眉心祖竅這個位置,等目光凝聚之後,然後意隨目光逐漸觀鼻端前一點虛空處(眼觀鼻),然後繼續下移。意隨神光聚於口(鼻觀口)再下行至心(口觀心),再由心下移至氣穴。這個過程中,能感覺到似有一物隨神光下行。
至氣穴後,此物似有著落,氣穴為之一動,此時將意識止於氣穴之處,氣也歸於氣穴。微微意照,惺惺以守,似存非存,意念輕靈而寂照。對上面的凝神入氣穴還有些要補充的。
第一呢,就是心沒有靜下來,眼睛不要閉,等心靜恬然之時,再開始閉目凝神祖竅。
第二就是一定要將意念與內視一起下移,要做到神息相依。
四.默守的原則是:「知而不守,先存後亡,虛心凝神,不著色相,不落空亡,虛靈不昧,存養寂照。」就是說心裡要明白默守的存在,但不要著意於它。
先似存非存的默守之,隨手守著守著感覺逐漸渾渾然然,在渾渾在中順意自然忘守。
只在於還虛凝神,不要著於有形之物事。即不要守得實實在在,象清楚的著意於實實在在的東西。
也不要空空的啥都沒有,空中要有靈信。空中好象感覺到了生命之活活靈靈而又似乎不明不白似的。似月華下照於潭水之上。一切是自然無心的寂照而又飄靈美妙。
這個狀態不好用文字描述,習者入靜後凝神體會,自然能得之妙境。
古人要求是這樣守之每次三柱香為度。按現在來說,每天還虛凝神,至少要在一兩個小時以上。
直到感覺呼吸綿綿暖暖,全身如處胞胎中,心中空明暢達,這才真正達到了神存達化之功。
凝照不過七七四十九天,心腎自然交感而真精產生。如此寂守三月百日以上。則神氣合融,人痴如醉。身體也已經恢復到孩童時的童真體態。這樣百日築基即告完成。
關於每次的收功問題。在功境最佳之後似要轉衰之際。見好就收。微微意想全身真陽凝聚於氣穴,意識慢慢復甦恢復。不要突然猛醒。
這就是道家丹道的築基法訣之一。當然道家分為許多宗派,各家宗派修法(築基法訣)有所不同,但基本不離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