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餐廳吃飯到底要不要給小費呢?

2020-12-28 彼洋留學

在英國餐廳吃飯到底要不要給小費呢,其實大部分餐廳,給小費沒有強行要求,因為服務員不可能你不給小費就把你咋滴,當然,你要特別想打賞的話,彰顯一下雄厚的實力,咱也攔不住啊;

但是一些高檔餐廳,他們會把小費自動算到你帳單裡面,一般都是你餐費的15%,沒有固定值,說白了呢,就是該你交的小費呢,你是一分也少不了;

另外呢,剛來英國的一些萌新們呢,如果不會點菜的話,可以try一try他們的套餐;遇上第一次約會,你想矜持一點,那就來個two course,也就是前菜加上主菜;要是你信奉吃飽了有力氣減肥,想要解放天性,那就來個three course!也就是前菜,主菜加上小甜品,套餐不僅比單點價格實惠,而且菜品搭配還很均衡,要是three course還吃不飽的話呢,那我勸您下次可以帶一個胃口小一點的朋友一起過來吃,然後你可以忽悠她也來一套three course,你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接過她那一份了。

相關焦點

  • 英國小費一般給多少?
    「小費」這個問題,應該或多或少都困擾過大家吧?英國吃飯要給小費嗎?什麼場合需要給?給多少?
  • 在美國,飯店吃飯要付小費的!
    在美國,飯店吃飯要付小費的!今天去飯店吃飯,三個人一共花了147美元,稅金近7美元,加起來154美元,那麼小費是多少呢?我這次給了30美元,差不多是飯前的20%,基本上在夏威夷消費大概在 15%-20%,這頓飯挺貴的,吃的肉疼。
  • 在香港餐廳吃飯是否給小費?
    侍者拿來買單的收銀夾,打開,紙幣和硬幣井然排列。我照例一一拿走紙幣和硬幣。以前也是如此,在侍者的炯炯注目下,紙幣還好說,拿走這些硬幣,總覺得尷尬。這次我問香港朋友,買單後需要留一些當小費麼?他們說,多少還是會留幾枚硬幣的。毛幣當然留下,最好再留一兩枚一元或兩元的硬幣。難怪我以前感覺怪怪的,侍者表情也不對勁。
  • 吃飯忘了給小費,服務員跑出餐館追我
    美國人的小費真是一個非常煩人的存在,它讓你對一頓飯的價格失去了準確的預估。在美國餐廳吃完飯,服務員會把帳單拿來,那上面會告訴你這頓飯花了多少錢,這頓飯要收多少稅,然後還得給小費。小餐館可能不會把小費的比例列出來,比如我吃的那家鳥人拉麵。你就大約按照餐費的15%這個比例給小費。
  • 花61刀吃飯,付900刀小費!吃飯遇到這7種情況小費怎麼給?
    待產的莎拉.克拉克 (Sarah Clark)在Pita Jungle餐廳工作。本周一名客人吃飯花了61.30元,留給她900元小費。900刀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數額,這筆小費將助支付租金和其他帳單。克拉克感動的留下了眼淚。在美國付小費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美國服務業人員的基本工資比較低,在很多州甚至低於當地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因為有些州的法律允許僱主對有機會收小費的員工支付的工資低於法定最低工資),他們需要靠小費填補最低工資差額,小費成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並且要交稅。
  • 不清楚這些英國小費「潛規則」,你敢出門下館子嗎?
    去英國留學,去餐廳吃飯是躲不過的「考驗」。雖然小費文化起源於英國,但是現在英國的小費意識並沒有那麼強。除非餐廳明碼標價要收服務費(一般也會在帳單中自動列出來),以及你真的得到了非常好的服務,不然不給小費也是可以理解的。
  • 【每日十詞】Restaurant language 餐廳用語---與餐廳相關的單詞---前菜,主菜,配菜,小費的英文說法.
    無論去那裡旅遊,餐廳點餐的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國外去旅遊, 但外國的餐廳餐牌上滿眼都是英文, 上面都是什麼意思呢? 點餐和用餐會涉及到什麼英文呢? 這周的系列我將為大家一一解答。Fine dining 意思就是那種必須要穿西裝革履才可進入的高級豪華餐廳(米其林餐廳),通常這種餐廳都要make a reservation(預約)。 Casual dining 就是那些不用講排場的餐廳,基本上到處都是。今天是第一篇,我們一起來看看10個與餐廳相關的基本單詞吧。
  • 【真實的香港】在香港生活跟旅遊,小費習慣要知道哦!
    呵呵,這個答案我也覺得模凌兩可,有些人更覺得非常奇怪:「住香港酒店一定就要給小費嗎?」其實在香港生活中,小費並非是指定的生活習俗,而是一種習慣。最為常見的是寫法不同,例如是服務費,多見於餐廳,因此你在香港吃飯高檔一點的,都必須問一問加不加10%。
  • 在美國付小費的「套路」
    餐廳付小費的時機在餐廳付小費的情況最多,在什麼樣的餐廳吃飯要付小費呢?一般來說,有侍者為你服務,來問你要點什麼菜,這種情況是絕對要付小費的。另外如果像是去快餐店用餐,像是麥當勞,你是在櫃檯點完餐後自己到座位上去吃,這種情況就不需給小費,還有一種在美國叫 Food Court, 就是像臺灣的美食街,也是拿著拖盤點餐,這種情況也是不用付小費的。
  • 國外傳統的小費文化,現在卻被英國說「不」,美國人表示難以理解
    我相信大家在出國遊的時候都會去當地特色的餐廳品嘗當地美食,吃完之後也要選擇適當性的給一些小費,畢竟入鄉隨俗,也要尊重外國文化的傳統,也會給一點意思意思,特別是在一些歐美國家和東南亞國家
  • 小費文化知多少
    小費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小費是歐美國家常見的一種文化,自18世紀以來,其主要作為顧客感謝服務人員的一種報酬形式存在。 小費源於18世紀的英國倫敦,當時酒店的飯桌中間擺著寫有: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證服務迅速)的碗。
  • 小豬佩奇隱喻:起源英國的小費文化,正在被英國人自己深惡痛絕?
    ,其中難免夾雜著作者對現實的一些隱喻,比如說起源於英國的小費文化,在《小豬佩奇》中《玩偶醫院》一集中被微妙地影射了一波。01小費文化起源於英國眾所周知,歐洲國家有給小費的習俗,小編查閱資料發現,小費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當時很多酒店裡的服務人員是不拿報酬的,
  • 美國人付小費的講究,你懂嗎?
    很多人對於到了美國之後要開始付小費感到不安,給多了覺得心疼,給少了又覺得失禮,應大家要求,現整理出來,相信各位在看完之後不會對小費感到陌生。  在餐廳付小費的情況最多了,在什麼樣的餐廳吃飯要付小費呢?一般來說,有侍者為你服務,來問你要點什麼菜,這種情況是絕對要付小費的。
  • 小費文化淺淺談
    既然要去國外過年的話,那至少也要對國外的文化有個基本了解,免得到時候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反而影響心情。法國一個浪漫國度也不能擺脫小費這種玩意兒,那法國的小費又怎麼付的呢?在餐廳或咖啡館,一般是10%~15%。
  • BBC:英顧客消費79英鎊付1000英鎊小費 驚呆服務員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英媒稱,在英國北愛爾蘭城市波塔當一家印度餐館就餐的一位顧客在一份79英鎊的帳單上添加了1000英鎊的小費,令餐館工作人員感到驚訝。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13日報導,這家名叫「印度樹」餐館的大廚巴布說,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男子很客氣地把他叫到身邊,表示願意為「這頓美餐」支付一筆小費。據當地媒體報導,這位顧客曾在3日同另外四人一起到「印度樹」就餐。
  • 泰國給小費的正確方式,不要盲從,這樣做才正確
    泰國雖然離我們國家很近,但文化習俗存在很大差異,就比如給消費的問題,在我們國家是沒有給消費的習慣,但是泰國就完全不同,他們這裡無論住酒店搬行李,還是吃飯時被人進行的服務,都是要給小費的,而且小費的價格因服務不同,價格也是隨之變化的,但是不會太高,完全是在大家承受範圍之內。
  • 英國人不給小費原來是這原因!有個神奇國家千萬不能給
    如今出國旅遊越來越容易,在不同國家旅遊時,基本都會遇到一個疑問:在餐廳或者打車時,小費到底應該留多少?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習慣,而關於小費的規定並沒有明文規定,因此對遊客來說很難弄明白。義大利Skyscanner網站日前發布了一個實用指南,以幫助人們了解不同國家的小費習慣。
  • 響應小費挑戰,好萊塢魅力男星用餐留2020元小費
    (Getty Images)好萊塢魅力男星湯姆謝立克(Tom Selleck)響應2020小費挑戰(2020 Tip Challenge),在紐約一家餐廳留下2020元的小費,並附上「希望讓2020年更好」的小紙條,為命運多舛的2020年帶來一絲曙光。
  • 中國留學生因小費給太少,被餐廳老闆挖苦"臭屌絲"
    第一:你要有意見你可以提,我們接受。但是「多給點,便宜點」這種屌絲建議就住嘴!第三:小費給那麼少,就別逼逼!針對你這樣的顧客,我們餐廳以後可能要強收中國人小費,還要在門口寫「屌絲與狗不得入內」這麼「狂妄」的回應,順順第一次看完之後也是一愣。Excuse me?
  • 進錯餐廳,是要出大事的:在機關食堂吃飯,你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其中有個關注點就是:機關單位到底有沒有供領導專用的小食堂?濟源市政府秘書長真的是坐錯了餐廳吃飯?外人可能不清楚,但體制內的人都知道,雖然名義上機關單位尤其是大院食堂原則上都統一用餐,不專設領導用餐廳。但是現實中為了接待方便,比如接待上級領導,因為隨便在外用餐會違反規定,因此在食堂內部隔一個單獨空間,或者在樓上樓下開幾個包間,用於公務用餐接待、工作餐安排,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