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評:中國足球最強制措施

2020-11-17 搜狐網

  搜狐體育訊 平地起驚雷,原本北京時間2017年5月24日晚中國足球圈乃至體育圈的熱議話題應該是亞冠聯賽上演首次中國德比,上海上港在2017亞冠淘汰賽第一輪第一回合中2-1戰勝江蘇蘇寧。可是比賽哨響沒幾分鐘之後,中國足協就用官網上兩則言簡意賅的通知上演了一出實力搶戲。新政策突然到來,並且力度空前,這一次,聯賽改革來到了深水區。

  先來看,中國足協發布的兩則通知,標題和內容都很簡單。一份是《關於調整中超、中甲聯賽U23球員出場政策的通知》,內容主要是預告,內容只有三行,但足夠驚人,自下賽季起,中超、中甲球隊在國內的聯賽和足協杯賽上,各支球隊的上場u-23球員數量必須與外援數量相同,足協希望各俱樂部提早準備,具體的細則還在制定中。

  問題來了,到底2018賽季可以上場幾個外援,有沒有限制,還是說各支俱樂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安排,只要保證U-23人數和外援相同就可以,估計看到通知的各家俱樂部也是一臉懵逼。我們想不來吐槽突如其來的u-23政策,先來分析這一政策如何執行,以及可以預見帶來的影響。

  首先,新人將會有更多機會,適齡球員將會井噴式的迎來職業聯賽比賽的機會,那些本賽季靠提前換人應付的球隊,新賽季肯定不能這樣行事,必須用適齡球員好好比賽,安排進球隊真正的體系之中。其次,適齡球員將成為香餑餑,各支球隊的哄搶力度將會空前,而對於球隊內部適齡隊員的培養與挖掘力度,也會空前。那麼自家儲備比較好的球隊,可以大膽的啟用新人,那些隊內適齡資源不足的球隊,就必須在未來的兩個轉會窗口大做文章,當然適齡緊缺人才的身價必將暴漲。

  U-23新政或許可以催生一個短期的投資項目,那就是和炒房一樣囤積人才,「炒人」。這背後只因為中國足球適齡青年人才太過稀缺。這種空前的新人培養政策,也將會給那些在中超介於半主力球員以及三十歲出頭介於職業生涯中後期的球員帶來災難,突然失去機會,被逼提前退役,都有可能。

  行政自然有利處,如果不是為了培養某一批球員去衝擊世界盃,或者是培養某一屆中國準備舉辦世界盃的適齡球員,可能不會有如此空前的新人培養政策,因為這對於聯賽的職業發展,可能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如此強大的改變力度與風險,一定有原因,也值得期待。

  再來看第二則通知,《關於限制高價引援的通知》的內容同樣簡短,主要表述的是從即將到來的2017夏季轉會開始,就會對巨資引進外援的現象進行限制。方法有兩個,第一是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徵收引援調節費用。如何界定這裡的「虧損」還沒有明確的文件出臺,可能是根據俱樂部的財政情況,也可能是簡單的分析球員買賣的帳面。

  調節費用的徵收標準是什麼也沒有明確,所以說這一點對於俱樂部的影響有多大還要看後續的細則,但可以預見各支俱樂部不得不考慮球隊自身的財政運轉情況,這倒是一個有利的地方,畢竟大面積財產因為引援外流,可能並不合適,另外更多的財產會因此轉移到內援身上,轉移到青訓培養上,這是好的事情。

  限制高價外援的第二個做法更加具體,也更加殘酷。「對於有關俱樂部通過轉會引入球員的資金支出,將收取與引援支出等額的費用」這個在語句理解上存在問題,根據表示應該是對於第一點的補充,也就是說徵收的調節費用就是有關俱樂部在轉會上的支出,但也可以理解為單獨表達的一句話。

  如果說,某俱樂部因為虧損,引援還需要被再徵收一份同價位額外的費用,那麼這支俱樂部肯定會非常謹慎的選擇外援引進,甚至可能只能去引進內援,培養球員,這樣一來就直接把錢花在了國內足球市場,強制性的把資源留給了國內足球的發展。如果說要被徵收費用的球隊還要選擇引進外援,那麼轉會費用之外再交一份給基金會,俱樂部引援就必須考慮經費,動輒數千萬歐元的費用肯定很難再輕易發生,因為沒有俱樂部把再多交幾千萬歐不當回事。

  可能要發生的尷尬是,即將到來的夏季轉會,某些俱樂部要談成的轉會引援要告吹了,甚至已經籤約的可能要賠違約金了。假設某支球隊數千萬歐引進了迭戈科斯塔,那麼很可能就要同樣上繳數千萬歐,這樣的代價太大,索性不能履約只能白白給對方違約金。

  引進大牌強援將變得更難,大牌來華淘金之路變得窄起來。對於外援實力已經足夠的球隊,可能短期影響不大,但對於那些準備發狠投資衝擊聯賽格局的球隊,可能他們的未來要調整策略了。這時候你不得不感慨許家印全華班計劃的精妙和偉大,在外援引進上有所收緊的恆大,顯然契合了新政改革的思路。

  新政的細則還沒有出臺,很多還只能是猜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次的改革力度絕對是史上最大的,應該上升到了國家層面。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讓各支俱樂部把經歷、心思、金錢都用在發展國內足球尤其是培養人才上,因為在未來的情況下,得人才者在中超才能生存的更加遊刃有餘。從這一點出發,力度空前的新政,還是值得期待的……【詳細】

  搜狐體育訊 北京時間5月24日晚,亞冠歷史第一中國德比終場哨響沒幾分鐘之後,中國足協就用官網上兩則言簡意賅的通知上演了一出實力搶戲。新政策突然到來,可謂平地起驚雷,其中,關於U-23球員使用的政策力度空前,明確了自從2018賽季開始,中超與中甲俱樂部在聯賽和足協杯比賽中出場的U-23球員必須和外援人數相同。

  先來看中國足協發布的這份關於U-23使用的通知,標題和內容都很簡單。《關於調整中超、中甲聯賽U23球員出場政策的通知》,內容主要是預告,內容只有三行,但足夠驚人,自下賽季起,中超、中甲球隊在國內的聯賽和足協杯賽上,各支球隊的上場u-23球員數量必須與外援數量相同,足協希望各俱樂部提早準備,具體的細則還在制定中。

  因為沒有具體的細則,所以很多問題還沒有明確,比如外援到底可以上幾個,是球隊隨意安排只要保證人數相同就可以,還是或有具體的規定。再比如,人數相同意味著必須相同還是可以多於外援,如果要絕對的相同才可以,那或許有些死板。

  最核心的是到底2018賽季可以上場幾個外援,估計看到通知的各家俱樂部也是一臉懵逼。可能面對新政,更多的是缺乏了性分析的吐槽,不過這突如其來的u-23政策。肯定需要我們理性的分析,以及去思考它可以預見帶來的影響。

  首先,新人將會有更多機會,適齡球員將會井噴式的迎來職業聯賽比賽的機會,那些本賽季靠提前換人應付的球隊,新賽季肯定不能這樣行事,必須用適齡球員好好比賽,安排進球隊真正的體系之中。

  其次,適齡球員將成為香餑餑,各支球隊的哄搶力度將會空前,而對於球隊內部適齡隊員的培養與挖掘力度,也會空前。那些自家儲備比較好的球隊,可以大膽的啟用新人,那些隊內適齡資源不足的球隊,就必須在未來的兩個轉會窗口大做文章,當然適齡緊缺人才的身價必將暴漲。中國足球即將迎來一場挖角適齡球員的大規模「內戰」。

  U-23新政或許可以催生一個短期的投資項目,那就是和炒房一樣囤積人才,「炒人」。

  這背後只因為中國足球適齡青年人才太過稀缺,這也是新政出臺不得以的原因。把中國足球所有的人力物力、財力與心思,都轉移到對於年輕球員培養上面,可以說是借用職業俱樂部的平臺,舉全力來給年輕人舞臺,俱樂部成為了培養年輕球員的第一主體責任人。

  這種空前的新人培養政策,也將會給那些在中超過了適齡年紀但介於主力、半主力之間的球員以及三十歲出頭介於職業生涯中後期的球員帶來災難,他們可能面臨突然失去機會,還沒有失去狀態的時候提前成為老將甚至被逼提前退役,都有可能。這對於這一批球員來講,是不公平的,適齡球員得到的機會,以犧牲他們的生存空間為間接前提。

  可能還會有犧牲的地方是,中超聯賽的觀賞性和發展步伐。在職業化和商業化的路上,中超這幾年打上了快車,而新政大面積讓年輕球員上位,很可能帶來的是中超出現外援帶著小球員打的局面,國內球員的技戰術作用更加被壓縮,難免會有揠苗助長的嫌疑。加上外援引進新規,國內球員的商業價值會急速增長,他們可能幸福來得太突然,能否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在個人能力的提升上也需要經受檢驗。

  新政自然有利處,如果不是為了培養某一批球員去衝擊世界盃,或者是培養某一屆中國準備舉辦世界盃的適齡球員,可能不會有如此空前的新人培養政策,因為這對於聯賽的職業發展,可能帶來非常大的衝擊。如此強大的改變力度與風險,一定有原因,也值得期待。就好比奧運戰略,本土舉報的08奧運舉國之力要拿下金牌榜第一,22年冬奧會也必須完成突破,自然即將提上日程的本土世界盃申辦,也需要先有一支不丟臉的東道主隊伍才行。現在結合新政來看廣州恆大的全華班計劃,不得不稱讚許家印的精妙,可能未來中國賽場上,全華班真的會成為一種可能。

  改革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氣,如今新政帶來的變革力度,可能要比想像中的還要強烈,這對於中國足球來講,不僅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也是全新的開始。2018賽季,1995年以後出生的球員,會讓我們看到更多中國足球艱辛前行的故事……【詳細】

  晴天霹靂!就在蘇滬雙雄在亞冠聯賽1/8決賽首回合廝殺時,中國足協突然頒布了新政,其中限制高價引援政策,正是新政之一。從足協新政不難看出,足協限制中超、中甲高價引援的力度是空前的,同時也將給中超、中甲的發展帶來深遠且直接的影響。

  新政內容:限制高價引援 對虧損俱樂部徵收引援費

  足協於5月24日發布的新政文件內容如下:各中超、中甲俱樂部,限制職業足球俱樂部追求短期成績、盲目攀比、高價引援、哄抬價格的行為,維護職業足球聯賽市場秩序,促進職業足球健康、穩定發展,經研究決定:自2017年夏季註冊轉會期起,對處於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徵收引援調節費用。對於有關俱樂部通過轉會引入球員的資金支出,將收取與引援支出等額的費用,該項費用全額納入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用於青少年球員的培養、社會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動。各俱樂部應當從中國足球健康發展的大局出發,規範引援行為,理性投入,依法管理,按照要求做好引援合同管理和備案工作,嚴禁通過籤署陰陽合同等手段獲取非法利益。特此通知。

  新政背景:俱樂部哄抬價格高價引援 盲目攀比為追求短期成績

  近些年,中國俱樂部確實是存在為追求短期目標,哄抬價格,高價引援的現象,並且這種現象與趨勢呈現愈演愈烈。外援方面,高拉特、熱爾維尼奧、拉米雷斯、J-馬丁內斯、特謝拉、胡爾克及奧斯卡等外援,不斷刷新著中超引援轉會費紀錄,並且溢價幅度甚大。同時為了讓大牌外援加盟俱樂部,俱樂部往往予以天價薪金。國內球員轉會方面,哄抬價格、高價引援現象更為明顯,轉會費紀錄也是不斷被刷新,動輒就是幾千萬、上億的轉會費,溢價程度較之於外援更甚。

  所以在此大背景下,足協頒布這樣的新政,也就不難被理解了。

  新政初衷:維護穩定市場秩序 促進職業聯賽健康持續發展

  俱樂部選擇高價引援,其主觀意願自然是希望球隊的比賽成績、受關注度等能夠在短期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而從客觀來看,大牌外援、大牌教練的紛至沓來,也確實了提升了中超聯賽、中甲聯賽的競技水準,影響力和受關注度等。但是在足協來看,俱樂部這樣做的代價是,市場基本秩序被擾亂,財大氣粗的俱樂部可以通過金元政策來「破格獲取」市場內優質資源,而這不利於職業聯賽的健康與持續發展。

  所以足協該新政的初衷是什麼,由此可見一斑。

  新政影響:影響遍及中超中甲 聯賽水準恐大幅下降

  該新政,不僅給各俱樂部帶來了巨大影響,亦將直接影響聯賽。新政對於各俱樂部和聯賽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政從今年夏窗開始,那麼很多已經在運作或已完成運作的轉會,等於被全面叫停了。而這裡面,俱樂部可能會涉及到誠信、違約、原建隊計劃流產、付高額罰金等一系列問題。第二,眾所周知,能夠在國內聯賽中實現盈利的俱樂部鳳毛麟角,多數處於虧損狀態。所以在今年夏窗,想必絕大多數俱樂部需要為此前的大手筆或眼下的任性轉會,支付一大筆計劃外開支,經濟壓力必然非常大,尤其是對於那些經濟基礎一般的俱樂部。

  第三,該新政的出現提高了外援加盟中超、中甲的門檻,未來能進入的高水準外援肯定會越來越少,而這相當於聯賽的某一個「新陳代謝」系統突然發生構造性病變,如此一來,聯賽的競技水平、受關注度、影響力等必然會呈現下滑。第四,在該新政的作用下,俱樂部一定會加大隊內挖掘力度,尤其是對於年輕人的挖掘,這樣一來,俱樂部的原發展規劃,原建隊規劃等都將面臨重新規劃設計。 第五,為了符合該新政相關規定,俱樂部在引援轉會市場上,肯定會更為理性和冷靜,也自然會更加在意投入產出比和性價比。

  潛在問題:土豪有錢任性怎麼辦? 新政若朝令夕改怎麼辦?

  坦白講,該新政一旦實施起來,所存在的潛在問題還是比較多的。例如,俱樂部為了適應新政,該遵守的都遵守了,該叫停的都叫停了,該認罰的都認罰了,該調整的也都進行調整了。那麼問題來了,該新政將持續多久,是1-2年,還是3-4年,是8-10年,還是從今往過都是這樣規定了,要知道,政策推行實施的時限不同,俱樂部的應對部署也是不同的。尤其是一旦真的朝令夕改了,那麼俱樂部要面臨什麼,是可想而知的。

  例如,有一些俱樂部就是有錢任性,人家願意支付罰金,又該怎麼辦呢?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市場秩序可能將愈加混亂,同時那些經濟基礎差的俱樂部的日子也將更難過了。畢竟在大洋彼岸的NBA聯盟,可是有不少球隊願意支付奢侈稅。又例如該新政的監管系統是怎麼運行和工作的呢?他們怎麼監管判定俱樂部的盈虧狀況,又怎麼監管判定俱樂部是否使用了「陰陽合同」呢?再例如,那些經濟基礎差的俱樂部,面對障礙重重的輸出通道該怎麼賣青訓球員呢?轉會收益銳減,又哪來的錢投入到青訓呢?另外,輸出流入通道障礙重重,難道就不會影響球員自身發展和利益嗎?

  所以綜上所述,足協頒布該新政,固然有它的理由,亦初衷明確。但影響面太大,給俱樂部緩衝期太短,並且還存在這樣那樣的潛在問題。而至於該新政能否起到預期效果,那些存在的潛在問題又是否會發生,只得是拭目以待了……【詳細】

  (搜狐體育 裴力 5月24日報導)亞冠1/8決賽首次中超德比今晚在上海體育場上演,上港主場2比1戰勝江蘇蘇寧。值得一提的是,今晚中國足協發布聯賽新政,規定從下賽季開始,中超各個參賽球隊,U23球員出場人數必須與外援出場人數對等。

  這個新政堪稱一石激起千層浪,以至於亞冠賽後發布會上,也有記者問到博阿斯這個問題,對此博阿斯似乎難以置信,連續用英語追問了翻譯好幾遍,來確認新政的真實性。當最終弄清楚新政的具體內容之後,博阿斯哈哈大笑,似乎有點忍俊不禁。

  「我還沒有看到官方的通知,我會仔細閱讀之後再作出相應的評論。俱樂部會收到足協的官方通知,之後我會再作出自己的判斷。」博阿斯說:「現在不知道說什麼好。」……【詳細】

  當中超三隊挺進亞冠16強,並且在亞冠賽場出現中超德比,這也讓無數的中國球迷倍感興奮!但這個節骨眼上,中國足協卻又搞突然襲擊,宣布新政,「下賽季U23球員同外援上場人數相同」、「將向天價引援虧損球隊徵收引援費」。這也是繼年初的U23新政,聯賽削減一個外援名額之後,足協再次突然搞出這樣的一幕。

  年初時,足協便突然宣布「外援名額從3+1削減到只有3個」、「強制首發一名U23球員」,這亦是引起軒然大波。當時很多俱樂部都對足協的新政措手不及,亞洲外援也紛紛坐上了冷板凳。時至今日,足協再次搞起突然襲擊,這亦是再次讓中超俱樂部們措手不及。

  眾多媒體人,也紛紛對足協的新政提出質疑。賀煒談到時表示,「新政策下,很多球員是不是24歲就可以退役了? 」

  《足球報》記者賈巖峰,則對U23政策提出質疑,「關於累計上場人數相同,可以理解為你上三個外援,就得有3個U23人次跟著,因為前陣子裡皮看了中超後有提建議,上幾分鐘U23就換下來這真不好,最好是出臺只能U23換U23才能真正執行到位。這個政策有點那個意思,但是又不完全一樣。那麼如果不用外援呢?是不是就不用上U23?如果想多上一個U23?也不行?」

  《足球報》記者盧基琳,談到新政有何漏洞,「足協的新政破解的辦法似乎已經有了,例如蘇寧就這樣這麼操作,國米巨資收購蘇寧的球員,給蘇寧增加收入,然後再購買蘇寧看中的球員,以免費租借並承擔工資的方式,將球員租借給蘇寧……至於不虧損,更簡單了,母公司或關聯公司,以購買廣告的方式,向俱樂部注資……so easy 」

  國安球員張曉彬打趣,「絕妙錦囊,給各個俱樂部提個醒哦,請大家看清楚,政策是累計,所以明年終於可以正常踢比賽了,只不過在傷停補時階段一口氣換上3名U23球員來應付政策」。

  趙震怒斥足協的新政缺少邏輯,在開倒車,「足協的新規咋說呢都不是懂不懂足球的問題了,是懂不懂邏輯的問題。讓各家俱樂部俱樂部發展青訓,然後又要對虧損的俱樂部轉入球員收取與轉會費等額管理費,那其實就是堵住了有錢俱樂部引入球員的口子。那麼請問中小俱樂部青訓培養出來的球員賣誰?不賣人他們哪來的青訓啟動資金。這不又回到職業化之前的體工大隊了嗎?這不是在開倒車嗎?國際足聯要是有這政策,阿賈克斯早黃鋪了。」

  足球專家Asaikana從奢侈稅方面進行解讀,「注意,奢侈稅這東西是從6月19日即將開放的夏季轉會期就開始施行了,也就是說,夏天你砸多少錢進轉會市場,就得付出再一倍的錢進足球發展基金。今年的二次轉會恐怕將會陷入一個前所未有的低潮期,對於亟需靠二轉來改善球隊的積分榜下遊球隊來講,起到了不小的限制作用。」

  足球記者潘偉力哀嘆中超的黃金時期結束,「足協深夜發重磅!都散了吧,中超頂級外援井噴的歲月,就此終結了。權健前兩天官方闢謠科斯塔,就是收到風聲後的緊急自救。高層不想你們亂玩,你們就都老實點。」……【詳細】

相關焦點

  • 孫大午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公司多位高層均被採取強制措施
    【孫大午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11月11日,據微信公眾號「高碑店公安局」發布的一則警情通報顯示,經偵查,河北大午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孫大午等人涉嫌尋釁滋事、破壞生產經營等違法犯罪。2020年11月11日,公安機關依法對孫大午等人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目前,案件正在偵辦中。
  • 5大關鍵詞 帶你讀懂最新版中國足球改革措施
    年末,中國足球的改革浪潮一波接著一波。18日,中國足協在其網站發布《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可謂乾貨滿滿。聯想到四天之前剛剛召開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看得出來,足協上下對於推動新政落地,著實下了大功夫。此番8項、35條具體措施頒布,又有哪些亮點值得關注?
  • 逮捕後如何申請變更強制措施
    刑事案件中,嫌疑人經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後想要變更強制措施可謂百中無一,相當困難。但作為辯護人,為當事人爭取最大的合法利益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一、羈押必要性審查的法律依據羈押必要性審查,是指人民檢察院根據刑事訴訟法對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無繼續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建議辦案機關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活動。法律依據是《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淺析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的...
    ,山東事業單位考試網特整理了事業編招聘備考資料,下面為大家分享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淺析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行的區別。總的來說,我們可以看出行政強制措施具有臨時性的特點,而行政強制執行具有終局性的特點。(二)具體區別1、目的不同。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是迫使有義務的相對方履行義務或達到與履行義務相同的狀態;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是使相對人的人身和財產處於某種狀態,以防止,制止或控制發生以及可能發生的非法行為或危險狀態。2、前提是不同的。
  • 解說員唐暉:中國足球運動員活在封建社會
    ,說降薪就降薪,這也算了,限制轉會費也算了,現在還來個轉會鎖,感覺中國球員真的都不是人,欠薪不給追,還要限薪,現在再給你脖子套個鎖,連說話的機會都沒,哈哈哈哈」 足協既然用行政手段幹預足球市場,在中超聯賽市值高漲時期,強制限制球員薪水;那麼,在未來中超聯賽市值低迷蕭條的時候,足協是不是也有義務保持球員薪水達到日韓球員薪水的水平啊?
  • 中國足球這一年:走過「最特殊」賽季 迎來「最嚴厲」新政
    中新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 邢翀)2020年,中國足球走過極為特殊的一年。受疫情影響,中超聯賽首次實行賽會制,三個月完成20輪超密集賽程,再加之中超四強遠赴多哈「歷險」亞冠,中國足球走過職業化以來「最特殊」的賽季。
  • 希臘收緊防疫措施:調整口罩強制令 或更改開學時間
    希臘收緊防疫措施:調整口罩強制令 或更改開學時間 2020-07-29 10:51: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孟湘君 責任編輯:孟湘君
  • 2020會是中國足球新時代的「元年」嗎?
    無論如何,2020年都是值得中國足球銘記的一年,在這一年整個中國足壇經歷的風風雨雨無疑將要影響未來中國足球政策相當長一段時間。這個命運多舛的2020賽季,以及賽季結束後一系列足協的政策動作,都將被收錄到中國足球的史書之中。
  • 傳喚是強制措施嗎?刑事傳喚不到案會怎樣處理?
    二、傳喚是強制措施嗎?1。刑事傳喚具有通知功能。刑事傳喚實質是公檢法依照法定程序通知特定的人自行到案的一種訴訟活動,其目的是保證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2。刑事傳喚不屬於強制措施。《刑事訴訟法》第一編第六章規定的強制措施有五種,包括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和逮捕,刑事傳喚並未包括在法定的強制措施中。由此可見,刑事傳喚並不屬於刑事強制措施。3。刑事傳喚具有潛在、間接的強制性。
  • 黑暴被內地海警查獲時差點嚇尿,均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昨天,香港保安局表示,警務處已接獲有關12名香港居民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的通報。警方表示,涉案的12人已被內地執法機關拘留,警方與內地部門會繼續保持緊密聯繫及合作。而什麼叫「刑事強制措施」,韜哥相信讀者都知道什麼意思!由採取強制措施加上「內地會根據相關法例處理」,從中我們不難得出消息,即這些港毒黑暴分子,將會在內地受法律追究。偷渡罪,內地刑法有明確規定: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 市場監管系統行政強制措施匯總
    該法規定:法律中未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該法出臺後,部分涉及行政強制措施規定的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及時進行了小幅調整。在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背景下,原工商、食藥、質監等職能在國家層面實現了合併。與此同時,原各自部門的行政強制職權也隨之由新成立的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執行。
  • 涉嫌非法吸儲:中金在線實控人被採取強制措施 過億股權遭凍結
    來源:券商中國涉嫌非法吸儲,多家P2P遭警方立案!中金在線實控人被採取強制措施,過億股權遭凍結P2P網貸清退進入掃尾階段,近日又有多家網貸平臺被警方立案偵查。同時,上述平臺的多位相關責任人也被警方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11月11日,福州公安在官方微博發布警情通報,「168金服」網貸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案,已被警方依法立案偵查。據了解,「168金服」是「中金在線」旗下P2P網貸平臺,其實控人沈文策已因自身失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網貸清退工作仍在繼續。
  • 央視《熱線12》邀嶽屾山律師作客直播現場 評「女子遺棄男嬰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2019年1月4日,北京嶽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央視特約評論員嶽屾山律師作客中央電視臺《熱線12》直播現場,就「女子雪地遺棄男嬰 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姜傑律師:辯護人申請變更強制措施司法機關應在3日內作出決定
    對於沒有人身危險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採取可不採取強制措施的,應當堅持「不採取」;能採取低強度措施的,不採取高強度措施;採取強制措施後,隨著訴訟進展和案情變化,要對「必要性」進行審查,該變更的要及時變更或者解除。
  • 中國足球三級聯賽又將擴軍
    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臨近歲末,中國足協「大動作」不斷。繼幾天前的「最嚴限薪」、「中性改名」之後。12月19日,中國足協又對外正式公布《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大大小小有35條之多,其中,剛剛經歷了聯賽大規模球隊退出的中超、中甲、中乙的三級聯賽將再度擴軍。在這最新的35條措施中,「做好職業足球發展頂層設計,構建定位清晰、銜接合理的職業聯賽體系」是相當重要的內容之一。因此中國足協非常明確地公布,將在2023年對聯賽進行大擴軍。
  • 取保候審意味著因涉嫌刑事犯罪,而被司法機關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由此可見,取保候審是一種刑事強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批,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送看守所羈押或暫時解除羈押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 烏魯木齊對不服從疫情管控者將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烏魯木齊對不服從疫情管控者將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2020-07-30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連凱洋海鮮董事長被採取強制措施
    樂居買房訊11月19日,大連凱洋世界海鮮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魏世凱近日無法取得聯繫,公司從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董事長兼總經理魏世凱先生家屬處獲知魏世凱先生因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於近日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目前無結論意見。
  • 想從小培養孩子的足球技能?來看寶山這些全國足球特...
    想從小培養孩子的足球技能?來看寶山這些全國足球特...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想從小培養孩子的足球技能
  • 《中國足球協會青少年訓練大綱》宣講會舉辦 明確中國足球青訓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中國足球協會青少年訓練大綱》宣講會(以下簡稱「《青訓大綱》」)今日在北京大地賽德足球俱樂部訓練基地成功舉辦。中國足協副主席高洪波,北京市體育局副局長、北京市足協主席楊海濱,中國足協技術總監克瑞斯,中國足協男足青訓總監傅博,亞足聯精英青訓小組專家、中國足球協會高端講師李春滿,中國足協技術部部長唐峰,中國足協技術總監辦公室主任張弨等領導、專家,以及北京市足協40名講師參加了本次宣講會。本次宣講會由北京市足協副秘書長陳長紅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