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因為同姓而不能結婚的情節,最近由於宋宋couple的結婚消息,也有「姓氏相同的兩人能結婚嗎」這樣的疑問,那麼在韓國真的同姓之間不能結婚嗎?今天韓語菌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其實並非只要姓氏相同就不能結婚,在之前韓國人的觀念中,「同姓同本」之間是不能結婚的。所謂同姓同本(동성동본),其中성是指姓氏,而본指的是본관,就是籍貫,即一個姓分出的支派的原籍,「同姓同本」就是說姓氏相同籍貫也相同,即祖先相同。
韓國的這一制度是朝鮮時代從中國傳入的,雖然中國很早就廢除了這一制度,但是韓國卻一直持續沿用。
剛剛撒過狗糧的宋宋couple中宋仲基的籍貫為은진 송씨(恩津宋氏),宋慧喬為여산 송씨(礪山宋氏),雖然看上去並非「同本」,但是引起質疑的原因仔細追究的話會發現兩人的本源是一樣的。
在韓國有著這樣的記錄,宋氏本來是一個家族,但是在高麗中期的時候由於一個叫송자영(宋自英)的三個兒子而產生了分離,第一個兒子송유익(宋惟翊)是여산 송씨(礪山宋氏)的始祖,第二個兒子송천익(宋天翊)是은진 송씨(恩津宋氏)的始祖,第三個兒子송문익(宋文翊)是서산 송씨(瑞山宋氏)的始祖。
所以從本源上來看,兩人的始祖是一樣的,即可看作是「同本」的。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韓國人認為這類人為近親,不能結婚,因為近親結婚導致後代患有遺傳疾病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問對方籍貫的場景,甚至在相親的場合也會先確認籍貫。如「어디 김씨예요?(你是哪裡的金氏?)」, 「어디 이씨예요?(你是哪裡的李氏?)」。
朝鮮初期,佔全體人口不過10%的兩班貴族到了朝鮮後期增加到全體人口的70%。如今,誰都擁有名門出身的族譜,但是在朝鮮時代初期,大部分人別說族譜了,就連姓氏和籍貫都沒有。甚至在朝鮮初期,很多兩班貴族甚至連像樣的族譜都沒有。
高麗大學歷史教育系教授權內賢所寫的書籍《從奴婢到兩班,那段漫長的旅程》(某個奴婢家譜200年的記錄)就通過一個人物的族譜展現了朝鮮後期族譜的偽造過程。
著者以鄲城縣的戶籍本為基礎,追蹤了17世紀中葉,居住在鄲城縣,名為秀峰的一個人的族譜。
秀峰出自一個世代為奴的家庭。曾是沈璟家奴的他通過耕作土地和手工業等副業,雖然為奴,當時也積蓄了不少家財。1696年他在50歲時遇到了大兇之年。秀峰通過向國家獻上自己的家財獲得了脫離賤籍的機會,擺脫了時代為奴的束縛。
此時的秀峰像所有奴隸一樣都沒有自己的姓氏。只有金海這個籍貫,而到了兒子興發(音)這一代才終於獲得了自己的姓氏—金氏。
脫離了奴隸身份的秀峰的後代們現在為了得到兩班貴族的地位而不斷奮鬥。首先,為了隱瞞自家的來歷而搬到了陌生的地方。然後模仿兩班文化,在姓名上按輩分排字。秀峰的曾曾孫金宗旭和金宗元這一代甚至將籍貫由金海改成了安東。
他們為了讓自己更像是兩班出身,將籍貫從多為平民和奴僕出身的金海改成了多出產權貴的安東。父親時金海金氏,兒子卻是安東金氏。
從秀峰到金宗旭不過才百餘年,其過程充滿了秀峰家族嘔心瀝血。那麼,他們為什麼那麼執著於脫離奴籍,成為兩班呢?
當時兩班是極少數的,大部分人的祖先並未像族譜所展現的一樣生活,他們大部分都曾是奴隸或平民。他們像秀峰一樣,嘔心瀝血獲得了姓氏和籍貫,但這並非根據他們實際的血緣關系所得,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待遇而已。
因此,秀峰的後孫之中,也有人根據情況所需將姓氏改成李氏,同姓同籍結婚的人也不少。姓氏和籍貫不過是觀念的產物而已,而這種情況並不限於秀峰的家族。可以說,如今的韓國族譜大部分是經歷了和秀峰家族相似的過程得來的。
如果知道韓國這些過去的歷史情況的話,就清楚所謂的同姓同本其實並沒多大意義。
在近代,質疑「同姓同本之間禁止結婚」的意見越來越多,經過鬥爭和商議,韓國政府在1978年、1988年、1996年這三年實施了「同姓同本」的夫婦可以做婚姻申告的制度,在《請回答1988》中,寶拉和善宇便是抓住了這個時期結婚,成為了合法夫妻。
在之後的1997年關於「同姓同本」之間不能結婚的法律中斷了法律效力,並且最終在2005年廢除了這一制度。所以現在韓國「同姓同本」之間也是可以結婚的,宋宋couple結婚當然是沒有問題的啦。
—————— ——————
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0元」
即可領取免費學韓語福利
回復關鍵詞獲取韓語汁源
▼
TOPIK | 中韓雙語 | 入門資料 | 延世韓語 | 口語900句
戳標題查看往期熱文
▼
韓網友也在安利這部國產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