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貫徹落實全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立德育人為根本任務,以深化改革為根本動力,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工作中心,完善課程體系,深化課堂改革,落實教學常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實效性,積極推進教學管理的科學化和科研管理的常規化,努力打造生動課堂的信息平臺。
一、加強教學常規管理,落實臨淄區中小學教學常規規則。
1、解讀《xx中小學教學常規實施細則》並實際實施《xx中小學教學常規實施細則》。口譯與培訓相結合,提高各類日常業務的質量。開學之初,結合《xxx中小學教學常規實施細則》,對教師的計劃、備課(反思)、上課、作業批改、指導、單元測試等提出了明確要求。重點開展上學期語數外的電子備課培訓,完善中學備課和反思重構的專業模式,要求教師反思到位。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加強檢查指導,強化過程管理,做到集中檢查與抽查相結合,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綜合檢查與單次抽查相結合。
2、繼續深化小科單元檢測模式改革。結合上學期區教研室反饋意見,加強小科的檢測。根據各學科特點,設置了相應的操作、口語、實踐、筆試等考試內容,教師不僅記錄學生的考試成績,還通過單元考試記錄本介紹如何考試和考試內容。
3、教學日常管理實行個人自查與每月集體考核相結合的策略,提高考試的有效性和透明度。在月度檢查的日常檢查中,首先要對所有業務進行自查,在檢查中重點關注業務質量,並根據完成情況進行整改。然後,每月檢查組成員集中檢查,並根據日常質量對質量檢查進行分類,以便找出問題所在。月度檢查結束後,要及時寫出月度檢查總結並反饋給教師,使定期檢查透明有效。
4、加強課題組的教研活動。根據區內教學常規要求,教師集體備課要求為:「三定」,即設置時間、設置內容、設置中心揚聲器;「四統一」,即統一教學目標、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內容、統一教學進度。在「三定,四統一」的基本要求基礎上的實施中,要求教師實施集體備課,真正發揮智慧教師集體在教師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重視半天的教研活動,真正讓討論式微格課堂教學服務,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二、認真落實課程計劃,全面開放國家和地方課程,結合社區和課程整合發展學校課程。
1、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和省級課程計劃,組織教育教學,開齊,開放整個課程,開放足夠的課時。根據「山東省課程實施水平評價方案」,積極加強學校課程建設,深化「齊文化+」的研究與學習。其次,結合臨淄區教育局頒布並探索、完善和實施了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評價標準和方法,為每個學生建立了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評價檔案。整合當前社區活動和校本課程,繼續重點研究具有地域特色的齊文化校本課程,完善我校課程體系,結合社區建設,完成浙劇社區課程建設,同時,在語數國外三門綜合課程基礎上中設置具有高陽小學特色的生動課程。
2、嚴格實施義務教育規範辦學。從課程計劃、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作業量、教具管理等方面加以規定,有效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同時,要努力提高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育水平,不允許學生輟學。
三、推進「新基礎教育」實驗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1、反思總結,深入發展「新基礎教育」,促進學校轉型。
在上學期基礎上的課堂教學改革中,要做好總結,結合區長的反饋,找出差距,重點抓好「互動生成式」課堂建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積極健康發展。落實區教育局提出的「把課堂還給學生、把班級還給學生、把創造還給教師、把精神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師生」概念。同時,在不斷改革中,要完善各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進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個信息化、生動活潑的課堂。
2、在「新基礎教育」概念的指導下,構建「互動生成式」教室。
(1) 上學期,我們結合我校課堂改革情況,以「優課評選」活動為契機,全面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從小學選舉入手,建立課堂教學視頻資源庫,引導教師通過錄音、觀看、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學能力,在參加優秀選課活動中充分展示高陽小學課堂教學改革,鞏固上學期創建的各學科教學模式。
(2) 加強教研組活動實效性實施名師帶班工程。本學期,我校的教研活動主要是小組探索和體驗活動,把教研活動的時間全部歸還給教師,使教師成為活動的主體,徹底打破教學負責人的教研模式。在教研活動中,骨幹教師要與全體教師分享自己的課堂改革經驗,從根本上推動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其次,要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以骨幹教師課堂工程為導向,帶動全體教師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四、加強教育科研管理,項目研究與「小課題」研究並重,加強項目研究。
1、加強科研管理促進教師成長。
教研組是教師教學研究的主體陣地,是教師成長的搖籃。各教研組根據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和教研組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組工作計劃。在「實」和「新」開展半天的教研活動,激發教師的主體意識和創造參與教研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合作、交流和分享成果。提倡每個教研組要各具特色,及時認真總結得失,學期末進行交流。
2、深入開展研究,努力建設研究型教師隊伍。
根據《淄博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和區教研室的工作計劃,我校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繼續開展漢字寫作規範化研究,開展了郭梁校長主持的學生評價創新項目研究;積極開展信息化生態課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備課、作業設計、評價等方面的研究,促進教學的發展、教學管理的科研化和科研管理的常規化。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小項目研究,根據自身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建立適合學生的小項目,開展規範化寫作、英語發音、數學資源包開發、音樂滲透本土文化、藝術體育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行科學探究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完善「志存高遠,心有陽光」教學理念,促進教學管理科學研究和管理科學研究。
五、推進學術校園建設實施十二年讀書工程。
1、拓寬讀取通道是「保駕護航」。豐富和完善「圖書角」課,方便學生及時閱讀。開展圖書漂流、好書推薦、讀書交流等活動,有效共享圖書資源。倡導建立和豐富家庭書櫃,鼓勵家長參與閱讀,讓學生天天讀書,促進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
2、做好晨背誦和寫作,建立閱讀學分星級評定機制。規範實施「周月季」閱讀計劃,以「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為目標,按「周月季」計劃劃分學分,充分利用導讀課、早讀、寫作等時間閱讀整本書,提倡通讀和立體閱讀,建立學生「星級閱讀」檔案,使用星級評定手冊,監督學生課外閱讀項目、古詩詞朗誦,促進科學的閱讀評價,營造書香校園文化,提高師生人文素質。
3、藉助讀書節開展讀書活動。(1) 每個班都舉行了閱讀主題班會。(2) 與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好閱讀,養成閱讀習慣。(3) 開展「讀書明星」「書香家庭」「書香班級」評估活動。使每個班級都能積極營造讀書環境,關注學生的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提高班級文化品位。(4) 組織各種閱讀活動。要開展閱讀隨筆、閱讀體驗交流會等活動,讓學生有施展才能的機會,為大家創造一個閱讀環境,不斷把閱讀活動推向高潮。
4、藉助閱讀活動,我們可以實現閱讀活動的全覆蓋。按照要求,認真落實「六個一百」閱讀課程建設,組織師生參加「齊國成語大賽、中華詩詞大賽、假期讀書行徵文比賽」等活動。嚴格執行「四個一」要求「一次閱讀指導活動、一次班級選拔賽、一次年級選拔賽、一次學校選拔賽」實現學生閱讀活動全覆蓋。
六、做好教學質量檢測和學生素質能力測試。
教育的質量與使命。學校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十五」,把教育發展的重心轉向教育質量,充分認識到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的基礎和學校發展的生命力。。本學期,我們將從單元及格考試入手,實行學科組統一考試,做好單元及格分析,從日常考試入手,紮實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結合周、區教學進度,做好學生不同階段和期末學習成績的檢測工作,全面總結檢測情況,及時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優缺點,並提出了今後的改進措施。除了加強數學、語文和英語科目的能力測試外,還要注意其他科目的能力抽樣測試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七、結合區教研室下發的教師教育文件,完善「全員培訓、分層研修、片級研討」培養模式。
堅持全員培訓,重點抓好「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整體水平。青年教師、名師主要參加區級各類培訓,使他們能全日制走出去,紮實有效地學習,回校做好中職培訓工作。要實行教學計劃審批制度和錯開排課制度,充分發揮我校骨幹教師的作用,在他們一對一的幫助下,推動青年教師一年入門、三年成熟、五年成為我校骨幹。其次,要強化培訓實效性和學科定位。開展校本培訓,解決實際問題。充分發揮名師在校本培訓中的主導作用。
結合省級遠程網絡研究和市級網絡教研平臺,做好教師信息技術和學科資源的研究,把培訓與日常教學結合起來,讓教師帶著問題去訓練,把成果帶進課堂,提高教師的學習效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