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範文禮,雲南曲靖人,2018年通過貴州省特崗教師考試成為六盤水市水城縣營盤鄉蘭花小學的一名特崗教師,2018年9月入職,同年擔任幫扶工作。 作為一名新入職的外地教師,一開始我就面臨人生地不熟的難題。 一時不知如何開展工作。所幸,在同事的熱心幫助下,我順利的結識了我的建檔立卡幫扶戶。 營盤鄉蘭花村戛什克二組,山高路遠,那是我第一次去貧困戶家,當時是我的老校長顧林向老師騎摩託車載我去的。 山路蜿蜒曲折,道路泥濘坎坷,我一家一家找到幫扶的貧困戶,為了消除他們的顧慮,每到一家我都作自我介紹。 羅大昌、李龍長、石禮成……我把幫扶貧困戶的名字和家庭情況都記錄在走訪筆記中,我暗喜終於串了個熟臉熟路。
入戶走訪做記錄
而回來的路上,摩託輪胎卻被山路碎石戳爆,我開始意識到扶貧工作的路上會遇到更多未知的困難。 為儘快適應工作節奏,集體走訪時,我就跟著村裡的決戰隊一起在走訪中收集資料、拍照片、貼明白欄卡片。 只有真正入戶走訪時,走過泥巴路,流下鹹汗水,看過窮苦生活、聽過訴苦疾聲,見過髒亂陳設,才發現扶貧工作多重要。 我的幫扶戶羅大昌一家4口人,有兩個女兒在校讀書,了解到他為了能撐起整個家庭的開支,常年在外打工,做苦力,在每次走訪中,在宣傳政策後我都會與他們談心,鼓勵他們好好教導孩子學習,並結合國家政策進行幫扶,而今吃苦耐勞的他們已經住上了新房,小女兒也順利升初中,一家人生活充滿希望。 幫扶中,我總是設身處地為幫扶戶多著想。石禮成一家5口人,有三個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讀書,為了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他和妻子長期在外打工,兩個孩子在本鄉就讀,請人照管,大女兒在水城縣濫壩鎮眾泰學校寄宿就讀。了解情況後,我帶領村裡幹部修繕了他們家的住房及夥房門窗,幫助他們把入戶路建設好,同時結合政策對孩子的教育資助保障到位,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石禮成戶房屋
把群眾冷暖常常放在心上,就是想讓他們的生活過得好一點。幫扶戶李龍長常年來身體患病,還有兩個小孩讀書,政府提供了公益性崗位助其就業,先後讓他擔任護林員、保潔員等工作,穩定家庭就業以維持家庭生活開支。 我常常在幫扶工作中,開導李龍長,也盡我所能去督促孩子學習,幫助他們打掃衛生。幫扶期間,李龍長做了左側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我為他爭取醫療費用報銷,該戶2018年脫貧,兩年多了,他們的家庭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右一為範文禮)走訪李龍長家
在營盤鄉蘭花村戛什克二組,一路走來,我從泥巴路到水泥地路,從入戶土路到入戶水泥路,一路見證著農戶從低收入到高收入,從低生活質量到較高的生活質量,而今,村裡村外家家戶戶整潔乾淨,而想到我也是這新面貌助推力量中的一員,內心就很滿足。我想,這一切付出都很值得,因為從踏入幫扶戶家門的時候,我就把異鄉當成了家鄉。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魏容
編輯 劉定琿
編審 馬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