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我主動請纓,率隊到獨山縣最邊遠的貧困村——麻尾鎮董嶺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歷任副排長、第一書記、排長兼第一書記,與全體幫扶同志紮根基層,用情、用心、用力傾情付出。 身先士卒深入群眾解決問題 在擔任播嶺、罵力兩個小組,我從網格員到第一書記、排長,始終深入群眾熟悉民情、建好臺帳,補齊短板、抓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等各項工作,努力做到率先垂範。馬安組被列為縣級改造示範點,我和同志們晚上入戶動員,白天頂著烈日與群眾一起動手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雖然曬黑了皮膚,但是全村環境衛生最差的村民小組變成了全鎮先進。 千方百計謀產業助民增收 董嶺長期以來缺水,無規模產業,2018年我與鎮村領導到廣西利浦考察後,力推精品水果種植項目,與同志們積極開展土地流轉,全力服務好廣西鴻牌飼料有限公司在董嶺種植的2700畝蜂蜜橙基。2019年後董嶺種植「紅美人」柑橘1200畝、板蘭根800畝、羅漢果200畝,產業蓬勃發展,群眾通過基地務工、流轉土地、企業分紅等渠道獲得穩定增收。 助推「村社合一」,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伍 「村社合一」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是提高村幹部素質的重要平臺。工作中我重視指導在全縣較早成立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協同合作社當好落戶企業「守夜人」,全力服務好企業,讓合作社與企業共贏發展。積極爭取國家林草基金項目,服務好外出務工人員,培訓在家勞動力,努力讓勞動力穩崗就業等等。現合作社開始盈利,工作良性運行,合作社董事會成員等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鄉村振興中堅實起好步。 長期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與「志智雙扶」 我們在全村各小組全面推開,並長期開展美麗鄉村建設與「志智雙扶」活動,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家家受益,以貧為恥,爭富光榮,「百姓富、民風淳、生態美、產業興、寨容靚」的花園式新農村漸成為群眾的共同目標,在鞏固脫貧成果、邁向鄉村振興中激發了廣大群眾強大的內生動力。 【人物小傳】 韋宗龍,2017年11月開始到獨山縣麻尾鎮董嶺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歷任副排長、第一書記、排長兼第一書記,與全體幫扶同志始終如一紮根基層,用情、用心、用力,全力以赴脫貧攻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莫宇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