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杜永紅,水城縣教育局脫貧攻堅駐村輪戰幹部。2018年8月中旬,水城縣委、縣政府號召各單位上報脫貧攻堅駐村輪戰幹部名單,我毫不猶豫地響應組織號召,報名參加駐村輪戰工作,被派往水城縣教育局牽頭幫扶的比德鎮水庫村駐村輪戰,擔任脫貧攻堅駐水庫村輪戰隊隊長,開始了長達一年半的駐村輪戰工作。考慮到水庫村的實際情況,教育局決定讓我這個老黨員挑起駐村輪戰隊隊長的擔子,雖然在之前的身體檢查中,已經檢查出一些問題,但是脫貧攻堅的號角一響,我就收拾好行李就直奔50公裡外的水庫村。
杜永紅(左二)勸返輟學生復學
「義務教育有保障」是「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一環,作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我在幹好各項扶貧工作的同時,在控輟保學上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在水庫村上寨村民組調查摸底時,發現一戶群眾家的房屋破爛得只剩矮矮石牆和垮塌半邊的屋頂,荒草已經長齊人的肩膀高,仍未拆除,存在安全隱患。雖然該戶曾經享受過危房改造政策,在舊房隔壁另修了兩間房,但由於戶主長期外出務工,房屋屋面已經漏水無法居住;一問村組幹部,原來這名叫朱小竹的農婦丈夫早年已去世,大兒子兩年前也已去世。朱小竹獨自帶著小兒子在深圳務工,出去好幾年了,音訊全無。一看村裡的人口臺帳,其兒子年齡正處於義務教育階段。我對這戶群眾上了心,但是村組幹部和鄰居都沒有朱小竹的聯繫方式,只是幾年前聽說在深圳務工,其它情況一無所知;在我的帶領下,扶貧工作隊員多方尋找朱小竹的親戚,終於在兩星期後輾轉聯繫上她,聽明白我的意思後,電話那頭的朱小竹嘆口氣說:「謝謝你們關心,但是我家房子已經漏水了,無法居住。加上回來也找不到工作幹;娃娃在這邊幫忙每月還有一兩千元的收入。我們回來幹什麼?」經了解,其子羅園果然是輟學狀態,我又反反覆覆給朱小竹打電話,一面對朱小竹宣傳脫貧攻堅政策,一面及時找水庫村村支兩委和包村領導反映朱小竹家的情況,爭取到包村領導和村支兩委同意對朱小竹家進行破舊房拆除和新房加固維修的指令後,我直接給朱小竹亮了「底牌」——「借脫貧攻堅的好政策,你同意的話,政府將按照老舊房拆除補助政策,準備對你家破舊房進行拆除,對你現在的住房進行修善加固,保證新屋頂新瓦片,換上新門窗,室內給你粉刷好;孩子帶回來,周邊幾個鄉鎮的初中都是寄宿制的,初中三年全免費.....」聽出電話那頭的朱小竹有點動心了,我趁熱打鐵:「小朱啊,你四十幾歲了,打工還能打幾年;再說,不讓孩子讀書,他以後仍然還是吃苦受累,你受過沒文化的苦,孩子不能再受了。我們這幾天已經準備給你家整修房子了」,根據朱小竹的實際情況,毫無懸念地評定為危房戶;我和村、組幹部一起,盡最大可能替她家爭取住房保障方面的優惠政策;四天之後,朱小竹牽著兒子、背著簡單行李,回到自家即將整修完工的老屋前,看著修葺一新的故園,一路火車硬座、一路風塵僕僕的母子倆抱頭痛哭:「終於有家了,終於回家了。」
隨後一周,朱小竹兒子到比德鎮中學復學。一個風雨飄搖在千裡之外的家庭,一個差點延續「輟學-打工-下一代再輟學-再打工」貧困代際傳遞的家庭,終於在故鄉的土地上逐漸回歸正軌,有家有愛有希望。水庫村民族村民組是苗族同胞為主的自然村寨,根據水庫村的普遍情況,大多數隨父母外出的孩子,未完成義務教育。陳建群、陳柔兩姐妹從小跟隨父母在浙江金華;前年,在金華務工的父母發生意外,姐妹倆只能跟隨同在金華務工的堂兄一起生活,姐妹倆打點小工,根本沒有讀書的可能。比德鎮政府經過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排查,得知姐妹倆的情況,決定在寄宿制的比德小學為姐妹倆安排復學,食宿、書本、校服全免費。我們和其堂兄聯繫後,其堂兄積極支持姐妹倆回家讀書,10月11日,其堂兄將姐妹倆陳健群、陳柔送到比德中學、比德小學復學。通過兩個多月的辛苦努力,水庫村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生在規定時限內都相繼復學。駐村扶貧一年多,我第一輪駐村包保劉家寨、羅家營村民組,第二輪包保小箐組、毛家寨組。駐村扶貧期間,我認真按照比德黨委政府、水庫村村支兩委的安排部署,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從沒拖過村支兩委的後腿;積極參與村支兩委深入各村民組召開群眾會,宣傳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努力推進產業發展,抓好「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各項指標的鞏固提高。其實,當時我的身體已經患有很多疾病。2019年9月10日,腎結石、輸尿管結石一起發作,當時距離省政府委託第三方評估驗收只有不到四個月時間,水庫村各項脫貧工作進入衝刺階段;雖然每天晚上疼痛不已,但我早上起來到比德鎮醫院輸完液後又堅持拖著病痛的身體到自己包保的小箐組、毛家寨組收集建檔立卡戶「一戶一袋」和非貧戶「二級臺帳」資料,晚上經常在村裡加班到深夜,整理資料歸檔。9月22日,同事們看到我臉色煞白、連走路都困難了,連忙七手八腳把我送到水鋼醫院,醫生一檢查,就大聲吼了起來:再不來治療,不要命了。」9月25日,在水鋼醫院完成手術;10月1日出院,出院時我答應醫生回家靜養半個月。但想到扶貧工作需要,第二天,我就讓家人把自己送回水庫村了,儘管身上還掛著擴充輸尿管的膠管。我和戰友們日夜加班,終於把全村貧困戶和非貧戶需要補充完善的資料全部補齊。現在,我們水城縣已經脫貧摘帽了,但是各項指標還需要繼續鞏固,還需要通過省、國家的脫貧攻堅成效考核。下一步的鄉村振興需要有文化有想法的年輕人;所以啊,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們必須讀書,一個也不能少!我們的幫扶工作還將繼續,我和我的戰友還將繼續努力工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鄧運 整理
編輯 黃瑤
編審 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