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講師。上海大學電影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後。
中國香港電影產業與創作(一)
2017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香港電影,從產業數據方面看,市場總體較為平穩,本土電影票房表現尚可,好萊塢電影仍舊維持在香港本土的壟斷地位;在內地市場,香港電影及合拍片延續了近幾年的優異表現。從電影產業的角度看,其電影的類型策略方面最為突出。香港本土在保持傳統類型電影優勢的前提下,湧現出更貼地氣的現實題材作品;內地與香港合拍片也因「港式主旋律」電影的漸成規模實現了兩地的文化共生。從藝術創作的角度看,香港電影實現了過去與未來之間的對話,呈現了「我」與「我城」之間的困局,以及用一種獨特「域外的狂歡與拯救」,實現了對於本土社會的認同。
第一節:2017-2018年中國香港電影產業狀況
香港影片方面,2017年香港地區中西票房總收入達到1,853,957,566元港幣,與 2016年同期1,947,596,448元港幣相比,下跌 4.81%[1]。參見表1,2017年下半年影片票房表現一般,僅有《追龍》、《西謊極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艙》和《殺破狼·貪狼》進入年度榜單前十。進入到2018上半年,中西票房總收入為982,447,113元港幣,與2017年同期976,358,254元港幣相比,略有上升,升幅約為0.62%,但是參見表2,除《棟篤特工》外,與去年同期同排名影片相比,單片票房均有所下降。
表1:2017年香港地區上映香港電影票房前十名
排名
影片名稱
票房單位:萬港幣
1
春嬌救志明
3025.6619
2
拆彈專家
2536.0088
3
西遊伏妖篇
2363.4946
4
追龍
1872.6261
5
一念無明
1692.3985
6
小男人周記3之吾家有喜
1618.6955
7
29+1
1524.9951
8
原諒他77次
1417.7942
9
西謊極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艙
1016.1033
10
殺破狼·貪狼
779.9355
表2:2018上半年香港地區上映香港電影前十名[2]
排名
影片名稱
票房(港幣)單位:萬元
1
棟篤特工
4470.9699
2
我的情敵女婿
1742.7912
3
捉妖記2
1609.2373
4
西遊記女兒國
894.4787
5
紅海行動
871.9814
6
黃金花
601.3964
7
低壓槽:欲望之城
471.6276
8
某日某月
393.4636
9
閨蜜2
353.4894
10
洩密者
246.5446
非香港影片方面,好萊塢影片繼續表現強勢,2017年排名第十的影片《金剛狼3:殊死一戰》票房力壓本土票房冠軍。進入到2018上半年,全球現象級的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線戰爭》在香港同樣取得了優異的票房成績,成為在香港地區罕見的票房過億的影片。
表3:2017年香港地區上映非香港電影票房前十名[3]
排名
片名
票房(港幣) 單位:萬元
1
美女與野獸
6723.2357
2
蜘蛛俠:英雄歸來
6576.0306
3
雷神3:諸神黃昏
5152.1085
4
神偷奶爸3
4989.2324
5
神奇女俠
4778.1122
6
速度與激情8
4768.6551
7
正義聯盟
4359.5226
8
寶貝老闆
4176.6789
9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
4156.6597
10
金剛狼3:殊死一戰
3854.0970
表4:2018上半年香港地區上映非香港電影前十名[4]
排名
影片名稱
票房(港幣) 單位:萬元
1
復仇者聯盟3:無線戰爭
15311.5816
2
侏羅紀世界2
8102.1121
3
黑豹
6331.2121
4
死侍2
5434.9274
5
與神同行
5374.1648
6
頭號玩家
4654.9357
7
移動迷宮3:死亡解藥
2353.7741
8
古墓麗影:源起之戰
2287.4207
9
環太平洋:雷霆再起
1971.5867
10
狂暴巨獸
1874.3184
內地票房方面,香港影片及內地香港合拍片延續了之前的優異表現,2017下半年,《建軍大業》票房為40328萬人民幣[5],《悟空傳》票房為69653.5萬,《殺破狼·貪狼》票房為52157.3萬,《追龍》票房達到57465.3萬,《追捕》票房為10598.1萬,進入到2018上半年,港片票房勢頭不減,屢創新高,《西遊記女兒國》票房達到72726萬,《捉妖記2》票房達到223686.3萬,《紅海行動》更是達到364930.1萬,成功拿下2018上半年內地票房冠軍。
從類型偏好的角度看,本土影片方面,愛情片、喜劇片、動作片仍舊是最受歡迎的類型,偶有《一念無明》和《黃金花》這樣的現實主義劇情片受到關注。國外影片方面,仍舊是好萊塢高概念電影大行其道,漫改影片和科幻影片佔據著市場主體地位。
第二節 2017-2018中國香港電影產業重要現象
對於2017至2018年的香港電影產業來說,類型方面最為突出。香港本土在保持傳統類型電影優勢的前提下,湧現出更貼地氣的現實題材作品;內地與香港合拍片也因「港式主旋律」電影的漸成規模實現了兩地的文化共生。
一、香港本土的「地氣」
2017年,香港上映的本土影片共37部[6],其中懸疑恐怖電影4部,喜劇電影9部,動作電影9部,愛情電影6部,黑幫片2部,家庭片1部,歷史片1部,一般劇情片5部。通過表5可以看出,本土的電影市場中,喜劇電影、動作電影仍是主流,保持了傳統香港類型電影的風格,懸疑片和愛情片也逐漸成為受關注較多的電影類型。
表5:2017年在香港上映的本土電影[7]
片名
導演
類型
上映時間
1
那年夏天你去了哪裡
周隼
懸疑
20170112
2
我要發達
黃柏基
劇情
20170119
3
小男人周記之吾家有喜
鄭丹瑞
喜劇
20170126
4
西遊伏妖篇
徐克
喜劇/動作/奇幻/古裝
20170128
5
決戰食神
葉偉民
動作
20170210
6
骨妹
徐欣羨
愛情
20170223
7
初戀日記
葉曦
愛情
20170302
8
救僵清道夫
甄柏榮/趙善恆
喜劇/恐怖
20170316
9
我老婆未結婚
陸天華
劇情
20170316
10
一念無明
黃進
家庭
20170330
11
指甲刀人魔
關智耀
愛情
20170414
12
拆彈專家
邱禮濤
動作/警匪
20170420
13
春嬌救志明
彭浩翔
喜劇/愛情
20170427
14
同囚
黃國權
犯罪
20170504
15
29+1
彭秀敏
愛情
20170511
16
毒。誡
劉國昌
動作/犯罪
20170518
17
失眠
邱禮濤
恐怖
20170518
18
原諒他77次
邱禮濤
愛情
20170615
19
女人永遠是對的
高志森
喜劇/愛情
20170622
20
今晚打喪屍
盧煒麟
喜劇/恐怖
20170629
21
香港製造(4K修復版重映)
陳果
犯罪/劇情/愛情/喜劇
20170701
22
明月幾時有
許鞍華
歷史/戰爭
20170706
23
喵星人
陳木勝
喜劇/奇幻
20170720
24
俠盜聯盟
馮德倫
動作/冒險
20170824
25
殺破狼·貪狼
葉偉信
動作
20170825
26
私人會所
顏米羔
劇情
20170831
27
西謊極落之太爆太子太空艙
吳漢邦/吳兆麟
喜劇
20170907
28
黑白迷宮
闞家偉
動作/犯罪
20170914
29
6E班
冼國林
愛情
20170921
30
追龍
王晶/關智耀
動作/犯罪
20170928
31
愛情奴隸獸
葉念琛
喜劇/愛情
20171012
32
常在你左右
邱禮濤
懸疑
20171026
33
空手道
杜汶澤
劇情
20171102
34
狂獸
李子俊
動作/犯罪
20171123
35
追捕
吳宇森
動作/懸疑
20171123
36
鬼網
黃國強/黃國輝/遊達志
懸疑/驚悚/恐怖
20171123
37
女士復仇
火火
劇情
20171207
在2017-2018年上映的香港本土電影中,喜劇電影有奇幻喜劇《喵星人》,校園喜劇《青春戰記》,愛情喜劇《愛情奴隸獸》等,以及《臥底巨星》、《我的情敵女婿》等鬧劇式喜劇,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著名棟篤藝人黃子華擔綱主演的《棟篤特工》,既借鑑了《憨豆特工》的設定,又融入了香港本土特色,較為成功;同時,亦有和香港獨特類型「殭屍片」雜糅的《救僵清道夫》等。傳統警匪片方面,有《黑白迷宮》、《追龍》、《狂獸》等作品,其中《追龍》的懷舊風格令人耳目一新,吳宇森翻拍的《追捕》未能實現類型和自身風格的有益實現。奇幻片方面,《捉妖記2》延續了前作的水平,更為充滿童趣,打造出一部合家歡式的作品,《悟空傳》、《西遊記女兒國》則繼續開發西遊「IP」,將喜劇笑料和視覺奇觀進行了良好的結合,其中《悟空傳》獲得了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的獎項。袁和平導演,徐克參與編劇的《奇門遁甲》則在武俠片中融入了外星元素,實現了類型的雜糅。影片《空手道》如其片名所示,拍攝了體育電影中比較少見的空手道題材。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大樂師,為愛配樂》以音樂電影為核心,融入了犯罪元素,故事溫馨有趣。
而現在「香港被追捧的,慢慢已偏向非商業型電影」[8]。2017年至2018年,讓人驚喜的是,延續之前《一念無明》、《幸運是我》這種電影類型,出現了諸如《同囚》、《6E班》、《黃金花》、《藍天白雲》這樣社會寫實題材的電影,香港情懷或者本土意識藉由這樣的小成本電影生發出來,得到不俗的發展。他們更多的聯繫到現如今「香港」的況味,當代意識也更強。作為香港本土的新生代導演,選擇關注與現實相關的社會題材,而並非拍攝主流商業電影,體現了年輕一代電影人對香港社會文化的體察,同時也表現了本土影人的一份時代責任感。這些影片「大部分都是關於香港的題材,呈現出了以個體關懷為主的港式人文理念,且關注當下香港社會中普通人的真實生活以及整個社會的真實心態,意圖從生活方式或文化身份的角度觀照香港社會及變遷歷史,抒發本土情懷」[9]。
與之相類似的,還有《點五步》、《同囚》與《6E班》。《點五步》取材於1980年代的沙燕棒球隊,沙田公屋就像劇中一個角色一樣。該片講述一群「後進生」在校長的鼓勵下加入校棒球隊,在挫折和失敗的屈辱下磨鍊意志、加強訓練,最終奇蹟般戰勝強敵日本水牛隊獲得冠軍的故事;《同囚》講述的是一個收容輕度犯罪、年齡14歲至未滿25歲的青少年勞教監獄裡的生活。影片陰暗、壓抑,借用主人公阿凡的視角,用記錄的方式,表現了一個不人道、無法無天的監獄場景。《6E班》講述了來自很多不同地域的一群差班生的故事,通過這群小朋友鬼仔鬼妹、新移民、混血兒、泰非印尼生之間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觀念的衝突,展現了香港社會中真實的校園景象。這些影片都是通過影像實現了對於香港當下現實的觀照和城市書寫,凸顯新生代電影人樸實而深切的社會責任感。
二、內地市場的「移植共生」
2017年,內地上映的香港或香港影人聯合攝製的影片共計43部,其中驚悚片2部,動作片13部,喜劇片10部,愛情片9部,歷史片2部,動畫片1部,犯罪2部,一般劇情片4部(詳見表6)。從類型影片看,依然是傳統的香港類型電影較多,動作片、喜劇片、愛情片依然是主流類型。驚悚片、犯罪片、動畫片數量相對較少。
表6:2017年內地上映的香港電影[10]
序號
影片
導演
類型
上映時間
1
心驚膽戰
陳鵬振
驚悚
20170120
2
西遊伏妖篇
徐克
動作/喜劇/奇幻
20170128
3
功夫瑜伽
唐季禮
喜劇/動作/冒險
20170128
4
決戰食神
葉偉民
劇情/動作
20170210
5
諜仙詭譚2
雷宇揚
驚悚
20170310
6
一念無明
黃進
劇情
20170407
7
點五步
陳志發
劇情
20170407
8
雞飛狗跳
羅棋
喜劇/冒險
20170407
9
指甲刀人魔
關智耀
愛情/喜劇
20170414
10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劉鎮偉
奇幻/喜劇
20170414復映
11
喜歡你
許宏宇
愛情/喜劇
20170427
12
拆彈專家
邱禮濤
動作
20170428
13
春嬌救志明
彭浩翔
喜劇
20170428
14
毒。誡
劉國昌
動作
20170512
15
蕩寇風雲
陳嘉上
動作/歷史
20170527
16
29+1
彭秀慧
愛情
20170602
17
此情此刻
黃國輝
愛情
20170609
18
女人永遠是對的
高志森
愛情/喜劇
20170616
19
我們停戰吧
陸天華
愛情/劇情
20170616
20
原諒他77次
邱禮濤
愛情
20170623
21
仙球大戰
劉鎮偉
喜劇
20170630
22
明月幾時有
許鞍華
歷史
20170701
23
麥兜噹噹伴我心
謝立文
動畫
20170710重映
24
喵星人
陳木勝
喜劇/奇幻
20170714
25
建軍大業
劉偉強
歷史
20170727
26
俠盜聯盟
馮德倫
動作/冒險
20170811
27
殺破狼貪狼
葉偉信
動作
20170817
28
黑白迷宮
闞佳偉
動作
20170831
29
失業生
霍耀良
愛情
20170908
30
初戀日記
葉曦
愛情
20170915
31
追龍
王晶
動作/犯罪
20170930
32
你往哪裡跑
劉鎮偉
喜劇
20171013
33
我的媽呀
李勇昌
劇情
20171013
34
常在你左右
邱禮濤
犯罪/懸疑
20171027
35
密戰
鍾少雄
動作
20171103
36
狂獸
李子俊
動作
20171110
37
天生不對
谷德昭
喜劇/愛情
20171110
38
英雄本色
吳宇森
犯罪
20171117修復重映
39
戀愛之癮
蔡潔鈴
劇情
20171117
40
降魔傳
王晶
喜劇/奇幻
20171117
41
追捕
吳宇森
動作
20171124
42
奇門遁甲
袁和平
動作/奇幻
20171214
43
妖鈴鈴
吳君如
喜劇
20171229
在2017年這些影片中,除了引進香港獨立製作的影片,如《一念無明》、《點五步》、《狂獸》等,大量都是內地香港合拍片。進入到2018年,林超賢又帶來了一部「行動」作品——《紅海行動》總票房36.49億,成功拿下2018上半年內地票房冠軍。影片改編自真實的葉門撤僑事件,同時虛構了一條追查核燃料的線索,使得影片融入了經典的諜戰片元素,豐富了影片內容。林超賢充分發揮動作片擅長,將《湄公河行動》中已初具規模的戰鬥場面在本片中又進行了充分的展示,毫不避諱地展現了殘酷的戰爭場面。影片大部分都是戰鬥戲,在少部分文戲的點綴下節奏極為緊湊。影片作為較成功的兩地合拍片,並未拘泥於傳統主旋律影片高大全的人物塑造方式,而是有血有肉有犧牲,塑造出鮮活立體的解放軍群像。
內地香港合拍片已經從最初的水土不服、排斥磨礪發展到了當下的互融互匯。香港影人已經成功地將影片的類型元素、類型模式移植至內地。尤其「港式主旋律」電影的出現與成熟,更是對香港類型影片的「移植共生」的完美註解。
香港影人北上的最根本的敘事策略是類型方面的「內地化」調整。類型美學是「港味」美學的重要元素,香港導演的「北上」也以此為主要路徑延續「港味」美學。CEPA前後香港影人的「北上」的起始階段,他們即在合拍片中推出了黑幫片、歌舞片、驚悚片等內地電影熒幕上甚少見到的類型,同時將其擅長的武俠功夫片、警匪片、喜劇片類型經驗進行「化內地」轉變,在延續香港類型美學的基礎上,進行充分適應內地的類型化調整。這一調整,是兩地合拍片從「水土不服」走向互融互匯的關鍵。[11]
三、港式主旋律
較之更進一步的,香港影人開始將成熟的類型片元素移植到電影的內地題材電影中來,拍攝「港式主旋律電影」。2014年底,徐克導演的《智取威虎山》是首部「港式主旋律」作品,獲得近9億票房,並且斬獲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等重要獎項,讓人看到了「主旋律商業電影具有無限可能性」[12],同時也為北上的香港電影人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可發展空間。
2017年劉偉強執導的《建軍大業》、鍾少雄導演的《密戰》,以及許鞍華執導的《明月幾時有》。《建軍大業》是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黃建新坦言「劉偉強導演比他們更擅長處理動作類型的影片……是要做一部非常類型化既有內容又有現代形態的影片」[13],劉偉強將典型的動作類型元素植入這樣一部主旋律電影中,為這一系列帶入了新的風格。影片《密戰》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這樣一部諜戰題材電影,由香港導演來執導,與之前的原始IP相比,較為明顯的改編是,增加了「緊張激烈的槍戰打鬥、漂亮精緻的唯美畫面、令人震撼的視聽效果等元素」這些具有明顯香港類型片特徵的元素。許鞍華執導的《明月幾時有》是一部歷史題材影片。該片以香港抗日史上著名的「東江縱隊」真實事跡為藍本,講述了小學教師方蘭和她青梅竹馬的男友李錦榮、遊擊隊長劉黑仔等人在被日軍佔領的香港頑強抗爭的熱血故事。許鞍華導演將細膩的情感因素植入這樣一個抗日故事,實現了去「英雄化」和去「標籤化」的改良,影片更親民、也更易打動人。
圖1電影《密戰》劇照(2017年,鍾少雄導演)
在主旋律題材中挖掘類型片元素,加以類型定位進而生發,是港式主旋律電影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香港影人北上並融入內地市場的重要途徑。香港導演有著比內地影人更濃厚的商業意識和類型意識,加上有著類型片拍攝的經驗,這是他們被委以主旋律影片重任的關鍵原因。事實上,他們也確實給主旋律這樣一個特殊的內地電影類型帶來的不一樣的樣貌。香港導演與主旋律相融合所發生的化學反應,一方面改變了幾十年以來觀眾對於「主旋律電影」的刻板印象,同時也反映出香港影人融入「新華語電影」語境的決心和適應能力。
類型是一種敘事策略和方法論,以類型為契機,香港電影實現了困頓迷局中的突圍。類型「具有重複的情節動機、循環的類型形象、標準化的敘事模式和表達內涵。」[14]這不僅為電影生產者提供一種在經濟上和技藝上具有可預測性的產品,還調節著目標觀眾與影像敘事之間的關係,以確保電影意義和觀影快感的產生。[15]每一種類型都有自己獨特的敘事語言和創作模式,是成熟的電影人堅持風格會採用的常規手法。
對於香港電影而言,有著較之內地更為悠久的商業和娛樂傳統,亦早已形成了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同時也賦予了香港影人更為豐富的類型片拍攝經驗與技法。對於本土的香港電影,從類型電影入手,動作、喜劇、愛情等類型依舊是維持香港本土電影格局的不二法寶,在看似頹勢之中,保守的類型選擇為香港電影贏得了一席之地。而對於社會題材的持續關注和深入挖掘,同樣為堅守香港電影的「地氣」提供一種新的路徑;對於內地香港合拍片,內地電影產業已經逐步走向分工制度化和規範化。作為一個「新華語電影」的場域,越來越多的香港電影人進入這個市場,為內地電影市場帶來一系列風格上的變化。成熟的商業思維,豐富的創作經驗,使得兩地的電影文化藉由類型元素實現了「移植共生」,為新華語電影電影的發展與繁榮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注釋:
[1]根據香港影業協會發布稿件整理。下文中涉及香港本土票房的數據來源與此相同。
[2]數據來源:香港票房有限公司(香港影業協會及香港戲院商會下屬機構),統計數據發布時,《某日某月》、《洩密者》尚在上映中。
[3]數據來源:香港票房有限公司(香港影業協會及香港戲院商會下屬機構),統計數據發布時,《雷神3:諸神黃昏》《正義聯盟》《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尚在上映之中。
[4]數據來源:香港票房有限公司(香港影業協會及香港戲院商會下屬機構),統計數據發布時,《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侏羅紀世界2》及《死侍2》尚在上映中。
[5]本文所引用香港電影在內地票房數據均來自於藝恩網中國票房數據。
[6]數據統計來源於藝恩網站以及豆瓣網站的影片排片,另在2017年12月17日「香港電影的新語境、新探索、新格局——紀念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中,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馮應謙教授提到香港電影本土數據時,同樣是37部。
[7]根據《2017香港地區公映電影排期》整理制表。
[8]劉偉霖:《香港電影2016》,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出版,2016年1月。
[9]趙衛防:《香港電影藝術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7年版,第431頁。
[10]根據《2017國內公映電影排期》整理。
[11]趙衛防:《香港電影藝術史》,第440頁。
[12]《<智取威虎山>票房奔九億,「主旋律」也能叫好又叫座》,2015年2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
[13]劉偉強、黃建新、譚政:《<建軍大業>:新主流電影的類型敘事》,載《當代電影》2017年第5期,第52頁。
[14]丁亞平:《全球化與大電影: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競爭策略可行性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6年版,第119頁。
[15] [美]達德利·安德魯,彬華譯:《評價——對於類型和作者的評價》,載《當代電影》1988年第35期,第149頁。
主編:周星 張燕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