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段摘自ECPA金獎圖書《漫畫聖經故事:新約》(2013年中國大陸出版)。
西門彼得是耶穌最初揀選、呼召的門徒,當初的彼得加利利海邊放下魚網就跟隨了耶穌,離開世界的道走上跟隨耶穌的道,三年來與耶穌共同生活、共同傳揚天國的道理,見證了耶穌所行的許多神跡奇事,多次表達他對主的忠誠與熱愛,「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我卻永不跌倒。」(馬太福音26:33)
這樣一位大門徒,在主耶穌被捕後的那個漆黑的晚上,在主最需要安慰、陪伴的時候,他「跌倒了」,門徒四散逃亡,猶大因害怕而上吊自殺,彼得雞叫前三次不認主。這真是世態炎涼到極點。患難見真情。彼得的真情哪裡去了?透過以下的經文,我們看到人性的自私、軟弱完全呈現在我們面前。
彼得在外面院子裡坐著,有一個使女前來說:「你素來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穌一夥的。」彼得在眾人面前卻不承認,說:「我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既出去,到了門口,又一個使女看見他,就對那裡的人說:「這個人也是同拿撒勒了人耶穌一夥的。」彼得又不承認,並且起誓說:「我不認的那個人。」過了不多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人前來對彼得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來了。」彼得就發咒起誓地說:「我不認的那個人。」立時,雞就叫了。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馬太福音26:69-75)
彼得三次不認主是彼得屬靈成長中的一次「重感冒」,這是他自我認識的開始,認識到自己肉身的軟弱,懂得跟隨主的道路不是平坦的,有患難、艱辛甚至犧牲,跟隨耶穌的道路是一條犧牲的道路、流血的道路。耶穌用自己的死替代了我們在罪中的死,他把自己作為活祭獻上,在那個悽苦的晚上,朝夕共處的門徒離開他,主通過這樣的一個慘烈的人生閱歷讓彼得、我們生出悔改的心來。「他就出去痛哭。」幾個字表達出彼得的後悔自責,我們得罪主,是不是也要痛哭一場,在痛哭中我們再次回到主的懷抱,抽泣著向父親道歉,主親自抹去我們的眼淚,用微笑饒恕了我們的一切背叛。這次經歷是彼得生命中一次重大的屬靈成長,「彼得」意思是「磐石」,磐石是在風吹日曬雨淋中鍛造出來的,沒有磨難與曲折,我們很容易成為碎石。
三次不認主卻認清了自己,自己是何等容易背信棄義,何等容易忘恩負義,人就是如此軟弱,但主與我們同在我們就剛強仗膽,所以,我們得勝不再乎自己的一切,在乎神是否與我們同在!
耶穌受難第三日復活後,門徒信心重建。正當彼得、多馬等門徒在提比哩亞海打魚一整夜一無所獲時,天將亮時耶穌在岸邊向門徒顯現,並指示他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他們得魚甚多,約翰對彼得說:「是主」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裡。我們看到此時的彼得多麼渴望見到主,這是他在主受難之前雞叫之前曾經三次不認主,雞叫後痛哭悔改後的表現。這個行動是他生命徹底更新的標誌。從三次不認主,到雞叫時痛哭流涕,到生命的盡頭——一夜沒有打著魚,卻迎來一個歡呼的早上——主復活了,還在給他們烤魚,這真是「一宿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的境況。你我人生就是這樣的人生,只要信不要疑。
他們吃完了早飯,耶穌對西門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對他說:「你餵養我的小羊。」耶穌第二次又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對他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嗎?」彼得因為耶穌第三次對他說:「你愛我嗎」,就憂愁,對耶穌說:「主啊,你是無所不知的,你知道我愛你。」耶穌說:「你餵養我的羊。耶穌對彼得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不願意去的地方。」耶穌說這話,是指著彼得要怎樣死,榮耀神。說了這話,就對他說:「你跟從我吧!」(約翰福音21:15-19)
人的眼界很狹窄,但神是無限的,神呼召彼得是給予他屬天的鑰匙,承擔大使命——傳福音給萬民,但彼得不能理解耶穌問話背後的真正意思,神讓我們牧養他的群羊,為群羊捨命,這才是真正的愛神。愛人如己、彼此相愛就是讓我們必須愛他人,這是主的新命令。耶穌三次告訴彼得「牧養」我的羊,這是對彼得多大的囑託!耶穌沒有因為彼得不認他而懷恨在心,反而給他如此大的使命,這就是神與人的不同,如果我是耶穌,可能會臭罵彼得一頓:「那天晚上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當著人的面不認我,背叛我,今天還有臉面說愛我嗎。」。主的愛在這裡顯明出來,他來時賜給我們無限的恩典,他的饒恕完全讓我們得自由。真理讓人得自由,主就是真理的化身。
彼得這樣一個耶穌看為磐石的門徒,在他生命的成長中,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們也是如此,生命的盡頭跟隨主,有時軟弱,有時剛強,但主的愛與我們常在,只要我們渴慕他,他就賜給我們力量與權柄,成為他得勝的旌旗與榮耀的見證。
彼得在之後的事奉中如何被聖靈充滿、得著大能?一次讓三千人歸主;領受異象,通過哥尼流讓外邦人領受聖靈,成為教會的柱石,直到最後為主殉道。他豐盛的生命與主相連。
(以上圖片來源於《漫畫聖經故事:新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