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保命功夫能讓你返老還童

2020-12-28 卦解人生

一. 築基一詞,來源於道家內丹術。是內丹術中小周天在煉精化氣之前的修煉內容。也叫百日築基。但對於現在的氣功練習者來說,真正修習內丹術的已經很少了。多數都是習練根據傳統周天功法而改變的現代型的健身周天功。做為周天功的術語,百日築基仍被健身周天功沿用了下來,做為健身周天功,通小周天前的基礎功法。我們先了解一下傳統的丹道「百日築基」。

道家認為,人過中年以後,童體已破,精氣逐漸的走漏流失。做為生命的物質基礎的元精逐漸衰敗。所以,對於已失童體之人,要能使其有足夠的先天元精,保持真精不漏不失,就要及時的補充,就象一盞燈的燈油不斷的減少,快乾枯之時,要維持這個「生命之火」長存,就要不斷的補充燈油。所以道家將築基法門也稱為「抽油添命」的功夫。使身體回到全精全氣全神、圓滿完全、無虧無損之元真童體的狀態。回到這個狀態才具備足夠的先天精能進行煉精化氣的功夫。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童真之體(比如童體未漏的小孩)是不需要經過築基而可以直接開始煉精化氣的。而對於女性練功者,在性成熟後,開始來月經就表示童體已損。

所以道家對女性專闢女丹功法。要求女性「斬赤龍」(斷月經)以回到女童時的身體狀態,才能象男性一樣開始著手煉液(精)化氣。而一般練功者在準確無誤的進行「補漏返童」的訓練,往往需要一百天左右的時間。所以道家稱之為百日築基。「尹喜真人曰:夫築基之功,調藥補精,煉精化氣,收心以還虛,即收神、固精、養氣之訣也。夫身內精氣充實,骨髓堅強,方可入室下功,而求返還之道也。」

從此,我們可以看出,築基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調藥補精以求返還之道。而且要收心還虛,也就是練入靜入定的功夫。讓人內氣充實,骨髓堅強。回到童體之狀態。才可以開始煉精化氣。

二. 那麼丹道是如何築基的呢?

首先就要是進行入靜的功夫訓練。只有在入靜功夫達到最初還虛的標準了,下一步就可以開始守竅。達到什麼標準呢?「使雜念掃除而皈於一念,主靜立極,還虛入定,掃除三心,滅盡四相,直待心地靜後性天清涼。」關於收心入靜的法門,各家各派的論述已經很多了,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入靜到一念不起,心性明徹,清朗之時,入靜功夫已經到位,然後就可開始凝神入氣穴。所以,築基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明確的知道這個氣穴在哪。這個氣穴,就是築基守的這個要竅。它是命功的根本之竅。我們都知道,命功的根本在於鍛鍊下丹田。而自古以來,各家各派功法中,對下丹田的位置就不下幾十種說法。而這個丹道的氣穴,古人認為是「先天大道之祖、逐日生氣之根、產鉛之地,而千變萬化之道、神妙莫測之機盡從此出。」也被稱為下玄關。就是道家說的命門。但這不是醫家說的命門穴。道家之所以稱之為命門,是因為這個大穴中內有坎(腎)離(心)真精。是性命之門戶。對十二正經的盛衰與人的生死是取決定性做用的。

這們位置在哪裡呢?就在兩腎中間往前一點,臍部往裡,離臍部七分,離兩腎中心三分的位置。從穴位來說,就在臍部與命門穴(督脈上的命門穴)的連線上,離臍部三分,離命門穴七分的那個位置。這就是丹家所說的命門氣穴。

築基守的大竅就在此。(對這個大竅要做什麼呢?沒有別的,「昔日逢師傳口訣,只教凝神入氣穴」。就是凝神於此守之。這些都要在調息入靜的功夫較成熟之後才開始凝神入氣穴。

一則呼吸要調到息相上。二則入坐不久即能大靜,才可入手下一步功夫。

三. 具體練法:以闢一靜室,打坐收心求靜。坐態調身,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種姿勢。

能盤坐就盤坐,不能盤坐就自然坐。打坐最後要的就是放鬆,以自己最容易放鬆的姿勢去坐。但一定要保證坐姿的標準。松而不懈。兩手心向上,兩手自然放在兩膝蓋上。(若頭部有疾病或高血壓者頭手心向下,有此類病者,最好不要練習此功)而後放鬆調息入靜。待得身心大靜,雜念不起之際。凝神入定於氣穴。

凝神入氣穴之法概括起來,就是幾個字:「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心觀下丹田。」具體而言呢。

第一要凝神。首先放下萬緣,排除大腦雜念。然後將目光(兩眼目光及神光)集中在眉心祖竅這個位置,等目光凝聚之後,然後意隨目光逐漸觀鼻端前一點虛空處(眼觀鼻),然後繼續下移。意隨神光聚於口(鼻觀口)再下行至心(口觀心),再由心下移至氣穴。這個過程中,能感覺到似有一物隨神光下行。

至氣穴後,此物似有著落,氣穴為之一動,此時將意識止於氣穴之處,氣也歸於氣穴。微微意照,惺惺以守,似存非存,意念輕靈而寂照。對上面的凝神入氣穴還有些要補充的。

第一呢,就是心沒有靜下來,眼睛不要閉,等心靜恬然之時,再開始閉目凝神祖竅。

第二就是一定要將意念與內視一起下移,要做到神息相依。

四.默守的原則是:「知而不守,先存後亡,虛心凝神,不著色相,不落空亡,虛靈不昧,存養寂照。」就是說心裡要明白默守的存在,但不要著意於它。

先似存非存的默守之,隨手守著守著感覺逐漸渾渾然然,在渾渾在中順意自然忘守。

只在於還虛凝神,不要著於有形之物事。即不要守得實實在在,象清楚的著意於實實在在的東西。

也不要空空的啥都沒有,空中要有靈信。空中好象感覺到了生命之活活靈靈而又似乎不明不白似的。似月華下照於潭水之上。一切是自然無心的寂照而又飄靈美妙。

這個狀態不好用文字描述,習者入靜後凝神體會,自然能得之妙境。

古人要求是這樣守之每次三柱香為度。按現在來說,每天還虛凝神,至少要在一兩個小時以上。

直到感覺呼吸綿綿暖暖,全身如處胞胎中,心中空明暢達,這才真正達到了神存達化之功。

凝照不過七七四十九天,心腎自然交感而真精產生。如此寂守三月百日以上。則神氣合融,人痴如醉。身體也已經恢復到孩童時的童真體態。這樣百日築基即告完成。

關於每次的收功問題。在功境最佳之後似要轉衰之際。見好就收。微微意想全身真陽凝聚於氣穴,意識慢慢復甦恢復。不要突然猛醒。

這就是道家丹道的築基法訣之一。當然道家分為許多宗派,各家宗派修法(築基法訣)有所不同,但基本不離此道。

相關焦點

  • 丹道築基法訣:這是修行人的保命功夫,練好了能讓你返老還童!
    道家認為,人過中年以後,童體已破,精氣逐漸的走漏流失。做為生命的物質基礎的元精逐漸衰敗。所以,對於已失童體之人,要能使其有足夠的先天元精,保持真精不漏不失,就要及時的補充,就象一盞燈的燈油不斷的減少,快乾枯之時,要維持這個「生命之火」長存,就要不斷的補充燈油。所以道家將築基法門也稱為「抽油添命」的功夫。
  • 人如至老而能保全其純陽體,便是返老還童功夫;附《女丹要言》「照服丸」
    煉己築基道家修煉功夫首在煉己,修煉就是在靜定上做功夫,煉己者,凝神也!神凝則玄牝方可立基矣!白玉蟾祖師說,大道之妙全在凝神處。玄關竅先天一炁道家功夫「貴在從虛空中收積先天一氣於身中,然後以吾人之神與此氣配合煉養之,為時既久,則神氣合為一體,而大丹始成。」
  • 《功夫熊貓》股市修行
    股票投資其實是場修行!道教徒認為人在苦修得道之後,就能脫下胎,換上骨,意味著進入新的境界。交易者的成功,與此類似,稍微總結一下,那些成功的「個體」(交易者),無一不是經歷過千辛萬苦的「修煉」,方才得道。我們來從《功夫熊貓》探索一些股票投資的秘密:1、你必須學會相信,也必須相信。
  • 觀自在菩薩的「觀自在」三個字,實實在在是我們修行人用功夫的典範
    文字 ▏來自元音老人《心經抉隱》 ▏圖片 ▏來自網絡觀自在菩薩的「觀自在」三個字,實實在在是我們修行人用功夫的典範一因佛對眾生說法是根據眾生的機緣、眾生的根基而說的,能深能淺、可高可低,就像海潮有漲落一樣;二因佛法如大海,汪洋浩瀚,波瀾壯闊,勢不可當。漲潮時,雷霆萬鈞,聞者喪膽;落潮時,風平浪靜,聲息毫無。  人們往往認為聽到了聲音是有聞,沒有聲音的時候是無聞。其實,有聲音時你聽到了聲音,沒有聲音時,你同樣也聽到了,你聽到的是沒有聲音。如果你沒有聽到,你怎麼會知道沒有聲音呢?
  • 真正會修行的人,是在大開圓解上下功夫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 南少林寺能教你什麼功夫?
    行走江湖,當然得學一身功夫。而這「功夫」真的能從少林學到嗎?答案是:當然啦。少林功夫可是武學正宗哦!那麼,少林功夫和別的功夫又什麼區別?少林功夫的「真功夫」到底如何?延巴專門請來南少林寺的徹智法師給咱們開示哦!提到少林功夫,徹智法師首先談到了南少林和北少林的淵源。南少林比北少林晚了63年,是北少林僧侶南下創辦的,二者同出一宗。
  • 很多同修感到修行的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
    1.淨空法師:很多同修感到修行的功夫不得力,什麼原因?許多同修們常常感到我們修行的功夫不得力,為什麼原因不得力?實在講就是不懂得修行的方法。念佛以為念這句阿彌陀佛就行,讀經也認為這個經典從頭到尾一天念個一遍、二遍也就行,這決定不是修行,而是發生了很大的誤會。
  • 道家靜坐養生要旨:為你道出長生不死,返老還童的秘密,望有緣人珍之!
    聲明:本公眾號旨在傳播修行相關的知識和信息,部分內容轉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做到這一點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在體光老和尚心中,怎樣才算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呢?一起看看老和尚的開示:不管他人說長說短,說是說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什麼是受益呢?  他人發火了,不能把你的火引出來;他人的習氣毛病,不能把你的煩惱引出來;他人講你壞,你也講他壞,你跟他一樣,不管他怎樣,你始終就是一法,他的貪心是他的貪心,他貪你也貪,你就被他轉了,那就叫沒主宰、沒受益。  修行人都得有點受益——他人煩惱,我不煩惱;他人嗔恨,我不咳恨,這叫受益。怎麼會跟人打起架來了?你打我,我也打你。
  • 地球上這些生物真的可以長生不死,這種甚至能返老還童
    佛道兩家為長生而出師修行,帝王將相為長生勞民傷財,煉丹吃藥,然而,最終還都是三個字:求不得。然而在地球上有一些生物與生俱來地帶著長壽不死的基因。燈塔水母: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的水母,長得很像燈塔,所以被命名為燈塔水母。
  • 道術:返老還童
    修道之人被稱為道士,《太霄琅書經》稱:「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道士接受各種戒律,生活瀟灑而清逸,常受人們的尊重。 神話中那些充滿想像讓人眼花繚亂的道術,也是幾千年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 這也讓有些居心不良的人找到了生財之道。
  • 返老還童
    【成語】         返老還童【拼音】
  • 《返老還童》電影觀後感
    想起:世界上最痛的莫過於,愛你的人在你面前你卻不知的痛苦感受。歷練過的感情是那麼樸實無華,輕聲一句「晚安,班傑明」昭示出多麼平靜而又幸福的心情。《返老還童》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只是各自生命中短暫的交集,卻足以照亮各自的一生。一部好的電影,一句無心的對白,一段已經唱爛的歌詞,和一個你曾經無數次夢到的情景,都能讓人觸景生情而淚流不止。
  • 【修行】一位「驅魔人」為你講述什麼是真正的修行,可能會顛覆你對修行的理解!
    何為「修行」?真正的「修行」就是:你想修「出世間法」你的菩提心一發就會感動靈界,靈界一應立馬就會有魔障來磨你,這些魔障是被你所發的菩提心感召而來的。這些魔障會想盡辦法折磨你的身心,讓你諸事不順、煩惱加劇、身體不適等。你菩提心一發神佛能感知到,魔一樣能感知到。
  • 正修行路•答疑168: 登臺,就必須有證道位的功夫?
    印廣門清法師-正修行路·答疑(2015年修訂版1--409) 168.有人對我講想要登臺,就必須有證道位的功夫,沒有修證
  • 佛說阿彌陀經析.159 學佛 怎麼體現修行的有功夫?
    就像衣服髒了,你馬上洗能洗得很乾淨,如果髒了很久也不洗,想洗乾淨就不容易了,有的就徹底洗不乾淨了,及時懺悔就是及時清洗。所以能及時發現傲慢,這是關鍵點了。能及時發現才能及時調服自心,才能及時懺悔消除影響;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後續的牽引就非常亂套了,所以修行的功夫在哪裡啊?在你看不看得住心。心裡起了什麼念頭能不能曉得,你沒功夫,就算你能做功課多少萬遍,你依然沒功夫。
  • 成語典故之返老還童
    成語「返老還童」常被形容人的容顏由衰老恢復青春。在漢朝的時候,有個叫劉安的淮南王。雖然這人身居高官,但是他還是不滿足,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自己能夠長生不老。有一天,來了8個老人來拜訪劉安,他們自稱是神仙。8位老人聽後哈哈大笑起來,其中一位說到:「你閒我們老嗎?這容易的很,我們可以馬上返老還童的。「說完,8位老人一個轉身,便都成了小孩子的樣子。這下門人真的新了,於是趕緊去給劉安通報。這便是成語」返老還童"的來歷的。後人也常用「返老還童」來形容人有衰老恢復青春的奇蹟。
  • 三官經丨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
    《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延生保命真經(三官經)》告知世人,如果善男信女皈依三元(三元:指天、地、水三官大帝聖誕吉日。即正月十五上元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十五下元節)齋戒(指是日持齋守戒),轉誦此經千五百遍,踴躍懺悔,即能除無妄之災,解有仇之愆;賜千祥之福,脫九厄之苦……父母存亡,沾恩離苦。並說:恭誦此經,即可隨力見功,酌水獻花,其福自應。
  • 給好道的修行人指了一個明路!
    十一、每事要問自己的一句話:此事你自然了嗎?十二、無事要問自己的一句話:此刻你自然了嗎?十三、天機就是人人每天都能擁有的成仙機會。十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不自然的心意和行為。四十九、修煉事全在數十年的功夫,做得到方才有道。五十、明師的最大特點,是沉著勇猛加歡喜常在。五十一、修行人妙語,不外乎內外相應。後來者見古仙上師之外相妙行,定要尋覓內中真景,反之亦然。
  • 《修行的六個重點 》宣化上人
    修行的六個重點 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這六種宗旨,就是六把斬魔劍、降魔杵。 有了這種的正知正見之後,就算有天人現身來供養、來叩頭,也不動心。如果一動心,或生出歡喜心,歡喜魔便得其方便,乘機而入,來擾亂你修行,令你發狂。若生憂愁心,那麼,憂愁魔得其方便,乘機而入,來擾亂你的心,令你煩惱。或者動了執著心,或者動了我慢心,都會受魔來擾亂,使思想不清淨。所以無論遇到什麼奇奇怪怪的境界,不要相信,不要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