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簧管吹奏的印度電影《流浪者》插曲---拉茲之歌
《拉茲之歌》是印度老電影《流浪者》裡面的插曲。演唱者是拉傑·卡普爾。
拉傑·卡普爾1924年生於印度孟買,他的父親普裡特維·拉傑·卡普爾是印度著名戲劇、電影藝術家,普裡特維在青年時期曾組織擁有150名演員的「普裡特維·拉傑劇團」,以後轉入電影界,在默片時代他曾扮演過許多生動的角色,老卡普爾的三個兒子在他的影響和薰陶下,先後都成為印度著名的電影演員。拉傑在兄弟三人中是老大,他從18歲起就在孟買有聲電影公司當場記。1947年,23歲的拉傑自導自演了第一部影片《火》,這是一部自傳體影片。此後,他又自導自演了愛情影片《雨》,這部影片使他一舉成名。不久,他建立了拉傑·卡普爾電影製片廠,併兼任製片人、編劇、導演和演員,拉傑·卡普爾所創造的卓別林式的小人物,使他很快成為印度青年觀眾的偶像。
50年代初,拉傑·卡普爾對反映貧苦人生活的社會題材產生了興趣。1951年,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流浪者》。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呢,還是得自於父母呢?影片的這一主題深深震撼了觀眾的心靈,拉傑以巧妙的藝術構思,完美的導演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創作了《流浪者》這部影片。該片嚴肅地告訴人們:決定一個人性格和習慣的不是血統,而是環境。正如拉傑·卡普爾所說:「不管你出身於什麼家庭,不管是怎樣低下的家庭,如果在你的周圍有愛情、慈愛和友誼,並有機會獲得進步的話,你能完成巨大的事業。」片中,扮演麗達的演員是印度最有才華的女星納爾吉絲,她曾和拉傑·卡普爾合演過《火》與《雨》,《流浪者》是他們合作的第三部影片。
印度著名電影藝術家拉傑·卡普爾自導自演的優秀影片《流浪者》。他以卓別林式的表演手段,批判了"父親是好人,兒子永遠是好人,父親是個賊,他的兒子必定是賊"的血統論。影片的場景富麗堂皇、故事情節曲折動人。主題歌《拉茲之歌》和《麗達之歌》被許多國家廣泛傳唱。本片於1953年獲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