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長期護理險制度2021年10月起實施 減輕家庭負擔

2020-12-23 閩南網

  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公布

  長期護理險制度明年10月起實施

  長期護理保險將於明年10月1日起在我市徵繳,失能老人將由此減輕家庭負擔,更好實現「老有所護」,深圳人從此也有了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之外的「社會第六險」。

  備受關注的《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8日已在讀特新聞客戶端上全文公布,並擬於明年3月1日起實施,為深圳「有備而老」提供法治保障。

  保費按職工月平均工資0.1%繳交

  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隨著早期來深建設者幾乎將同時步入老年人行列,深圳市面臨「井噴式」養老壓力。據統計,我市戶籍老人30多萬,加上常住老年人口,超過100萬人。戶籍老人中,有60至79歲中度和重度失能居家老人8500多人,80周歲以上老年人近4萬人。解決失能、高齡老人的護理問題成為迫切需要。

  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此次立法的亮點之一,主要是為被保險人在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時,提供護理保障和經濟補償的制度安排。該保險制度已在我國多個城市展開試點,與其他試點城市相比,深圳擴大了參保人範圍,除用人單位外,年滿18周歲且未在校就讀的我市戶籍非在職人員也納入其中,並與深圳現行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讓更多人群能獲得保障。保險待遇按照參保人照護評定等級、服務提供方式、累計參加保險的年限等確定。

  長期護理保險費以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0.1%的比例逐月繳交,其中職工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各按50%比例繳費,退休人員、居民以及其他人員由個人繳費,困難人群繳費由財政給予補助。以2019年度在崗人員月平均工資10646元測算,每人全年繳費約為128元,職工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各承擔約5.3元/月;退休人員、居民及其他人員折合約10.6元/月。

  享受什麼樣的養老服務由評估結果定

  條例要求構建多層次、全覆蓋、高效便捷的養老服務網絡,各區至少建設一家區級養老服務機構,各街道至少建設一家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各社區根據老年人分布情況建設養老服務站點。

  哪些老人可以入住公辦養老院?哪些老人可以領取養老補貼?老人在居家養老中可以享受什麼樣的服務?條例要求建立統一的老年人綜合評估制度,科學確定老年人的失能等級、服務類型和照護等級,作為老年人享受相關補貼、長期護理保險待遇、接受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入住養老機構或者醫療機構等的依據。

  深圳老人居家養老的質量將進一步提高。條例要求藉助社區平臺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間託養、助餐、助潔、醫療康復等服務;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為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臨時或者短期看護;對中度以上失能老人以及特困老人家庭設施實施無障礙改造,符合規定的由財政給予補貼。

  重度失能老人3個月內入住公辦養老院

  公辦養老機構的「兜底」作用將得到更充分發揮。條例明確規定,新建公辦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應佔總床位的80%以上,已建成的養老機構應當逐步提高護理型床位比例。

  本市戶籍特困老年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等群體申請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民政部門應當保障其在1個月內入住,其他本市戶籍重度失能老年人申請入住公辦養老機構的,民政部門原則上應當保障其在3個月內入住。

  按收住對象不同,公辦養老機構實行差別收費。對本市戶籍特困老年人免收費用;對低收入困難家庭的中度以上失能、殘疾、高齡老年人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收取費用;對其他符合公辦養老機構入住條件的老年人,按照非營利原則扣除政府投入、社會捐贈後的實際成本,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管理。

  刪除獨生子女護理假內容

  條例草案曾規定老人生病期間用人單位應當給予獨生子女護理假,以緩解贍養壓力。不過,在徵求意見過程中,這個條款爭議很大。有不少意見認為獨生子女護理假會加重企業負擔,不利於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甚至可能出現企業歧視獨生子女員工,進而引發新的就業問題。

  前不久,國家衛健委在答覆網友關於獨生子女護理假的問題時表示,將繼續加強對相關問題的調研,總結地方經驗,研究在國家層面制定相關政策的可行性。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以上因素,條例刪除了獨生子女護理假相關內容,等待國家層面統一規定。(記者 李舒瑜)

原標題:深圳養老服務條例正式公布 長期護理險制度明年10月起實施

責任編輯:鄭莉莉

相關焦點

  • 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經濟負擔,天津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 周潤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天津將初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長期護理事務性和經濟負擔。
  • 深圳申請成為長期護理險試點城市 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原標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   深圳市已向國家申請作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以更好破解「老有所護」的難題,讓失能老人體面養老。市政府關於六屆人大七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中透露了這一好消息。
  • 對我國建立長期護理險的思考
    2015年,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現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了《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在全國15個試點地區,「探索建立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
  • 社保「六險一金」在石景山全區試點 研究完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傳統的社保「五險一金」在北京將變成「六險一金」。昨日,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財政局下發《北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方案》,明確在之前3個街道先行開展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基礎上,將其擴大至石景山全區。長期護理保險為社保獨立險種,這意味著本市將迎來「六險一金」時代。
  • 天津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
    新華社天津12月20日電(記者 周潤健)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根據該方案,天津將初步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減輕重度失能人員及其家屬長期護理事務性和經濟負擔。  方案明確,籌資以單位和個人繳費為主,單位和個人繳費原則上分別按照職工工資總額、上年度天津市職工平均工資的0.16%確定。
  • 《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一、什麼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部署,被定位為養老、醫保、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後的「第六險」。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醫療、護理等層面問題越發凸顯,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根據《國家醫保局 財政部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醫保發〔2020〕37號),本市出臺了《方案》,主要目的通過試點工作,建立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解決重度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問題,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培育和規範養老服務市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社保「第六險」延長生命線,南通長期照護保險庇佑720萬人
    揚子晚報訊(記者 郭小川 通訊員 耿晨)5年前,以失能失智人群為主要保障對象的長期照護保險,在南通率先「破題試水」。5年來,這個被稱作社保「第六險」的新險種實施效果如何?10月10日,江蘇省醫保研究會主辦召開長期照護保險南通試點五周年座談會,來自國家發改委和部分試點城市醫保部門負責人、高校研究人員等匯聚南通,分享試點經驗,探討完善機制,促進長期護理保險事業健康發展。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失能失智人群越來越大,這一群體需要長期日常生活護理和照料。
  • 長期照護險「長春樣本」走向品牌化
    長期照護險政策實施後,經過審批,他倆每月補助費合計為5700元,只需每月再支付2700元即可,減輕了經濟負擔。從「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到「病有所護,無顧無憂」,長期照護險「長春路徑」成效凸顯:養老護理、疾病治療、臨終關懷「三位一體」的模式,實現了失能人員生活照料護理與疾病治療無縫對接。
  • 重度失能人員率先納入,北京石景山啟動長期護理險制度試點
    除學生和兒童外,石景山區參加本市基本醫保的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個人僅需承擔每年90元的費用,就可上長期護理保險。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財政局日前印發了《北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方案》,其中明確,在石景山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
  • 長期護理保險是什麼險有什麼功能介紹 社保第六險要來了
    長期護理保險是什麼險有什麼功能介紹 社保第六險要來了 【社保第六險要來了】據央視消息,數據顯示,截至 2019
  • 繼「五險一金」之後的「第六險」 天津試點增加長期護理保險
    內容提要:繼「五險一金」之後,天津將試點增加「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入住定點護理機構護理床位接受規範的機構護理服務的,實行按日定額支付,按照每人每天70元標準,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70%;接受定點護理機構規範的居家護理服務的,實行按月定額支付,按照每人每月2100元標準,由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支付75%天津北方網訊:繼「五險一金」之後,天津將試點增加「第六險」長期護理保險,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於印發天津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
  • 關愛失能人員 北京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日前,北京市醫保局會同市財政局印發了《北京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擴大試點方案》。《方案》明確,在石景山區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率先為重度失能人員提供護理服務。 據了解,納入長期護理險服務對象的人員為重度失能六個月以上的參保者,服務項目包括沐浴、翻身訓練、精神慰籍、臨終關懷等30餘項。 探索建立標準化保險制度體系 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介於家政服務與醫療服務之間的護理服務,受到廣泛關注。
  • ...制度試點工作培訓會在漢中舉辦 探索解決重度失能人員長期護理...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被定位於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後的「第六險」,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代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新形勢下實現全民健康、全民小康的重點工作。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的決策部署,全省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培訓會12月9日在漢中市舉辦。
  • 徐瀚退出小雨傘保險經紀;天津試點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四川信託遭...
    徐瀚退出小雨傘保險經紀 企查查信息顯示,11月20日,小雨傘保險經紀母公司深圳木成林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徐瀚卸任董事長,由光耀接任,
  • 長期護理保險,居家老人護理服務費最高可享受90%報銷
    「長護險」就是「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以社會互助共濟方式籌集資金,對經評估達到一定護理需求等級的長期失能人員,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的原則性要求,明確15個省級及地市級市為試點單位,標誌著國家層面推進全民護理保險制度建設與發展的啟動。廣東省廣州市在第一批試點之中。
  • 《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政策解讀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2016年起國家組織部分地方積極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試點整體進展順利,在制度框架、政策標準、運行機制、管理辦法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減輕了失能群體經濟和事務性負擔,優化了醫療資源配置,推進了養老產業和健康服務業發展,社會各方對試點總體評價良好,要求全面建立制度、推開試點的呼聲很高。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 全國20餘地推行子女護理假,「有假難休」怎麼解?
    今年6月,深圳就《深圳經濟特區養老服務條例(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其中提出獨生子女帶薪護理假,因爭議太大,又在正式條例中刪去了相關內容。不少意見認為,子女護理假會加重企業負擔,甚至導致部分企業歧視獨生子女員工,進而引發新的就業問題。
  •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意思 長期護理險是什麼意思
    社保第六險是什麼意思近期,國家醫保局會同財政部印發《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長期護理險試點擴圍。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究竟是什麼險?今後我們養老能靠它嗎?舉個例子:在此前的試點城市中,上海的陳阿婆就已經用上了長期護理保險。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2020年5月6日,國家醫保局就《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意見》指出,將擴大長護險試點範圍,並對長護險的籌資方式、參保與保障範圍作了規定。《意見》的出臺預示著我國長護險試點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的長護險試點工作起源於2016年。
  • @廣州老年人,居家護理可申請長期護理保險支付
    5月30日,在廣東省保健協會主辦、廣州南丁護理集團承辦的「首屆大灣區居家護理高峰論壇」上,記者獲悉,2017年廣州市實施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通過三年實踐,不斷優化評估服務、引導出院後居家護理等政策調整,將惠及更大範圍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