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外科醫生手繪解剖圖,讓人忍不住讚嘆:美呆了

2020-12-22 健康界

作者:編輯記者凌雲

汪建平教授曾經說過,畫圖其實是每一個外科醫生的必修課。

「當醫生是讓人很興奮的工作,當你手術做得很成功,畫圖的時候並不覺得累,反而很享受其中的過程!」汪建平教授說道。

作為我國著名胃腸外科專家,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名譽院長汪建平教授以一手漂亮得猶如教科書般精細的手繪手術圖譜,被網友們評為「在外科醫生中最擅長繪畫,在繪畫愛好者中最會做手術」的人。

汪建平教授曾經說過,畫圖其實是每一個外科醫生的必修課。通過把人體局部解剖圖、手術操作步驟都用手繪圖一點點畫出來,用來輔助術前談話,使得患者和家屬在術前,就可以通過讀圖,秒懂整個手術過程,打消術前的恐懼和不解,更易配合手術的進行。

尤其看到汪建平教授所繪的手術圖譜時,每個人都忍不住讚嘆「美呆了」!腎臟、盲腸、血管、淋巴結——各個臟器組織精細準確又栩栩如生,在他的畫筆下,仿佛都有著各自獨特的生命。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幾個經典作品吧~

手術圖譜1:

腫瘤位於降結腸下段,腫瘤體積較大,已完全堵塞腸腔,病人出現腸梗阻症狀,鑑於患者基礎疾病較多、高齡、生活無自理能力,需行左半結腸切除+橫結腸造口術。

手術圖譜2:

一位年輕的男性,患者因反覆腹痛住院,探查見小腸繫膜增生病灶位於橫結腸中部,並包繞腸繫膜上動靜脈。術中切除受壓結腸及解剖血管,將狹窄瘢痕送檢並吻合腸管,重建腸道。

手術圖譜3:

一位迴腸造口後遠端小腸萎縮廢用,外院無法關造口的患者,切除萎縮迴腸,迴腸盲腸吻合併放置支架,患者得到重生,重回工作崗位。

手術圖譜4:

一位結腸癌術後復發的患者,由於沒有聽從醫囑,定時、按期的隨診,發現復發腫瘤時,已經侵犯了小腸及局部血管,經過數個小時的奮戰,終於完整切除。

手術圖譜5:

在術前,該患者被診斷為先天性後腸發育不良,考慮腸管沒有按照正常的生理髮育,導致壓迫近端空腸,使得患者出現反覆噁心嘔吐,不能正常飲食;術中,經過近2小時的奮力後才明確診斷為:橫結腸繫膜疝、空腸上段梗阻,通過手術給予固定、整形,使得全部小腸在橫結腸繫膜下,腸管再不受壓迫,術到病除。

手術圖譜6:

這位患者就複雜了,直腸癌術後,乙狀結腸造口後出現小腸內疝一段小腸由造口膀鑽進去,與膀胱黏連,最後引起腸梗阻。

手術圖譜7:

一位盲腸癌並腹膜後廣泛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其他醫院曾經剖腹探查過一次,經過PD-1治療後再次手術。汪建平教授為他主刀時,整整做了8個小時,手術難度超出想像。經歷了漫長的手術,年輕醫生都覺得疲憊,汪建平教授顧不上休息,立即伏案畫出這兩張精美的手術圖譜,足足畫了1個小時,將術中所見、手術要點都記錄下來,放入患者病程記錄之中。

由於汪建平教授有一個「不好」的習慣——畫的圖從來不保存,都跟隨病人病歷一起走,方便今後的治療。小編努力搜刮也只能找到這些,都放上來供大伙兒「觀(mo)賞(bai)」~

相關焦點

  • 護士手繪解剖結構圖 為的是能與手術醫生精密配合
    揚子晚報網9月4日訊(通訊員 袁敏 劉威 記者 朱鼎兆)學醫的同學都知道,很多醫學生的手繪解剖圖功力一點不比畫家差。如今,畫畫也成了護士們的「基本功」。在淮安市婦幼保健院手術麻醉科,這裡的24名護士全部變身「靈魂畫手」,一筆一划勾勒人體器官解剖圖、盡顯醫學大美。
  • 解剖圖全手繪,這個老師太牛了
    學醫的朋友應該都體會過上學時背解剖課本的痛苦,總是會背了這邊,又忘了那邊……讓人不得不感嘆,人體解剖構造真複雜!
  • 王文靜在看到解剖室的屍體,噁心到大吐,還能成好醫生嗎?
    #非處方青春#王文靜在看到解剖室的屍體,噁心到大吐,還能成好醫生嗎?醫生這個行業是值得讓人尊重的一個行業。在今年的疫情中,中國的醫生和醫護人員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救死扶傷的,也向我們展示了他們不忘初心的醫德。最近就有一部關於醫學生成長的電視劇,名字叫做《非處方青春》,就是以醫學為背景,講述了8位主角在醫學院進行學習。在奮鬥的過程中收穫友誼與愛情,提高對人生的感悟,並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醫學生的故事。
  • 大連一患者帶著手繪去就診,醫生感嘆:症狀描述簡單明了
    2020年12月18日,一位患者帶著一張特殊的「片子」來看病,這是一張人體呼吸器官解剖示意圖,他在不舒服的位置寫下了具體的感受。醫生看完不禁嘆了口氣:症狀描述簡單準確,一目了然。患者帶著手繪的「CT」去看病。在等候室外面,一個男人拿著一部「片子」首先引起了其他患者的好奇。
  • 浙大一院胃腸外科醫生畫出一顆心走紅網絡!
    悲得是國內醫學出版物裡的圖片質量良莠不齊,有的跟小朋友塗鴉差不多,他甚至看到一本書標的是「手術圖譜」,屬於專業的醫學書,裡面卻是醫生用鉛筆隨意畫的符號圖案就成書了。喜得是,他的發揮空間很大。有醫生反應,市面上的教學圖譜和臨床現實差距很大,他自己也深有體會。作為一個一線的臨床醫生,還是外科,周舒揚能在第一時間看到最鮮活的人體內部組成結構。他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上手術臺前一天晚上,他和同學們把第二天手術相關的解剖圖譜看了個遍,胸有成竹覺得沒有問題了。結果上了手術臺發現,之前看的書在臨床上找不到一模一樣的。
  • 復旦推醫道匠心系列視頻:教授演示雙手繪解剖圖「絕活」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復旦推醫道匠心系列視頻:教授演示雙手繪解剖圖
  • 醫生用手機繪製漫畫走紅,這簡直是被醫學事業耽誤的畫家
    3月15日,35歲的徐國良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走紅網絡的生活漫畫都是他近兩個月用手機繪製的,其實他的最早畫作是解剖圖。這些生活漫畫既用於工作減壓,又是他創作科普漫畫的練手,「做一個有情懷的外科醫生確實是我的個人目標」。徐國良的漫畫。受訪者供圖翻翻徐國良醫生的朋友圈,滿是他充滿生活樂趣的畫作。
  •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舉辦第二屆手繪解剖圖譜大賽
    (原標題:四川城市職業學院舉辦第二屆手繪解剖圖譜大賽) 你在「畫」
  • 專訪丨沈柏用:乘風破浪的外科醫生
    獲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第一完成人),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上海醫學發展傑出貢獻獎,上海市醫學科技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上海市抗癌協會科技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中國抗癌協會科技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第一完成人)和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 一張外科醫生照片,引發無數人模仿...
    畫面中,無影燈下,四個女外科醫生穿著手術服,戴著全套醫用口罩、帽子、手臺,圍著手術臺,溫和而堅定地凝視著患者,正準備動手術。雜誌正常刊行出售,很多美國人都看到了這張封面圖。大部分人看到也沒覺得有什麼,就是一本《紐約客》雜誌嘛,並不會影響大家的日常生活。但在看到這張封面圖的眾人之中,有一個人,卻被這張畫徹底震驚了。
  • 是時候告訴你外科醫生的真面目!
    2. 外科醫生到底什麼時候上班?6. 令外科醫生最傷心的有哪些事?外科醫生最擅長什麼?說葷段子一個說不好葷段子的外科醫生。。。。。。不存在的做一臺能輕鬆說學逗唱的手術最能體現術者的心理素質和操作技能外科醫生最幹不好什麼事?請客吃飯首先時間就很難確定因為要避開彼此值班、開會的時間好不容易湊齊了又被一臺急診手術困住心裡再急都不會丟下手術刀只能丟下一桌的朋友當外科醫生的朋友也是需要一定耐力的
  • 活頁解剖圖:還真是相當因吹絲挺
    儘管維薩裡不是第一個進行實際解剖的人,但是他的作品的價值仍是毫無疑義的——高度詳細和精細的版畫,即使是現在仍然被認為是經典的。而當《人體構造》一書出版時,維薩裡只有30歲。維薩裡的《構造》一書中包含了許多雜亂又詳細的人體解剖圖,且經常擺著諷喻的姿勢。1543年,維薩裡主持了一場公開的解剖,對象是一位來自瑞士巴塞爾的臭名昭著的罪犯。
  • 醫生感嘆……
    2020年12月18日,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診室,一名患者帶著一張特殊的「片子」前來就診,這是一張人體呼吸道器官解剖圖的素描,他在不適的位置寫明具體的感覺。醫生看完忍不住感嘆:症狀描述簡單準確,一目了然。
  • 神經外科醫生都很自負?那是有原因的……
    神經外科大夫也許是所有外科大夫裡最難成長的。大概這也是我在美國見過的很多神經外科大夫都很自負的原因,他們和史蒂芬都很像,不然也不會選擇這個專業:最好的成績,高昂的學費,多少輪的考試和多少年臨床的煎熬,多少次的面對死亡才能最終成為一名神經外科大夫。
  • 美爆了~怪不得連李佳琦看到都忍不住讚嘆太美了
    DASHINGDIVA韓國美甲貼上架洋蔥,美爆了!!
  • 我院甲乳外科任東偉主任團隊完成一例合併解剖異常(右側喉不返神經...
    我院甲乳外科任東偉主任團隊完成一例合併解剖異常(右側喉不返神經)的巨大胸骨後甲狀腺腫切除術【醫院大… 2020-12-10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本女主是醫生的小說:女主膚白貌美外科醫生,不經意撩動他心!
    5本女主是醫生的小說:女主膚白貌美外科醫生,不經意撩動他心!1.《初戀一生》作者:北途川書評:軟妹甜逗醫生&腹黑悶騷流量小生,男主是女主哥哥的朋友,很小的時候就留心著女主了,就怕自己小媳婦被人惦記了,各種小心眼小手段可賊了呢。哈哈哈不過他的心思沒白費,女主各種小心思都逃不過他的套路,而且女主還真的上套答應和他試試。但這兩個字對男主來說可不就是試試這麼簡單了,什麼親親抱抱舉高高一氣呵成。
  • 外科醫生的私生活是不是很亂?
    回想起來,外科醫生的工作很多時候都是自作孽,不忍看著病人承受疾病的痛苦折磨,非要憑一己之力當救世的菩薩,但是卻不懂,神和人還是有天壤之別的!菩薩不管救世成不成,都會有人供奉,外科醫生成功了別人會認為是理所應當,失敗了只能自己獨自面對。試問,這種每天都在風險和挑戰中掙扎的生活,每天都毫無規律可言的作息叫不叫亂?
  • 浙江三門暖心醫生為不識字老人手繪「公雞下蛋圖」
    三門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台州12月10日電(範宇斌 葉麗琴 李佳寧)10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醫生王友帆近日因手繪醫囑在網絡上走紅。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藥盒下的小圓圈看著像是雞蛋,這幅暖心「服藥圖」被網友暱稱為「公雞下蛋圖」。
  • 他用一生的修行,詮釋了一位外科醫生的頂級修養
    最近留心起一幅有些年代的海報是一位外科醫生的介紹-題目是Hans Von Haberer-Pionier der Viseral-und Gefäßechirurgie百度完全沒有資料,維基百科也是信息有限外科醫生/教授成百上千,而這一位又有何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