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龍華,今年56歲,是天柱縣財政局駐渡馬鎮橋坪村輪戰任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三年來,我克服年老體弱多病等諸多不利因素,盡職盡責地做好決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為了做好駐村工作,我與村兩委和同步小康工作組一起走村串寨,用1個月的時間對橋坪總村的山、水、林、田、路、電資源及人員的調查,用5個月的時間對橋坪 、苗田 、黃勞266戶貧困戶962人進行了走訪,並認真理清貧困根源,查找脫貧路子,並積極爭取項目資金166萬元到橋坪村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建設。
在橋坪村工作期間,我了解到缺水是影響橋坪總村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把解決水源當作我村脫貧攻堅最大障礙和首要問題來抓,為解決三個村的飲水困難,我與同事走遍了橋坪總村的所有山頭,尋找水源,策劃、測量,幫助找資金。如今,共建了8個取水點,鋪設水管5300米,畜水池12個,村民飲水困難得到了解決。 並積極與相關部門聯繫,爭取項目調整到黃勞村建設,新建了1.5公裡黃勞林橋至苗田金場公路,多渠道籌集資金24萬元硬化了黃勞衝3.8公裡通組公路。
除此之外,我還到縣旅發委爭取到200多萬元資金建設黃勞村羅家壩機耕道建設,林橋引水渠、南灣排洪渠建設;爭取到2.5萬元農發水利損毀項目到橋坪攔水壩維修建設,解決了坪三組和新寨羅組供水和飲水的長期矛盾糾紛。 2019年6月28日,黃勞村村民周玉竹患重病暈在家中,我知道後馬上用私家車送至天柱縣人民醫院救治,當到天柱人民醫院時知道是患腎病末期綜合症,需要及時進行血液透析,而縣醫院已調濟不出透析機為她醫治,病人危在旦夕!看到這種情況,不顧身體疲勞,馬上分別聯繫湖南懷化醫院、凱裡州人民醫院、貴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最後調濟出一臺血液透析機並提前辦好住院手續後馬上專程送到凱裡四一八醫院進行治療,當到達醫院後病人已出現休克,醫生說這個病人再晚來2個小時就沒命時,心裡感到一陣後怕又得到一絲安慰。
三年來,我嚴格按照同步小康駐村第一書記的職責要求,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把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黨的溫暖送到田間地頭,以自已的能力參與了脫貧攻堅收關工作,以實際行動,彰顯了老有所為,也為在臨退休之前能參加到脫貧攻堅偉大事業而欣慰。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德玉
通訊員 楊嶸
編輯 劉娟利
編審 楊儀 楊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