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萬法皆空,惟因果不空。人生不順的原因多在這3件事

2021-01-09 洪門三少

生活中,我們經常抱怨或者聽到別人抱怨,自己遇事多不順。

其實,遇事不順也很正常,畢竟「人生哪能盡如意,凡事只求半稱心」。

不過我們回過頭想想,之所以不順,大多是因為我們心頭起了煩惱因。

萬事有因果,正是因為心生煩惱,有心結,在遇事時少了一份清明與淡然,故而遇事多不順。

今天我們的很多煩惱,是因為我們心裏面想要的太多了。

比如, 我們想要錢財,想要愛情、想要好車,想要豪宅,想要位置、想要面子,等等。

要而不可得,心就亂了,煩惱和不順也就隨之而來。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很多煩惱和不順,大多與這三件事有關,這三件事正是人們心生煩惱和不順的因。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

第一、死要面子

常言道:死要面子活受罪。

我想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在現實中還是有很多人為面子而活著。

人能不要臉面嗎?顯然不能。畢竟每個人都有做人的尊嚴和底線。

俗話說:有裡有面。當你的裡子能夠撐得起自己面子的時候,面子上才會有光。

這與網絡上流行的一句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就是「當你的才華撐得起你的夢想,夢想才有意義」。

否則一味的追求面子,那就成了「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生活中典型的死要面子就是,在人前信口開河、誇下海口,甚至開出口頭支票。

但是,真要讓他們兌現的時候,就原形畢露了。

還有上面我們說的想要這、想要那,其實也是面子上的虛榮心在作祟。

明明十幾萬的車夠自己開了,可是為了在同事朋友面前撐起面子,非得借款買一輛四五十萬的車。

後期面對還款的壓力,就會焦躁煩惱,導致自己心亂了,遇事多不順。

所以,放下不必要的面子,踏實地過好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人生順遂很多。

第二、眼高手低

會做的事情不想做,不會做的事情做不好。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一個人能力有限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力有限,卻不自知還想著做大事。

用一句話來形容他們,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生活中,的確有一些人總想著做件大事一鳴驚人,卻又不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通常是沒有那金剛鑽卻想攬那瓷器活。當發現做不好的時候,就有抱怨著抱怨那,造成遇事多不順。

任何事情要想做成,都會有一個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集細流無已成江湖。

在歷史上這種眼高手低的事例也有不少,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戰國時期的趙括。

談起戰事來滔滔不絕,說得頭頭是道,自認是軍事天才,但卻沒有上過戰場指揮過戰鬥,只會紙上談兵。

然而,在長平之戰上,趙國國君卻讓這個趙括去頂替戰神白起,結果可想而知,戰爭失敗,趙括也丟失了姓名。

所以,當你遇事不順的時候,可能就是眼高手低了,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卻霸王硬上弓,怎麼能把事情做順呢?

不如,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一點一滴鍛鍊自己,培養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把事情做順。

第三、來者不拒

幫助別人是美德,但是對於別人的求助照單全收,那有時候就是自尋煩惱。

說一個故事:一天,一位莊稼漢跑到一座寺廟裡,求菩薩保佑能夠下場及時雨,以為莊稼解渴。

他前腳剛跨出寺廟的門,跟著又來了一位趕路的商人,他由於趕路運貨,所以來求菩薩不要下雨。

試問,菩薩到底該幫誰呢?

沒錯,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求,也都會有各自的不順,面對生活中的苦厄,有時候只能靠自己來渡。

正所謂:佛渡有緣人,不渡貪嗔痴。

懂得拒絕不是無情,而是基於自己能力和世事人情的理性判斷。

對於那種死皮賴臉的軟磨硬泡式的求助,更是要果斷拒絕,當然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一味應承,來者不拒,只會給自己帶來煩惱,讓自己遇事不順。

人這一輩子,能夠看清面子,請注意是清楚的清,立足現實做事,以及知曉人情世故,基本上就做到了知行合一,即便有煩惱也能坦然視之,做起事來自然順遂不少,你說呢?

相關焦點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4件事,不要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換句話來說,其實這兩句話就是一句話。萬法皆空就是萬法緣起緣滅。因果不空也是萬法緣起緣滅。「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諺語,意思是人死後什麼也帶不去,只有業障隨著幽靈。出處:元·佚名《來生債》一:「無常迅速,生死事大。……便好道: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感情的背叛逃不開因果,也許這是宿命
    以上是我分析的宿命論,僅供參考,下面是佛界因果論!在佛界,有一句響噹噹的話,你肯定如雷貫耳,那就是。佛曰: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你相信因果嗎?舉個複雜例子:你現在做了壞事得罪了人,未來也必定會遭受到懲罰,這就是果,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有些人會質疑發聲說,如果存在因果,為何好人沒好報,壞人囂張自在?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 佛說:「因果不空」,這4件事,折損福報,你有做過嗎?
    常言說得好:行善之可嘉,不在於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作惡之可怕,不在於別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  良善積德之人,最大的福報莫過於活得心安自在,不僅利益自己,更惠及子子孫孫。「莫疑積德天不見,百年頃刻回頭見;積德雖無人見,行善必有天知」,人在做、天在看,他人不知、因果知。
  • 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信佛之人都懂得因果循環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因,就有什麼樣的果。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些都和因果定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第一件事:發善心。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福報,就要善始善終。
  • 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
    他在詩詞地空中寫道:「你穿過世事朝我走來,邁出的每一步都留下了一座空城,這時,一支從來世射出的毒箭命定了我唯一的退路,我是佛前一朵蓮花……」。「一支從來世射出的毒箭」指的是倉央嘉措被命定為第六世達賴喇嘛的事實,而他今生的想法是:「我不是普度眾生的佛,我來尋我今生的情」。一位活佛,尚不能改變因果,跟何況俗人。
  • 佛說:業障深重的人,默念三句話,福報自來,功德無量
    每個眾生到這個世間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都是源於業力的支配。所謂人生酬業,無業不來娑婆,所以說人到這個世間,就是來接受業力帶給自己的果報,善業得善果,惡業受惡報。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很多看似巧合發生的事情,其實都有因果的因素,所以說,我們認為是偶然發生的事,其實都是必然要發生的。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循環的,所謂生生不息,永生不滅。《楞嚴經》云:「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有因,必有果,直接簡單明了地闡述了因果的本質。
  • 佛說: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即心是佛」,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以下這4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不是你!  佛所說諸法,其根本不離「因果」,佛家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天道有輪迴,不信你抬頭看看天,試看蒼天繞過誰。  你的命運是你自己因果的顯現,行善有福德,作惡有天收,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佛菩薩只幫助成就人的善願,決不會成為作惡之人的「幫兇」。自己的因果自己背,自己的惡業自己了,佛菩薩的神通也敵不過你自身的業力。
  • 佛說,夫妻之間不幸福,這裡面大有說法
    佛說,夫妻之間不幸福,這裡面大有說法。佛說人與人之間有四種關係,即「討債,還債,報恩,報怨」。夫妻之間的關係,自然也離不開這四種關係。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為什麼有的夫妻恩愛有加,白頭偕老。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
  • 星雲大師:世界上最公平的是這件事,可惜太多人不相信
    他開示說:人生許多不公平,有高矮,胖瘦,窮富之別,而人都無法選擇。但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因果,每個人,每件事身上都存在著,只可惜太多人不相信。這世上萬物身上都存在著無盡的因果,都受因果規律的影響。星雲大師引用佛門偈語「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告訴世人,因果真實不虛,萬物都處於緣起緣滅中的,都會受到因果的影響。就像一朵花的開放,看似是科學,與因果無關。
  • 佛說:一切都是因果,這3個字,寫盡了人生
    人生,一切都是註定的因果,回想人生何其短暫,娘胎十月,呱呱落地,雖然啼哭不止,卻不攜一絲雜念。從此這個可愛的世界,又多了一個神奇的生命。他與萬物共生長,共輪迴。人的一生不容易,佛說,生命中很多東西可遇不可求,強求的得不到,不曾需要的往往會不期而至。人生之所以會有無數煩惱,也正因如此,想要得的,得不到;想要丟的,丟不掉,人生一切的境遇,只能作為無奈的回憶。其實人生也是一個不斷因果輪迴的過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佛教講:「唯有業隨身。」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每個人的生命都有前世,今世和來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自己的一場因果,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一個人的因果通達三世,因緣成熟,就要接受自己的果報。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早就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產生因果,只有種善因才會有善果,而有些事絕對不去要去做,會受到因果嚴厲的懲罰,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一個也不要去做。一、不孝父母。
  • 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也度不了他,看看有你嗎?
    佛菩薩雖然要度盡一切眾生,但這世間有三種人,就算他拜再多的佛,佛也度不了他,希望不要有你。這三種人就算虔誠信仰佛教,佛菩薩也無法度化他們,因為這三種人與佛無緣。佛家常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
  • 佛說:最積「陰德」的七件事,你能做到幾個?
    世人皆想自己命好有福,卻無奈福淺命薄,不尋其因果,卻將福禍歸咎於天命。這是無知。「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人的命不是上天造定的,而是自己的因果緣法。別人灰心的時候,你鼓勵他一句話,對方就有絕處逢生的感覺;別人失望的時候,你讚美他一句話,他就會覺得人生可愛多了。
  • 佛家說因果,一個人運氣好不好,看這三件事……
    佛家說因果,一個人運氣好不好,看這三件事……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帶著各自的因果而來,都說人各有命,是因為前世因,鑄成了後世的果,而今生的因又造就了來世的果,如此因果循環往復。讓這一輩子的運氣全部改變了,可見,人的運氣,是可以改變的。一個人的運氣好不好,通過三件事可以找到其中的因果:第一件:抱怨,嗔恨,嫉妒,怨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磁場,擁有正能量磁場的人,你會發現,這個人做任何事,都順風順水,但是有的人卻像一個情緒垃圾場,走到哪裡就好像頭上頂著一塊烏雲。首先,愛抱怨的人,運氣都不太好。
  • 為什麼有些人開始學佛,反而越來越不順了,原因就是這一點
    很多人聽說學佛有這麼多的好處,便也開始信佛學佛。他們也像其他信徒一樣,燒香供佛,誦念佛經,對佛也十分尊敬,他們也知道萬法皆空的道理,他們深信不疑,但是 他們學佛後不但煩惱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甚至生活越來越不順眼了,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他們忽略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他們執著了學佛這件事本事。沒有學佛之前他們的煩惱可能就是來源於生活之中的一件件細小的瑣事。
  • 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老話常說:「一生善良,必有後福;善良做人,心安一生。」一個人生存在塵世間,倘若不善良,就算拜再多的佛也是沒用。心存善念的人,或許有時會受到傷害;心存善念的人,或許常會吃虧,可是你善良上天會保佑你。你善良,身邊的人也會待你好。因為你的善良才能幫助你,你若善良,福報自然會來,正如佛說:莫疑因果無人見,不要懷疑這四件事,一生善良,必有後福。
  • 因果不虛:這3件事做好,「業障」自會消退,善果不遲到!
    因果報應從不來不會缺席,更加不會不報,只要時間到了,自會一一得報。關於「業障」二字,無論你是學佛之人,還是不學佛者,或多或少皆有聽聞。什麼是業障,就是往昔所種惡因,而感召來的果報。如當下的心煩意亂、事事不順這皆可算是業障的一種。當然在佛教之中,關於業障的劃分也是有很多的。
  • 佛說:不明白這三件事,拜再多的佛,也過不好一生
    很多人每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時,總喜歡寄托在求神拜佛上,豈不知人生今日之種種,皆是自己往日灑下的因,所以佛說:不明白這三件事,拜再多的佛,也過不好一生:佛性則是人性的慧根一已之光只是一點明亮,只有點亮大眾之光,才會燃成一片光明。
  • 佛教:佛前「上供」,這3條「禁忌」,不學佛的人也得懂
    導語其實人們對於燒香拜佛這件事情,總是會有許多禁忌可言。而且燒香拜佛是從古代源自於今,但是世界上仍然有許多人對於這件事的觀點是"信則有,不信則無"。而且在佛教當中,對於供養這件事情有著一些禁忌。而這些禁忌千萬不要去犯,我們應該要理解供養的原理和含義,才能夠真正的去為自己修復,才能夠得到無邊的福氣。佛教:佛前"上供",這3條"禁忌",不學佛的人也得懂。