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十六年的地下情人,毀掉她的究竟是愛情還是藝術?丨12.7《羅丹的情人》

2021-02-07 博啟電影

1988年的12月7號,電影《羅丹的情人》在法國上映,到今天整整三十年。

《羅丹的情人》的女主角卡蜜兒由伊莎貝爾·阿佳妮飾演,三十年前的伊莎貝爾明豔動人,並且有一雙純淨湛藍的眼睛,才華橫溢的她曾5次獲得凱撒獎最佳女主角,並得到坎城和柏林電影節女主角獎與兩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被認為是法國影壇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

伊莎貝爾·阿佳妮在法國電影界留下的年輕影像就跟中國香港同一年代的王祖賢、張曼玉等人一樣堪稱時代經典,憑藉《羅丹的情人》中卡蜜兒一角,伊莎貝爾·阿佳妮第三次獲得最佳女主角稱號。

影片中的卡蜜兒自小便喜歡雕塑,視譽滿全城的羅丹為偶像,後來卡蜜兒機緣巧合之下與羅丹相識相知。羅丹對卡蜜兒的作品感到震驚,羅丹意識到卡蜜兒極高的才情或許會為自己的創作帶來靈感,而卡蜜兒也為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偶像神魂顛倒。

兩個同樣有藝術天分的人在一起往往能給世人帶來更好的作品,但他們之間的愛情卻成了火焰,讓這些藝術夾雜著痛苦,最後成了毒藥,毀了卡蜜兒。

羅丹是一個有妻子的男人,雖然只是法律意義上的妻子,卡蜜兒在做了羅丹十幾年的地下情人後,她懷孕了,她質問羅丹,選原配還是選她?羅丹的回答讓卡蜜兒失望之極,他說他的妻子有病,不能和她離婚,但是這和他繼續與卡蜜兒在一起有什麼關係呢?這當然有關係,誰都會想跟自己的愛人光明正大的一起生活啊。

卡蜜兒性格剛烈,志向高遠,而且對藝術非常虔誠,她對羅丹為了迎合官方而頻繁進行社交活動表示不滿,認為藝術不該屈從於權勢,即使在這之前沒有人比她更懂羅丹和他的作品,但藝術認識上的不同讓她對羅丹的愛慕產生了懷疑,他們的心逐漸背離。

卡蜜兒是個在愛情和藝術裡都全心投入的女子,分手之後她的心裡滿是痛苦,失去愛情的她便埋頭創作,但羅丹對她的影響太大了,她的作品表達的都是痛苦,她把與羅丹分手的痛苦都揉進了雕塑裡。

卡蜜兒小有名氣之後,與羅丹久別重逢,羅丹看了卡蜜兒的作品後與卡蜜兒大吵了一架,說卡蜜兒模仿他,還說卡蜜兒的雕塑是諷刺他在兩個女人之間被撕扯,結果他們自然是不歡而散。他們的愛情已隨時日消逝,痛苦已發酵成仇恨,卡蜜兒也愈漸瘋狂。

卡蜜兒拒絕了國家的請她做雕塑的邀約,也曾把政府給的巨額支票付之一炬,因為為國家創作的雕塑不能參加藝術展,她希望自己的雕塑作品脫離羅丹光環的籠罩,希望世人看到她的才華。她沒能順利參加國際展覽會,她一口咬定是羅丹從中作梗,四處逢說自己討厭羅丹等等。

這段感情對卡蜜兒造成的傷害無疑使毀滅性的,卡蜜兒逐漸失去了創作的靈動性,失去愛情的痛苦已經折磨得她失去了她曾引以為傲的才情。也是因為她的才情帶來的驕傲,讓她與愛人離心。

讓卡蜜兒瘋掉的或許是她自認為的卓越才情帶來的驕傲和痛徹心扉的與情人的分離,也或許是她不符合時代的自我獨立、脫於世俗的反抗精神。

不論她與羅丹的相愛是藝術的幸運還是愛情的悲劇,卡蜜兒都是別人婚姻的第三者,哪怕她曾為世人帶來了優秀的雕塑作品。且不論羅丹到底是利用卡蜜兒的才情進行創作還是因為藝術與卡蜜兒真心相愛,這個悲劇的發生都是有羅丹出軌的原因在其中的。

卡蜜兒悲慘的結局,羅丹一如既往的風光,兩相對比,甚是諷刺,或是諷刺愛情,抑或是男權與女權的差異。

事實上,在現實歷史裡,卡蜜兒·克勞岱爾是唯一一位能在奧賽博物館(巴黎三大藝術寶庫之一)享有一席之地的女雕塑家,而更多人知道的卻是她另一個身份——羅丹的情人。有很多人看了這部電影,都為這位愛情失意、努力證明自己的人感到痛心,他們也不喜歡《羅丹的情人》這個譯名,而更喜歡《卡蜜兒·克勞岱爾》這個名字。

《Camille Claudel》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小啟  

相關焦點

  • 羅丹的情人
    這部電影被譯為《羅丹的情人》(或譯《羅丹與卡米耶》),當時卡米耶知名度不夠,沒有票房性,用《羅丹的情人》是商業市場的考量吧。《羅丹的情人》很多人看過,電影引起對羅丹的反感。一個 40 歲有老婆的雕刻家,愛上 19 歲的學生模特兒,但始亂終棄。卡米耶為愛瘋狂,此後近 40 年住在精神療養院,抑鬱以終。
  • 【強烈推薦】【劇情 / 愛情 / 傳記 / 歷史】羅丹的情人 (1988)
    Goldin主演: 伊莎貝爾·阿佳妮 / 熱拉爾·德帕迪約 / Laurent Grévill / 阿蘭·居尼類型: 劇情 / 愛情 / 傳記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法國語言: 法語上映日期: 1988-12-07片長: 175分鐘(法國)又名: 卡蜜兒·克勞岱爾 / 羅丹與卡蜜兒 / 卡米耶克勞代爾
  • 雕塑家卡米耶·克洛代爾,羅丹情人亦對手
    不難見女性藝術家的生存究竟有多困難。 今天天起,《蘭臺藝術新觀察》計劃為大家介紹一系列在不同時代洪流中破浪前行的女藝術家。 她們或許是雕塑家,或許是畫家,還有可能是其他種類的視覺藝術家。但無論她們身在何領域,不變的是她們那令時代驚豔的天賦才能,和那些無論順風逆風,都始終堅持用藝術來表達自我的堅強韌性。
  • 【開端】:羅丹的情人
    片名:羅丹的情人(羅丹與卡蜜兒)編劇:布魯諾·努坦導演:布魯諾·努坦主演:伊莎貝爾·阿佳妮、傑拉爾·德帕迪約片長:175分鐘(法國版)、158分鐘(美國版)年代:1988年類型:劇情、傳記、愛情出品:法國獲獎:榮獲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銀熊獎,及凱撒獎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
  • 《羅丹的情人》:一刀刀刻下去的豈止是欲望,更包含著自己的絕望
    《羅丹的情人》一個天才少女和大師的莫逆之戀,感嘆卡蜜兒的才華和聰穎,為她可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她終究將自己的一生化為了羅丹藝術創作的燃料,看到此,反思不能盲目的責怪一個男人的風流,羅丹是愛她的,只是不能給她一個家庭。毫無疑問,卡蜜兒無疑是個天才,她就是為藝術而生的女兒。
  • 天才的毀滅—《羅丹的情人》
    電影原名《卡蜜爾·克洛岱爾》,是一部傳記電影,國內翻譯成《羅丹的情人》,也許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卡蜜爾比起羅丹來知名度不是一個級別的,雖然卡蜜兒的才華讓羅丹折服;二是「情人」這個曖昧的字眼更會激發觀眾的窺探欲。
  • 她是法國天才女雕塑家,人們卻只知道她是「羅丹的情人」
    她或許分不清楚「愛」與「崇拜」的界分。這個極具雕塑天分的少女正如當初愛上雕塑那樣愛上了他,而羅丹也被其美貌與身上特殊的藝術氣息所吸引。他們短暫而炙熱的愛情由此開始,卡密爾的人生也悄然發生改變。她身著白衣站在雕塑旁,美妙的軀體宛如一尊典雅的女神像。
  • 《羅丹的情人》:驚世天才是如何被摧毀的
    在他們看來,卡蜜兒不過是羅丹的情人,是羅丹的附庸品,所有的作品展現的靈感不過是羅丹幫助下才閃耀的螢火之光罷了,瑩火豈敢和皓月爭輝。社會是一雙無形的推手,每當卡蜜兒展露頭角的時候,就會被無情地碾壓。而她對藝術充滿了熱情,在母親的極度否認下,她無比渴望被認可。每一次被否定和嘲笑,她就感到深深的痛苦。在每一次的不認可中,使她的思維越來越鑽牛角尖,甚至懷疑羅丹是否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法國電影《羅丹的情人 (1988)》高清中字
    法國電影《羅丹的情人 (1988)》高清中字導演: 布魯諾·努坦編劇: 布魯諾·努坦 / 瑪麗蓮‧戈登 / 米薩‧泰拉米主演: 伊莎貝爾·阿佳妮 / 熱拉爾·德帕迪約 / 瑪德琳尼·羅賓森 / 洛朗·格雷萬 / 菲利普·克利夫諾 / 更多...
  • 一代女藝術家4次流產,在瘋人院30餘年,只因她是「羅丹的情人」
    直到18歲那年,她遇到了法國雕塑藝術家羅丹,羅丹是她最重要的貴人,也是她命中注定的劫難。02.愛是含笑飲砒霜兩人認識時,羅丹已經43歲了,身邊從來不缺美女的他也無法抵擋卡米耶的魅力。沒過多久,羅丹就招卡米耶進了他的工作室,從此他們在一起糾纏不休長達15年,卡米耶成了羅丹一生裡最重要的情人。
  • 卡米耶·克洛岱爾:不只是「羅丹的情人」
    1864年12月8日出生於法國維勒訥沃,是一名普通稅務官的長女,著名作家保羅•克洛岱爾之姊。        夢想        卡米耶•克洛岱爾在極為年幼時就已展露出自己的藝術天賦,12歲完成第一件雕塑,15歲正式師從布歇。
  • |《羅丹的情人》觀影會回顧
    (選自《卡蜜兒(羅丹的情人)》電影,卡蜜兒的臺詞)卡蜜兒與羅丹(上述電影片段場景)認識真實的卡蜜兒·克勞岱爾(Camille Claudel 1864年12月8日——1943年10月19日)19、20世紀法國先驅性女雕塑家,畫家。
  • 在愛情裡,雕塑家羅丹與天才蘿莉的各自選擇是什麼?
    羅丹很快被卡蜜兒的天賦和對藝術的熱情所吸引,她身上的青春激情正是羅丹在失去的東西。「你被表現在我的所有雕塑中」,羅丹對卡蜜兒說。卡蜜兒對於羅丹更是崇拜的,面對偶像的追求,怎可抵擋?於是兩人陷入狂熱的地下戀情。
  • 影評《羅丹的情人》:勇敢追求自我卻不被理解接納的一生
    、對雕刻藝術的狂熱,以及阿佳妮傳神的演繹等等......》實在欠妥,或許這做只是影片的一種營銷手段罷了,畢竟羅丹的名氣大,大多數人在對卡米爾·克洛岱爾不了解的情況下,會好奇羅丹的情人是誰。但這樣的譯名不僅違背了電影的初衷(電影本意是講述卡米爾·克洛岱爾這位極具藝術天分的雕塑藝術家的一生,讓更多人了解到她作為藝術家的存在)。此外,容易誤導觀眾「先入為主」,以「羅丹的情人」為角度去解讀、審視她。
  • 卡蜜爾•克洛岱爾(Camille Claudel)——不只是「羅丹的情人」,更是一個天才雕塑家!
    羅丹被稱為卓絕的天才,而正是因此,才會使得卡蜜爾的才華被無情埋沒。為了擺脫羅丹的陰影,卡蜜爾經歷了痛苦的掙扎和突圍,但是仍然擺脫不了羅丹情人的稱號。在長達十餘年的愛戀中,雖然在公開場合下,他們一直裝作若無其事,而「在一個個工作室幽暗的角落裡,躺椅上,滿是泥土的地上,未完成的雕塑作品與零件中間,他們滾燙的肉體瘋狂地糾結在一起,她用沾著大理石碎屑的嘴唇吻他,他用滿是石膏粉的手撫摸她,他們用極致的性愛快樂將愛情表達得無比豐盈與真實。」
  • 羅丹的情人,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
    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羅丹的情人 卡米爾的扮演者,伊莎貝爾·阿佳妮
  • 《羅丹的情人》:不要和你崇拜的人在一起,要成為他
    這讓我想起了一部電影,一個困於愛情的女子,卡蜜兒·克勞岱爾。認識這個女子來源於一部電影,中文譯名是《羅丹的情人》,如果了解過劇情,你就會知道這真是個糟糕的譯名。說到卡蜜兒,就不能不提羅丹。1883年,19歲的卡蜜兒遇見了已經43歲的羅丹,本該是師生的兩個人相戀了,卡蜜兒加入了羅丹的工作室,與羅丹共同創作了「地獄之門」和「加萊市民」。但是卡蜜兒在其中的貢獻並沒有被肯定,她是一個天才,擁有極強的藝術天賦,她的父親傾力支持和培養她。
  • 第五人格:雕刻家人設曝光,悲傷的天才,她的原型是羅丹的情人
    02她的原型是羅丹的情人法國女雕刻家,卡米耶·克洛岱爾。她是被詛咒的天才,她愛上了自己的老師羅丹。她是羅丹的情人,也是羅丹在藝術上的競爭者。她倔強美麗,又才華橫溢,她20歲的時候,和羅丹初遇。此時,羅丹已經58歲。她付出了19年的青春,充當羅丹的模特,但羅丹對她沒有任何忠誠。她有驚世的才華,但卻籠罩在羅丹的陰影,作品遲遲得不到世人的認可。後來,她被關入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裡呆了三十年。
  • 卡密兒:前半生做羅丹情人,後半生在精神病院度過的雕塑天才
    主角是他的情人卡蜜兒,一個被愛情摧毀的雕塑天才。我想,如果她不曾遇到過羅丹,或者,在遇到羅丹時也能不為愛放棄自我,那她絕對不會將自己的人生過得一塌糊塗。羅丹受命雕刻《地獄之門》,由於人手不夠於是需要招聘助手。卡密兒應徵而去,因為她仰慕羅丹的才華已久。當羅丹見到卡密兒和她的作品時,他一下子就被徵服了。羅丹看出了她是一個在藝術上擁有極高天賦的人,不僅如此,長得也極其漂亮。羅丹見到卡密兒的第一反應讓我想起了尼採見到莎樂美的第一反應。尼採形容自己第一次見到莎樂美時說:「她是一個一瞬間就能徵服我靈魂的人。」
  • 卡蜜爾•克洛岱爾——被羅丹揉碎的藝術青春
    他著名的雕塑《思想者》的複製品早已遍布全球,本人也躋身世界雕刻大師之列,聲名遠播。但他曾經的學生、知音、情人卡蜜爾•克洛岱爾則遠沒有那麼幸運,這個敏感孤寂的芳魂最終被世俗的巨輪碾得粉碎。羅丹的學生情人卡蜜爾•克洛岱爾年輕時的照片初識:藝術與精神上的惺惺相惜1864年12月8日,卡蜜爾•克洛岱爾出生於法國的維爾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