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大部分表現「二十四孝」的作品,都以元郭居敬此書為版本

2020-12-19 魚兒讀書會擺尾

明清至今,各個版本的「二十四孝」故事層出不窮,但是在民間美術中,除少數作品在個別孝子人物上與元郭居敬所輯《全相二十四孝詩選》中所列的孝子故事有所區別外,大部分表現「二十四孝」的作品,都以元郭居敬此書為版本。

如清代《二十四孝圖》刺繡掛屏、清代安海龍山寺石窗《二十四孝圖》透雕、現代山西新絳年畫《二十四孝》條屏等。在一些圖文並茂的「二十四孝圖」中,其文字解釋甚至是照搬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詩選》中的原話,或僅將原話做小幅改動。

如民國高密撲灰年畫《二十四孝圖》八條屏,每個條屏由三幅長方形單獨的的孝子故事圖組成,每幅故事都帶有解說。這組年畫不僅二十四個孝子故事與郭居敬所輯「二十四孝」相同,每幅故事的解說也都與郭居敬《全相二十四孝詩選》中對於故事的描述所差無幾。如漢文帝親嘗湯藥一幅,其文字解說為:「前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養無怠。母病三年,帝為之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親口嘗弗進。仁孝聞天下。」這條解說與郭居敬對於漢文帝親嘗湯藥一篇的描述僅有三字之差。

出現於西漢時期的孝子圖,歷經魏晉隋唐時期的發展,於宋金時期形成了故事題材相對穩定的「二十四孝圖」。而自元代郭居敬輯成《全相二十四孝詩選》之後,之後歷代「二十四孝圖」多以此書所收錄的故事為版本。

相關焦點

  • 元代學者把民間流傳的孝子故事加以篩選,形成了《二十四孝》
    這個過程的主要表現就是他們對漢族思想文化的推行和對儒學道統的接續。元代統治者意識到了儒家文化在維護統治方面的重要性,在文化思想層面上施行了「以儒治國」的方略,並特別凸顯了儒家孝文化的地位。至元代,孝文化在此收到高度重視。
  • 中國二十四孝經典民間故事雙語版匯總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中國二十四孝經典民間故事雙語版匯總 2015-08-21 17:12 來源:網絡 作者:新東方網整理
  • 為母埋兒【二十四孝 動畫故事】13
    《二十四孝 動畫故事》之13『為母埋兒』德育故事 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 久習生效最真實的人物最中國的故事最該學的榜樣影響您和孩子的一生[原文]漢郭巨,家貧。有子三歲,母嘗減食與之。埋兒奉母是中國傳統民間故事,又名"為母埋兒"、"郭巨埋兒"。此故事在東晉幹寶所著《搜神記》、宋代《太平廣記》、元代郭局敬的《二十四孝》、明代嘉靖時期的《彰德府志》等書中均有記載。詩云:郭巨思供給,埋兒願母存。黃金天所賜,光彩照寒門。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 由於人們對於葬禮的重視,送終盡孝主題在民間美術中表現非常廣泛
    由於人們對於葬禮的重視,送終盡孝這一主題在民間美術中表現得非常廣泛,在年畫、剪紙、木雕中都比較常見。二十四孝中的董永賣身葬父是民間美術中比較常見的一個題材,其表現形式也非常豐富。而在其他的民間美術作品中,很多都有七仙女的形象出現,多數是以織女正在織布以助董永還債,或是將織好的布匹贈予董永,這些作品表達的側重點則在於民間樸素的「善有善報」的因果論。但是不管哪一種表達以及觀點,都對董永的這一孝行給予了肯定及褒揚,而這正是對傳統孝文化的闡釋。
  • 二十四孝之鹿乳奉親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二十四孝之鹿乳奉親 3二十四孝故事鹿乳奉親原文譯文:二十四孝故事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故事之一。對於國人孝的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是古代以「孝」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和社會規範的集中體現。以下二十四孝故事鹿乳奉親原文譯文供大家品讀。二十四孝故事鹿乳奉親原文譯文
  • 荒誕不經的古二十四孝,是對傳統「孝道」的高級黑
    國家鼓勵挖掘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小學也都開設了相關課程。但是,一些封建愚昧、宗教迷信的東西也沉渣泛起,有的部門沒有認真辨別,批判斷承,對精華與糟粕並存的古代傳統文化原封不動照搬,如到處可見的古《二十四孝》宣傳畫,像埋兒奉母這樣殘忍的故事都公然上牆。筆者所在城市,《二十四孝》早已進入中小學校園,《臥冰求鯉》、《孝感動天》、《郭巨埋兒》等都做成了宣傳版面,中小學生目聞目睹,無形中每天都受到不良影響!
  • 《二十四孝》中細思極恐的故事,魯迅先生都被嚇到了
    《二十四孝》是元朝學者郭居敬根據民間流傳和歷史記載編錄的一本書,是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被很多國學機構封為經典,不過其中有一則《埋兒奉母》的故事,如今看來,真的是三觀盡碎。相傳晉代有一個人名叫郭巨,原本家境殷實,在他父親過世以後,就把家產分成了兩份,全部都給了兩個弟弟,並且獨自贍養母親,孝順得不得了。後來時間一長,郭巨家逐漸變得入不敷出、拮据了起來,剛好這時候妻子生了一個兒子,郭巨心想,家裡這麼窮,要是再養這個孩子,還怎麼好好贍養自己的老母親,就跟妻子說:「兒子還可以再有,母親卻只有一個,不如把兒子埋掉,省點糧食用來贍養母親。」
  • 二十四孝真相:郭巨埋兒比你知道的更殘忍
    我眼淚都快下來了,難為這編劇本的兄弟了。然而,故事講到這份上,埋兒的核心動機沒了,也顯不出郭巨多孝了啊!好好的《二十四孝》滿變《聊齋》了。歸裡包齊一句話:何苦非得講這個故事呢!這個故事講來講去,描補來描補去,仍然是靠老天爺解決了問題。
  • 曾子文化《二十四孝》之<一>孝感動天 學習
    繼學習完《孝經》之後,我們謹將傳統蒙學教材《二十四孝》呈獻給廣大曾氏宗親及傳統文化愛好者。《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是從歷代孝子中選擇二十四位行孝故事集合而成。原創作者為元代郭居敬,經歷代相傳,版本不盡相同。
  • 二十四孝之十二埋兒奉母
    二十四孝之十二埋兒奉母在民間傳說中的郭巨埋兒郭巨晉代隆慮今河南隴縣人
  • 二十四孝之一《孝感動天》,百善孝為先,值得珍藏!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集》,是元代郭居敬編錄。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二十四孝》中第一個故事便是《孝感動天》,講述的是虞舜孝心感動上天的故事。原文: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頑,母嚚,弟象傲。舜耕於歷山,有象為之耕,鳥為之耘。
  • 魯迅讀完《二十四孝》之後為何吃不下飯?被嚇到了,也被震驚到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儒家最為提倡的!元朝時期,有個叫郭居敬的學者為了迎合元朝統治者,搗鼓出來了一本《二十四孝》,據說此書乃古代小學生必讀之經典。然而,就是這本經典讀物,魯迅讀了之後,三日吃不下飯,夜不能寐,後來還在《朝花夕拾》上大發一通感慨,魯迅不是被感動到了,而是被嚇到了。
  • 魯迅為何反對二十四孝裡的故事?這些故事是孝順還是變態?
    中國傳統文化冗雜繁複,幾千年流傳下來的都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但是其中除了正確的值得傳送讚揚的大多數,也還有一些根本不值得學習的糟粕,在大力宣傳精華的時候,也要學會甄別其中的錯誤。二十四孝作為自明清時代起就成為了宣揚孝道的基本讀物,但我們從現代的眼光去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是有許多根本不能接受的故事,這些都不值得我們去學習誦讀。
  • 古代二十四孝真的是在宣揚美德?這個故事令人心生恐懼
    《二十四孝》是元朝時期一位名叫郭居敬的學者根據民間流傳和歷史記載編錄的一本書籍,主要講述了不同朝代、地點發生的孝道故事,是古代宣傳儒家孝道的通俗讀物。然而其中卻有些故事讓人讀來十分詭異,比如其中一個名為「刻木事親」的故事。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名叫丁蘭,父母在他很小時就去世了。
  • 新版二十四孝系列微電影開拍
    昨日下午,新版二十四孝新版二十四孝系列微電影,由福建省莆田人黃建華執導,在福建莆田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啟動和開機,將進一步傳承和發揚莆田人自古以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為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莆田創城加油助威。據黃建華介紹,新版二十四孝系列微電影創作思路是以全國婦聯老齡工作協調辦、全國老齡辦等國家單位頒布的新版「24孝」標準為創作主題,每一條標準各創作一個故事劇本,合輯形成新二十四孝系列微電影(24部),用富有感染力的電影故事去宣傳新時代的孝道精神和傳承孝道文化,去教育人們在現代社會如何去關懷老人,恪守孝道。
  • 讀二十四孝有感:弘揚新時代孝道
    小編想我國傳統文化淵源長久,優秀傳世之作更是數不勝數,其中就有二十四孝這樣的經典作品,小編今天就給各位讀友講講對孝道的理解:影響是一種傳承取精華去糟粕二十四孝的核心就是傳統的孝道,而孝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很深的影響力。
  • 二十四孝 賣身葬父
    二十四孝  賣身葬父 賣身葬父,是二十四孝故事中最廣為人知的故事之一,因為它的主角是東漢時候的董永。沒錯,就是民間傳說裡天仙配裡的那個董永。只不過,現實中並沒有仙女。當時全國各地都在爆發農民起義,為了逃避戰亂,董永父子從渤海郡逃到了河南,後來又輾轉到了湖北。 在湖北,父子倆靠給人耕地為生。 顛沛流離的生活損害了董永父親的健康,到湖北後不久,他就喪失了行動力。 董永不因為這個嫌棄父親,在董父喪失行動能力以後,董永是加倍小心地照顧父親。
  • 孝悌園二十四孝引爭議,現代孝道還應思量
    在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村的「孝悌園」裡有一組「二十四孝」主題石雕:嚐糞憂心、為母埋兒、恣蚊飽血、臥冰求鯉等等一些雖高度還原但卻不合常理的雕塑不禁讓人心生疑問:都2019年了,這樣的「孝道還有必要拿來做榜樣嗎?
  • 二十四孝故事圖文詳解
    >點擊「夏都文脈」關注公眾號獲取最新信息本文轉載自秦* 淮人《二十四孝故事圖文詳解》  知道"二十四孝"的人,已經不多了;知道"二十四孝"的年輕人,更是少之又少。"我們讀《二十四孝》,感覺那似乎是十分遙遠的故事。其實細細想來,它好像又近在咫尺,離我們並不遠。 1.孝感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