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TV】:因為東圳水庫 臺灣青年愛上莆田這座城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他,愛上莆田這座城,是因為城中的一個風景優美的「大水缸」——位於木蘭溪最大支流延壽溪上的東圳水庫。因與東圳水庫結下深厚感情,來自臺灣的曾崇信在東圳水庫旁開了一家咖啡店,開啟一份自己熱愛的事業,並將家安在了這裡。
莆田,給他第一印象是「親切」。「之前沒來過莆田。2011年,我跟隨嶽父來莆田經營溫泉莊園,從那時候開始認識這座城市。剛來的時候,就覺得莆田和臺灣的氣候還有飲食都差不多,感覺很親切。」曾崇信說。
曾崇信是一名「80後」。在臺灣時,他是一名半導體工程師。2011年,因嶽父來莆經商,人手不夠,他就一起過來幫忙,一起創業,沒想到這次機遇改變了他的生活。「2011年剛到莆田時,整個城市都沒有星巴克和85度C,甚至連咖啡這種飲品也很少,覺得咖啡飲品在這裡很有市場,便和家人商議,開了這家咖啡店。」曾崇信說。
曾崇信所經營的咖啡館位於東圳水庫旁的城廂區常太鎮松峰村嶺下,以20歲-40歲人群為目標消費群體,主營咖啡、創意甜品和西式餐飲等。之所以將咖啡館選擇此處,源於他與嶽父在東圳水庫生活期間與風景優美的水庫結下的深厚感情。在咖啡館內,有兩處專門搭建的露臺,坐在露臺上遠眺,一望無際的水面與遠處的群山相映成趣。午後時光,坐在露臺上,一邊喝著咖啡,一邊欣賞著美景,耳畔不時飄來輕柔音樂,讓人身心放鬆。
「當初選擇來莆田創業,主要是看中這裡的市場,這裡的市場發展潛力很大。」曾崇信表示,隨著大陸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臺灣青年看中大陸的市場和前景,紛紛來莆圓自己的「創業夢」。
今年是《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表示,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此外,政府部門也出臺多項措施,鼓勵兩岸青年深化交流、創新創業,幫他們實現創業夢想。
「記得剛來莆田那會,我們辦證需要跑好幾次政府部門,而且手續非常麻煩。」曾崇信說,現今證件辦理簡便了很多,這極大提高了他們的創業熱情。
曾崇信說,自己也會想著給打算或正在大陸創業的臺灣年輕朋友介紹大陸的情況,幫助他們了解大陸市場,讓他們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個清晰的規劃。「年輕人第一次創業不想失敗也不敢失敗,做就對了。」說起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曾崇信坦言:「自己剛來時候是懵的,環境不熟悉,人也不熟悉,找店面、僱店員……那真是非常考驗人的一段經歷。當時自己只想著怎麼改善業績,怎麼提升店的競爭力,但從未想過放棄。」
曾崇信夫婦
轉眼間,曾崇信已經37歲。每年,他有11個多月待在莆田。隨著自己的創業之路越走越寬,曾崇信的家庭生活也過得有聲有色。如今,他6歲大的孩子已經上了幼兒園。這個長在莆田的「臺三代」,即將接受小學九年義務教育。
據了解,去年,莆田出臺的35條惠臺舉措,除了給予臺灣青年創業項目啟動資金支持,還為在莆臺商及來莆就業的臺胞子女就學照顧提出相關政策。對於臺胞子女教育方面,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到企業所在縣(區)或居住地所在縣(區)內學校就讀,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享受本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還記得剛來莆田的時候,感覺一切都很陌生,現如今,在這裡有了屬於自己的朋友圈,有了不少本地朋友。」曾崇信說。(東南網記者 李劍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