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餅鐺如何提高上菜速度?
「蔥爆羊肉」有幾大版本?分別是如何製作的?
羊身上有哪幾大部位?分別運用什麼烹調技法?
很多廚師朋友都會選用來自內蒙古的羊來製作羊肉,但你知道內蒙古地區有哪些草原,分別出產什麼品種的羊嗎?
……
今天小微請來中國烹飪大師——張清,來為大家講解內蒙古羊的種類、羊身上7個部位及其4大烹調技巧,最後還會有內蒙古版本的「蔥爆羊肉」和「全羊湯」的詳細做法哦,精彩不容錯過,趕緊瞧瞧去吧!
說到哪裡的羊好,張清大師堪稱一部「活字典」,內蒙古有哪些草原,分別出產什麼品種的羊,甚至連每種羊愛吃什麼草,他都如數家珍。
六大產羊區域:
呼倫貝爾
這裡是天然草場,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該地區主要養殖綿羊,其中公羊多為羯羊(即閹割過),吃青草飲河水長大,生長期為1-2年的羯羊膘肥、肉嫩,淨肉率一般是其他地區同種羊的兩倍,肉質則接近湖羊,鮮嫩多汁。
烏珠穆沁
以綿羊為主,養殖方式極為粗放,終年放牧,牧民平時不補充飼料,只是在雪大不能放牧時才餵點兒草料。為了尋食,綿羊不得不長期行走、運動,因此肌肉較結實,口感緊實,耐嚼。
錫林郭勒盟蘇尼特旗 、烏盟四子王旗
這兩處地域氣候較乾旱,出產的羊也叫「戈壁羊」,耐寒耐旱,肉質厚實緊緻,脂肪含量少,瘦肉率高,適合涮火鍋、調餡或爆炒。
東勝、阿拉善
這兩處是山羊的主產區,由於山羊喜歡登高爬坡,且食性雜,既吃牧草也吃莊稼秸稈,因此臀腿肌肉豐滿,四肢短而粗壯,肉質有嚼勁,但羶味較重。
一隻羊的7個部位:
四大烹調技法:
由於微信版面有限,圖片只能放這麼小,小微在這裡教大家一個好方法:如若看不清上面的字,點開圖片放大看,這樣就很清楚啦!
蔥爆羊肉
京、魯、蒙等地都有「蔥爆羊肉」這道菜,各地在選料、調味等方面存在細微差別,僅內蒙古一地就有四個版本,每種方法的終極目標都是保留羊肉的鮮味和嫩度。
1、生爆版本——
羊肉薄至1毫米
原始的蔥爆羊肉採用生爆技法製成,掌握「旺火速成,斷生即可」的操作要領,就能達到「口味鹹鮮,質地脆嫩」的出品標準。
為了保持羊肉的嫩度,要將其切成很薄的片,厚度不能超過1毫米,下鍋旺火爆炒,變色即熟,要訣在一個「快」字。
製作流程:
1、選羊腿或者裡脊部位的精瘦肉,帶薄薄一層羊油,而腹部、頸部的肉筋膜太多,不宜使用。羊腿肉500克切成0.1釐米厚的片;蔥白100克斜刀切成馬耳朵形(比馬蹄片略薄),如果是小蔥,滾刀切段即可。
2、鍋入底油燒熱,先下羊肉片旺火爆炒,用筷子扒拉幾下,羊肉變色之前烹料酒、下花椒麵、鹽、醬油等,緊接著炒兩下去羶,這時候羊肉已經達到八九成熟,迅速倒入馬耳朵蔥翻炒幾下,淋少許香油炒勻即可出鍋。從下鍋到盛盤共約40秒。
2、汁爆版本——
提前兌汁 快速出鍋
料酒、醬油、香油、花椒麵、乾薑面、鹽提前兌成汁,走菜時將羊肉、蔥白一同下鍋爆炒,然後烹汁調味,按照這種方法製作,羊肉在鍋裡的停留時間更短(約30秒),水分流失更少,肉質比生爆版本的出品要嫩。
3、鐺爆版本——
宴會催生鐺爆羊肉
單鍋製作「蔥爆羊肉」速度太慢,不能批量成菜,於是面點間閒置的電餅鐺被利用起來,用半煎半炒的方法成菜,一次出5份,之後再烙餅一樣來得及。這種方法將烹飪工具換成了電餅鐺,因此也叫「鐺爆羊肉」,專門針對宴會使用。
製作流程:
電餅鐺裡放油燒熱,連肉帶蔥一同倒入,同時烹入兌好的料汁,用鏟子拌炒幾下,待羊肉變色、蔥香味溢出,盛出裝盤即成。
4、油爆版本——
羊肉上個漿 又嫩又「出數」
自2000年開始,內蒙古流行起了「油爆」版的蔥爆羊肉,即將鮮羊肉滑油,再與蔥合炒,該版本又分為兩種操作方法:一是鮮羊肉直接滑油;二是羊肉上漿後再滑油,也叫「漿爆」。
與前三個版本相比,油爆版本有兩點區別:
1、生爆變熟爆。前三個版本的羊肉均是生料下鍋爆炒,拼的是速度和火候,「油爆」則把鮮羊肉滑油,原料基本達到成熟狀態,然後再爆炒,這相當於「熟爆」。
2、因為有滑油、爆炒兩道工序,確保羊肉能夠充分成熟,因此羊肉片要比前三個版本厚一些,以2.5毫米為宜,如果切得還像之前那麼薄,經過滑油、爆炒,羊肉就熟過了,口感會幹柴。
目前,酒店使用較廣泛的是第二種方法——漿爆,有兩點優勢:
1、節省原料,降低成本。按照原始的生爆技法,一斤鮮羊肉炒出來縮水成400克,漿爆版本能用400克生羊肉炒出500克成品。
2、去除腥羶,增加嫩度。上漿俗稱「著衣」,相當於給原料穿上一層衣服,可以鎖住營養和水分,使其口感滑嫩。
全羊湯
如同北京的豆汁、西安的肉夾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全羊湯是內蒙古人抹不去的早餐情結。這裡晝夜溫差大,早晚天氣寒涼,當地人習慣一大早來碗熱氣騰騰的全羊湯,再配上個剛出爐的焙子(一款主食),絕對暖心暖胃。
三料標準:全、雜、碎
全羊湯首先看的是用料全不全、雜不雜、碎不碎,當地人一般將其概括成「三料」,三料裡又分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又叫三紅,即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副三料又叫三白,即腸、肚、頭蹄肉,下鍋時要切成細絲或長條。
雜碎伴侶——焙子
就像喝咖啡要放伴侶一樣,喝羊雜湯要配焙子。焙子是呼市的一款小吃,也是一道主食,用小麥麵粉發酵,兌上食用鹼烙成,外乾脆內暄軟,散發著濃濃的麥香味兒。焙子有鹹、甜、原味三種,鹹(甜)焙子中因為在麵粉裡揉進了胡麻油、鹽(或糖),油酥鮮香;原味焙子也叫白焙子,麵粉裡什麼也不放,只有小麥的原香。全羊湯的伴侶是鹹焙子或者白焙子,把它們掰成小塊,蘸上全羊湯裡的辣油吃,鹹鮮香辣。
鹹焙子大致做法:
河套雪花粉500克加入少許酵母、食用鹼混合拌勻,倒入溫水和勻,揉成麵團,蓋上溼布餳約30分鐘,再次揉勻,待麵團內的空氣全部揉出,表面變得光滑,擀成厚約4毫米的大圓餅,刷薄薄一層胡麻油,撒勻乾麵粉和鹽捲起來,揪成50克/個的劑子,擀成直徑10釐米的餅坯。電餅鐺預熱10分鐘,不必刷油,放入餅坯小火烙3分鐘,將兩面烙至變黃即成。
鹹焙子
張清:中國烹飪大師,現任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旅遊系黨總支書記,自治區餐飲與飯店行業協會高級技術顧問、副秘書長。
如今「挑羊」技術掌握了,「蔥爆羊肉」和「全羊湯」的製作流程也全部學會了,可就是做不出正宗的口味怎麼辦?別擔心,楊建華大師的「秋冬爆款羊湯+羊蠍子火鍋培訓班」馬上就要開講啦,名額所剩不多,欲報從速哦!
秋冬爆款羊湯+羊蠍子火鍋培訓
羊蠍子火鍋、主流品牌羊湯的配方和製作流程、煮製工藝以及香料配方。
時間:12月14-16日
費用:3800元
授課大師:楊建華
地點:山東濟南。
諮詢電話:0531-87180101
18953134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