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流總是變換來去,口味總是日新月異,日本威士忌的熱潮卻不會快速消退,拍賣會上價格屢屢攀高:
2017年春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輕井澤威士忌拍賣會上, 輕井澤弓箭手52年拍出了12.8萬美元,打破了歐洲拍賣會上最貴單瓶酒的紀錄
2016年,山崎50年以12.9萬美元的價格打破了全球紀錄
今年1月,山崎50年再次刷新了拍賣史上最貴單瓶酒的世界紀錄:以驚人的29.9萬美元成交
在日本,威士忌本是舶來品,在明治封建時代結束時被美軍引入日本,卻在日本釀酒師的完美追求下,逐漸成為「風味」、「歷史」和「工藝」的代名詞。即使日本威士忌口味很棒,包裝華麗,背後的故事引人入勝,也不足以讓一瓶酒賣出數十萬美元的價格。
一種普通的日本調和威士忌售價幾乎是蘇格蘭威士忌的兩倍。要知道,在威士忌鄙視鏈中,單一威士忌是看不起調和威士忌的。
當初,日本威士忌公司在經歷需求大爆發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把自家的酒、別家的酒,日本的酒、蘇格蘭的酒,混在一起,於是有了調和威士忌。而日本調和威士忌卻打破了這種鄙視鏈。
這些價格反應,引起了全球威士忌愛好者的普遍共鳴:為什麼日本威士忌的價格高出了天際,且一年比一年高?刊載的文章,看看他的分析。
日本威士忌價格的上漲,一部分歸於的它的艱難歷史。威士忌在明治封建時代結束期被美軍引入日本, 受到日本國民的喜愛。20世紀3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日本威士忌蓬勃發展,消費每年都在增長,威士忌已成為人們的日常。
與此同時,也伴隨著日本威士忌2大派不同風格的發展:符合亞洲人口感的甜美柔和威士忌和以及專注於傳統蘇格蘭工藝威士忌,分別歸功於日本威士忌2大始祖人物:三得利的創始人鳥井信治郎和一甲的創始人竹鶴政孝。
然而,到了80年代末,一種從大米中蒸餾出來的清淡的日本烈酒:燒酒(shochu),在日本興起。不久之後,啤酒也隨之興起。
突然之間,威士忌的消費受阻,在消費「崩盤」期間,許多釀酒廠逐漸關門歇業,甚至連Nikka也完全停產數年,還有一些釀酒廠苦苦掙扎,卻也大大減少了產量。
日本威士忌的就這樣平平靜靜地過了很多年,直到2003年出現了轉機:三得利(Suntory)用一款山崎12年拿下了國際烈酒挑戰賽(International Spirits Challenge)的金獎,一炮而紅,日本威士忌開始獲得國際關注。
一年後,三得利另一款響30年在同一場比賽中再次贏得金獎。從那以後,日本威士忌在挑戰賽上獲獎不斷:最佳穀物威士忌、單一麥芽威士忌和混合威士忌獎項等等。獎項帶來了知名度,需求開始不斷增加。
然而,由於幾十年前需求下降導致的減產,而釀造一瓶威士忌需要花上十年的時間,眼下突然爆紅帶來的需求增長無法得到滿足,日本威士忌一酒難求。
如果說物以稀提高了它的價格,那麼背後的故事和時間的沉澱則賦予了它價值。曾經活躍的阿薩瑪火山旁的釀酒廠的浪漫形象,再也不能製造威士忌的故事,成功渲染了Karuizawa,拍賣會上每一次拍賣都將價格推向極限,從最開始的幾百美元很快就變成了幾千美元。
稀有的陳年瓶裝酒代表了日本歷史的一部分。許多酒桶在二戰後不久就被裝滿了,而在戰後,人們又重新燃起了熱情。
在經歷了一段跌宕起伏的歷史之後,日本威士忌逐漸與稀有、奢華和品質聯繫在一起,價格的上漲與之關聯。而後,日本威士忌價格的上漲,則從一種酒飲消費轉變成了一場市場投資。
隨著拍賣持續走高的價格,眼看越來越少的日本威士忌極大地調動了粉絲和收藏家的熱情,帶火了一類特殊類型的收藏家,他們很多人不顧一切、不考慮價格地收藏日本威士忌。這些威士忌永遠不會被飲用或打開,而是在時間的沉澱中升值,為了在將來的時間裡升值。
眼看威士忌在市場上炒得熱火朝天,釀酒廠也在有意控制產量,有策略地保持粉絲們的興奮,這讓消費者不再可能以可承受的價格喝到高品質的威士忌。
錢已經不是問題了,成千上萬的人湧去購買日本威士忌。值得嗎?這要看日本威士忌對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