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的男女真的不能結婚嗎?

2020-12-28 情感解析式

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有同姓不能通婚的風俗。這樣的禁忌在各民族之間,都普遍存在。儘管關於同姓之人不能通婚的記載很多,但是在遠古的神話時代,沒有這樣的禁忌,在黃帝時代到夏商時期,如顓頊之女女修,為伯益之曾祖母,堯的兩個女兒嫁給舜,都是同性婚姻。

由此可見,在夏商時期,無論同姓異姓都是可以通婚的。

當氏族社會過渡到血親社會的時候,就出現了,同姓男女不可通婚的禁忌,婚姻有了約定俗成的規矩,即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同姓不可通婚,開始於周朝。為什麼即使不是血親的同性,也不可以結婚呢?這裡的原因有這麼幾個。

第一個原因,繁衍說

中國有句古話,同姓者五百年前是一家。即便出了五服,如果是同姓的話,血統也可以追溯到共同的親緣。同姓婚配,有更大的概率會影響到子孫的繁衍。

《白虎通義》中說,娶同姓者,一國同血脈,遂至無子孫。

《左傳》中也有說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個人認為,自父系社會形成以來,後代隨父姓的傳統,讓姓氏成為Y基因的符號代表,一個姓就代表著一個基因庫,眾所周知,男女基因庫差異化越大,生出的孩子越優秀,罹患基因病的概率越小。如果兩個人的基因庫相似度太高,寶寶罹患基因病的概率就會增加。而兩人同姓,導致基因庫高相似度的概率也就增加了,因此古人不提倡,甚至是禁止同性之間的婚姻。

第二個原因,迷信說

如果說繁衍說還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那麼迷信說就純屬是一種毫無科學根據的民間信仰。

舊時人們認為,同姓結婚是犯了天條的大罪,會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災禍。《國語》中說,娶妻避其同姓,畏災亂也。因此有一些民族,對於同姓結婚非常的忌諱,甚至會對同性戀愛的男女施加嚴懲。

這樣的風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在各民族中盛行,違禁者甚至要被罰與狗同食,表明其行為與畜生無異。

最後,除了同姓不可結婚之外,還有異輩不能結婚的禁忌,就是差著輩分,是不能通婚的。這個在如今不怎麼講究了,但是在古代,差著輩談戀愛是逆亂大罪,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相關焦點

  • 同姓不能結婚是為什麼?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國公子重耳到達宋國,宋襄公把馬八十匹送給他。到達鄭國,鄭文公也不加禮遇。叔詹勸諫說:「臣聽說上天所贊助的人,別人就趕不上了。父母同姓,子孫不能昌盛。晉公子是姬姓女子生的,所以能活到今天……」這裡說的是,父母同姓,子孫不能昌盛。《左傳·昭公元年》裡則有「內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美先盡矣,則相生疾」的說法。晉平公有病,鄭簡公派子產到晉國去聘問,並問候病情。叔向詢問子產,子產說:「……國君的姬妾不能有同姓的,不然子孫不能昌盛。美貌者集中到一個人那兒,那樣就要產生疾病,君子所以厭惡這一點。
  • 請回答,同姓為什麼不能結婚?
    當時為什麼會立有「同姓不能結婚」的規定,根據《國語•晉語四》的記載,理由是「同姓結婚,懼不殖也。」而在《左傳》中對於同姓不能結婚也有相關解釋,理由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可見,遠在3000年前的中國,就知道了親屬結婚的弊端,對種族的繁衍和後代的素質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從現在依然還有個別近親屬通婚的現實個例來看,其後代身體或智力不健康的概率要遠遠大於非親屬通婚的可能。
  • 中國古代為什麼同姓不能結婚?
    點擊上方「魚羊秘史」關注,每晚八點推送回
  • 【趣談】請回答,同姓為什麼不能結婚?
    同姓結婚的夫妻不僅本人受到社會的排斥,就連同姓同籍的夫妻所生的孩子也無法登記戶口,被當作「私生兒」看待。可以說,「同姓不婚」是我國古代婚姻制度中重要原則,在人口不多、人員流動並不頻繁的古代,這一制度能夠有效避免同宗亂倫。1930年國民政府制定的《民法親屬編》才將「姓」這一概念摒棄,而把直系、旁系、血親、姻親關係作為結婚的禁止性條款,並一直沿用至今。
  • 古人為什麼「同姓不婚」?
    同姓不婚是由來已久的一種婚姻制度,在大部分時候是有律法明文規定的,它是外婚制的一種體現,不過到了現在變成另一種範圍相對較小的禁止近親結婚制度。禁止近親結婚的原因,大部分人都知道,即最大程度的保證後代的健康,減少遺傳病等的發病率,這是醫學範疇的一種有效預防。
  • 宋仲基宋慧喬因同姓不能結婚?網友:這都是啥年代了……
    在古代中國,親屬關係主要靠「宗」來界定,靠父系血統締結的同族(親屬)集團稱為「宗族」,維護宗族的手段曾包括父權、父系、長子繼承制和「同姓同本不婚」。 為啥維護宗族要靠「同姓同本不婚」? 因為害怕斷子絕孫。 古語有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 古代婚姻制度——「同姓不婚」
    古代社會除了遵循「一夫一妻多妾制」原則外,所遵循的另一條很重要的婚姻締結原則就是「同姓不婚」。不論遠近親疏,只要是同一姓氏的男女之間就不可以結婚。據《魏書·高祖紀》記載:「夏殷不嫌一姓之婚,周制始絕同姓之娶。」也就是說,「同姓不婚」的婚姻制度始建於西周。
  • 同姓可以結婚嗎 同姓結婚有什麼講究
    同姓可以結婚嗎 同姓結婚有什麼講究在中國有「同姓不婚」的封建社會遺留習俗。但是,現在我國婚姻法規定不允許近親結婚,而同姓和近親其實不是一回事。   我國古代的婚姻制度禁止近親、同宗、同姓結婚,以當時的條件對優生優育問題沒有正確、完整的認識,因而對同宗同姓結婚一概禁止。但是現在的我們可以知曉,對於地廣物博的中國而言,即使同姓也不一定同源。    按照我國婚姻法規定不允許近親結,但是對於同姓不同源的雙方沒有不能結婚的限制。在我國,只要同姓雙方不是為三代內的近親便可以結婚。
  • 同姓不能結婚? 韓國的「同姓同本」到底是啥
    之前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因為同姓而不能結婚的情節,最近由於宋宋couple的結婚消息,也有「姓氏相同的兩人能結婚嗎」這樣的疑問,那麼在韓國真的同姓之間不能結婚嗎
  • 宋慧喬宋仲基被質疑「同姓不能結婚」? 官方回應了
    韓國過去曾視「同姓同本」結婚為禁忌,只有主流姓氏如金、樸、李等姓,才不在此限,不過前提是不能「同本源」,如「金海」金氏和「慶州」金氏便是合法的。民法八0九條第一項,明文規定「禁止同姓同本內的婚姻」,因為這條法律而不能登記結婚的人,據說達數萬之多。在韓國引發種種問題,例如有人因為不能結婚而變得消極悲觀,甚至精神異常或自殺;同姓同籍的夫妻所生的孩子也無法登記戶口。
  • 為什麼同姓不婚?
    替姐妹們匿名:小君哥,我今年23歲,沉浸在戀愛的幸福裡,但是我姓王,男朋友也姓王,雙方家長知道都反對,說姓王本是一家人,不能在一起
  • "宋宋夫婦",在韓國同姓能結婚嗎?
    但有人疑惑,南韓同姓氏可以結婚嗎?這對cp真的能夠修成正果在一起嗎?其實,韓國的同姓婚姻禁忌還是在的。寶拉媽媽反對女兒結婚其實,就如劇中的劇情所說,韓國社會文化一直視「同姓同本」為婚姻的禁忌,拒絕接受擁有相同姓氏或祖宗同原的異性結婚。
  • 結婚必須改姓?2020年了,日本居然還要求夫妻同姓
    李吳氏、王張氏,這樣的稱呼在中國古代經常出現,古代女子出嫁後,就隨其丈夫姓被稱為某某氏。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冠夫姓逐漸被取消。實際上,在當今世界範圍內,妻從夫姓仍舊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從古至今,許多國家的法律中規定,男女雙方締結婚姻關係後,女方應該隨夫姓。
  • 90後同名同姓情侶領證結婚上熱搜榜!同名同姓結婚怎麼給孩子取名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0後同名同姓情侶領證結婚上熱搜榜!同名同姓結婚怎麼給孩子取名 近日,90後同名同姓情侶領證結婚的新聞上了熱搜,大家紛紛送上祝福的同時也表示苦了孩子,孩子的名字怎麼取呢?同名同姓結婚的人多嗎?具體什麼情況我們來了解一下。
  • 古代流行近親結婚,卻為什麼很少生出智障兒?其中原因是什麼?
    劉徹滿不在乎的說他誰也不要,正好看到阿嬌走過來,就指著阿嬌說只要她一人,以後娶到阿嬌的話,給她建造一座金屋子專門讓她住。看劉徹認真的模樣,館陶長公主忍不住笑了,後來這件事被傳開,之後還有了「金屋藏嬌」的典故。
  • 都說近親結婚有害處,為啥盛行表兄妹結婚的古人卻沒事?
    在金庸小說中,經常可以看到表哥表妹青梅竹馬的情節,不過以現代人的視角看之,近親結婚不僅在倫理上不為人接受,同時科學上也證明有害處,那麼為什麼在古代卻有那麼多表哥表妹結為連理
  • 同名同姓成夫妻 20年後「不稀奇」
    「我們結婚啦!」李秋怡女士嫁給了李秋怡先生!10月10日,一對名字一模一樣的小夫妻在成都領證結婚的消息獲得網友廣泛關注。截止目前,他們抖音上所有視頻點讚數近200萬。網友評論「這是要有多特別的緣分,才能讓兩個名字一樣的人走到一起?」甚至還有網友已經把兩人孩子名字都取好了,「就叫李雙雙。」據悉,他們將於10月18日,在西安舉行婚禮(據10月15日《紅星新聞》)。
  • 續我宗族、固我盟邦,宗法分封制背景下,「同姓不婚」的政治智慧
    周人以婚配結盟異姓異族,通過「同姓不婚」,擴大政治盟友三、「同姓不婚」的政治倫理和政治策略「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禮記》周代,貴族之間的結婚是一種政治行為,是一種借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同姓不婚」的形成和發展與宗法分封密切相關。在周代貴族中間,聯姻只不過是一種手段,其真正目的是為了政治服務的。
  • 日本「夫妻同姓」引爭議,婚後一定要「隨夫姓」嗎?
    雖然看起來沒有偏袒男女任何的一方,但是由於日本社會覺得結婚時由女方改姓是理所當然,而且身邊大多數人的結婚都是這樣,所以日本人結婚時還是會「隨夫姓」。 據統計,有九成以上的日本已婚女性將自己的姓改成了丈夫的姓。 但是,改姓給日本女性帶來了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