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妹,你要去哪?上我家來坐啊」
「李妹,今天我家搬新屋了,你一定要來啊,我要好好感謝你」 「李妹,你今天......」 一時之間,我多了一個稱呼叫「李妹」,要說這個稱呼的來歷,還要從一年前說起。
我叫李念慈,是天柱縣旅遊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2019年9月,我參加了駐村扶貧工作,擔任天柱縣白市鎮中寨村的網格員,新的工作開啟了我的新徵程。 剛到村的時候,村民們以為我只是縣城裡來的工作人員,一口外地話,不過是走走過場,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都持懷疑和觀望態度。好幾次入戶走訪,一句「你一個外地來的,你能做什麼」,讓我吃了不少閉門羹。也正是因為這樣,更加激勵了我幹好扶貧工作的決心和信心,我不放棄任何一次和他們交流談心的機會,對網格區的貧困戶和一般戶挨家挨戶的走訪,了解他們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和他們共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扶貧先扶志,同時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也讓我學會了一項新的技能——聽懂酸湯話,讓我和村民們交流更加心貼心。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貧群眾魏某某,因聽力殘疾,一直沒有去辦殘疾證,沒有辦法享受到相應的政策,我通過紙筆以及和他的家人多次聯繫後,最終帶他來到縣醫院,做完傷殘鑑定再到政務中心辦理好了二級聽力殘疾證,解決了無證的煩惱,至此也能夠享受到相應政策補貼。
我們與村幹朝夕相處,與村民同吃同住,充實而忙碌。學扶貧相關政策、入戶了解民情、勸返輟學少年、進行危房改造、疫情蹲點值守,幫助農戶種豌豆、摘辣椒、打穀子,落實幫扶措施,接受各項檢查,田間地頭、豬圈牛棚,見證了我們的一幕幕……
一路走來,感謝黨和政府,感謝脫貧攻堅戰,讓我完成了大學生到基層工作人員的轉變,樹立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始終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德玉 整理
編輯 徐然
編審 楊儀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