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F1已經結束2站了。在關注比賽本身的同時,人們還有另外一大關注焦點——賽道女孩。這些女孩青春飛揚,身材姣好。給充滿男性荷爾蒙的比賽現場點燃了激情之火。然而這些女孩為什麼存在,他們都有什麼樣的工作,是否應該以這種姿態出現在比賽中呢?
日本模特小川羅莎(小川ローザ)模仿瑪麗蓮·夢露
賽道女孩起源於六十年代的日本。當日本模特小川羅莎(小川ローザ)出現在日本國內摩託車賽的頒獎禮上,她掀起了在場男性的激情。此事之後人們忽然發現,女人可以與賽車這項運動有如此親密特別的關係。很快,賽道女孩遍布世界,由此也出現了「Race Queen」一詞,這是一個由日本出現的英語生造詞。
Hawaiian Tropic公司空運至法國的車模
1983年,Hawaiian Tropic——一家防曬霜公司將一批美麗的美國大模空運法國,參加那一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開幕式。這群模特身穿性感比基尼,披著Hawaiian Tropic的條幅,引爆了整個比賽賽場。
日本賽車比賽現場的車模
日本被Hawaiian公司啟發,並迅速做出反應。1984年,日本在鈴木8小時耐力賽開始大批推廣「Race Queen」。這令此比賽的關注度激增,從8萬人一度增加至13萬人。也大大增加的比賽贊助商的投資熱情。
在英語中,「Race Queen」也稱為「Paddock girls」。賽車在西方深受到賽馬影響,很多詞彙隱身於此,Paddock即為賽馬比賽前馬被放上馬鞍以後等待出發的區域。引申到賽車上,即為賽車蓄勢待發的準備區。而這些女孩的工作,就是在這個區域為車手們進行打傘等服務,「Paddock girls」因此得名。日常的賽道溫度有可能達到50-60度,穿著車手服的車手們很容易中暑,所以這些姑娘們的存在不僅是花瓶而已。
2014年美國站,F1車手塞巴斯蒂安·維特爾與F1女孩們合影
不要小看這些姑娘,他們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職位離車手們最近的姑娘不僅需要身材姣好,而且得有氣質、會說外語、懂基礎的賽道知識、能跟相關的工作人員交流,可謂才貌雙全。漂亮姑娘自然也是賽車手和工作人員眼中的靚麗風景,很多車手都願意與他們聊天搭訕。
2009年8月30日,印第安納波利斯,「小飛俠」羅西為給他撐傘的女郎貼戴上帽子。
離車手最近的姑娘是發車女孩,她們主要工作為舉牌;還有一部分能接觸到車手的姑娘即為撐傘女孩。他們都有和賽車明星親密接觸的機會。想像一下,一個英俊帥氣的F1車手如果體貼的親手為你戴好遮陽帽,會是一種何等的幸福!
本田車隊請的比基尼女郎
性感的兔女郎
其次被關注的姑娘們是「車隊女郎」。他們其實就是車隊的美女招牌,參與與自己車隊有關的各種商業活動,吸引眼球,加深人們對此車隊的印象。這些姑娘們往往穿著個性暴露,遊蕩於賽場的各個區域。與發車女孩相比,無疑少了端莊,多了狂野。
1977年5月22日,摩託車車手Ronnie Peterson給女觀眾在胸上簽名
不過這些姑娘並不是一味的受人歡迎,有一些人對他們沒有好感。首先討厭她們的就是這些車手的妻子。性感熱辣的年輕姑娘很容易讓各種有錢有才的F1車手把持不住,每年都會有姑娘遭到相關訴訟。其次就是保險公司。在喧鬧的賽道,不知何時可能竄出一雙大長腿,這增加了賽道的安全隱患,也大大威脅到了保險公司的利益。
2013年中國的F1女孩,中國風十足
如車展要不要車模的爭議一樣,F1比賽要不要賽道女孩在近年來一直被各種相關人士討論。不支持賽道女孩的原因有二:一就是車手妻子、保險公司這些擔心賽道女孩損害自己利益的人;另外是一些女權主義者,他們認為賽道女孩的出現完全是為了滿足男性在賽道中的「眼福」,而這樣嚴重影響了比賽的性別趨向。女性應該與男人有同樣的比賽重要度,而選用女孩進行撐傘等服務表現了比賽以男人為中心的思想,是對女性的不公平。
編輯點評:賽道女孩是否應該存在?如今在亞洲,尤其是日本和韓國,賽道女孩依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這些姑娘漂亮可愛、雙腿修長,吸引著大量男性的目光。而在歐美,部分國家已經在削減賽道女孩的數量。而有些比賽已經嘗試選用男性來代替女性,從而吸引更多女性關注或者參加比賽。不知未來的賽道女孩將如何發展,你認為他們是否應該出現在賽道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